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or5-ep1:合流(9)(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or5-ep1:合流(9)

彼得·伯顿把毛巾挂在肩膀上,站在餐馆门外犹豫着。在他身后的餐厅里,身穿血盟团褐色制服的民兵塞满了大厅,以至于新来的客人不得不怀疑这里今日不是恰好来了太多的血盟团食客而是已经被血盟团征用了。对于附近的市民而言无比陌生的爆炸声隐约从远方传来,把惊慌失措地逃窜的居民们吓得加快了脚步。

他回头看着那些杀气腾腾的食客们,心中不免泛起了波澜。东盟军在棉兰老岛登陆后,麦克尼尔预感到东盟军很快就会对吕宋岛采取行动,并预估了一个冲突爆发的时限。这个时间表并不是那么精确,冲突爆发的准确时间比最后期限早或是晚一些都是可以接受的。不过,事情坏就坏在麦克尼尔和博尚都跑去大学城找岛田真司了,餐馆被留给了彼得·伯顿来打理。伯顿不敢怠慢身上的这份职责,他可不想又一次迎来麦克尼尔的批评。

“要打仗了吗?”伯顿返回餐厅里,小心翼翼地问着几名血盟团民兵首领。

“打仗?我们不想破坏这里的和平。”其中一位民兵指挥官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这里是我们的家园,谁也不想把自己的家弄得一团糟。”

“……那就好。”伯顿也不敢多问,他不怕单独采取行动,就怕因为缺乏和战友们之间的配合而妨碍了其他人的工作。即便血盟团已经被边缘化,它仍旧是保卫吕宋岛和马尼拉的关键武装力量,而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外来群体。若是那些过了今天没明天的雇佣兵搞破坏,反倒是符合伯顿的一贯印象。

但是,越来越多的爆炸声和枪声始终让他烦躁不安。当地居民或许已经把生活在各种械斗和枪战中当做了一种常态,这也是伯顿和麦克尼尔熟悉的生活。马尼拉的不同民兵组织之间发生冲突的规模从来不会严重破坏当地的秩序,而频繁出现的爆炸显然已经给城市带来了短期内无法弥合的伤痕。在成为一名专门潜伏于中东地区以获取情报的卧底之前,彼得·伯顿是曾经参加过第一次泰伯利亚战争的特种兵。论及在特种兵业界的辈分,他算是麦克尼尔的老前辈了。

总要出去看一看才行。

“奇怪,他们到现在也没有回来。”伯顿故意让餐厅里的其他雇员和正在用餐或装作要点餐的血盟团民兵听见这些话,“……我去找他们,你们留在这里好好招待这些来自血盟团的朋友。”

说完,他迅速地从后门跑出餐馆,准备去车库开走其中一辆货车。十几双眼睛注视着他,但伯顿全然不在乎。从货车车厢里翻出了步枪后,他带着步枪进入驾驶室,判断着发生爆炸的方位,启动了大货车。东盟军的入侵在所难免,但这座已经沉睡在相对和平中接近三十年的城市不该因此而成为地狱。

确定爆炸发生的地点,第一要靠他的听力,第二要靠街上市民逃跑的方向。始终逆着人群的流向而行驶,那就会让他愈发地接近发生爆炸和枪击的事故现场。麦克尼尔和伯顿谈过他们要在港口制造的事故,那是计划中的一部分,而传来爆炸声的方向和港口所在的方向却是截然相反的,这让彼得·伯顿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长期以来潜伏于水下的大鱼们纷纷露出了獠牙,他们都想要趁乱达成自己的特殊目的。

他的行踪肯定已经暴露了,只不过血盟团目前没有出卖他们的理由,况且出卖他们的情报也不能给血盟团换来相应的利益。真正对彼得·伯顿构成威胁的是那些和他们有过节的黑衣人,如果前方的道路上突然涌现出了大批黑衣人——【共和护国联盟】的民兵——伯顿除了立即调转车头逃之夭夭以外,毫无办法。

爆炸声越来越近,前方的建筑物窗口猛地喷出了火球。伯顿把车子送进一条偏僻的小巷中,认真地将货车锁好,端起步枪冲向发生爆炸的地点。许多民兵都可以在马尼拉合法地持有包括步枪在内的各种枪械,没人会怀疑端着步枪大摇大摆地从街上路过的伯顿要制造什么骇人听闻的枪击案。假如他的犯罪念头导致附近的全息投影装置弹出了警报,旁边的任何民兵组织的民兵都有权将他当场击毙。

“就是这里了。”伯顿谨慎地向拱形建筑内侧的花园望去,他立即看到了几名黑衣人的尸体横卧在外侧。看到自己的敌人死得无比凄惨,彼得·伯顿本该跳起来欢呼,但他现在没有这样的心思。那些让血盟团也不敢轻举妄动的黑衣人也许不是战斗方面的专家,可他们确实有着掌控这座城市的力量。那么,在城市中肆无忌惮地杀死这些黑衣人的凶手,必然不是好对付的角色。

只被引进了一部分的西比拉系统在马尼拉市内只能将那些即将把极其恶劣的犯罪付诸实践的居民或是已经开始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识别出来,纵使其机能受到了限制,发生凶杀案的地区竟然没有弹出警报,实在是令人诧异。

就在伯顿还在思考着警报到底什么时候会出现时,从花园中走出的几名武装人员吸引了他的注意。那些穿着青色制服的武装人员看到伯顿,起先停下观望了几眼,而后他们很快便在确认伯顿身上没有值得他们停火的某些标志物之后立即向着伯顿开枪。伯顿不打算和这些来路不明的武装人员鏖战,他钻进了一旁的办公楼,沿着通往拱形建筑的楼梯进入了长廊,居高临下地审视着这些在他眼里和当地的其他亚洲人没什么区别的武装人员。

不,其中仍然存在些许差别。躲在窗户旁听着下方的窃窃私语,伯顿试图将这种语言和自己已知的语言对应起来,并迅速地找到了答案。

“……【兰芳赤子】?”

