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6章 第26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欧直人顶着临时主任这个头衔,整天如履薄冰。艰难地熬过了夏天,熬到了九月,又是一年中秋。

郑小容叹气:&34;爸妈不在,儿子也不在身边,这个中秋过的挺没意思。&34;欧直人沉默地坐那儿,冷着一张脸。

“怎么不说话,遇上什么事儿了?”郑小容问男人。&34;十一号发的教育运动经验总结你看了没有?&34;

欧直人知道,不出意外的话,文件应该发到基层了。

“当然看了,单位领导还组织我们学习了一上午。”郑小容挨着丈夫坐下。

郑小容虽然不在市政府上班,但是她在街道办基层工作,这些事情她知道得很清楚。

“那天学习之后,我们这一周多的时间主要工作就是挨家挨户地走访,问他们家有几口人,都在做什么工作,原来祖上是做什么的,都要一一登记清楚。&34;

郑小容没太明白:“好端端的,登记祖上三代资料做什么,祖上三代往上捋,都要追到清朝了。”这就是最大的问题,他们要准备干什么?

&34;我们家的资料我也填了,你爷爷原来是贫农后来加入到革命队伍,咱爸也是当兵的人。我娘家那边我也填了,都是普通百姓,就我爷爷读过几年书后来在私塾当老师。&34;

郑小容笑起来:“去挨家走访做登记的时候,他们还互相比较,说自己家祖上出过什么厉害人物,真是太有意思了。&34;

欧直人笑不出来。

九月囫囵过去,进入十月后,郑小容他们接到任务,配合税务部的同志清点辖区内各个单位的账目和财务,连仓库也要清算清楚,确定对得上账。

大清点还只是开始,清点完账目之后还要对单位里的人进行排查,特别是祖上三代中,阶级成分有问题的人要重点审查。

郑小容心头一跳,听到重点审查这几个字,她瞬间就明白了丈夫在担心什么。

工作开始开展的时候,大家行事还比较谨慎,到后面有些失控,郑小容秉承负责任的态度审查资料,但是谁是确有其事,谁又是造谣污蔑,后面她扯不清楚了。

一笔糊涂账!

不仅大城市开始搞四/清,玉竹县这样的小地方一样开展的轰轰烈烈,一查还真查出了不少问题,账目不清的

,吃拿卡要的,任人唯亲的……

玉竹县的罐头厂情况最严重,纠出的贪污分子,从上到小总共有十来名情节严重人员,顿时县里人民群众哗然。

县里农用机械厂也查出了问题,主要是任人唯亲,裙带关系问题严重,这些人全都被撸了。

不过,机械厂的厂长被革职,新上任的厂长却很会办事。

他上任第一天开会后贴出告示,说半个月后重新招工,招工流程肯定公开公正,还会邀请县政府的领导监督,绝对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罐头厂落得人人唾骂的下场,机械厂却是获得了好名声,欧成海私下里还跟叶文正夸奖过那位当机立断的机械厂厂长。

&34;县里搞的差不多了,轮到下面公社,我想举荐你亲自负责,你觉得怎么样?&34;叶文正当然愿意。

欧成海手指叩了叩下桌子,说出自己的意见:“我认为,该查就查,查出问题咱们也不回避,但是不能让那些好事分子借机闹事,咱们要的还是稳定。&34;

&34;您的意思我明白。&34;叶文正也做如此想。

城里的大动作公社又怎么不知道,屁股干净的人行得正站的直,根本不怕人查,有些不那么干净的都在想法子遮掩过去。

听说是叶渠公社出身的叶文正总领清查工作,自认为和叶家有些拐弯抹角关系的人都开始使劲儿了。

叶文正笑着跟媳妇儿说:“我看这次清查很有价值,还没动手,暗处里那些偷家的耗子就开始害怕了。&34;

王兰给叶文正收拾几件干净衣服,叫他带回去换洗。

王兰:“你走了我还在城里,我瞧着他们走关系肯定会走到我这里,要不我还是跟你回族里住几天?&34;

叶文正的儿子叶凯,今年十岁,春天清明节的时候从学校退学,现在在族学学习。

“反正你们父子俩都走了,我留在县里也没意思。”王兰是家庭妇女,也没有自己的工作,男人孩子都走了,她在家也是闲着。

“那咱们一起回去。”

