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96章(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如果是建在桐乡,高楼就不能超过十层。他们的吊脚楼下面用的杉木,我们用环保钢材,承重和防腐蚀效果更好。但是, 高楼构造全得改律风一边说, 一边在纸上落笔。他晃着笔杆,犹豫转头看向殷以乔。我能改吗?殷以乔撑着下巴, 愉快的见到律风随身携带的速写本,重新布满了建筑的线条。他抬手揉了一把律风的短毛, 语气戏谑道:平时改图雷厉风行的律工, 怎么修改自己的设计还要问我?师兄说得轻松,视线在晨光里格外温柔。律风却知道殷以乔为《山水逍遥》花费了多少心血,他不过是透着遥远网络,视频通话里提到的一些想法, 殷以乔都帮他完美的实现了。殷以乔修改的《山水逍遥》,更贴近中国新型小城镇的理念。做出来的建模, 换好了律风所说的纹样,拥有柔和的建筑线条,与群山绿树融为一体。再加上佐特尔全新的音乐编曲, 《山水逍遥》无异于是一座隐居避世的人间仙境。律风见过它之后,深深感受到师兄的建筑造诣远胜于他。以至于他想修改,都不敢轻易动手。因为,师兄你花了这么多心血,我舍不得改。他拿过打印出来的图纸,笔尖划过带有深邃光泽的楼宇,其实我们也可以选在惠村,那里地势平坦,山峰更陡峭,无论是高楼还是同舟,都可以按照你的设计,直接建成新村。可你想建在桐乡。殷以乔修长的手指,越过律风眼前,拿过桌那边的地图。上面画满了他们走过的地方,红蓝两色记号笔,将地图圈写得密密麻麻。律风充分考虑过周边发展、建筑使用率,才选定的桐乡。这个安静悠哉的深山乡村,成为了他们慢慢考察路的最后一站。因为,这个偏远的山村,距离高速公路不过半小时车程,周围都是茶山茶海,形成了完整的农村经济产业。乡政府提供的建筑规划里,包括了茶厂、茶楼、茶贸中心、茶叶博物馆。即使《山水逍遥》不在繁华都市之中,建在这里,也不会让律风设计的楼宇大厦变成空置无用的装饰品。律风的愿望,便是他的愿望。殷以乔轻轻划过那条高速公路,指尖延展到了直线距离十几公里外的乌雀山。我也更喜欢桐乡。他说,但我喜欢它的理由和你不一样。你喜欢它建筑与经济完美融合,而我喜欢它紧邻的公路,距离乌雀山大桥仅仅四十一公里。那座宏伟壮阔的盘山桥,早已在地图上有了清楚的标记。殷以乔重新拿笔,在桐乡与乌雀山大桥之间画出赤红痕迹。看,是不是很近?他说得万分得意,虽然远隔山水,我们也算是隔山相望了。律风盯着殷以乔画出的线,深深觉察到师兄的特殊癖好。乌雀山大桥建设在川藏要道,自然选址四通八达,离哪里都近。师兄这么一条直线,好像就真的可以缩短四十一公里的距离,桐乡与乌雀山大桥充满了关联性。嗯,很近。律风不知道做什么表情,默默按下心里觉得师兄小孩子气的思绪。他问:师兄,你是不是在选址的时候,都会考虑是不是能够靠近乌雀山大桥啊?当然。殷以乔点着地图上短短一截的乌雀山大桥,如果不是你满世界乱跑,乌雀山大桥方圆百里的地盘,都要被我承包。现在好了,我们可以一起建设山水桐乡。殷以乔和律风一起改图,效率远超他们曾经合作的任何一个项目。不到一周,适合桐乡的山水城市图纸,就递交到了乡政府,获得了全票通过。曾经没有实际选址的《山水逍遥》全新概念渲染,以山水桐乡的名义,发布在了网络上。喜欢游荡的网友,今天也在视察各地政府的工作。他们怀着好奇点开那则《山水桐乡》,立刻就被茶山梯田的悠然恬静吸引。然而,不过片刻,他们全部对自然风貌的感慨,都落在了未来茶乡全新的建筑身上。云雾缭绕的梯田下,青色楼宇依山而立,它有着吊脚楼的民族特色,又带着现代都市的繁华景象。它不是一栋,而是数栋随着山势拔地而起的楼群。那些楼宇或高大或低矮,或顺着梯田层层叠起,如航船一般显露出壮阔船体般乘云破浪之势,畅行在枝叶片片的茶海之中。