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19、拂世之花(九)(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发生,周遭的百姓似乎已经见多了。他们看了看已经空了的锅,叹了一口气,最终一哄而散,各自回到屋檐下避雨。

“娘,饿。”

唐久没有领到粥,却听见了一声软软的哼唧声。

循声望去,唐久便看见一个瘦的只剩下一把骨头的小女孩,她揪着同样枯瘦的女子的衣襟,嘤嘤的哭泣起来。

女子把孩子抱在怀中,轻声的哼出了一曲温暖的小调:“睡吧,睡吧,乖囡囡,睡了就不饿了。”

小女孩很懂事的往母亲的怀里缩了缩,也乖乖的闭上了眼睛。

可是唐久距离他们不远,也听得见小女孩复习咕噜咕噜叫的声音。她分明饿惨了,哪怕是闭上眼睛,也无法驱散如影随形的饥饿。

这样的场景在街上随处可见,唐久就并没有前去帮助这个小女孩。

如今这样的场景,她怎么做都不合适。无论是给予那对母女钱财还是食物,都可能为她们招来祸患。

唐久要做的,是帮助更多的人——她早一日将这里的一切肃清,南方的百姓就可以早一日得到救助。

如今街头巷尾的见闻,已经让唐久有了一些方向。

她沉默不语的看着那些士兵们收拾了施粥的工具,转着向着府衙走去。唐久选择不远不近的缀在这些士兵身后,方便探查更多的信息。

那队人马不对劲,唐久一看就知道。

“哥,我有些饿。”一个抬着锅的年轻士兵揉了揉肚子。

方才在施粥的时候掌勺的那个士兵扫了他一眼,沉默了一会儿,从怀里掏出了半个地瓜塞给了他。

年轻的士兵却是猛劲的摇头:“不,不行,哥,咱们一人一天才半个红薯,你给了我,你吃什么?”

“你是哥还是我是哥?让你吃你就吃,你管我?”

说着,老兵不容拒绝的把这红薯塞到了年轻的士兵手里。

年轻士兵却是垂下头来,捧着那已经凉透了的红薯却没有下口。半晌之后,他抬起头来,望向他们驮着的一袋又一袋的粮食舔了舔干涩的唇:“我说哥,你看我们这么熬着,还不如……”

他的话还没有说要,就只听见“啪”的一下,有人重重地打了他的后脑。

“你知道那是什么粮食?那是观音土!你要吃你不要命了!”老兵揪住了年轻士兵的耳朵,大声喊了出来。

他们派出来施粥的部队,一半是衙役,一半是驻守的士兵。如今事急从权,这些人编撰成了一队,相处几日下来也有了患难与共一般的情谊。

唐久听见那老兵的话的时候就微微的挑眉。一瞬间,所有的事情在她面前都串联起来。

唐久本就心思如发,刚才还以为是这些士兵趁着天灾而欺负百姓,却没有想到中间还有这样一层曲折蜿蜒的故事。

袋子之中的原是观音土而并非粮食,难怪他不让那书生碰。此刻若是这个消息泄露出去,恐怕又是一阵的人心惶惶。

那小士兵委屈的瘪瘪嘴:“虽然咱们眼下的存粮加上军队的粮草,全都做成粥发给百姓,可是那粥清的见得了底,我都听到那些百姓骂我们呢。”

“而且咱们才有多少存粮,又能支撑几日?”说话之间,这小兵的语调之中已经带出了哭声。

老兵沉沉的叹了一口气,他望了望县衙的方向,继续往前走:“能支撑几日算几日吧。”

南方水患治理不力已经成为现实,而千头万绪之中,粮草就成了最清晰的一条线索。

唐久当然要继续探查下去。

能够将自己的食物分给周遭的百姓,也甘心承担骂名,生怕人心涣散,这样的衙役已经算是合格。

唐久并不以圣人的标准要求他人,更何况在灾厄面前,人的天性本就是要顾惜自身多一些,而这些人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能做到这一步就已经算是让唐久十分意外的了。

