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没有了

90(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能治跌打伤。

下生多须根,

炭用治脱肛。

《翠云草》

主茎伏地生,

分枝不定根。

清热又解毒,

枝顶四棱形。

《笔管草》

孢子穗状短,

能治急肝炎。

利湿又清热,

顶端小突尖。

《瓶尔小草》

别名一枝枪,

能治蛇咬伤。

清热能解毒,

总柄土中藏。

《福建莲座蕨》

别名马蹄树,

连续叶缘处。

多年生草本,

止血又解毒。

《华南紫萁》

两面毛全无,

叶簇生顶部。

外治腮腺炎,

清热又解毒。

《芒萁》

叶脉黄色毛,

药用是全草。

根状茎细长,

清热又利尿。

《海金沙》

别名金沙藤,

药用是藤茎。

卵状三角形,

能治尿通淋。

《金毛狗》

叶柄有光泽,

囊熟如蚌壳。

别名黄狗头,

能治伤出血。

《刺桫椤》

灌木状树蕨,

圆形长矩叶。

能治风湿痛,

活血能祛瘀。

《黑桫椤》

植株短主干,

孢子隔丝短。

活血又止痛,

顶部叶几片。

《乌蕨》

大叶金花草,

根状茎横走。

清热能解毒,

外用伤烫烧。

《傅氏凤尾蕨》

金钗凤尾蕨,

用于治泄泻。

孢子囊线形,

药用具嫩叶。

《井栏边草》

线形叶缘生,

能治咽喉痛。

根状密鳞片,

外用治湿疹。

《蜈蚣草》

药用是全草,

发育比较好。

清热能利湿,

外治蜈蚣蛟。

《过山龙》

孢子生顶部,

清热能解毒。

叶片被针形,

能治便淋浊。

《铁丝草》

草本小型蕨,

叶柄有光泽。

排石又通乳,

能冶呕便血。

《水蕨》

别名龙须菜,

植株多软汁。

活血能解毒,

能够治痢疾。

《木瓜》

一丶

别名铁脚梨,

高度达两米。

小枝棕褐色,

和胃能化湿。

《木瓜》

二丶

内含苹果酸,

能够治拘挛。

花期三四月,

多纵剖两瓣。

《乌桕子》

一丶

性凉而有毒,

用于水煎服。

花期六七月,

捣烂敷患处。

二丶

生于山溪边,

利水不通便。

树皮灰褐色,

果期十一月。

《冬葵果》

一丶

锦葵植物滑滑菜,

生于村边草丛地。

清热消肿又利尿,

可以用来治尿闭。

二丶

长弯黄白色,

气微而苦涩。

性凉味又甘,

叶含质粘液。

《瓜蒌》

一丶

生于山林缘,

气焦味微酸。

能够治咳嗽,

清热又涤痰。

《瓜萎》

二丶

花期七八月,

表面黄白色。

生于山林缘,

能治大便结。

《沙苑子》

一丶

别名蔓黄芪,

基部有分枝。

生于山路旁,

能够调血脂。

二丶

肾形而稍扁,

胚根较曲弯。

固精能明目,

能治肾虚酸。

《沙棘》

一、

落叶小乔木,

活血能散瘀。

花期三四月,

生于山坡谷。

二丶

种子呈褐色,

表面有光泽。

内含维生素,

能促疡愈合。

《苦杏仁》

一丶

落叶小乔木,

可以耐瘦土。

夏季采果实,

性温味又苦。

二丶

端尖又纯圆,

镇咳又保肝。

种皮乳白色,

润肠还通便。

《清明菜》

全国各地有分布,

内含大量萝卜素。

能够祛风又解表,

多用于多痰咳嗽。

《南山楂》

一丶

梨果近球形,

气微质坚硬。

湖北有分布,

能治脘腹痛。

二丶

别名大山枣,

外面没有毛。

性温味甘酸,

皱缩果皮薄。

《枸杞子》

一丶

茄科植物西枸杞,

先端通常弯小垂。

野生栽培都均有,

能够提高免疫力。

二丶

种子为多数,

益精又明月。

性平味又甘,

内含核黄素。

《牵牛子》

一丶

生于山坡住宅旁,

表面灰黑淡白黄。

叶片心状呈卵形,

日中渐萎早开放。

二丶

入药称黑丑,

性寒又味苦。

一年生草本,

内含牵牛素。

《核桃仁》

一丶

定喘能化痰,

能治腰酸软。

