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97章(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只能听到海风呼啸,海水平静。近四十米深的海底,所有人关注的安装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他不过是南海隧道千千万万参与者之一,却很难摒弃压在肩膀上的责任。不行,不能再想了。不等殷以乔提醒,律风抬手揉了揉海风吹得麻木的脸颊。他拿出速写本,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似的,提笔边写边说:我们年底去英国探望老师之后,可以顺着海岸线博物馆,走到利斯图书馆。据说西班牙的秋天很美,到时候我在秋天请个年假,我们一起去弗拉门戈音乐厅。我早就想看看你在音乐厅屋顶设计的舞者标志了。殷以乔以为,律风会一笔一笔画出南海隧道的示意图,讲述这座隧道每一次惊心动魄的建设。可律风竟然认认真真,把自己的春节、年假全都填满行程。所到的目的地,都与他有关。国家设计院的员工,从来没什么想走就走的旅游,只有想去就去的工地。殷以乔饶有兴致地问道:为什么突然想去看这些建筑了?律风笔尖顿了顿,犹豫的说道:因为我想陪陪你。律风回到国内,一直希望利用短暂假期,陪殷以乔走遍想去的地方。可惜到了最后,又像是师兄为了他的设计,做出了宠溺迁就的让步。律风不是没有感到懊恼。但他始终困在师兄的温柔里,走不出师兄的加倍纵容。他说:你总是陪我去我想去的地方,我也想陪你去你想去的地方。这种从未有过的体验,令殷以乔觉得有意思。就算殷以乔一点儿也不想重走自己的设计路,也会在律风期待的视线里,露出律风期待的笑意。不如先去康尼斯大厦,再去利斯图书馆。殷以乔点开手机,翻出了英国地图,海岸线-康尼斯-利斯沿途的公路更好走,我们需要休息的话,随时都能找到商店和酒店。这么厉害?律风停下笔,看了看快要忘记的英国路线图。殷以乔耐心地告诉他,因为走这条旅游路线,可以在海岸线看日出,在利斯看日落,刚好一整天。不知道是国内哪些旅游爱好者,一路走一路拍,把它们给带火了。坐落在英国的c.e建筑作品,向来是全世界旅游爱好者必去的打卡地点。他们靠在一起,商量着未来的旅行计划,看着手上搜出来的热门旅游短视频,挥散了南海隧道沉管带来的凝重。然而,旅行规划格外短暂。当海洋上迟来的夜幕降临,律风再也无法装作不在意的样子,视线执着地盯着总控室。那里的灯光大亮,安静得没有泄露出半点声响。等到预定安装完成的时间到来,仍是只能听到海浪拍击船舷的哗啦声,还有海风刮过旗帜的呼呼声。此时,殷以乔都不会阻止律风的焦急,因为连他也止不住皱起了眉峰。终于,总控室走出一个高大的身影。成了。瞿飞的声音喑哑,露出疲惫笑意,南海隧道成了。夜色笼罩的南海,没有想象中的欢呼狂嚎,只有和黑夜般相同的静谧。律风走进总控室,里面坐满了沉管项目组的工程师,每一个都安安静静坐在原位,看向室内清晰的监控大屏。沉管的数据,海洋的检测,潜水员发回的前方影像。翁承先见他进来,语气轻柔的笑着说:律风,我们的工程就结束了。他的结束说得极轻,代表的意义极重。一节沉管的完成,象征着一代又一代桥梁建设者的夙愿终于圆满。律风站在宽敞的室内,觉得空气拥挤得连呼吸都要小心翼翼。好像凝视着监控屏幕的不只是他,不只是项目组成员,还有没能亲眼看到这座横跨海峡、连接祖国重要岛屿的南海隧道建成的千千万万人。那一瞬间,堆积成山的图纸报告总算没有白费,数不尽的日日夜夜都有了归宿。翁承先摘下眼镜,擦了擦眼睛。他声音在笑,脸颊在哭。这是我们献给祖国最好的礼物。第91章 山河万里,同悲同喜。南海隧道建成的消息, 就算是深夜也能唤醒网络。守候在沉管安装点附近的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出了灯火通明的工程作业船,还有令人魂牵梦萦的南海隧道照片。