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75节(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殿试的考题,全都是景琮亲自出的,除了考生们平时学的四书五经,还有天文地理、数学算术、民生生计问题,甚至还有军事方面的考题。景琮要的人才是实用性的,而不是那些只会读四书五经的书呆子,而是能解决百姓们生计问题的人才。中午的时候,考生有半个时辰的吃饭休息时间。景琮用过午膳后,下午就带着二皇子一起监考殿试。他之前想过,如果他穿成古代的一名普通老百姓,他很有可能参加科举,毕竟参加科举是提高社会身份的最有效的办法。一天的殿试很快就结束了,一百个考生是斗志昂扬地来宫里参加殿试,但是回去的时候一个个垂头丧气,都觉得自己没有考好。殿试的成绩,将会在五天后公布。这五天里,景琮亲自主持阅卷,大臣们不敢有一丝懈怠。景琮还把殿试的试卷交给二皇子去做,也给二皇子一天的时间去考。二皇子真的是天资聪颖,他的殿试成绩是满分,让人挑不出任何错误,比这一次参加殿试的考生们的成绩都要好,这让景琮这个做父亲的非常满意和欣慰。五天后,殿试成绩公布,当然只公布前二十名的名单。殿试的成绩公布,也和乡试与会试不一样。乡试和会试的成绩直接张榜贴在公布处,而殿试的成绩是直接在宫里宣布,也就是在太和殿举行传胪大典。景琮这个皇上会亲自宣布殿试前三名的结果,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由他亲自宣读。剩下十七名的名单,将会有礼部的人宣布。宣布殿试的结果后,二十名进士将会换上衣服去参加游街夸官,接受老百姓们的欢呼。今年的状元、榜眼、探花全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当然长得最俊美地还是探花郎。不过,和景琮这个美男子相比还是差远了。以往状元、榜眼、探花都是江南学子,今年京城的学子争了一口气,考中了榜眼。前三甲不再是江南学子专属,这或许和之前景琮在状元阁鼓舞有关。景琮喜欢有才的人,不在乎他们的年纪是大是小。不过,有很多大臣认为年轻人心高气盛,让他们考中只会让他们更加张扬,甚至会让他们变得猖狂,所以要打磨他们,不让他们一次就考中。对于这种做法,景琮是不赞成的,年轻人心高气盛是正常的,恃才傲物也很正常。如果就因为这点就打击他们,这对他们来说很不公平。有些年轻人承受不了打击,故意让他们不考中或许会磨灭他们的才华。这些年轻人考中后,投入到工作中会遇到挫折困难,这会更有效地磨练他们的脾气和意志。景琮喜欢用年轻人,因为他们血气方刚,敢想也敢做。而,年纪大的人,思想固执,做一件事情要思虑重重,不敢冒险,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再说,这些年纪大的官员们,需要年轻人刺激。今年的科举考试算是圆满落幕,景琮心里也还算满意,虽然在乡试上发生了徇私舞弊,但是总的来说今年选拔出不少人才。景琮相信在这些人才的努力下,大周会变得越来越好。用完晚膳,景琮散步来到角楼上,居高临下地看着整个紫禁城。“小忠子,你看到了什么?”刘尽忠听到这个问题,微微愣了愣,随即一脸恭敬地说道:“皇上,奴才看到了整个紫禁城。”角楼是紫禁城最高的地方,站在这里能把整个紫禁城收入眼底。景琮右手拿着折扇,轻轻地敲打着左手心,扬起唇角露出一抹深意地笑容:“朕看到了整个天下!”刘尽忠听了这话,抬起头震惊地看着景琮。景琮越过紫禁城,眺望着远处,隐隐约约地听到热闹声。“朕相信大周会变得越来越好!”他这七年,一步步清除朝中的“害虫”,渐渐改变了朝堂的风气,也改变了大臣们和文人学子们的观念,让他们做官不是为了权势和荣华富贵,而是为了造福百姓。在他的带领下,他相信十年内一定能打造出大周的第二个的太平盛世。“皇上,您这些年勤政为民,兢兢业业地处理政事,大周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这些年皇上的辛苦,他一直看在眼里,没有谁比他更清楚皇上为大周费了多少心血。“小忠子,朕现在热血沸腾,迫不及待地想要打造大周的第二个盛世。”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们想要建功立业,而他这个皇帝也想建功立业,想要创造出比圣祖爷在世的时候还要繁荣昌盛的盛世。