叶文正已经决定好了,既然他主管这事儿,肯定要从叶渠公社开始查起。

第二天上午,叶文正带着一队人马总共十二个人,都是从税务局、财政局、人事局这些单

位抽调过来的。

清查县里的企事业单位,也有他们的功劳。

&34;所有的账目和人员名单都在桌上,你们慢慢查。&34;

叶伟前两天知道叶文正主管这事儿,就知道他肯定要从叶渠公社查起,早就把资料准备好。叶文正翻了几本资料,笑着说:“叶书记准备得挺齐全嘛。”

&34;这不是为了配合叶副县长工作嘛!&34;

两个姓叶的打官腔,旁边十二个来查账的同志却不好开口。

这可是叶副县长的地盘,怎么查,查到什么程度,还要看叶副县长吩咐。

万一查出什么不该查的东西,叶副县长面上不说,万一背后找他们麻烦,他们可消受不起。&34;你们该怎么查就怎么查,不用特殊对待!&34;

&34;是!&34;

叶副县长吩咐下来后,大家都把心放回肚子里,开始认真工作。

叶伟指了一个叶家人配合工作,就和叶文正回村里了。

&34;小姑奶奶不在山下?&34;

&34;不在,小姑奶奶这两三个月都在山上待着,也就是中秋节的时候下山住了两天。&34;

想到小姑奶奶上次算出来的吉凶,叶文正小声说:“小姑奶奶的本事你也知道,从知青下乡到最近这些事,苗头很明显了。&34;

“你是知道厉害的人,族里、公社里的事情你自己管好,千万别出什么岔子。”叶文正语重心长。

叶伟嗯了一声:&34;从知青闹事儿开始,族长就跟我说了,族里现在管得严。在外地的叶家人也都通知到了。”

叶伟办事叶文正还是很信得过,他笑了笑:“我们叶家在玉竹县不能说只手遮天,不过,我们正经做人,不怀好意的人也不能污蔑了我们去。&34;

叶伟点头,说得就是这话。

他们叶家,本来家族凝聚力就很强,族里很少出那些糟污事。现在有小姑奶奶坐镇,族人生怕做了坏事,家族聚会的时候叫小姑奶奶看出来,更是不敢。

/≈gt;

每次小姑奶奶听到都笑,叶伟也乐不可支。

叶文正回来,肯定要上山去四方园祠堂给祖宗上香,然后再看小姑奶奶有没有空,见小姑奶奶一面。

今天小姑奶奶没空,叶文正去祠堂给祖宗磕头后,就到吃午饭的时间了。叶凯见到他爸过来,高兴地叫他爸和他一块儿吃饭:“我妈来了吗?”&34;来了,在山下收拾屋子,等过两天上山看你。&34;

&34;爸,咱们家还有没有肉票?有肉票的话买点肉送上来吧,叫江英婶婶给做一顿红烧肉。&34;&34;怎么,馋肉了?&34;

叶凯哎呀一声:&34;不是我馋肉了,是叶清尘馋肉了。&34;

叶清尘这两个月把困阵彻底学会了,不仅困阵困不到他,他还能随手摆出超厉害的困阵,叶凯想学,听说叶清尘想吃红烧肉,就找他爸想办法。

&34;你呀,那是你想学就能学的吗?&34;

“我感兴趣嘛。”

&34;行吧,你感兴趣就试试吧。”叶文正给儿子夹菜:“你们寝室还是三个人住?&34;

&34;嗯,我、叶清尘,还有叶伟伯伯的儿子叶大兵。&34;

&34;你们三个好好相处,别打架。&34;

&34;切,我才不会跟他们打架呢。&34;每天学习那么累,晚上洗漱完,累的躺床上就睡着了。

看着儿子大口吃饭,叶文正心情愉悦。

外面水深火热,闹成一锅粥,叶家依然是一片净土,他们作为叶家这一代的顶梁柱,有责任护着叶家。

叶文正笑着擔了一把儿子的小脑袋,叶凯不耐烦:&34;不要摸我的头,会长不高的。&34;

他们寝室三个人,差不多大,就他最矮!

&34;想长高多吃点。&34;

“我知道!”

