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5章 我敢亮出技术,不怕偷师(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经过十多年发展,由于技术并不复杂,大量厂家加入竞争,我国的“随身听”市场迅速饱和,cd、d等产品的出现,又严重挤压着“随身听”的市场。

所有人都知道,“随身听”的时代红利结束了,应该有新产品登顶成为新的领袖。

你想想,90年代,每个人的裤腰带,责任是很重大的。

bp机是潮人标配,二b青年还别两个:一个数字机,一个中文机;

有钱的别手机,猫偷驴拉、诺鸡亚是主流;

然后就是别半块砖头大小的“随身听”。

然后还有钥匙串。

把五个都别上的中二青年,也不是没见过。

你想,万一裤腰带质量不好,给断了,那可是倾家荡产的事。

所以,必须给裤腰带减负,电子产品瘦身。

但谁也想不出这个产品会是什么。

赵诚把p3的原理,放到了毛剑涛董事长面前,单从外观上讲,它仅比大拇哥粗一点,功能却比“随身听”更强大、更实用。

毛董年轻时是我国重点大学电子专业毕业生,所以没等赵诚说上一分钟,也就四五十秒吧,他眸子深处的光芒就开始万丈。

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这儿开始了。

都是技术人员出身,掀个浪花,就知道大海有多深。

p3虽然本质上属于随身听的迭代产品,但从音乐史上看,这款电子产品是一项划时代的革命性技术。

如果没有家用网络普及,也就不可能有p3。

它可从网络上下载音乐,而当时免费的音乐网站,为p3提供了海量资源。

相比于随身听需要购买磁带才能听,董事长简直对p3惊为天人,一个他想都不敢想的技术。

说起来搞笑,p3的理论依据,源自1980年德国一位博士的的论文,也就是他所研究的数字音乐压缩技术。

但博士很不自信,在p3红透全世界时,他回应记者采访时这样说:“1988年有人问我,这篇博士论文未来下场会如何?我说,就像其他博士论文一样,躺在图书馆的灰尘堆里。”

是网络改变了一切。

p3的核心,在于芯片,也即解码的原理。

将歌曲文件从贮体如闪存介质、硬盘介质、光碟介质上取出,并读取存储器上的信号后,输入到解码芯片上进行解码,然后通过数模转换器,将解读出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再把转换后的模拟音频放大,然后通过低通滤波到耳机输出口。

赵诚仅仅花了四十多秒,介绍到这里,董事长昏花的老眼,突然精光闪现,纵身而起。

赵诚还以为老头难以接受这天方夜谭般的原理,要撵人,结果老头冲到柜前,取出了82年的拉菲和隔夜花生米。

毛董是个极其节省的人。

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谁来做这个解码芯片?

赵诚当然不是孩子,一瓶拉菲就把自己的未来给卖了。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

他答复:自有办法。

身为电子高工的董事长,自然明白,既然赵诚能把原理捋清,自然能把产品做出来。

虽然还没有样品能证明p3一定会畅销,但内行看门道,感觉花上千万元冒这个险,值得。

不冒此险,盛元集团的衰落,已是无法挽救的事实。

如果冒险成功,盛元将一跃登上随身听产业的巅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