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or8a-ep2:三分时(1)(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or8a-ep2:三分时(1)

目睹着直升机降落在面前的停机坪上,彼得·伯顿和尼克·西摩尔·帕克停止了窃窃私语。他们换上了一副标准的笑容,紧紧跟随在他们身后的其他雇员虽看不见雇主的表情却也识相地做出了相同的反应。

“他们的胆子比我们还大。”帕克小声对伯顿说着,“东孟加拉的局势现在越来越不稳定……过不了多久,巴基斯坦东西两部分之间的交通就会中断。”

“事实上,它已经无比接近中断了。只要印度人或是德国人随便做些小动作,西巴基斯坦就没有办法对东孟加拉发号施令。”伯顿把双手插在西服上衣的口袋里,摆出一副悠闲的姿态,“但谁能说得准他们的想法呢?巴基斯坦在受苦,印度人其实也一样,那些涌入西孟加拉还有其他地区的难民对他们来说同样是一种巨大的压力。”

“我现在就怕他们对外的表现都是伪装出来的。”帕克叹了一口气,他看不穿印度人的想法,但伯顿透露的只言片语足以让他明白事情的严重性,“遭遇如此耻辱和压力仍然保持克制,很可能只是为了让全世界都以为他们很克制而已。到了关键时刻,他们的不满就会一口气爆发出来。”

彼得·伯顿冲着自己的战友笑了笑,轻轻地摇了摇头。在这片土地上挣扎着生存下去的每个人都必须学会忍让,不仅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如此,他们这些外来者也一样。总有一天,忍让会从暂时的策略变成本能,到那时底线也荡然无存了。

从直升机上走下的阿克图尔斯·蒙斯克对着伯顿挥手问好,伯顿也笑着向对方还礼。两人走近对方,又郑重其事地握了握手。伯顿指了指附近的车队,示意对方乘上自己准备好的车辆,然而蒙斯克却同样笑着指了指不远处的另一列车队,尽管伯顿在一个小时之前就发现了那些不请自来也没和他打招呼的家伙。

“东孟加拉的局势目前看上去还算稳定,真是幸运。”阿克图尔斯·蒙斯克环顾四周,这城郊的景象相比被巴基斯坦军队多次镇压后的城市内部而言看上去更赏心悦目一些。没有断壁残垣,也没有触目惊心的血迹,有的仅仅是会让人不太舒服的滞后感。

“那要归功于巴基斯坦人的办事效率够高。”伯顿奉承了巴基斯坦人几句,他确实要感谢巴基斯坦人在孟加拉人又一次掀起了叛乱后维持住了东孟加拉表面上的平静,“我们还有很多生意要谈,主要是和本地一些实力派。这些人哪,总是不听劝……他们非得把所有好处掌握到手中才行。”

“让他们占些便宜也无妨。”蒙斯克的语气一如既往地高傲,“从长远来看他们都是死人。”

阿克图尔斯·蒙斯克爵士当然不是坐着直升机穿过整个印度抵达东孟加拉的。伯顿猜测对方可能在昨天或前天通过其他方式赶来东孟加拉,只是为了特地给合作伙伴一个惊喜(或惊吓)才选择用这种方式抛头露面的。为了迎接自己的合作伙伴兼挡箭牌,伯顿带领了许多从东孟加拉临时找来的雇员到场,希望能够借此维持双方之间的关系。

在1984年2月,单方面宣布东孟加拉局势已经恢复的巴基斯坦军队不得不面临着东孟加拉地区发生新一轮叛乱的事实。由于不想对外承认他们先前的定论过于乐观,军方一面咬紧牙关坚称一切处于控制之下,另一方面则调集更多兵力于东孟加拉地区镇压可疑的孟加拉人武装组织。这些暴力手段成功地在短期内控制住了局面、为伯顿推行他的计划创造了条件,代价则是更多孟加拉人的性命和周边地区居民对东孟加拉的信心。

不久之前,在达卡的混战结束之后同约书亚·米切尔相遇的伯顿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对方。虽然不太理解伯顿的用意,米切尔同意帮助伯顿传递假消息:如此一来东孟加拉地区将引起自由世界的重视,他们便可借助合众国之手保住自由世界的南亚堡垒。计划已经敲定,而诱饵也恰到好处地浮出了水面——通过敲诈和巧取豪夺得到了一些沥青矿的伯顿打算以此为依据制造假象。

他需要控制谎言的影响力,免得更棘手的人物被吸引过来,那时他将无力抵挡。

“他的警惕性强得过头了。”返回车子内,负责帮伯顿开车的帕克迫不及待地对着前面载着蒙斯克的车辆指指点点,“坐我们的车子又不会让他暴毙或是少活几年。”

“退伍军人有这样的警惕性,并不奇怪。”伯顿让帕克跟紧前面的车辆,他自己躺在副驾驶座椅上放松,“嗯……虽说直接拒绝咱们的善意确实有些过分。”

“【有些】?”帕克忍不住笑了,“……我对他从哪找来这么多人手比较好奇。”

阿克图尔斯·蒙斯克或许可以部分地代表英国的立场,无论这位有着军旅生涯的爵士目前是否仍为联合王国的某个秘密机构服务。当然,伯顿并不认真地在乎蒙斯克的立场,他需要的只是另一个诱饵而已。三大集团的对决处于胶着之中,任何退让都可能打破平衡从而导致全局性的崩盘,这是伯顿坚持认为巴基斯坦不容有失的原因。

