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72章 第 72 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沐瑶想了想,又添了几句,给加盟店的人一点奖赏。

当然这个奖赏除了钱之外,名誉就更重要了。

比如每半年或者一年,不是只看业绩,而是看口碑。

看哪一家的加盟店口碑最好,客人进去大多数都说好的,可以给一个年度最佳食肆分店之类的名誉,然后让其他分店都宣传一遍。

这么好的宣传口,自然让客源滚滚来,还脸上有光,这比钱更有面子的事,谁能不乐意呢!

有了这个激励,其他人自然会把甜品的味道和服务做得更好,争相想要这个荣耀。

如果只看业绩的话,那么他们就可能为了这个而不择手段,反而坏了食肆的名声。

苏鸣凤接到信笺后沉默了一下,他之前提议做加盟店的事,让很多人大惑不解,就连苏召南都写信回来问过,似是相当不明白。

如果他想开分店,为何不让心腹或者家生子去外头当店长开新的门面,这样就不怕方子流落在外了,怎么就打算送给别人呢!

苏鸣凤给苏召南的回信里写了自己的意思,那就是他认为苏家不能一家独大。

如果说苏家跟以前一样还缺钱,那么自然要把方子牢牢捏在手里,毕竟是唯一挣钱的生计了。

但是如今不同,苏家得了爵位,苏召南是有年俸的。

加上苏鸣凤很明白食肆不可能一直只由苏家把持,自己吃肉总要给别人喝汤。

不然别人虽然明面上不敢做什么,私底下肯定想要动手脚。

没有千日防贼的,还不如让大家一起挣钱,绑在同一条船上,就谁都不会跟钱过不去,苏家食肆的名声也得以保存。

是的,苏鸣凤更重视的是名声,而不是钱财了。

毕竟苏家如今已经不差钱,名声却比之前更重要。

不说沐瑶是宠妃,算得上是万众瞩目,她在宫里还好,但是苏家在外,总归很多人的眼睛盯着,一点差错都不能有才是。

以前苏家是白身,虽然抬旗了也没有官职,开食肆做营生没什么。

如今苏召南已经是承业伯了,那么御史就能指责他们与民争利。

苏鸣凤索性抢在御史之前,把方子散出去,让别人来开分店,与民共利,这样御史就没话说了吧?

苏召南得知这个二儿子想得如此周到,自然没有异议。

他一拍板,开分店的事自然就落实了下来。

但是连苏召南都不能理解,写信来问,沐瑶却问都没问,而是直接就站在苏鸣凤这边,不但十分赞成,还给了一些意见,跟苏鸣凤是不谋而合了。

确实分店一下子开太多很容易失控,苏鸣凤打算慢慢来。

再说食肆的客人非富即贵,北边和江南都是富庶之地,再往南边一点如今道路不算通畅,过去的话在路上花费的时间太久。

所以苏鸣凤只打算在北边京城周围和江南各地开分店,有大运河在,坐船来往也十分方便了。

苏鸣凤看着信笺嘴角一弯,他家夫人见了十分好奇道:“夫君,是娘娘写信来了?”

这是写了什么,让好几天皱着眉头不见笑脸的苏鸣凤这会儿居然心情很不错,嘴角含笑,笑容还久久没落下的?

苏鸣凤小心把信笺收好,放进一个锦盒里面,这才笑着说道:“食肆开其他店面的事,娘娘很赞成,只叮嘱我小心一些,别是刚开始迈的步子太大了,脚踏实地一点。”

苏二夫人又是意外,又感觉是在意料之中,苏鸣凤总是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家里人大多不能理解,却相信他,所以让苏鸣凤放手去做。

唯独家里最理解也最是支持苏鸣凤的,竟然是远在宫里的沐瑶。

两兄妹的想法总是十分一致,每次收到沐瑶的信笺,苏鸣凤都会心情极好。

而且他有什么想法,除了给家里人说之外,也会给宫里的沐瑶提一提。

苏二夫人刚开始不能理解,毕竟沐瑶远在京城的宫里,深宫女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呢?

就连她在后宅之中,对苏鸣凤做买卖的事都一知半解,哪怕努力去学习也不能太明白。

然而正跟苏鸣凤说的那样,娘娘虽然在深宫之中,见识却是相当不一般了。

可能是在皇帝身边久了,所以也见识不凡了吗?

如果沐瑶知道自家二嫂这么想,一定觉得冤枉了。

她那么聪明,跟乾隆有什么关系!

但是沐瑶没猜到一点,就是苏鸣凤认为苏家食肆的分店开得越多越远,却也是一件好事。

甜品这个价钱不算低,大部分客人都是手上不差钱的。

或是有身份的贵人,或是手中钱财不少的富商,甚至是贵人的心腹,总归都是消息灵通之人。

在甜品店里都不需要做什么,很多消息自然就能听见了。

把消息搜集起来,不需要添油加醋,每天记录一点,汇合起来就相当了不得。

苏鸣凤很清楚如今苏家虽然得了爵位,却没有任何官职和实权,只在于沐瑶受宠罢了。

也在于乾隆的喜欢,但是帝王的喜欢能持续多久,恐怕连皇帝自己都不清楚。

苏鸣凤不喜欢把命运完全交托在天命,又或者交托在帝王这种缥缈的宠爱当中。

他想了很多,最后觉得食肆既然开起来,那么如果能为帝王提供消息呢?

