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 葵丘大会(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列位,宋襄公何以有这般影响力呢?两个原因:其一,宋襄公是个背负美名的人。其二,当然是宋襄公穿了一身孝服来的。

先说说宋襄公的美名。宋襄公即宋桓公御说的儿子兹甫,他有个兄弟,名叫公子目夷。宋桓公御说死后,原本是太子的兹甫可以当仁不让的即位,但是这个兹甫却不,他提出,要把君位让给他的兄弟公子目夷。公子目夷当然不敢接受,又让回给他。兄弟俩就这么来来回回谦让了一番。最后兹甫才即位,就是宋襄公。

这件事一时间被天下传为美谈。因为在当时,一个国君死了,为争夺君位,太子、公子,乃至叔侄之间争的鸡飞狗跳甚至相互残杀的事件屡见不鲜。而宋襄公兄弟之间非但不争,反而相互谦让。颇有圣贤之风。这就一枝独秀了。普天之下竞相传颂,所有人都佩服宋襄公兄弟,尤其佩服宋襄公的仁义。宋襄公也因此一举成名。

再说宋襄公穿孝服出场,他一进来,管仲就注意他了。管仲观察了一阵子,对齐桓公说:“宋公乃仁义之君。他穿孝服来开会,说明他尊重齐国,即便有孝在身,也不愿耽误齐国之召会。我觉得,咱们可以把公子昭托付给他。主公意下如何?”

其实,管仲这份心思正是在场诸侯们的共识。包括齐桓公在内,大家都有这种感觉。

因此,预备会结束后,齐桓公叫管仲把宋襄公请来。

宋襄公见到齐桓公,表现出一副恭恭敬敬的样子,而且说话有板有眼。齐桓公与之谈论片刻,感觉还真不错。于是就诚恳的把公子昭托付给了他,并嘱咐说:“将来如有必要,请宋公不辞辛苦,帮一帮公子昭。小白在此,先表一谢!”说着便拱了拱手。

宋襄公简直是受宠若惊,自然是一番谦让,当然,他还是爽快的答应了。

两天后,葵丘大会正式开幕。会场正中间摆上了天子的座位,周公孔带领诸侯们对着天子的座位恭敬行礼。礼毕,诸侯们彼此谦让着分头就坐。

齐桓公手捧一卷竹简,兴冲冲走上台来。诸侯们一见他上台,都立刻安静,恭恭敬敬的等待他发言。齐桓公环视台下,微笑致意。然后徐徐展开竹简,铿锵有力的宣读了会盟公约。其内容无非共尊王室,帮扶弱小,同御外敌等等。老调重弹。不过,这种高调在天下纷乱人人自危的时代,颇有感召力。诸侯闻之,特别是小国诸侯,无不为之振奋。就连王室代表周公孔也频频点头。

齐桓公宣读完毕。诸侯们掌声雷动。管仲赶紧上台,搀扶着齐桓公缓缓下台。这是一个锦上添花的设计,管仲不去,齐桓公一样能够下来,但是他一上去,便有了造势的效果。

接下来,周公孔手捧祭肉,缓缓蹬台。到了台上,先说了点铺垫的话,无非是再次抬举了齐桓公。然后,他面色庄重,高声而恭敬的宣布周襄王的谕旨:“我朝自文王、武王开始,战争与祭祀,皆为举国大事。如今天王新登大位,举行了祭祀大礼。天王有令,齐侯尊王攘夷,帮助诸侯,德高望重,功勋卓著,普天之下有目共睹,加升一等公爵。念其年岁已高,免行跪礼。”

齐桓公正准备走上前,管仲悄声提醒他:“主公,这是天子的特殊恩赐,主公可不能不恭敬啊。”

齐桓公微笑说:“小白怎敢不恭敬。”说完,走上台去,展一下阔袖,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高声叫道:“谢天子隆恩”。礼毕,双手一举,等周公孔把祭肉放在他手上。

诸侯们掌声雷动,热烈祝贺齐桓公加官进爵。

大会圆满结束。到这时,齐桓公作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其功业和声望达到了顶峰。

当晚,齐桓公大摆宴席招待参会者。两日后,诸侯们陆续回国。

周公孔也启程回洛邑交差。半道上,他迎面遇到一队打着晋国旗号的兵马,其中一辆车上坐了一个花白长须的老诸侯,周公孔一打听,原来他们要赶去参加葵丘大会。

周公孔告诉他们说:“葵丘大会搞完了,诸侯们都回家了,你不用去了。回晋国吧。”

那老诸侯叹了口气说:“本来想出来散散心,没想到,又是一番失望。”然后他提高声音叫道:“兵马听令,掉头回晋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