海面上的跨海大桥、人工岛屿,早就深深刻进了民众心里。海面下的隧道通路, 即使肉眼无法看到也叫人情绪激动。因为, 隧道一成, 纵贯南海!《南海隧道宣布落成, 世纪规划梦想成真!》《向中国建设者致敬:南海隧道谱写全新史诗!》《南海隧道建成:大陆-宝岛,乡音无改,乡愁不在!》《135公里距离,四十分钟高速,十五年艰苦建设, 终圆百年梦想!》新闻报道铺天盖地, 占据了全部软件的热门。无论看到新闻的人身在何处,立刻就能体会到这条南海隧道建成带来的澎湃浪潮。即使他们久违没有关心过这座横跨南海的桥隧, 也能瞬间找回多年前的共鸣,在超越了时间、空间、长度、深度的桥梁隧道之中, 感受到无人可挡的力量。无数人为这样的奇迹感到骄傲。国家测绘局甚至在第一时间, 发布了全新的地图。中国辽阔版图上,多了一条连接立安港-富云县的公铁两用通道。小小的地图,短短的一截,却像公鸡终于长出了完整的腿骨, 傲然挺立在世界版图上。关于南海隧道的报道、采访、专题,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幸福得不知所以, 忙碌地规划起南海隧道旅游计划时,李晴素乐团&佐特尔公开发表震撼消息他们将在刚刚建成的南海隧道,直播一场前所未有的音乐会。致敬南海隧道, 共谱音乐大桥!这不是一场常规的表演。它的演奏者,将站上南海隧道,以天为顶,以桥为台,让所有乐器发出的声音,与那片海洋的呼啸声一起,谱写出前所未有的旋律。律风坐在金屿岛酒店的宴会厅,与项目组一起安静的观看这场旷世的音乐会。直播现场,只有天空中的无人机、桥梁上的摄影机陪伴着历练了多年的音乐人。佐特尔随着母亲走遍了中国援建的大地,性格变得更加沉稳。南海隧道的表演,对他而言,更像是漫长旅途的终点,结束一次期待已久的试验。他在非洲草原建设的铁路上,弹奏过振奋人心的钢琴。也在巴基斯坦横跨河谷的桥梁旁,吹响过深情婉转的长笛。李晴素带去的音乐人,在自然的风声中拨弄琴弦,在呼号的暴雨里击响擂鼓。律风没能亲自去现场倾听,却在援建同事们的口中,得知了他们独特又新奇的音乐魅力。那些不懂得高雅音乐的建设者,仅仅聆听他们奏响的旋律,都感受到了远在祖国大地的期盼与牵挂。无须任何的文字旁白,他们都能听得落下泪来。此时,这些擅长讲述中国的音乐人,站上这座南海隧道。一如他们所承诺的那样,他们想要用音乐的语言,告诉全世界波澜壮阔的海洋,就该拥有这座独一无二的桥梁。白昼清晰的光亮,照耀在这群骄傲的人身上。宏伟的跨海桥梁,便是他们心驰神往的舞台。身穿燕尾服的佐特尔按下琴键,清晰的钢琴音,揭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序幕。琴声铿锵坚毅,弦音尖锐激昂。他们演奏出的乐曲,竟然每一个音节都踩在了呼啸的海浪涛声里,与变幻莫测的南海,奏响了合练已久的曲调。直播的镜头,缓缓从乐团身上拉远了距离,终于让所有人清晰见到了这座跨越南海的大桥。不是特效、不是空想,而是中国建设者完成的奇迹,也是促使音乐家们亲临现场,令人魂牵梦萦的桥梁。律风耳边尽是震撼的音乐、心脏的鼓动。他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李晴素女士如此执着地想要来到南海隧道。因为音乐能够超越语言表述情感的极限,突破国别文化带来的隔阂。他们的手指,正在直白又坦荡地讲述:这座桥梁的建造与矗立,代表了中国从未动摇的信念,和与生俱来的力量。律风的情绪随着音乐起伏,他能从每一段旋律里回忆起设计桥梁、建设桥梁的阵痛与畅快。直至音乐会结束,律风仍是久久坐在原位,感受着旋律激荡起的余韵。殷以乔伸手,轻轻挠了挠他的掌心。律风仿佛回过神来,视线怅惘的说道:师兄,我可能一辈子都放不下这座桥。殷以乔笑了笑,我知道。在他随着律风走入总控室的时候,他就一直知道。他从未见过哪一座建筑的建成,能够像南海隧道一样,安静、沉默。那些工程师们,有的人已经为人父母,有的人还未恋爱结婚,有的人做完项目便要退休,有的人仍在年轻又美好的年华。