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8章 第38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六七年秋天,谭文森和同伴们经过大半年的训练后进入军校学习,粱远山亲自送外孙去学校报道,还专门请了照相师傅,和外孙在学校大门口合影留念。

似乎是心头大事儿终于放下了,粱远山有空就到处走走,去爬山,去游湖。

谭文森过年的时候有几天假期,陪姥爷去了一趟长白山。

回来后不久,六八年的春天,梁远山病逝家中。

和舅舅舅妈一起,给姥爷办完丧事,谭文森把自己关在家里五天,直到宋金阳带着学校老师找来,他才肯走出房门。

“你爸那人虽然不怎么样,但是你还有我们。咱们从光屁股就认识,以后可是一辈子的兄弟,你可别扔下我们跑了。&34;

“再过几年,我去当兵,你也去当兵,咱们继续当兄弟,还当战友!”

宋金阳知道谭文森是因为梁爷爷才去参加选拔,至于他自己对当兵有多少兴趣,真不好说。谭文森好不容易才走到这一步,他希望他不要放弃。

祝一帆补充一句:“我以后大概率不会当兵,但是宋金阳这傻子除了当兵也没什么好路走,到时候还要倚赖你提携他。&34;

宋金阳气愤不已:“祝一帆你怎么说话呢?什么叫我除了当兵就没什么好路走?凭什么我就要靠他提携?你看看他那个臭脾气,以后说不定还等着我提携他呢。&34;

&34;行行行,你最厉害行了吧!&34;

&34;你自己听听你说话的口气,就是看不起我呗!祝一帆,吃我一拳!&34;

宋金阳冲过去一个左勾拳,祝一帆狼狈躲开:“我说你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没说错吧,说不过就动手。&34;

&34;管他呢,今天能打倒你小爷就高兴!不准跑!&34;两人闹起来,把谭文森丢到一边,谭文森嘴角微微翘了翘。

黑皮教官拍拍他肩膀:“你是我见过综合素质最好的兵,好好读书,以后你会有好前程,找个好媳妇儿,再生个乖巧的娃,什么都会有。&34;

谭文森看他一眼:&34;放心,我既然答应了我姥爷当兵,肯定就不会半路跑了。&34;“我看好你!”教官笑了。

从姥爷去世后,谭文森的脑子一刻也歇不下来,脑子里一直转着天煞孤星

和刑克六亲这八个字,这段时间,刑克六亲这四个字占据上风。

但是现在,看着围在身边的朋友和师长,刑克六亲四个字被压下去。教官和老师待了一会儿就走了,交代谭文森明天一定要去学校上课。

一群朋友围绕着谭文森,宋金阳吊儿郎当道:“你别听你后妈洗脑,什么刑克六亲?你要真那么厉害,咱就是说她和你爹,早就该被你克死了!&34;

“他爸身体好命硬,我看左美红快了。”祝一帆毒舌一句。从去年开始,左美红身体变差,两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

左美红去看大夫,人家问她以前得过什么病,吃过什么药,左美红说完后,大夫摇了摇头,说她乱吃药把身体吃坏了。

为这个,左美红和她爸妈经常吵架,埋怨她爸妈叫她吃了这么多药。

左仁德夫妻恨女儿狼心狗肺,他们费尽心思打听那些药方,还不是为了她能早日怀孕给谭渊生个儿子。

一家三口吵嚷得厉害,什么话都往外说,左邻右舍谁不知道。“现在别管你爸,你那个后妈生不出,以后你爸的东西都是你的。”

谭文森才关心他爸手里的那点东西,姥姥姥爷和妈妈留给他的东西,就足够他衣食无忧一辈子。几个兄弟一起说说笑笑,艰难的日子好像就容易过去一些。生活还是要继续,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

在家闲着的人,依然在家闲着。

六八年,叶南音今年十一岁了,身形拔高后,和福乐站在一起,比福乐高了一大截儿,像是福乐的姐姐。

许静扯着软尺给女儿量身高,嘴里还不停地念叨:“你姐姐还有几个月就高中毕业了,该多做几身好衣裳,工作啊,和人交际都要穿体面一些。&34;

叶南音附和应了一声。

&34;你姐姐也十八岁了,身高也定了,多做几身衣裳也不会浪费布料。&34;

再有就是大女儿高中毕业就到年纪了,等工作定下来后,就要找对象了。更是要注重打扮。

给女儿量好身高,许静说:“比去年春天长高了不少,特别是胳膊腿儿长了一截儿。春天还能将就穿一穿去年秋天的衣服,去年夏天的衣服肯定不合身了。&34;

许静摸摸乖巧的福乐:“你呀,不长高倒是方便我,今年给你做一条粉色

的裙子?”福乐乖乖地笑,许静心里一下软了。

这两年福乐修炼勤快,表情控制的更好了,更像是活生生的人了。

这些年,外地的族人经常给叶南音寄东西,除了各地的美食,各种适合小姑娘做衣服的布料也不

打开箱子,许静抱了好几样花色的布料出来,叫她们俩选。

叶南音选了青色、浅蓝色。许静给女儿拿了粉色和黄色碎花布料。

&34;这些亮颜色最适合你现在的年纪,别整天选那么清淡的颜色。&34;

许静对福乐说:“除了粉色,福乐还喜欢什么颜色?”

