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58章 第58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陆秋回头,仔细辨认了一下拉着她说话的人,才恍然大悟。

“您是那个,那个……买酸辣粉的?”

“对,就是我。”老太太见陆秋认出来她来,脸上就笑开了花,“你不知道啊大闺女,我和我家老伴可找了你好长时间了。”

这老太太就是陆秋第一次来供销社卖酸辣粉的那个老头老太太。

陆立春和陆冬去也想了起来,老太太凑近了些问陆秋:“你今天带了没?带多少我都要了。”

生怕她跑了的样子。

孙竹斓皱眉看着老太太抓着陆秋的胳膊,咳嗽了一声,问道:“这位是?”

“之前认识的,帮过我们。”陆秋说完看向老太太,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最近都没有做酸辣粉,不过有些其他的东西,你要不要?”

老太太点头:“要,大闺女我信得过你的手艺。”

陆秋看着几个孩子,说:“我带着这个奶奶去赵姨那边,你们在这里等我还是先转转?”

赵巧梅想赶紧去转转,就给张营长使了眼色,“那我们就先往那么看看,一会儿在街口等你们。”

“行。”

她又看向孙竹斓和芳芳,这两个人都表示要跟着陆秋。

芳芳也想看看赵大姐卖的怎么样了,尤其是那鞋,不知道有什么有买。

一群人浩浩荡荡往来时路上走,陆秋一边感叹路上人多,这是周围的村子人都出来了吧。

郭老太太却摇头:“可不是,你们不住在镇上不知道,这些人有一半都不是咱们当地的。”

陆秋和孙竹斓都露出好奇得神色来,郭老太太便指着那些穿衣服比较破烂的人小声说:“之前南边的省份一直干旱,据说一点米也没收到,国家就把他们转移到我们这边来了。”

陆秋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这事她还真的听说过,也是第一次来镇上,赵大哥在回去的路上说的。

没想到当时只是传言,国家还真的把这么多人都迁移到这边来了。

也是,他们这边日子虽然苦,但靠着海,只要勤快些,是饿不死的。

就像他们家从前一样,天天赶海得来的那些海鲜,也能让他们勉强活下去。

有了郭老太的提示,陆秋在看向路上赶集的人的时候,便能看出来他们和当地人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比如说话的口音,成群结队的身影,明显不同的肤色等等。

郭老太担忧:“他们过来就过来,就是怕在村里不好好呆着,有那不安分的人搅的整个村里都鸡犬不宁。”

孙竹斓插嘴:“你们这里没知青?”

“当然有。那边的村里都是七八个,镇上的知青点都热闹的很,不过好像你们岛上没有。”

陆秋其实也很好奇,不知道他们岛上怎么就没什么知青。

郭老太也不知道里面的内幕,猜测道:“可能你们那边比较偏远一点。”

说话间他们就到了赵大姐的摊子前,和想象中无人问津的场景不一样,此时赵大姐正被围在中间,笑得合不拢嘴。

郭老太还没上前,就听到一道熟悉的声音响起:“都别抢了,我刚才就已经全买,现在都是我的了!”

“哪里有你这样的,你行行好,卖给我一个,没看到我儿子在哭呢?”

“对对,我也就要一个,不管是包子和是那什么卤蛋,我都要!”

有人不服气,拉着郭老头理论,郭老头好不容易才抢到,哪里肯把东西给他们分了,一个也不松口。

郭老太太听到这声音,立刻上前扒拉开人群,边挤边问:“老头子,你怎么在这里?”

“先别问了,快把东西拿好了。”

郭老头把篮子递给郭老太,拼命往人群外面挤。

两个人年纪都不小了,但敏捷度还是相当高,很快就从人群里挤了出来。

等稍微喘口气,郭老头一抬头就见到笑吟吟的陆秋。

“呦!今天是什么好日子。”

当即郭老头也笑了出来,他心心念念的酸辣粉看来是有着落了。

还买到了这么好吃的包子和猪蹄。

老头和老太太就一个儿子,还常年不在家,他们儿子也孝顺,经常给他们往回寄钱寄粮票什么的。

老头没别的爱好,就喜欢吃,老太太便也纵容着他们,在吃的方面很舍得花票和钱。

赵大姐把东西卖完了,心里乐呵着收拾摊位,周围的人见实在没吃的了,只好带着哭得眼泪鼻子满脸的孩子离开,一边走一边呵斥。

“娘。”芳芳眼睛都亮了,“这就卖完了?”