见到这个视频的网友,耳边尽是清风吹拂的声音,树叶摩挲的声音,还有船只破开风浪的激昂。他们恨不得亲自走入这片山林,去看看这些令人舒适的建筑究竟是不是美得和视频里一样。这是哪里?视频写了桐乡啊!不可能,桐乡是我老家,怎么没听说建起了这么一片楼?!网上关于桐乡的议论,渐渐由《山水桐乡》荡漾开。无数从大山走出的桐乡人,见到这个视频,都不敢相信这竟是他们的故乡。山是熟悉的山。树是产茶的树。但山林云雾掩映的高大楼宇、广阔房屋、船型大厦以及傍水廊桥,怎么看都像是什么繁华的旅游城市,打造的人工景观。一切困惑都让网友充满了求知欲。从来不会追根究底的家伙,都会认认真真再看一遍,等短短的进度条走到最后的摄制组。然而,点燃他们久违旅游热情的视频,没有什么摄制组。桐乡政府各个组织名字过去,只有简单的设计师:律风&殷以乔配乐编曲:佐特尔,低调的表示着视频的创作者。当这条署名被截图出来的瞬间,才真正将这则小范围传播的山水视频,推上巅峰。这是律风和殷以乔的设计?这是我认识的那个造桥的律风?啊啊啊佐特尔!我家佐佐居然给政府的宣传视频配乐啦!我感觉这不是录制的视频,桐乡根本没有这些楼,难不成是建模?!各种讨论,围绕着本该普通的风景宣传展开。中华大地上相似的自然风光数不胜数,却只有这一个桐乡,拥有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现代建筑。更重要的是,无数大佬被律风、殷以乔、佐特尔的联合创作炸了出来。在他们侦探般锐利的眼睛里,立刻就分析出来这如同真实的建筑风光,其实是经过渲染的建筑模型!熟悉建模的人,都知道要做出这么完整的概念,有多么不可思议。真实场景的茶海梯田群山,与虚拟构架的建筑浑然天成,丝毫没有cg、特效带来的违和感,甚至让观看者蠢蠢欲动,升起马上订票去桐乡的强烈欲望。看过无数律风经手的神仙桥梁,网友仍是被他和殷以乔联合出品的山水桐乡,震撼得语无伦次。短视频极其适合呼朋唤友的分享。不到一天时间,观看次数超过千万。菲律宾挚友的荣誉称号,足够律风翻来覆去地登上国内新闻版面。广大民众形成的桥梁设计师律风的刻板印象,忽然就被《山水桐乡》打破。殷以乔和律风相望相依的神仙兄弟情,已经让不少人锁死了建筑桥梁二人组合。现在,二人组一起搞建筑了,难免众人奔走疾呼我桥呢?律工,您从菲律宾回来就不建桥了吗?!网络惊恐有之,遗憾有之。毕竟是菲律宾挚友获得者、国家优秀桥梁设计师,在功成名就之后,选择放下国家责任,去打拼属于自己的事业无可厚非。但他们依然心里觉得惋惜。多好的桥梁设计师,怎么就被殷以乔拐跑去搞建筑了呢。没有人回应的猜测,会在网络慢慢发酵。《山水桐乡》明明只是一个宣传视频,突然在民众心里,成为了律风与国家设计院的公开道别。大家还在惋惜悲叹国家少了个优秀的桥梁设计师,忽然就出现了新的消息:律风,好像建筑设计更了不起!有人反反复复观看《山水桐乡》,感觉到莫名的熟悉。终于,他在佐特尔的视频主页,挖出了多年以前的《山水逍遥》。不过是两个陈年老视频罢了,竟然与《山水桐乡》无限重合,充满了幻想照进现实的不可思议既视感。山水逍遥,归去来兮。悠然田园,把酒东篱。陶渊明千年前书写的隐士情怀,在名为归去来兮的建模师手中得到了完美展现。此时,不需要谁站出来列明证据,网络见多识广的民众,也知道归去来兮是谁。他设计的桥梁,曾让无数人骄傲于中国的基建实力。想不到他设计的建筑,在更早的时候,已经令他们心驰神往。网络情绪从高亢到低落,又从低落回顶峰。他们既高兴中国多了一位优秀建筑师,又惋惜中国少了一位桥梁设计师。桥梁、建筑不可兼得,煎熬得不明真相的网友抓心挠肺。这群坐不住的网友,按捺不住激动,只好整日整夜地疯狂呼唤亲民的大网红。结束了非洲巡演的佐特尔,默默爬上社交网络,就发现自己的私信评论和转发,全都被多年前销声匿迹的归去来兮抢走了热度。然而,他一点儿不伤心,还充满了慧眼识金的小得意。他大大方方发布消息,说道:风哥就是归去来兮啊。