但巴基斯坦军队在东孟加拉地区的种种罪行也是不容忽视的。

车队一路向东行驶,其终点是伯顿名下的其中一座沥青矿。这些沥青矿的下方也许会有沥青铀矿,也许没有;即便有铀矿,那些铀矿或许并不能用于制造核武器。从头到尾设计了一个骗局的伯顿正在紧张地构思着收尾的方案,他比其他人都更加清楚骗局暴露后的结果,而且巴基斯坦人大概是没心思听他解释自己那些良苦用心的。

一行人穿过荒凉的田野,向着伯顿的沥青矿靠近。不必亲自开车的伯顿努力地尝试看清前方车辆中蒙斯克的一举一动,他甚至用上了望远镜,可惜他所能捕捉到的情报十分有限。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阿克图尔斯爵士一直在用手机打电话。

为合作伙伴的忙碌而感叹了几秒的伯顿仍在观察着,他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知不觉间,车队抵达了沥青矿附近,为自己一无所获而苦恼的伯顿和帕克一同下车,打算将蒙斯克引到矿区里视察。一些受伯顿雇佣的专家早已准备多时,那些看上去天衣无缝的结论也许骗不过真正的业界泰斗,但蒙斯克终究只是商人和爱好者而非真正擅长地质研究的学者。

“这些人不应该出现在这里。”下了车的蒙斯克迎上伯顿,他们两个都看到了站在栅栏外的巴基斯坦士兵。准确地说,那些人的臂章证明他们不是士兵而是执行某些特殊任务的警察。“他们的管辖范围好像有些越界了。”

“巴基斯坦人是这么说的:最近的治安状况很不理想,所以他们有必要加强一切环节的安全。”伯顿无奈地摇了摇头,“其实也只是要找个理由监视我们而已……我们先进去吧。”

这些巴基斯坦警察的出现无意中加重了伯顿一方的筹码,即便这并非伯顿的本意。就算是最高明的棋手也会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面前茫然失措,况且彼得·伯顿从不愿以类似的名头自封。指望巴基斯坦人突然回心转意、安抚东孟加拉地区是痴人说梦,那些有志于捍卫自由世界的人必须用自己的方法来尽力弥补不称职的军人带来的损失。

其中一名穿着动力装甲的警察见众人入内,立即把自己看到的情况报告给了上级。这里聚集着大量的工人,其中有90左右都是孟加拉人,一旦这些不稳定因素突然决定为他们惨遭巴基斯坦军队毒手的同胞报仇,后果不堪设想。没有派驻军队接管这里已经算得上是巴基斯坦军队给外国友人保留下的一份独特善意了。

相隔千里之外的办公室里,不久前刚和同伴们就下一步行动达成共识的约书亚·米切尔认真地听取着手下的汇报。既然总要有人去监视大肆收购产业的外国商人,为什么不把人手安排成自己可信的手下呢?伯顿会因此而感谢他的,那些会因他们的奋斗而受益的孟加拉人也一样。

“我想我们在某些方面应该有基本共识……目前我们用来镇压叛乱尤其是城市内孤立人员偶发袭击事件的部队,既做不到及时响应也没法有力地打击敌人,其结果是他们白白浪费纳税人的钱去做长跑。”他放下电话,对着站在办公桌前的一名巴基斯坦军官严肃地表明自己的观点,“从统计数据上来看,袭击造成的损失仍然呈现出上升趋势。”

“那又怎样?”无精打采的军官后退了几步,并没有理睬米切尔的意思,“你也看到了,上级总是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却既不拨款也不提供其他形式的支援,他们只是乐于看到我们拼命地为了完成任务而奔走罢了。”

米切尔不想反驳,也不想指着对方的鼻子骂他们没有斗志。他自己心里也埋藏着一个可怕的想法,而且大概快要浮起来了。东孟加拉很可能是守不住的,他们所做的一切也只是徒劳,真正能够决定结局的那些人则在起初做出了完全错误的决策。

看看外面千疮百孔的城市还有至今尚未得到整修的街道吧,那就是上一次失误留给巴基斯坦人的惨痛教训,而巴基斯坦人除了用更疯狂的报复来应对危机之外并不能找出什么好办法。原本应该在这时候站出来坚决支持巴基斯坦的美国人和英国人一反常态地保持了相对中立并反过来谴责巴基斯坦军队的镇压行动过火,这反过来导致德国人和印度人越发地嚣张。

“……他们藏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你又不可能监视整个城市。就算我们把所有人都派出去,这座城市也有一半以上的地方是我们看不到的。”那穿着常服的军官还在发表着长篇大论,“我没别的意思,可是要解决这问题恐怕得从平民身上入手再来一次彻底的——”

“那就那么办吧。”约书亚·米切尔把视线从窗外挪回,他觉得巴基斯坦人至少应该把游骑兵部队据点附近的道路冲洗一遍,不然那些触目惊心的痕迹会继续留在这里成为耻辱的象征,“这些躲在城市里依托你们的保护而胡作非为的家伙是时候直面人生的真实了。这城市的物资供应全仰赖你们,只要你们愿意承担些恶名,到时候饥饿和贫困就会迫使他们放弃抵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