我国有载培,

内含亚油酸。

二丶

树皮具纵裂,

花期四五月。

内含脂肪油,

能治便秘结。

《桃仁》

一丶

花期三四月,

种皮类白色。

活血能祛痰,

平喘能止咳。

二丶

生于丘陵地,

能够治经闭。

生于土壤中,

核果多肉汁。

《蛇床子》

一丶

伞形植物野茴香,

生于河边山路旁。

夏季采收成熟果,

气香麻舌味辛凉。

二丶

茎直多分枝,

长约一毫米。

内含挥发油,

果棱有窄翅。

《喜树果》

一丶

桐科植物千丈树,

生于海拔潮湿处。

落叶乔木呈灰色,

抗癌破血能化瘀。

二、

蒺藜植物狗娃刺,

分布于全国各地。

活血祛风又明目,

木质种子三四粒。

《葶苈子》

一丶

别名婆婆蒿,

光滑被柔毛。

行气能消肿,

强心又利尿。

二丶

生于麦田边,

内含芥子苷。

长角果细长,

泻肺能平喘。

《黑芝麻》

一丶

果期七八月,

表面呈黑色。

内含脂肪油,

能够益精血。

二丶

别名白水鸡,

表面多突起。

性寒味辛甘,

内含解鞣质。

《枸骨叶》

一丶

常绿小乔木,

生于山坡处。

秋季可采收,

性凉又味苦。

二丶

叶面有光泽,

果实鲜红色。

平肝又益肾,

花期四五月。

《胡颓子叶》

一丶

别名胡颓叶,

表面灰黑色。

生于灌木丛,

平喘又止咳。

二丶

植物绿灌木,

用于水煎服。

秋季可采收,

能够治咳嗽。

《桑叶》

一丶

别名冬桑叶,

味淡微苦涩。

初霜可采收,

能够散风热。

二丶

脉基具簇毛,

功能肺润燥。

全国有栽培,

能够治感冒。

《莨菪叶》

一丶

别名铃铛草,

全体被柔毛。

花萼深紫色,

主治热烦躁。

二丶

全国有栽培,

常皱多破碎。

止痛能安神,

夏季可收集。

《玉米须》

一丶

禾科植物玉米须,

喜欢向阳肥沃处。

利尿消肿能降压,

丝状花柱黄褐绿。

二丶

全国各地都有它,

能够治疗高血压。

秆粗直立不分枝,

内含大量硝酸钾。

《芫花》

一丶

别名药鱼草,

密被短柔毛。

性温味苦辛,

导泻又利尿。

二丶

生于山林间,

基部有苞片。

花先叶开放,

只在花内面。

《鸡冠花》

一丶

全株无毛茎直立,

我国各地有栽培。

种子扁圆呈肾形,

秋季盛开采花序。

二丶

种子扁黑色,

表面有光泽。

内含硝酸钾,

能够收止血。

《松花粉》

一丶

体轻易飞扬,

外用要适量。

我国特有种,

能治黄水疮。

《金银花》

一丶

生于丘陵山林边,

上粗下细略曲弯。

内含肌醇挥发油,

气香微苦味甘淡。

二丶

内含木樨素,

清热能解毒。

表面黄绿色,

用于水煎服。

《闹羊花》

一丶

别名黄杜鹃,

能治心缓慢。

花冠呈黄色,

上面绿斑点。

《辛夷》

一丶

呈长似笔头,

内含挥发油。

花期在三月,

雄蕊为多数。

《辛夷》

二丶

密被黄柔毛,

性温通鼻窍。

外用要适量,

内轮较窄小。

二丶

老枝棕褐色,

花期四五月。

生于草丛中,

能治肚腹泻。

《夏枯草》

一、

多年草本夏枯草,

茎立带红被细毛。

清火明月能消肿,

用水煎服是良药。

二丶

全穗呈扇形,

气微又体轻。

全国有分布,

卵状叶对生。

《密蒙花》

一丶

别名羊春条,

密被棕黄毛。

全缘或小齿,

种子多细小。

二丶

生于山河边,

气微质柔软。

明月又退翳,

能缓肠痉挛。

《菊花》

一丶

筒状花色黄,

舌状花隐藏。

瘦果不发育,

味甘气清香。

二丶

茎直多分枝,

我国有栽培。

平肝能明目,

为干时松脆。

《款冬花》

一丶

生于河边沙土地,

中央筒状不结实。

内面密白絮茸毛,

止咳化痰润下气。

二丶

湖北有分布,

上端比较粗。

习称连三朵,

用于治咳嗽。

《大枣》

一丶

鼠李科植物枣子,

常见黄土沙滩地。

