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or6-ep1:群山之巅(3)(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or6-ep1:群山之巅(3)

“你为什么不去学阿拉伯语?”彼得·伯顿嚼着口香糖,他很谨慎地保存用来补充体力的巧克力,多亏了研发战地口粮的专家们想方设法地将口粮的味道改善得介于美味和难以下咽之间,这才使得美军士兵们没有将这些保命的必需品当成平日的零食吃掉,“虽然你参军的时候我已经死了好几年,但你不是说过一直到21世纪20年代末期都是一个重要的威胁吗?”

“……你不是会说阿拉伯语吗?那你为什么还同意我雇翻译?”麦克尼尔把双手搭在方向盘上,警惕地观察着前方空无一人的滚滚黄沙,他生怕这黄沙中钻出来另一群敌对武装人员,“至于我不学阿拉伯语的原因……我们gdi的对手始终是nod兄弟会而不是某个特定的主权国家或一般武装组织,再怎么厉害也不会发展成像nod兄弟会那样堪比伊普西龙的……神秘学意义上的敌人。”

他们一行人停留在这里的原因很简单:号称地图的伯顿不知为何忘了接下来这段路该怎么走。尽管借助军事卫星的协助也能让他们顺利地完成找到正确方向,但伯顿坚持认为有些潜在危险是从外太空看不出来的、只能凭着经验去躲避。麦克尼尔没有表示反对,带队前来巡逻的查理·袁少尉也没有反对,于是他们给了伯顿充足的时间用来分析正确的方向。当然,彼得·伯顿绝对不会承认他只是想找个机会再整理一下由于缺乏时间而变得有些混乱的思路。

“这并不是同一个类型的问题,麦克尼尔。”伯顿反驳道,“你看,在各类会谈中使用翻译的双方有时候并非完全不懂另一方的语言,事实上,他们可能精通对方所说的外语,然而他们还是要用翻译的,这和他们会不会外语没有关系。说得通俗一些,你有没有掌握那门外语,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翻译的存在。”

包括叶海亚·本·艾哈迈德在内的许多新雇员仍然在尽心尽力地为美军服务,他们需要在一切场合避免美军和当地人之间产生误会,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误会很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造成严重后果并带来更多的冲突。服务换取的自然是更高的回报,很少有人单纯凭借着一腔热血从事这类危险工作——躲在安全地区的办公室里则另算。

几乎在伯顿想通了某个难缠的问题的同一时间,麦克尼尔得意地笑了笑。他看穿了伯顿的心思,并且发觉伯顿用来维持人际关系的理论远非他想象中那么单一化。

“我大概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说,如果你自告奋勇为大家担任翻译,收取报酬会让你这人不受欢迎,但不收取报酬又会让他们把你的额外服务当成是理所应当的义务行为而不是做好事,这样发展下去说不定就会因此而产生矛盾。”他从伯顿的眼神中看到了赞许,顺着伯顿的心思往下说,“既然一旦兼职做了翻译就要面对类似的问题,不如直接回避它。”

“就是这么回事。”伯顿点了点头,“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我可没你那么心善,麦克尼尔。”

麦克尼尔或许不会介意额外多做一些工作,可那绝对不是伯顿的风格。想好了下一步的行动后,伯顿找到查理·袁,把自己的想法报告给了长官。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所有人都不想和潜在的敌军发生交火,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很难在美军鞭长莫及的地区得到支援,更在于每杀死一个敌对武装人员可能间接导致更多人成为他们的敌人。伯顿开玩笑的时候曾经和麦克尼尔说,如果想要根除类似的现象,除非立即发明航空无人机并在当地人举办葬礼的时候进行专门的定点清除,以此避免战死的敌对武装人员的亲属也拿起武器,否则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只要可能成为敌人的群体都死了,自然也不会有反抗者。

查理·袁皱着眉头听取伯顿的建议,不时地打断伯顿的叙述询问一些细节。

“如果我们往西侧走,会不会遇见叙利亚人支持的游击队?”这是他最担心的事情。

与伊拉克和新生的库尔德斯坦相邻的叙利亚,同样是美国的敌人。自海湾战争后,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崛起的各个武装组织中,有不少都带着邻国的影子。伊朗和叙利亚当然竭力否认,沙特阿拉伯王国也一样,而美国人自然也只会谴责前者而不是责怪后者。虽然美军在日常宣传中把除了信仰卫士团这一头号大敌之外的其他敌对武装组织描绘得不堪一击,但是在实际参加了前线作战的士兵们眼中,根本没有哪个武装组织是好对付的,那些容易对付的组织也无法存活到今天。