周围的人或投来羡慕的目光,或着夹杂着不愤,赵大姐一上午的时间,和他们也混熟了,全当没看见。

“吃的都卖完了。”赵大姐说完还指了指郭老头,“剩下的几个都让他给买了。”

郭老头此时也才知道这东西都是陆秋做的,竖着大拇指说:“我说味道怎么这么好,大闺女啊你可是让我好等啊。”

说完,就要拉着他们往家里去。

郭老太在一旁也是热情的不行,她不知道孙竹斓和芳芳是谁,但是和陆秋一块来的,那都是客人。

“不去了,我们还要再逛逛呢!”

“不耽误你们逛,来家里喝点水,这半天的时间了,孩子都渴了吧。”

盛情难却,陆秋实在推辞不了,就带着一堆人去了郭老头家里。

和上次的谨慎不一样,郭老头这次大方的很,路上遇到邻居都笑着和他们打招呼,称陆秋为亲戚。

陆秋就笑了起来,她还记得这几个嘴碎的邻居,当时说郭老太的话有多难听。

郭老太仍旧是那样一副高傲的样子,拿着鼻孔看他们,和在他们面前热情的老太太完全不一样。

等到了家,把门一关,郭老太太立刻就笑了起来:“我也不怕你们笑话,这些人总是说闲话,我和老郭是半路夫妻,他有儿子,我一辈子没生孩子。”

陆秋惊讶,不知道郭老太怎么这次这么坦诚。

赵大姐已经上前拉住了老太太的手:“这有啥?咱们日子过的是自己的,又不是他们的,让他们说去吧。”

郭老太早就想开了,“就是这个理,我年轻的时候可怕别人知道我是后妈,没生过孩子了,现在随他们说去,我身上又不会少一块肉。”

说完,她顿了一下,继续道:“你看我现在的生活,日日不说吃白面,那也是不差的,你看他们都过的是什么生活?平日里能吃碗玉米面都像是过年似的。”

芳芳在旁边一直低头听着,在最开始的兴奋过后,失落的情绪开始在她的心里蔓延开来。

她做的好几双鞋,都没卖出去。

虽然她手艺好,花样也好看,但是庄户人家,只要能穿就行,谁管上面是不是绣花了。

陆秋之前就一直穿着草鞋,那时候让她拿钱去买鞋,她一定觉得这人是疯了。

郭老头见都是女人,倒了水就钻到了房间里,把院子让给他们。

陆秋也不好白喝水,这么多人光柴火就要烧很多,便拿了水果出来。

“可不要。”郭老太摆手,“家里有呢,我们地里有一棵果树,我们两个也吃不完。”

陆秋眼睛一亮,问道:“那有果树苗吗?”

“有,你想要啊?”郭老太很热情,“等下次你过来我给你移过来,不过不知道现在好不好活。”

“行,那下次我再过来。”陆秋一想到有果树了,不管是苹果还是其他什么,能吃上水果就是一件开心的事。

几个孩子都被郭老头家里的书吸引了,他们在旁边叽叽喳喳地看着,赵大姐就和郭老太聊起来,两个人还挺投缘,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孩子身上。

郭老太夸几个孩子,见芳芳一直在旁边照顾着小花,文文静静的,便拉了她的手。

“多大了?”

芳芳不好意思,赵大姐在一旁道:“十八了。”

“呦,那有人家了没?”

“没。”赵大姐看了一眼芳芳,“想再多留几年。”

“那挺好的,姑娘家还是多留留好,等嫁了人就知道这当娘的是为了你好了。”

赵大姐恩了一声,见芳芳脸红了,对她说:“去看看你妹妹。”

芳芳如蒙大赦,赶紧跑了。

郭老太却拿着芳芳做的鞋,若有所思起来。

孙竹斓喝了两杯水,上了趟厕所,把生理问题解决了,嫌坐在这里没事,和陆秋说了一声:“要不再去逛逛?”

“行。”陆秋也掂记着外面的集市,便和郭老头说了,这老头很是惋惜,“还说留你们在这里吃饭呢。”

光大人他们就三个,孩子就更别说了,谁也不好意思白吃饭。

能坐下喝口水,就已经很好了。

“我们带饭了。”推辞再三之后,他们一行人终于从郭家出来。

郭老太拉着赵大姐的手:“以后带着孩子可要常常过来玩,我可稀罕你这闺女了。”

“行。”赵大姐眼神闪了闪,等出了巷子就和陆秋打听。

“他们家儿子在哪里呢?”

“具体我也不知道,好像是当兵的吧?”陆秋压低声音问,“给你们家芳芳打听。”

“可不是。”赵大姐回头看了一眼,“我看这家人不错。”

“就是太远了。”

芳芳要是真的嫁过去,以后还不得随军啊。

赵大姐也想到了这方面,一想到闺女去那么远,她这个当娘的就舍不得了。

“还是再看看吧。”

“恩。”

转了一圈,没看到赵巧梅一行人,估摸着还没过来,正好郭老头的家离卖牲口的不远,陆秋拉着他们过去,想挑头小猪。

几个孩子都没嫌弃猪身上有味道什么的,见了小猪两眼都放着光。

长大了,这可都是肉啊。

就连宁宁也从孙竹斓的怀抱里出来,凑过去看:“这头猪是不是个头更大一些?”