福乐指着红色,许静点头:&34;行,一起给你做。&34;

福乐又是一个甜甜的笑容奉送,许静看她高兴也忍不住笑:“福乐怎么就不喜欢说话呢?”

叶南音也不明白福乐为什么不喜欢说话。

福乐张嘴给叶南音看过,嘴里面是好的,应该能正常说话。

&34;妈你别老说,她想说话的时候自然就会说话。&34;

“我哪里催了,我就是随口说说。”

母女两正在聊天,欧成海过来了。

“你去见老欧吧,我把布料理一理。”

“嗯。”

见到欧成海,他脸上没有往日的笑意,面带愁容:&34;粱老前几天去了。&34;叶南音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走之前,粱老最挂念的就是他外孙谭文森。去年那孩子进了军校,以后的前程再不用操心,粱老走的时候很安心。&34;

欧成海看着叶南音:&34;小谭的命数,现在还是那样吗?&34;

&34;没错,天煞孤星。&34;

&34;您之前还说他命里有一死劫?&34;

这也是她说的,并且这个死劫还没过去。

&34;您能帮帮忙算算那个坎儿什么时候到?又会因为什么事……&34;

&34;不能!”叶南音打断他:“如果你只是来和说这个事情,那就到此为止。&34;欧成海苦笑:&34;对不住,我就是,唉。&34;他就是担心,梁家

就这么根独苗,要是没了,以后粱家的根就断了。

粱老一儿一女,前头那个儿子不是亲生,是抱养的。后头生的女儿才是他们唯一的孩子。无奈那姑娘去的早,只留下小谭一个孩子,和老两口相依为命。

&34;人各有命!&34;

人各有命这四个字,不是冰冷的判断,而是一种客观陈述。

身为神算门的掌门,叶南音比一般人更知道什么是天意不可违,什么是事在人为。

叶南音,她是最信命的人,也是最不信命的人!

一个人最终命运如何,终究是看人!

虽然只在小时候见过一面,叶南音却有一种感觉,谭文森应该是那种极少数,有可能,能靠自己逆天改命的人。

一个人是否有强盛的生命力,她能看得出来。话说到这里,欧成海不好问下去了。

他沉默半晌,才笑着说:“四月五号清明节,你们叶家族人又快回来了。到时候如果人多住不下,就带人去我家住,我家还有两间空屋子,能住好几个人。&34;

叶南音点头。

比起前两年,今年外面的情况略微好转,两年清明节没回来了,今年刚开春,外地族人都不约而同地写信回族里,说清明节要回来拜祭祖先。

可以想象,今年清明节叶家村又要热闹起来了,叶家族学又要进一批孩子。叶南音要带领族人们祭祖,每年的吉服都要新做。许静把女儿夏天的衣裳剪裁好,就放到一边,要先把女儿祭祖时要穿的吉服做好。

专门给叶南音打了一排衣柜,打开衣柜,一排排天青色的裙装,从三四个月婴儿穿的衣裳,到九岁小姑娘穿的,一共九件。

今年又要新添一件。

破四旧之后,几乎没人会光明正大地祭祖,生怕叫别人知道。

叶家祭祖没有宣扬,但是叶渠公社没人会不知道。

就算知道又怎样,叶渠公社的外姓人都默契地不提,住在离叶家村最远十大队的知青都保持沉默。

清明节前一天,叶渠公社姓叶小学生和初中生们集体请假,不姓叶的学生们见状,也跟着请假。好么,小学和初中都放假了,校长通知老师休息两天。

放学后程峥回知青点,大家全都在。

≈

34;哟,明天放假了?&34;张林笑着问。程峥点点头:“学生们都请假了。”“哈哈,巧了,我们后面两天也放假。”

&34;哎哟,这几天种秧苗真是累的我腰疼,正好,咱们也能休息几天。&34;老知青们闲扯些农活啊,工作之类的事,上个月才下乡来这儿的知青们听的云里雾里。

最近不是忙得很吗,怎么还放假?

有聪明的人想到后天是清明节,但是,现在谁家还敢烧香祭祖?就没往这方面想。“张哥,叶家是不是有啥大事儿发生?”