明明那么多不同的人,却坐在室内默默流泪。和他怀抱里的律风一样,止不住呜咽出声,克制不住深藏于心的情感。集体同心的景象,深深震撼了殷以乔这个旁观者。在那一刻,仿佛千千万万独立的个体,拥有同一颗心脏、同一个灵魂,于值得庆贺欢呼的时刻,感受到共同的悲伤、快乐、痛苦、释怀。即使是现在,殷以乔都觉得肩膀上依旧有着泪水烧灼的温度。他清楚知道律风想要的,不是名字孤独写在荣誉榜上,万众敬仰。而是在祖国的大地上,携手一群相似的人,为了相同的目标,创造举世无双的奇迹。山河万里,同悲同喜。第92章今澄市的周末, 安静得如同律风渡过的每一个平凡日子。律风和殷以乔回到这里,全然没有阔别的怅惘,只有归家的舒适和惬意。明天律风就要回国院上班, 最后的周末自然会过得简单一些。两个人忙碌着换洗被子, 打扫卫生之后,便出门采购,准备填满空旷已久的冰箱。休息日的下午,超市人来人往。殷以乔负责推车, 律风则是翻着手机,亲自挑选晚餐做饭需要的蔬菜肉类。也不知道律风为什么心血来潮, 他们相识多年, 从英国到中国, 向来是殷以乔下厨, 律风洗碗。分工合作明确, 形成惯性。忽然律风自动请缨, 殷以乔充满了新鲜感。大采购之后,两个人有说有笑整理完毕, 律风立刻安排殷以乔。师兄,你去玩玩电脑,看看电视。这次我全程负责。殷以乔看了看律风,又看了看满厨房的菜, 不要我帮忙?律风挑眉,不需要!我在英国认识你之前,都是自己做饭吃。殷以乔笑出声, 确实是律风自己做饭吃。炸薯条、汉堡包, 偶尔泡一碗面, 煮一碗菜汤, 把自己吃得面黄肌瘦。要不然,他也不会把人接到公寓,同吃同住,免得这位意气相投的小助理饿死了。师兄!律风看他笑,气得动手推人,你别不相信,我这次准备充分,练过的!练过?殷以乔认真回忆,好像没有这段记忆,你什么时候练的还没能举出疑问,殷以乔的手机就响了起来。远在英国的爷爷打来视频电话,殷以乔就算有一腔困惑,也要暂时压下。爷爷。他接通视频,律风竟然当着他的面把厨房玻璃门给关了。殷以乔无声笑了笑,直接靠着门无奈跟长辈告状。小风把我关厨房门外了,他说今晚他做饭。正值英国的早晨,殷知礼西装革履,笑声爽朗。这么勤快?殷知礼对律风的厨艺知之甚少,本能觉得学生自有学生的道理。他眨眨眼说:一定是嫌弃你做饭不好吃,所以才自己动手的。爷爷的误会很深。可能在老人家的心目中,律风样样出类拔萃,就算是厨艺都比自家孙子强。殷以乔也不辩解,笑着问道:爷爷是有什么事么?建成《舰归航》后,殷知礼仿佛重新焕发了青春活力。他放弃了卸下教授重任的打算,继续回到英国独立建筑学院,开堂授课。此时,视频里的老人头发染回黑色,笑容带着浅淡皱纹,看起来好像不过是五十多岁,还能再教二十年的学生。殷知礼笑着说:我忽然想在今天的课上,给学生们看看你们改动后的《同舟》。作为一个建筑,它既具有船舶的特色,又带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所以应该很有意思。你能不能整理一下发给我?爷爷说拿《同舟》当课件,殷以乔怎么会不同意。他视线瞥过厨房里忙碌的律风,好的,我现在就去整理。殷以乔挂断通讯,敲了敲厚实的玻璃。小风,我去楼下帮爷爷找资料。律风一听,点点头,那我做好饭叫你。说完,又沉浸于手上的案板工作,全然没有手忙脚乱的样子。殷以乔看了看,心里居然升起丝丝失落。他好像本能的希望律风笨手笨脚,方便他推开厨房门,理所当然的主导一切。然而,律风不需要他主导。说好了会做菜,那就是真的准备过。只剩殷以乔怀着困惑出了门,百思不得其解,律风哪儿来的充分地练习做饭这项技能。在殷以乔印象里,他应该只会点外卖或者吃速成食品才对。周末,留下的工作室没有负责接线的前台,变得冷冷清清。殷以乔进来就往办公室走,只想发送了资料,赶紧回去看着律风。虽然殷以乔长时间不在,但是他雇佣的前台兼职秘书,一直兢兢业业负责工作室的日常事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