老师跟他说过了,说他以前被养得太精细了,动得少,胃口就少,身体肯定就会瘦弱些,长不高。

&34;这话别跟你妈说,你妈听到了肯定要生气。&34;

精心照顾长大的儿子,转头嫌弃她照顾得太精细了。

“我知道啦!爸爸你别说话,让我先吃饭。”

&34;好,你吃吧!&34;

叶文正陪着儿子吃完午饭,族学的孩子们要睡觉了,叶文正送儿子回寝室,碰到叶清尘。

&34;小姑奶奶不忙了?&34;

&34;这会儿不忙,下午就不知道了。&34;

叶文正连忙上坡去见小姑奶奶。

叶南音也刚吃了午饭,准备要休息。

叶文正抓紧时间把该说的事儿说完。这是族长吩咐的,从小姑奶奶两三岁开始,不管小姑奶奶明不明白,都要把外面的事情讲给她听。

事实证明,小姑奶奶不愧是有宿慧的人,一般事情她都明白,他们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她也会给意见,

&34;你们做的很好,我没什么可说的。&34;

叶南音自从上次推算国运之后就有预感要发生大事,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事情还在控制当中,对他们叶家暂时也没有什么妨碍,叶南音也不想管,她只有一件事想说。

&34;族学里的老师们大多是族里有能耐有本事的人兼任,大多以教导技术为主,我认为这些老师还不够。&34;

从传统的划分来看,士农工商,叶家族学的老师大多集中在农和工,兼任一部分士和商。

战争时期,农和工非常重要,只要守好自己家一亩三分地,就算和外面隔绝,也能过上不错的日子。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叶家的士和商也要拉拔起来。

商别看现在路窄,叶南音有预感,等到时局真的好转,商的出路无限宽广。叶家现在家底,大都是以前叶家行商的人积攒起来的。

“您说的话我记在心里,以后会留意有没有合适的人来族学任教。”

叶南音颔首:“辛苦!”

叶文正又说了些县里的事情,拉拉杂杂说了几分钟才走。叶文正下坡,热闹的四方园安静下来。

孩子们睡了,只有山里的鸟雀在叽叽喳喳地说话,却一点不显得吵闹。没有多留,叶文正快步下山,去八卦楼见了族老后,就和叶伟去公社。

叶家的账本做得仔细,查账查的很快。

查到半下午,税

务局那几个人都有些不好意思,人家一个公社财务做的账都比他们做的好,清晰明了,挑不出一点问题。

&34;查的怎么样?&34;叶文正和叶伟进门。

“账本这方面差不多了。”

叶文正惊讶,他记得查罐头厂的时候花了好些天才勉强搞清楚。

“叶渠公社的账本做的好,我们查账也快。”&34;那就好,人公社人员名单你们过了吗?&34;&34;“还在查。&34;

人员名单查起来没有那么快,不过也不算慢。

叶渠公社的人员构成很简单,大部分都是由叶家人构成。从清朝到民国,叶渠镇就没有地主,都是一般种地的农民。

战争期间,叶渠镇很多年轻人出去当兵,就说一大队,也就是叶家村,从登记的社员名单来看,百分之八十以上家里都出过当兵的人。

这样的人家没什么好查的。

有人好奇:“叶副县长,你们叶渠公社从古至今在本地就有些名声,也出过很多当官的,怎么就没有地主呢?&34;

叶文正笑了笑:“住在叶渠镇的都是一家人,家家都沾亲带故,换成你,你说你想奴役谁?”

&34;哈哈哈,也是哈!&34;

叶家和其他家族不一样,厉害的叶家人都出去安家立业了,留在叶渠镇的叶家人,大都是老实本分的人。

家族能做的就是护着他们,护着他们的土地,让他们能靠自己的劳动耕种,养活一家老小。叶家主支,从古至今都不靠占有田地当地主过日子。

后来,搞公社时期,自己家的地变成国家的,大家也是一样耕种,村变成大队,镇变成公社,换个说法罢了。

叶渠公社太干净了,查了两天没查出什么值得写到资料里上报的东西,负责查社员阶级成分的一个女同志找叶文正商量。

“叶渠公社什么也查不出,这么把文件交上去领导也不信,您也不好交差,不如咱们选几个人出来当作典型交上去?&34;

&34;说白了,叶渠公社是你们叶家人说了算,就算选几个富农地主出来,也没人会把他们怎么样。”

叶文正黑脸:&34;不用解释,你们的意见我不同意!≈34

;

&34;组织抽调你们来,是希望你们秉公办理,为解决组织里经济、思想上有问题的人,对他们进行教育,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随意抓人顶数。&34;

叶文正怒不可遏,一脚踢翻椅子,吓得那个女同志哭了出来。站在门口的十几个人也不敢开口说话,最后,还是叶伟劝了几句,叶文正才稍微松了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