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64章 青阳药典(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假期转眼就过完了,这天齐飞阳正在工地和施工队长商量一些工程方面的事情,他的手机铃声响了,来电显示是高英杰。

他接通电话,便听到高英杰洪亮的声音:“齐教官您好,我是高英杰,我们特战队正在东岭基地训练,请问您最近有没有时间过来指导?”

齐飞阳想了一下,说:“没问题,我明天可以过去。”

“那好,明天我去接您!”

“你们不用来接,我自己开车过去就行了。”

“那可不行,爷爷特别交待要高规格接待齐教官,好啦,咱不说这个了,明天您在家等我吧。”

高英杰说完便挂了电话,齐飞阳只好笑了笑,把手机收起来,又跟施工队长交待了一下才回家。

晚上冲完凉,齐飞阳拿出青阳药典进行研究,药典中不但记载了各种药材的药性,还有上千种药方。更难得的是每个药方都有对应的病例,并注明了病例用药后的反应和疗效,以及对药材药性的勘误和对药方的调整完善过程。

他估计这部药典是青阳子从平时行医的实践经验中,把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整理出来的,这可真是医药界的无价之宝啊。

齐飞阳全神贯注地研究着一个个药方,即便现在的他心如止水,很少有什么事能让他起波澜,但在此刻,他由衷地对青阳子充满了无上的敬意。

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医者啊,青阳子痴迷于药理的研究,不拘于前人的成果,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独特的药方,这是留给后人非常宝贵的财富。

同时,他对青阳子的结局感到非常惋惜,他猜想不出青阳子和赤阳子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以至于要性命相拼,最终同归于尽。

齐飞阳出身于中医世家,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医术,对中医中药的精妙有深刻的体会,对古人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感悟医道的智慧深感钦佩。

比如病毒感染,西医的方法是先设法搞清楚是什么病毒,然后有针对性地找到消灭或抑制该病毒的药物,在消灭病毒的同时也会损害到身体其它机能。而中医的思路是通过药物调节人体机能的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以达到压制并消灭病毒的效果。

又如胃病,雷尼替丁可以缓解病情,但这个药吃多了肾脏却受不了。而中医则以养胃的概念使肠胃功能慢慢恢复。在这些方面,中医显然比西医的方法更加科学。

不过,他也很清楚中医药的弊端,除了前面所讲的传承方面的问题,还有其它方面的短板。

一是中医中药没有量化标准,如对病情的治疗效果、药方的配比、用药量的把握,都是凭感觉凭经验判断,只能在实践中不断试错,这本来没有什么问题,但若没有系统化的传承机制,个个都把自己家的好东西藏起来,称之为“祖传秘方”秘而不宣,如此以往,那些好的实践经验就不可能得到全面传承,更别说全面推广了。

二是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思想的束缚,没办法开展解剖学研究,古人对人体器官构造及功能很多都是靠想象的。

三是受诊断方法的限制,诊病的准确率很难提高。传统的“望闻问切”只是一种简单的初级诊断方法,流于表面,很难准确判断病情。

比如把脉就很难准确诊断出病情,因为脉象只是心脏收缩时泵出血液所引起的动脉跳动,跳动的强弱主要跟心脏和血管功能相关,虽说五脏六腑互有关联,但脉搏跳动跟其它许多疾病并没有太多直接联系。

曾经某医院有个医生发出挑战,让中医给10个随机挑选的年轻妇女把脉,看是否能把出喜脉,结果竟无人敢应战。所以有人认为把脉更多的是医生故弄玄虚的一种手段,和魔术师在表演时做的那些前奏动作差不多。

客观地说,中医在诊断准确率方面确实是落后于现代诊断仪器,这就是为什么国家要推广中西医结合的主要原因了,也是齐文礼让齐飞阳选择读医科大学的重要原因。

不过很多东西看起来很神秘,并不能说它是不存在的,比如筋脉和穴位,通过人体解剖是看不到的,但修炼者都知道它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修真者修炼的关键所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