果实椰圆或球形,

养血安神补益气。

二丶

落叶小乔木,

内含萝卜素。

性温味却甘,

能治气不足。

《山茱萸》

一丶

核果椰圆形,

基部有果柄。

能够补肝肾,

还可治耳鸣。

《山茱萸》

二丶

下面粉绿色,

花期三四月。

生于阴湿地,

性温味酸涩。

《厚朴》

一丶

内含生物碱,

燥湿能消痰。

树皮紫褐色,

花梗较粗短。

二丶

湖北多栽培,

气香又质脆。

习称鸡肠朴,

能治食积滞。

《秦皮》

一丶

犀科植物秦白皮,

清热明月能燥湿。

表面棕黄平滑白,

内含七叶树内酯。

二丶

生于山坡草路边,

功能味苦性涩寒。

用量六至十二克,

表面粗糙较平坦。

《土人参》

生于田野阴湿处,

分布于h江苏。

嫩茎可凉拌炒食,

适合产乳汁不足。

《了哥王》

灌木了哥王,

能治虫咬伤。

全株都有毒,

也宜做煎汤。

《白鹃梅》

落叶白鹃梅,

提高免疫力。

老瓣为白色,

种子长有翅。

《北五味子》

木质五味子,

边缘有小齿。

果期月,

主治泻不止。

《使君子》

灌木使君子,

能治儿疳积。

一日总用量,

不超二十粒。

《乌蔹莓》

草本乌蔹莓,

清热又利湿。

花期五六月,

能够治泻痢。

《蝙蝠葛》

小枝为绿色,

花期五六月。

春秋可采挖,

热毒有药解。

《爬山虎》

落叶爬山虎,

枝条较叶粗。

主治跌损伤,

聚伞花色绿。

《栝楼》

攀援藤栝楼,

能治疡肿毒。

裂片倒卵形,

两侧被柔毛。

《打碗花》

草本打碗花,

植株矮光滑。

全国有分布,

主治经带下。

《大百部》

块根大百部,

主治久咳嗽。

果期七八月,

还能治阴虚。

《隔山消》

草本隔山消,

有解毒功效。

秋季采根茎,

主治产乳少。

《白英》

下部戟裂片,

少数为全缘。

清热又利湿,

主治湿黄疸。

《黄独》

叶绿滑无毛,

清热凉血效。

外用要适量,

能治蛇虫咬。

《千里光》

别名千里光,

中央管花黄。

全株都有毒,

可起肝损伤。

《牻牛儿苗》

分布山林缘,

可以治拘挛。

春秋可采割,

嫩叶就凉拌。

《垂盆草》

草本垂盆草,

有解毒之效。

花期五七月,

全草都干燥。

《扁茎黄芪》

全草茎葡匐,

秋未采植株。

花期月,

可以养肝目。

《羊乳》

全草有乳汁,

种子上有翼。

能治乳腺炎,

养阴有益气。

《杠板归》

全国有分布,

花小却多数。

花开可采割,

清热还解毒。

《嘉兰》

红黄色嘉兰,

止咳治平喘。

根茎有剧毒,

含秋水仙碱。

《榔榆皮》

一丶

榆科植物细叶榆,

质硬较韧味微苦。

生于平原草路边,

清热消肿又解毒。

二丶

树皮卷筒状,

生于华z。

夏秋可采收,

可以治恶疮。

《艾叶》

一丶

菊科植物大艾叶,

醋艾炭温经止血。

夏花未开可采摘,

艾叶油可抗休克。

二丶

小花红筒状,

外用要适量。

生于山林缘,

外治皮瘙痒。

《侧柏叶》

一丶

柏科植物扁柏叶,

球果熟后深褐色。

药材茎枝多分枝,

功能性寒苦又涩。

二丶

种子无翅有棱脊,

分布较广多栽培。

常绿乔木树皮薄,

能够治疗发早白。

《罗布麻叶》

一丶

别名红花草,

簇生细长毛。

生于沙质地,

主治肿尿少。

二丶

分布华东西,

味淡又质脆。

用于水煎服,

清热又利水。

《缬草》

一丶

草本植物满山香,

质坚断面白灰黄。

中央絮状而疏松,

生于灌林山坡上。

《缬草》

二丶

节上被粗毛,

具安神功效。

根含挥发油,

降压保肝好。

《霞草》

一丶

石科植物银柴胡,

秋冬除茎挖根部。

全株无毛粉绿色,

气微麻舌味涩苦。

《霞草》

二丶

生于山草原,

内含竹皂苷。

花期六七月,

味辛性微寒。

《藁本》

一丶

状粗毛,

可治冷感冒。

散寒又止痛,

花色白又小。