作为无名谷弟子,唐久永远折服于人性之中的这些暖意与闪光点。

因此,有的时候,唐久也会反思。她与太皇太后联手,一路探索着将纪尘寰教成了如今这副样子——永远冷静,懂得权衡利弊,从不意气用事。

很难说,这不是纪尘寰姓格之中本身就存在的,不过说到底,唐久还是会感觉有些遗憾。

她的学生在人间走一遭,见识过了太多人性的弱点与晦暗,居然从来都没有被人真心实意地暖过。

需要承认的是,哪怕是唐久自己,也因为对纪尘寰有并不纯粹的期许。她期盼他独当一面,期盼他成为一个立下不世之功的君王,因而在与纪尘寰相处的时候,少了几分真诚纯粹。

这一点,唐久当然会感觉到愧怍,不过如果让她重新选择的话,恐怕还会指引纪尘寰走向这样的一条道路。

每个人生在这天地之中,就自有自己的责任,唐久如是,纪尘寰亦然。

愿天下河清海晏,这算是唐久与纪尘寰的共同目标。为此,纪尘寰可以牺牲,而唐久也同样可以。

所以唐久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南方,哪怕知道此行艰险。

受灾之地缺少粮食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而唐久顺藤摸瓜,探寻为何此地会如此缺粮严重,竟然像是没有得到一半点外界的支援一般。

探查之下,还真的让唐久探察出了一些东西。

纪尘寰的确下令让周遭城镇的粮草支援受灾之地,但是阴雨连绵,不知何时停止。周遭的那些城镇各自打着各自的小算盘,生怕有一日大雨延到自己的城池。

到那个时候,没粮的恐怕就成了他们。

虽然皇命难违反,但是囤粮之事关乎百姓,自然自有章法。

为保全自身,各地允许有一定量的囤粮自用。唐久探察一番,发现他们的确踩着这个标准,并不算是违反了纪尘寰的命令。

虽然今年收成比往年减了两成,但是也不至于短缺到这个地步。

事出反常必有妖,唐久持续的探查下去,最终终于让他发现了一丝端倪。

的确是有人大量的囤积过粮草。其中,就以当地的黄、沈两家为最。

这两家从年初开始就开始囤积粮草了。如果放在寻常时候,他们囤积的数量并不多,至少不会到了引起常常警觉的时刻。可是偏偏赶上了灾年,他们囤积的这些粮草就显得尤为重要起来。

并非是捕快们贪墨,也并非周遭城村不听皇命,说到底竟然是市场行为,却阴差阳错的导致了南方陷入了无粮可调的窘境。

黄、沈两家身为皇商,势力盘根错节,不好强迫。

唐久揉揉揉眉心,只觉得对付这两家,其实并没有比对付朝堂之中那些老谋深算的老狐狸们轻松多少。

既然不能强制要求,那么就只能徐徐图之。

看着名单上的两个人,唐久随意一点就定下了先后顺序。

她唐久最后选择跟这两个皇商谈一谈。

凡事讲究先礼后兵,唐久先去了黄家府邸。

黄家家主是一个白皮微顺,身材有些圆滚滚的汉子,一看很是符合唐久在心目中设想的富商形象。

黄家家主对唐久非常客气,只不过在唐久说明来意,甚至说愿意钱购买他的囤粮的时候,这是黄家主却慢吞吞地与唐久打起了太极。

唐久见过的不爽快的人多了。她微微抿了一口桌上的茶水,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句:“不急,家主不妨仔细考虑,毕竟手中存量粮像您这般多的还有一位。”

请将不如激将,这个道理,唐久还是懂的。

黄家的茶水入口有些苦涩,唐久没有在意。她只是拨动着手中的茶盏,也并不去看在提及另一位皇商的时候,这位黄老板一瞬间有些狰狞扭曲的神色。

与沈家商谈的时候,对方并没有表现出像黄家人那样恭敬到有些谄媚的态度。沈家家主全程不卑不亢,进退有度,反倒就要唐久高看了一眼。

沈家家主如今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很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他在知道唐久的真实身份之后就直言不讳:“我这次本就是看黄家那边大量存粮,所以就也跟着囤了一些。”

对方不像是开玩笑,唐久默了默,心说说您这可真是够“顺手”的,顺手到如今府中的存粮恐怕要比黄家还多一些。

“这些囤粮我可以分文不取,全都发放给周遭百姓,就当是积善行德,也为自己攒一攒福祉。然而听闻陛下有意开展海上商贸之路,如果可以,我沈家愿为陛下先头军。”

纪尘寰的确有意开辟海中通商渠道,只是没有想到沈家消息却如此灵通。不过,让哪一家先走海路通商,对于纪尘寰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可是对方却是实打实的用粮食交换。

稳赚不亏的买卖,权衡之下,唐久一口应下了沈家的这个条件。

至此,有了沈家支持,源源不断的粮草向受灾的城镇输送了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有个小细节大家留意一下。

唐久,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