那卖猪的汉子笑得很爽快,“可不就是这头猪长得最好了,下了好几只小猪里就属他能吃。”

宁宁乐,看向陆秋:“姨,我们就要这头吧。”

那卖猪的把小猪提了起来,“看,这是从畜牧站刚拉出来的,知青们养得都可好了。”

陆秋又看了看其他小猪,发现这头小猪还真是最壮实的。

她就问:“怎么卖?”

“有票没?五毛一斤。”

赵大姐听了直咋舌。

这也太贵了,一头猪到最后也剩不下什么,平日里要喂它吃的也不少。

现在养猪的少,就是因为这个价格的原因。

陆秋也犹豫了,她早就想养头猪了,也在心里预估了价格,却还是被要票这举动吓了一大跳。

那汉子见他们犹豫,指了一头病怏怏的小猪:“要不要这个,生下来就比较瘦小,不知道能不能养活,死活不论,不要票,三毛钱一斤。”

大家都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那小猪和这头大猪比起来,可就差远了。

“大姐,还是算了吧。”

回去要是死了,可就不值得了。

“是啊,不是有肉票吗?到时候我们也能吃上肉。”

卖猪的汉子也不催,那小猪本来也没指望能卖出去。

陆秋却咬牙:“要。”

见大家都不解,她咬牙解释:“万一活了呢。”

她也觉得自己有点赌徒的心态。

主要是养猪要的票,她可能这几年都攒不够。

如果这小猪能活了,他们就赚翻了。

赵大姐拦了一下,生怕陆秋吃亏:“养不活的,你看这猪吃东西的样子,带回去也是浪费钱。”

陆秋难得固执,咬牙道:“我知道,亏了算我的。”

孙竹斓张了张嘴,想说啥又没开口。

她马上就要走了,何必再把两个人的关系弄僵了。

那边还有朱亚青拜托她的事情,到时候少不了需要陆秋答应。

“大妹子真是豪爽!”

卖猪的很快就把两只小猪绑好,问道:“送到哪儿?”

“码头。”陆立春在前面带路,“跟我来。”

买了心心念念的小猪,陆秋心情彻底好起来,带着孩子又边走边逛,最后到了废品站。

这时候的废品站,里面的东西并不多,家里的东西谁不是用到不能再用了,也没人舍得扔。

孙竹斓脸上有了笑容,废品站的人见有人专门过来找书,已经见怪不怪了,指了指那边的屋子。

“去找吧,不能拿禁书,不然咱们都得吃挂落。”

见他这么熟练,陆秋多问了一句:“也有人来这里拿书啊?”

废品站的人连头也没抬:“那当然,那些知青们总是过来,这里的书又不要票,去别的地方他们还得攒书票呢。”

陆秋脸上就跃跃欲试起来,赵大姐见状主动把宁宁和蓉蓉接过,“你们去挑吧,我就不进去了。”

她虽然认字,但是平日里哪里有时间看书。

孙竹斓早已经进去,里面的书都是杂乱的堆放着,想要从里面找到一本想要的书并不容易。

但是要是不挑的话,这些书都非常不错。

陆秋就发现了一本字帖,上面虽然已经被用过了,但是一点也不妨碍再临摹着写。

孙竹斓眼睛也挑花了,和陆秋嘀咕:“你说北京有这样的地方吗?”

“应该有吧。”

“那我回去得找找。”

陆立春和左景也过来,他们眼力好,竟然很快就发现了一本《三国演义》!

孙竹斓拿过来看了看,“这版本还是清朝再拓版的,挺珍贵的。”

也不知道那些人是从谁家里查抄出来的,这么好的东西就随便扔在这里。

他们在这里正认真找着,走进来几个说笑的男生女生,见里面还有人,也都楞了一下。

陆秋先笑了笑,那打头的男人也微笑了一下,自我介绍说:“同志你好,为人民服务!我是介庄的知青。这些人都是和我一块的。”

其他人也都点了头,陆秋伸手和他握了握:“同志你好,东边不亮西边亮,我们是岛上部队的。”

一听他们是部队的,那几个知青又看了过来。

孙竹斓突然开口问:“听你们的口音,是北京来的吧?”

刚才和陆秋握手的男人恩了一声,语气里带了几分激动,他也听出来孙竹斓的口音,是地道的京片子。

已经好长时间没听过这声音了,竟然还有些激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