张林呵呵一声:“你下乡是来干什么的?”

“支援农村建设来了。”

“对嘛,既然是来支援农村建设,那就好好干你的活儿,其他闲事少问,少管。”张林还是那一套说辞。

招数不在新鲜,管用就行。

第二天,外地来的叶家族人陆续到了。

因为这两天休息,几个女知青们结伴去公社买些针头线脑的东西,回知青点就跟大家说,今天公社好热闹。

再热闹也和他们没关系,张林约束着知青们别乱跑,今明两天都在知青点好好待着。

半下午,十大队的妇女主任送了两斤猪肉过来,说是家里客人送的,分两斤给他们知青点添道菜。

哟,这可是两斤大肥肉啊!

有个年纪小的知青馋得流口水,张林笑道:“得,晚上煮了吃了吧。”

&34;怎么吃呀?&34;

&34;还用问,当然切成肉片,炒辣椒吃。&34;

&34;咱们这么多人呢,两斤猪肉切成片,咱们一人能分几片肉?&34;“要不剁碎包包子吧,咱们还有白面,一起做了,吃顿好的。”

“我看行,弄酸菜肉馅儿的。”

知青点为肉包子忙活起来,没人再讨论叶家人。

人家怎么样说到底也不关他们的事情,还是肉包子香呀!知青点蒸包子,叶家村今天也蒸包子。

陆续有族人到,饭点儿凑不到一起,所以厨房的蒸笼里放着包子,谁饿了就去厨房掌两个大肉包,再去端一碗蔬菜蛋花汤垫垫肚子。

叶眉一家上午就到了,中午和儿子吃了饭,休息了会儿,才上山

去见小姑奶奶。上山的路上,一家人聊天。

&34;儿子,你秋天就该考高中了,到时候要回家里读吗?&34;

&34;妈,我想在县里读高中。&34;

叶眉惊讶:“我以为你会想回上海读高中。”

儿子在族学读了三年,后来又赶上动乱,城市里的大、中、小学停了一年多,但是叶渠公社初中正常上课,儿子继续留在这里也说得通。

今年情况比前两年好一些,叶眉觉得儿子回上海读高中才是最好的选择。

况且,在上海高中毕业,找工作也好找一些。

孙闻赞同媳妇儿的观点:“我觉得你妈说的对。”

叶立新翻了个白眼,他妈说什么话,他爸都说他妈说的对,一点都没有自己的主见。

&34;爸妈,我想留在县里读高中,其实是因为我想离族学近一些。&34;

说实在的,要说以前,县里高中的老师的教学水平,大概率比不上上海高中老师的水平。

但是,现在学校的老师明哲保身,就算是大城市学校的老师,课堂上又能教多少有用的东西?

叶立新想得很明白:“既然两边学校都差不多,我还不如留在县里读高中,这样放假的时候我还能去族学蹭彭老师的课。&34;

除了蹭族学的课之外,叶立新还有一个不想跟爸妈回上海读书的原因,就是他想和叶大兵、叶凯他们当同学。

&34;彭老师说,他在族学教书这几年,资质最好,最有悟性的学生,就是我们那一批。&34;

叶立新话说的很含蓄,但是孙闻和叶眉立刻就明白了,儿子是想和他的同学们多读几年书,培养更加深厚的感情,也是为以后的人脉铺路。

你去外面交际认识的人,哪有同族一起长大的兄弟靠得住?

退一万步说,他们家族和其他家族还不一样,叶家有小姑奶奶在上头镇着,凭小姑奶奶的实力,谁也不敢干暗地里捅刀的事情。

孙闻皱眉:“那你高中毕业后,工作怎么弄?”

&34;爸,我妈现在是副局了吧,有我妈在,我想进个好单位还不行?&34;不是他自夸,只要能进单位,凭他自己的本事他就能站住脚。叶眉嗯了一声

:“你的想法是对的!”

能让彭振这样的人说出这种话,说明这些孩子的资质真不错。自身能力过硬,还有小姑奶奶在背后支持,这些孩子未来前程差不了。

从长远来说,儿子留下更好。

叶立新笑着说:“也不全是因为那些,其实我还是很喜欢和大家待在一起。”叶眉笑道:“我明白。”

以前住在城里就算了,自从来到族里后,天天跟那么多朋友一起读书一起玩儿,离开族里后,再也找不到这么多真心的朋友。

叶眉从小在族里长大,怎么会不清楚呢?

当年跟着爸妈离开族里去上海的时候,好长一段时间她都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熟悉的人不在了,周围人说的话她也听不懂,在上海过了一两年,慢慢能听懂他们的方言,她才慢慢适应下来。

孙青青不高兴:“哥哥好久都没回家了,你只喜欢族里的朋友,难道不想我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