二丶

高度约一米,

生于山草地。

用量三九克,

止痛又除湿。

《藏菖蒲》

一丶

根茎较粗壮,

皮黄有浓香。

秋冬可采挖,

可治消不良。

二丶

内含白附子,

生于沼泽地。

扁圆略弯曲,

消炎又温胃。

《竹茹》

一丶

背面黄绿先端尖,

通常栽植家庭院。

湖北河南有分布,

质柔韧弹气味淡。

二丶

俗称散齐茹,

除烦能止呕。

卷曲黄绿色,

能治热咳嗽。

《西河柳》

一丶

生于沙滩地,

庭园有栽培。

质脆易折断,

中心有骨髓。

二丶

花小粉红色,

果期月。

散风又解表,

表面灰绿叶。

《皂角刺》

一丶

豆科植物皂角刺,

乔木高达十五米。

花瓣腋生黄白色,

只生山坡阴湿地。

二丶

全年可采收,

质脆味无臭。

内含黄酮苷,

消肿又托毒。

《苦木》

一、

别名赶狗木,

生于山沟谷。

果期九十月,

夏季可采收。

二丶

高约达十米,

色黄而质脆。

中脉有柔毛,

清热又祛湿。

《青风藤》

一丶

上绿下白先端尖,

生于路旁山林缘。

性平辛而气微苦,

祛湿通经利小便。

二丶

枝条灰褐色,

花期六七月。

别名追骨风,

能抗肌缺血。

《钩藤》

一丶

蒴果棒状叶膜质,

生于海拔疏林地。

湖北长江有分布,

长约二至三厘米。

二丶

茎枝呈方形,

能熄风定惊。

秋冬可采收,

不育花序梗。

《通草》

一丶

别名大通草,

褐色星状毛。

生于向阳坡,

清热又利尿。

二丶

基部有粗齿,

髓大白纸质。

体轻易折断,

味淡而气微。

《醉鱼草》

一丶

性温味辛苦,

活血能祛瘀。

生于灌林中,

服多会呕吐。

二丶

密被星毛状,

表面浅棕黄。

止咳能定喘,

可以供欣赏。

《土荆皮》

一丶

松科植物土荆皮,

生于海拔百米外。

分布长江中下游,

性温味苦涩气微。

二丶

花单性同株,

球果十月熟。

能够治玩癣,

研末涂患处。

《小檗皮》

一丶

檗科植物小檗皮,

高度约二至四米。

生于山地草林缘,

清热泻火能燥湿。

二丶

质坚不折断,

子房较平扁。

种子紫褐色,

可以治黄疸。

《合欢皮》

一丶

豆科植物夜合皮,

生于山坡草林地。

花色灰棕至灰褐,

表面质硬滑而脆。

二丶

味淡微涩气微香,

能够治疗跌打伤。

我们湖北有栽培,

药材卷曲半筒状。

《黄芩》

一丶

生于山草地,

长江有栽培。

多年生草本,

清热能燥湿。

二丶

性寒味又苦,

泻火能解毒。

根呈棕黑色,

能治肺咳嗽。

《黄精》

一丶

别名毛管菜,

长约十厘米。

表面黄灰色,

健脾又润肺。

二丶

根茎细略扁,

性平味又甘。

补气能养阴,

内含醌烟酸。

《黄蜀葵》

一丶

葵科植物黄蜀葵,

高约一至二厘米。

生于山谷草丛中,

边缘粗而有锯齿。

二丶

宿根较壮粗,

利水能散瘀。

秋季采挖根,

能够治疔毒。

《湖北贝母》

一丶

果期五六月,

断面类白色。

性凉味微苦,

止咳又散结。

二丶

百合植物鄂贝母,

内含浙贝甲乙素。

用量在三至九克,

质脆性凉味微苦。

《紫苑》

一丶

菊科植物辫紫苑,

上部疏生毛较短。

冠毛灰白带红色,

生于山坡草河边。

二丶

习称母根草,

密被短柔毛。

春秋可采挖,

抗癌又利尿。

《紫草》

一丶

草科植物疆紫草,

全株被粗有硬毛。

生于高山草坡上,

皮部疏松易剥落。

二丶

体轻质软易折断,

凉血活血味甘咸。

内含乙酰紫草素,

茎生叶短较又小。

《萱草根》

一丶

别名黄花菜,

生于阴湿地。

利尿又消肿,

服多损视力。

二丶

体轻质脆易折断,

根含大黄酚酞酸。

花被金黄橘黄色,。

利尿消肿味稍甜。

上一页
目录
没有了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