彼得·伯顿期待中的警报迟迟没有响起,而被警报吸引的警卫和民兵们却一窝蜂地赶往造纸厂和码头。大学城的防卫力量变得空虚了不少,但留守在大学城的警卫和民兵仍然能够轻而易举地将试图入侵大学城的敌人阻挡在外。只要灾害没有蔓延到身边,大学城中的学生和教职人员就不必表现得和外面的市民一样惊慌失措。

出于某种原因,麦克尼尔和博尚担心出现的警报也没有响起,这让博尚一直抱怨麦克尼尔白白花费了那么多心思和不存在的麻烦斗智斗勇。

目的已经达到,麦克尼尔随口编出了一段半真半假的理由以便让桑松相信他们确实打算设宴邀请这位在马尼拉给予他们许多帮助的学者。桑松教授听了麦克尼尔的解释,先是劝说麦克尼尔不要和那些黑衣人计较,又声称他准备提出一些规范民兵活动的提案——尽管在他被吕宋最高委员会解除所有职务之后,这一努力显得毫无意义。

“下午我还得去上课。”桑松教授看了看时间,和麦克尼尔等人道别,“最近我很忙,也许抽不出时间来。”

直到目送着桑松教授的身影消失在了远方之后,麦克尼尔才指了指旁边大树下的椅子,让岛田真司去那里和他们聊一聊近况。迪迪埃·博尚去附近的商店买了一瓶可乐,站在两人身后像个合格的卫兵一样紧张地注视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不过,麦克尼尔同样紧张得很,他可不觉得和一个有些神经质的家伙聊天是多么轻松的事情。万一他碰上一个和李林一样不说人话——李林本来也不是人类——只喜欢让他猜哑谜的恶趣味的学者,也许双方之间就没有什么交流余地了。

“岛田博士,我们从缅甸的战区出发,先是前后花费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赶到新加坡,然后又花费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最终抵达了马尼拉。”麦克尼尔不住地向他诉苦,“可惜我们还没有找到舒勒博士。我一向相信你们有着极强的逻辑思维,比如说……帮我们猜一猜李林给出的那些近似无用的提示究竟给出了什么信息。”

岛田真司没有说话,他拿起手里的平板电脑,快速地输入着英文字母,而后把输入的文字展示给麦克尼尔。

【促成预言实现的究竟是先知的远见还是相信预言的凡人的自我意愿?】

“这一次的谜题倒是简单了一些。”麦克尼尔松了一口气,“看来大家都一样。在我们总算暂时成功了一次之后,李林的那份恶趣味说不定被削弱了。”

“但是,形式发生了改变。”岛田真司那双让人看不出喜怒哀乐的眼睛沉稳地凝视着越来越稀少的人群,整个世界都在深渊之中打转,“不是让我们围绕着一个确定的方向去寻找导致危机的答案,而是近似直白地指出了关键……”

“我总觉得这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难办。”博尚把空汽水瓶放在椅子边上,“我们已经知道了答案,不是吗?用古罗马时代的女先知命名的西比拉系统就是我们这一次的目标,而且我们非常清楚这个事实——这可比前几次麦克尼尔到处瞎猜的时候好得多了。然而,李林这一次让我们如此轻松地知道了答案,那么我们需要完成的工作恐怕会多得吓人。”

博尚阐明他的观点时,岛田真司只是安静地等候在一旁聆听着。这样的姿态和他的内心大概是不符的,反差存在于这个日本人身上的每一个方面。在大多数人眼里,岛田真司看起来是个文质彬彬的学者,但很少有人知道岛田真司其实是练出了一身健壮肌肉的彪形大汉,只是那身白大褂和颇具欺骗性的眼镜蒙蔽了别人的判断。当他平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时,麦克尼尔有理由认为这位心灵科技专家的心里正掀起惊涛骇浪。

“是时间。”岛田真司突然插了一句话。

“时间?”麦克尼尔先是愣住了一阵,“时间……对,之前四次,我在各个不同的平行世界停留的时间大概是半年左右,不会超过一年,而且都是在至少六个月以后才隐约发现了问题的真相。”

“现在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三个月,按照以往的规律,你们应该正在被虚假的表象蒙骗,而不是已经猜出了答案。”岛田真司阐述这些事实时,总会不自觉地赋予他的语言一种感性的活跃,“况且,这答案不是你们猜出来的,简直是被送到面前的。因为,只要你们来到这里……甚至不必来到这里……都能够接触到【西比拉系统】这个概念。当你们把它和各自的谜题进行比较时,就算是智力有问题的痴呆人员都会看出来西比拉系统是问题的关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