嘿嘿,我超高兴可以为风哥和殷师兄的新作品配乐哟。骄傲无比。可惜,更多人关心的不是归去来兮究竟是谁,而是想通过这位归去来兮的伯乐,得知神乎其技的隐士大佬,未来的选择。网络民众误会深。但是,任谁见过《山水逍遥》《山水桐乡》都不会否认:律风更擅长建筑设计,他能够将千篇一律的山树溪林,变为梦想中的人间仙境。甚至连佐特尔相熟的朋友,也心急火燎地发来消息,大宝贝,求求你快告诉我,律风是不是已经放弃桥梁,选择他梦寐以求的建筑了!大宝贝佐特尔盯着众多朋友惶恐问话,缓缓打出问号。那我不知道。他不过是平平无奇小弟弟罢鸟,我得问风哥或者殷师兄。不过,他们去看南海隧道最后一节沉管安装了。佐特尔遗憾说道,短时间内联系不上。今天的佐特尔,依旧是发消息没人回复的可怜弟弟。第90章 献给祖国最好的礼物网络热议话题, 始终有南海隧道的身影。因为,南海隧道最后一节沉管,早就于官方新闻里宣布,将在近期完成安装。哪怕是佐特尔这样的刚刚忙完巡演的家伙, 也得投入到南海隧道音乐会的准备之中, 时刻等着项目组的通知, 立刻开始他们期待已久的演出。佐特尔发的消息虽然没有人回答, 但他一点儿也不担心。南海隧道建成后,他们在非洲磨砺的自然音乐技巧,会登上真正的舞台。他相信律风一定会守在南海隧道,和他一起等待消息。于是,网络讨论沸沸扬扬, 却得不到半点准确回复。早就从建筑师转行的律风, 坐在南海隧道项目组的工程作业船上。丝毫不知道自己在网上,已经再次转行, 重操旧业,与殷以乔双宿双栖。律风神情凝重地盯着深不可测的海水, 明明什么都看不见, 脑海里却在持续计算沉管到达海床,执行对接任务的时间。最后一节沉管,在两小时前成功入水。按照翁总工所说的流程,沉管安装将在十个小时内完成。整个沉管项目组, 比跨海大桥时期更加气氛严肃。他和殷以乔走遍乡村的轻松悠闲,在他重回南海隧道项目组的瞬间, 消失殆尽。律风十分容易投入到这样紧张的气氛之中,哪怕他只能安安静静地待在总控室外。不准想了。一声担忧从身边响起。随即,律风吹得略带凉意的后颈, 覆盖上了温柔的温度。殷以乔用手摩挲着律风的后颈,像在揉捏一只看不住的猫,怎么翁总不准你进总控室,都挡不住你瞎操心?律风受过重伤,翁承先允许他登船的唯一条件,就是希望律风轻松的见证南海隧道的建成。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愁眉苦脸。师兄把律风捏得服服帖帖。他缩着脖子舒展开眉峰,无奈道:担心嘛。工程作业船的工程师们来来去去,忙碌得跟站在一旁看海的律风完全是两个世界。律风不知道沉管需要考虑的东西,但他无比清楚,安装好一节沉管的难度,不亚于跨海大桥建起的任何一个桥座。这片蔚蓝海域,海面上与海面下都充满了挑战。他每一次眨眼,都忍不住去想:风平浪静的海洋之下,翁总工、瞿飞、南海隧道沉管项目组的工程师们,又遇到了什么困难。担心什么?不相信翁总工他们的能力?当然不是。律风比任何人都清楚南海隧道项目组的实力有多强。即便是看起来极为不靠谱的瞿飞,在南海隧道建设中,也没有给翁总抹黑。这是中国最为优秀的一群建设者,他们毕生所学都灌注在了这座前所未有的桥隧身上。然而,他不可能不担心。律风曾经设计过的所有桥梁,加起来的长度,都不如这座横跨南海的桥隧三分之一长度。那些越过河流、越过山脉、越过淤泥的大桥,经历的全部困难和危机,在此时南海隧道面前都不值得一提。上百家媒体准备就绪,沉管建设区域稍有风吹草动,瞬间就能传遍国际。数以万计的南海隧道建设者,遍布全国各个角落,就等着总控室发回他们期待的消息。哪怕律风坐在风平浪静的船舷,也能感受内里的风卷云涌。数公里的船舶往来,直升机、无人机反复盘旋,他实在是辨别不清这些是局外的围观者,还是总控室请求的协助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