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056章 剿匪,借粮(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杭州的冬天来临了。

还下了第一场雪,气温格外寒冷。

这就是小冰河时期吗?

陈浪心道,温度比原时空低了10度左右,简直是恐怖啊。

好在他一早从原时空订做了2万件古代人款式的羽绒服、棉裤等冬衣。

此时刚好派上了用场。

经过了一个半月的连续转移,钱塘门外的流民数量终于有了明显的下降。

此时已不足三千人。

陈浪的两处农场和学田也已建设的比较完备。

起初应急用的难民营陆续都换成了简易的过冬房。

陈浪本来打算建造砖房的,但一次要建造这么多,时间不允许。

只能怎么简便怎么来了。

能保温就好,其他是否“宽敞”,是否“明亮”,是否“窗明几净”,这些就不是他能考虑的了。

好在难民们要求委实不高。

能有个安身立命的窝棚就行。

陈浪的地盘还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如附近的一些穷苦老百姓居然也跑过来求助。

甚至愿意放弃原来的土地,要跟着陈浪干。

只因实在太穷,根本活不下去了。

陈浪深思熟虑之下,认为暂时还不能开这个口子。

不过会给他们提供“就业”的机会。

只要来干活,就给工钱,还不拖欠。

他手头上的开荒,水利工程,防御工程,往后还要开启的造船工程等等,有一大把的“就业岗位”。

结果穷苦老百姓的热情还是超过了陈浪的想象。

这个规定一出之后,他的几处农场上的雇工越来越多。

短短一个月内,就增加到了三千人。

即便如此,这个数量,仍在陈浪的接受范围之内。

闹了二十来天。

官府没有查出任何陈浪走私的证据。

不得不放开了对缀锦楼的查封。

时隔二十天,又经过了大火的洗礼,缀锦楼终于再次开业了。

黄家躲在背后恨的咬牙切齿,却没有任何办法。

吕家那边的生意也被放开,不过陈浪不打算继续与吕茂源合作。

他把折扇,玻璃杯的批发业务都悄悄转到了新中会商行,由李泰初管理,并把仓库转到了苏州。

吕茂源痛失了这笔买卖,他多次找陈浪谈,希望能重新开启合作。

但陈浪不喜欢吕茂源见风使舵的作风,再加上自己已经有渠道独自运营,就没有再继续合作的兴趣。

于是陈浪“婉言谢绝”。

吕茂源后悔不已,但事已至此,只能认了。

这两回合下来,黄家感觉自己惹了一身臊,却一点便宜没占到。

他们发现陈浪的生意越做越大,痛恨至极。

暗中仍旧酝酿着对付陈浪的手段。

毕竟他们黄家在杭州乃至整个江南,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何曾吃过这样的瘪?

这天吴越来报。

说已经把那个贺举人安置到了慈溪。

让他做个主薄,协助曹和成管理慈溪一号农场的事情。

吴越笑道:“东家,如您所料,花了二百两把他的债务了结,再给他开出五两银子的月钱,他就答应了。”

陈浪道:“很好,先用着看,如果确实有才干,再给他加钱,如果不堪用,再撵滚蛋不迟。”

吴越答应着下去了。

陈浪正要出门,却接到了另外一个报告。

县衙的告急文书,杭州城东,城南山区土匪入冬以后,分外猖獗,已经多次袭扰周边百姓。

甚至抢劫官府的运粮车。

官府多次派出剿匪队,却收效甚微,不得不依仗各处百姓自行组织乡勇团练御敌。

除此之外,还有一封赵县令的亲笔信,希望陈浪出兵协助剿匪。

陈浪接到信后,大喜,心道,机会这不就来了么!

他立马召集苏方正,左猛,商量出兵之策。

最后决定,由左猛前去打头阵,摸清匪徒虚实。

苏方正留守大后方,继续训练士卒。

而陈浪,决定和左猛一起,亲临战场。

苏方正,左猛,吴越等,都极力劝说陈浪,战场凶险,儿戏不得。

但陈浪的目的是亲自考察古代战场,以便做出适当的调整。

毕竟实践出真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