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九章 御花园(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三年战乱,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多少忠贞之士没死在反抗元蒙鞑子的战场上,却死在大明自己人的屠刀下,连自己也几次死里逃生。而当燕军兵临城下之时,这个昏庸的侄儿不但没有清醒过来惩处齐泰这帮奸臣,反而派人来向自己求和,提出割让土地分疆而治的方案。大明的天下是多少汉人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是朱家上下付出多大代价换来的,这个竖子竟为了保住皇位不惜公然分裂它,从那一刻起在朱棣的心中,这个侄子根本就不配坐在这个位子上。

到现在,这个无能的侄子纵火烧死了自己,齐泰,黄子澄这些曾想置朱棣于死地而后快的对手也连同他们的九族一起被灭了,剩下自己独自在这里看风景,寂寞吗?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和以后将发生的相比,这些都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但一切都需要按计划来,在那到来之前,自己必须要忍耐,忍耐。

朱棣收回目光,转身看着那个一直匍匐跪在他面前一动也不敢动的人。这个人就是被人称为天下第一才子,一门三进士的解缙。朱棣自小喜欢弓马兵法,对读书人的不喜欢是骨子里带来般的固执。他讨厌读书人的自命清高,讨厌他们的迂腐不化,讨厌他们的满口正统传承,这些人拼命想要用传统道学去箍紧一个桶,而他朱棣最喜欢的就是毫无顾忌地打碎一切坛坛罐罐。如果不是这样,他也不会杀方孝孺。

当年他率军从北平出发时,姚广孝曾托付他南京城破之日,不可杀方孝孺,因为他是什么“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当时他满口答应,后来方孝孺在他面前口口声声称朱允炆是正统天道,说自己举兵反叛,天下不容,搞得他怒火中烧,找个理由直接灭了方孝孺族。朱棣一生对姚广孝言听计从,唯独这件事,他听不进任何人的意见。可是讨厌归讨厌,朱棣还是明白元朝覆灭的前车之鉴,治理天下非得要用读书人不可。比如眼前这个才名满天下的解缙。

随着对诸藩王兵权的削减完成,朱棣明白,现在的国家已经完成了对前朝弊病的清洗,现在需要进行安定的建设发展,所以他重用像解缙这样的名士,让他们编撰永乐大典,都是为了获取文人士族的支持,营造国安定,蒸蒸日上的气象,而目前朝臣议论纷纷的立储之事,他也想听听这个大才子的意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