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001章:在火车上的中国人(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七十年代的北京站,跟后世的北京站雷同的元素并不少,楼顶依旧是两座醒目的钟楼,而且每座都是镶嵌着大理石面的四面大钟。

只是相比较后世,七十年代的北京站具有更多符合这个时代红色中国的元素。

相传,北京站庄重高雅、和谐大方的站舍角楼,就是来自于周总理的点睛之笔。嗯,教员题写的“北京站”三个字也是周总理让人换成红色字体然后放置在两个钟楼之间。

正巧,苏亦他们出站的时候碰到整点时分,瞬间,钟楼就发出悦耳的《东方红》乐曲声,接着是浑厚带有磁音的“当、当、当……”报点的钟声。

这种让人身临其境的美妙,也就在在北京站的站前广场才能够体验到,让人沉醉。

实际上,北京站熟悉的东方红以及报点钟声,后世依旧存在,只是大部分人来去匆匆间,选择忽略了。

陈飞见状,说,“当初北京站才建成的时候,在夜间北京站的钟声使十几公里的方圆内的北京人都会听到,在咱中国,也就只有首都站才有这个魄力了,这种热闹也不知道啥时候会再有。”

苏亦摇头,“热闹会有的,钟声也会有的。”后世,这种热闹,不胜枚举,例如08奥运。

这盛世,会如你所愿。苏亦暗想。

陈飞却感慨,“但愿吧。”他的整个学生时代都是在运动当中,对于未来,太过于迷茫了。

迷茫,不仅陈飞有,对于各个时代初到北京的人来说都有。

苏亦突然想起来前世一次小米发布会,雷布斯曾说过,对他来说,再没有什么比24年前,经过13个小时的火车颠簸,只身一人从武汉到北京,走在空荡荡的车站广场时那般茫然了。

在拥挤的人潮走出站前广场的时候,苏亦跟陈飞不一样,不会环顾四周一片茫然,而是直径朝着前面的公交站走过去。

说实话,苏亦真不想乘坐公交车,这个时代的公交车相比较绿皮车跟让人崩溃,奈何,盘缠有限,由不得他瞎浪。

这一次,为了奖励他这个少年天才,他们新会直接给他特批了一笔100块的复试经费,这个年代,100块算是巨资了。

要知道1976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1年为575元,100块已经相比普通职工全年收入的六分之一还多。

但火车票也不便宜,广州到北京的车票就已经是三十多,而且这玩意还是普快硬座,其中的酸爽就可想而知。

“小亦,你跟我走,不要跟丢了。”一路上,陈飞很好扮演着监护人的角色。

苏亦之所以跟陈飞同行,是教育口领导特意安排的结果。

不然,谁也不放心一个15岁的少年,独自出门,说不得五邑教委还要派工作人员陪同呢。

新会好不容易出这样一个宝贝疙瘩,不仅县里重视,市里面以及地区的领导都很重视。

“飞哥,咱们能挤得上去吗?”看着如同出笼羊群一样朝着公交车蜂拥而至的人群,苏亦本能的退缩。

陈飞轻笑,“别怕,挤一挤就好,咱们这一路上不也都是这样挤过来的吗?我会保护你的。”

苏亦苦笑,就是因为一路上挤过来的,才不愿意继续挤啊。

然而,他也只是说说而已,不愿意挤也要挤啊。

这年代,没有地铁,出租车,除了公交车还是自行车。

其实北京是有地铁了,不过地铁一号线,73年的时候,也只开通北京站到苹果园站,至于出租车嘛,也有,但不是私营。

而且北京也不是广州。

78年4月份的时候,因为广交会的需要,出租车已经可以招手即停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广州出租汽车的经营方式发展为定点候客,乘客到站找车,司机接单载客。而司机完成一趟接待任务后,必须空车赶回服务点等候下一次的出车指示,不得中途载客。这种怪状直到1978年广州春交会才得以结束。

奈何,这里不是广州,他俩盘缠也有限。

所以他也只能跟在陈飞的身后,继续朝着前面的公交车迈进。

现在的公交车,确切的来说是无轨电车,就算二十一世纪这玩意也还存在,只是更加先进罢了。

一边等车陈飞一边安慰着苏亦,“到了首都,交通可便利多了,搁以前在大队,走山路的时候,还需要乘坐手扶拖拉机呢,相比较之下,电车就是贵宾待遇。”

手扶拖拉机,别说70年,就算是90年代,在很多偏远的地方都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没有坐过这玩意的人,在山路十八弯的时候,遇到放飞自我的司机,估计会魂飞魄散。

就算是苏亦,从村子出来的时候,也被折腾得不轻。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苏亦还能说什么呢。

“冲吧!”

103路电车到了,领着行李,跟在陈飞身后,苏亦也加入羊群之中。

一阵兵荒马乱之后,他们俩人终于挤上了电车,开始奔向本次的目的地——北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