现在一切条件都准备好了,只等着他去做了。刘尽忠看到景琮脸上欲欲跃试地表情,心情也不由地变得沸腾。“皇上,奴才相信您一定能创造出太平盛世!”景琮望着他的天下,不由地想起他刚来到这个世界,那个时候他并不想做皇帝,他只想做一个闲散王爷,可惜这个世界的意识不同意,逼着他去做皇帝。没办法的他只能顺着这个世界的意识去做皇帝,去争权夺势。可是,那个时候他并不是想真正的做皇帝,对这天下和百姓没有什么想法。再加上,他被先帝和怡太妃逼迫,几次经历生死的考验,他那时只想好好地活下去,至于江山社稷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等他平反了东安郡王的造反,顺利成为太子,最终登基称帝。说实话,在他成为皇帝,坐在龙椅上那一刻,他才感觉到责任,才改变了自己的态度。身为皇帝,他的双肩上承担着是整个国家的责任。他不能像先帝那样做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不能置百姓死活不管。一开始,他并没有想做一个明君。他的愿望很简单,那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能让他们吃得饱穿得暖,还能让他们有书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登基后一边勤政为民,一边处理朝堂中那些危害百姓的蠹虫。登基后的两千多天,他每天勤奋地处理朝政,没有一天敢懈怠,更没有一天放松自己。可以说,他脑中的一个弦一直紧绷着,他不敢松,怕一旦松下来,他就被眼前的荣华富贵和至高无上的权势腐蚀了。他这些年励精图治,并不是为了被老百姓称为一声“明君”。不过,说实话被老百姓称为“明君”,让他很有成就感。做皇帝的,估计没有哪一个不喜欢被百姓们称为“明君”。不过,最让他有成就感的不是老百姓的一声“明君”,而是看到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先帝在位的时候,老百姓的生活水深火热,每年有不少人被饿死,被冻死。他登基后,渐渐改变了这个情况,老百姓们不仅能吃饱穿暖,还有余钱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有个词叫锦绣江山,他希望在他管理下的江山也能变得“锦绣”。十年内,他一定要创造出大周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这是他的愿望,也是他的野心!作者有话要说:小可爱们,正文到这里就完结了,接下来就是番外了,先是几篇这个世界的番外,然后是现代的番外。咱们的皇帝陛下想要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我当然要成全他,所以番外会有后世关于他的功绩的评价。说实话,我一开始写这个文,只想写一个不是恋爱脑的皇帝,没想到写出了一个明君。,更没想到会受到这么小可爱的喜欢。这个文是我一篇正儿八经的古代言情文,所以有很多不足之处,小可爱们不嫌弃也是真爱了。这篇文的不足之处,我会努力改进,希望在下一篇文的时候能进步。小可爱们下一篇文想要继续看男主言情文,还是想看女主苏爽甜宠文?第135章原本以为要十年才能打造出第二个大周的盛世, 没想到却在六年内完成了。大周的老百姓不仅能吃得饱、穿得暖、还能让每个孩子上得起学,不管是儿子和女儿都能去上学。虽然女子不能考科举做官, 但是却能却学校读书。什么女子不才便是德, 皇上很反对这个观念,所以提倡女子去读书。在京城、苏州府、金陵府这样繁华的州府里, 还有专门的女子学校,让女子能像男子一样去学校读书。为了让更多的人喜欢读书,每个州府还建立了图书馆,免费对老百姓开放。老百姓不可以把书带回家, 但是可以进去看书、抄书。这一政策, 受到了老百姓和文人学子们高度赞扬。要知道在以前, 书籍是非常昂贵的, 大户人家都有藏书的习惯,他们把家里的藏书视为宝贝, 只供族人观看, 外人是根本看不到的。但是, 现在有了图书馆, 老百姓们可以随意进去看书,书籍变得没有那么珍贵, 但是对于爱好学习的人来说依旧珍贵, 因为知识是无价的。在文学方面,景琮还下旨修过书。他也是受到前世历史中的《四库全书》的启发,所以想修一部大周的《四库全书》,供后世的人学习和参考。