“不太可能。”伯顿有着他自己的论据,“1月19日发生在伊拉克西部的战斗结束后,叙利亚人在短时间内没有能力向东部渗透。再加上,上个月27日叙利亚东部发生了库尔德人和阿拉伯人的冲突,比起对付我们,他们更应该关注一下自己家的库尔德人。”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库尔德斯坦立国以来,伊朗、叙利亚、土耳其皆因此而动摇,而库尔德人不会满足于只拥有一个南库尔德斯坦(原本属于伊拉克),每一个库尔德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朴素的恢复完整库尔德斯坦的梦想。认真地说起来,库尔德人以前也出过类似萨拉丁这样的英雄豪杰,再出一个似乎也是可能的。

“那就这么定了,我们大胆地往西部试探着前进,如果我们什么都没发现,也许我们就可以安全地返回库尔德斯坦了。”查理·袁敲定了方案,并决定将其立即付诸实践。机遇往往伴随着风险,规避风险的同时也意味着逃避了机遇。虽然并不是每一种风险背后都有着机遇,没有风险的机遇却少之又少。

即便十几年过去了,伊拉克内部的状况仍然是一团乱麻。海湾战争结束后的前三年,合众国指挥的多国联军坚称发生在伊拉克的持续不断的武装冲突只是叛乱,直到这叛乱愈演愈烈且无法掩盖,于是发言人只得将叛乱改称为内战。隔壁的库尔德斯坦虽然也存在严重的内部分歧,但对于生存状况的担忧和对合众国的惊人一致的支持胜过了裂痕;相比之下,伊拉克并没有这么好运。各个派系的武装组织各自为战,时而结盟时而决裂,其混乱程度让专业人士也为止咂舌。

麦克尼尔重新开动了车子,他越来越提高了警惕,以免自己落入敌人的陷阱中。伯顿所描述的事件总体上是正确的,然而以此判断叙利亚没有能力指挥其位于伊拉克境内的盟友妨碍美军的军事行动,为时过早。

“……但我还是建议你自己学阿拉伯语。”伯顿悠闲地抽着烟,“如果不是你跟着阿南达学了几句缅语,你就永远也不会知道吴苏拉当时究竟干了些什么,也永远不可能用这件事去要挟他帮助我们一起对抗钟复明。”

“老兄,阿拉伯语是一种和缅语完全不一样的语言。”麦克尼尔耐心地解释着他暂时没有学阿拉伯语的想法的原因,“您能那么快地掌握阿拉伯语的唯一原因是生存压力。如果你现在把我丢到一个必须使自己伪装成阿拉伯人才能存活下去的环境中,我也许能学会,但现在显然不行。”

他们还在尝试着探索李林的游戏规则。伯顿的意见得到了麦克尼尔的采纳:他们不仅要在游戏规则内完成自己的理想,更要试着在游戏规则的边缘反复横跳、试探李林的底线。李林所向他们传达的大部分消息是用较为抽象的语言来表示的,例如有关其他平行世界的信息永远不可能以任何方式泄露到他们当前所处的世界中。那么,有意地谈起其他世界的经历是不是也处在李林的屏蔽保护范围内呢?

显然不行。麦克尼尔把亚当·希尔特的故事告诉钟复明时,钟复明就一字不落地听到了全文。那也许是因为他操之过急,换一个角度,把透露的信息更直白地表达出去,也许就能达到他们的目的。

那源于舒勒的一个奇妙猜想。

“话说回来,如果李林真的是某种【程序】而不是一个实际存在自我意志的生命体,他的标准必然是死板的、不灵活的。”麦克尼尔隐约看到前方似乎有一座村庄,他不能肯定这座村庄是否是某个反合众国武装组织的据点,也许他们应该先发制人地袭击它,“但是,我们都知道,他有着很灵活的底线。在我看来,即便是我们所能想象出的最优秀的人工智能、人工生命体也做不到如此灵活地调整判断标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