对于他这一做法, 文人学子们非常赞成,而且都积极地配合。关于工业方面,因为在海外带回了橡胶树,有了橡胶,一些简单基础的工业就能实现了。农业方面,产粮一年比一年多,别说国库的粮食堆满了,就连各地的仓库也堆满了粮食,甚至出现了粮食多地坏掉的情况。景琮这六年来,依旧每天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处理朝政,没有一丝懈怠。大臣们见皇上勤勤恳恳,哪里敢放松,也是兢兢业业地为百姓造福。一般来说,国家变得富裕了,大臣们不仅会放松懈怠,还会贪污受贿,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国家富裕了,景琮给官员们的福利也变好了,比如说俸禄涨了,每年过节还会赏赐一些好东西。如果官员们做出了什么好成绩,景琮不仅会大力夸赞,还会给他们奖金。大臣们的日子好过,又变得富裕,他们还贪污受贿什么。不过,自古以来,贪官是杜绝不了的,也是杀不完的,但是景琮对于贪官的惩罚是比较严苛的。大贪官直接砍头,小贪官就被罚去做苦役,比如说让他们去采矿、下田插秧、种地种菜等,他们什么能赚到他们贪污的银两,他们就能什么时候无罪释放。如果一辈子赚不到他们贪污受贿的钱,那他们就要做一辈子的苦役。老百姓们觉得这个处罚好,就该让这些贪官亲自体验下赚钱是一件艰难地事情。这段时间,京城里非常热闹,因为马上就要到万寿节了。今年是景琮三十七岁的生辰,是男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生辰。有一句俗话叫男人三十七一个劫,意思就是男人三十七岁的时候会有一个劫难。所以,男人三十七岁生辰的时候,家里的人会给他办一个热热闹闹的生辰宴,有的人家甚至会请法师做法会,或者去寺庙和道观为男人祈福。关于景琮三十七岁生辰,太后和皇后她们十分重视,半年前就开始准备了。老百姓们担心景琮,也在半年前就开始在寺庙或者道观里给皇上请长生牌。为了让皇上能顺利地度过三十七岁的劫难,老百姓们还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都会去寺庙或者道观里烧香祈福,求佛主和神仙们保佑他们的皇上身体康健,长命百岁!养心殿里,景琮正在二皇子下棋,不对,正在和太子下棋。今年年初,景琮就封了刚成年的二皇子为太子。这些年太子在杜天明的调养下,虚弱的身体慢慢变好。如今他的身子不仅恢复了正常人的康健,而且还变得强壮。太子的身体变得强壮,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景琮督促他每天锻炼身体。太子小时候只有三分像景琮,长大后有了五六分相似,尤其是他的一身气度有景琮的七八分影子。一开始,景琮立二皇子为太子,遭到很多人反对,毕竟二皇子不是嫡子,但是二皇子不仅天资聪颖,还十分优秀果断,让那些反对他的大臣们都闭嘴了。大臣们不反对的原因,主要是去年江南发洪水,景琮派二皇子去赈灾,处理地非常好,得到了江南的老百姓和官员们高度称赞。“父皇,各国使节陆陆续续来到京城了。”“朕最讨厌过生辰。”景琮微微皱起眉头,颇为嫌弃地说道,“闹得慌。”太子了解景琮不喜欢这种热闹的场面,他自己也不喜欢这种情况。“三十七岁的生辰有什么好办的。”景琮觉得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可是太后和皇后却十分重视,非要给他办一个热闹的生辰宴。“父皇,您的三十七岁生辰,不止祖母和母后重视,就连老百姓们也十分看重,他们希望能您顺顺利利地度过三十七岁的生辰。”“这是莫须有的事情。”景琮是不相信这种事情,“不都说朕是真龙天子么,怎么可能度不过三十七岁的生辰。”“父皇,祖母和母后也是关心您。”就在这个时候,三皇子带着四皇子、五皇子、六皇子、七皇子来养心殿给景琮请安。三皇子如今九岁,四皇子八岁,五皇子八岁,六皇子七岁、七皇子五岁。“儿臣给父皇请安,给太子哥哥请安。”看着几个萝卜头的儿子,景琮眼里闪过一抹笑意,“都起来吧。”“谢父皇。”“刘尽忠。”“奴才在。”景琮见几个小萝卜头热的满脸大汗,笑着对刘尽忠说道:“给他们几个端来冰酸梅汤。”“是,皇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