乾隆身边自然有消息来源,比如粘杆处。

但是粘杆处却有些被动了,如果帝王不吩咐,他们基本上只潜伏在京城比较多。

对外头的消息,或者更远的消息,就需要别人传到乾隆耳边,那么消息可能被添油加醋,又或者被人更改过。

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无意的。

可以说帝王的这些消息是被过滤过,想让他听见的居多,不想他听见的估计很难传进去。

在深宫之中,乾隆就要被动得多了。

那么苏家能够给乾隆提供很大范围的消息,交出去让皇帝人来汇总,找寻能用的消息,那么苏家就会作为不一样的属下存在。

他们有用,那么乾隆就不会轻易舍下苏家,更不会随意因为喜欢和不喜欢对待沐瑶不一样。

再说,其他后宫嫔妃身后都有家族,大多是满姓大族,可以说是互相扶持。

那么苏家自然不能一直让沐瑶冲在前头带着,却无法给她提供更大的帮助。

钱财的积累还需要时间,但消息这种东西却是无价的。

沐瑶自然不清楚自家二哥居然都打起信息战的心思,而且为了让乾隆看到苏家食肆的作用,第一家分店就开在京城。

这也是跟苏召南商量过的,他们上京之前,富察家除了宅子之外,还送了两个铺面,都是最繁华的位置。

两个铺面合起来,面积相当大,又是收拾过的,包间整齐,只要把厨房的人凑起来,就能立刻开门做买卖了。

这次苏召南除了带家眷外,也带来了几个厨房做惯甜品的心腹,再去官牙子那边要了些人做帮工,也就能开门了。

苏召南私下明白苏鸣凤的意思,开门后就让苏嘉凤暂时来主持新店。

京城不比其他地方,新店自然还是由苏家人来把持为好。

至于其他分店,也不必跟东家打招呼,放进去一两个人,哪怕一个人就能得到不少消息了。

表面上这些分店的东家来自五湖四海,也就绝不会有人怀疑苏家会编织了这么大的一个消息网。

包间里的人谈天论地,要是什么有用的消息会被人记录下来。

当然未必是阴私之类的,很可能只是小事。

比如庄子在河边,最近感觉河水上涨了一些,周围的农田有部分被淹没了——就得警惕是不是上游洪涝,官员却隐瞒下来了。

比如从商的,哪里的货物少了,那边是受灾了,干旱还是暴雨之类的。

比如主家出手十分阔绰,给心腹赏了不少好东西,是庄子的出息,还是金银珠宝,又或者赏了宅子——如果是大臣,那么这赏人的钱是多是少,出格了的话,这么大笔钱又是从何而来?

这些消息看着不显眼,汇聚起来放在帝王的桌案上却不一样。

苏嘉凤也没想到自家二弟居然如此大胆,竟然谋划这么一个消息网的事,看样子他还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不过苏召南私下跟苏嘉凤谈过,后者明白,苏鸣凤这么做也是为了宫里的妹妹。

如今苏家能起来,却是因为沐瑶被帝王宠爱,又几次立功之事。

等哪天帝王的宠爱不在,沐瑶年纪也大了,年老色衰,帝王有了新的宠妃,这个宠妃会不会对苏家不利?

到时候帝王要不站在沐瑶这边,是不是会任由别人来磋磨苏家,欺负沐瑶了?

光是想想,苏嘉凤拳头就硬了,一门心思开始帮着搜罗消息。

他不如苏鸣凤的脑子来得灵活,却胜在性子沉稳,认定的事就一定会办得妥帖。

苏嘉凤不适合做开拓者,却很适合做守成人。

所以苏鸣凤很放心把第一次搜罗消息的事,交给这位大哥去做。

苏嘉凤也没让二弟失望,很快从包间的一些人当中,敏锐察觉到最近京城的紧张。

这来源于上三旗,因为可善的背叛,让乾隆怒火滔天,简直是翻天覆地要把所有人都查了一遍。

粘杆处忙得脚不沾地,上三旗的人数实在太多了。

而且他们未必有可善和身后家族那么胆大,但是说每个人手里头都是一干二净,那就是个笑话了。

偷偷摸摸弄点好处放进自己的口袋,这种小事还是有的。

当然数目也不多,积累起来放在宫里也不算庞大,但是宫外的百姓也能舒舒服服过上一两年了。

而且光是查这个数目,就要颇费时间。

这叫乾隆心里十分憋闷,恨不能把这些人全部换掉。

然而换了,过几年估计也会变成如今这样,叫他头都大了。

尤其人数太多,粘杆处的人手不够,查起来也麻烦,这时候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乾隆接到苏家送来的消息十分意外。

苏家整理出一份消息,都是关于这些上三旗的人。

他们兜里有钱,自然会去苏家食肆花费。

正巧苏嘉凤帮着送甜品的时候,经过包间的时候,隐约听见上三旗的字眼,脚步一顿,让小二们留意,把他们说的话记下来。

来的两人是好友,自然没在外边说什么特殊的地方,只提起自家的田地来。

苏嘉凤听了一会,才发现这些为皇宫服务的人究竟多有钱。

他们一人就三百亩良田,虽然不在京城附近,要远一些,却也足够让人震惊了。

当然上三旗的人很小心,没有把三百亩田地全圈起来,而是挂在一些人的名下。

这些人有些是外头采买的奴仆,有些是身边人放了卖身契出去帮忙打理田地的。

不管如何,这些田地不管是租还是雇人来种,产出都是他们的。

两人还提起最近的花魁是谁,又砸了多少银两才见得花魁一面,过上一晚更是要多砸钱了。

他们抱怨见花魁一面实在太花钱,还要给花魁送礼物,不然老鸨的脸色就不好看了虽说是抱怨,语气里却带着一点炫耀的意思,通通都被苏嘉凤记录下来。

这些他都没添上别的,只把听见的记下,其他交给乾隆派人查就是了。

给了线索,底下人查起来就方便得多了。

乾隆盯着苏家递来的消息好一会儿,才对身边的李玉笑着说道:“看来苏家还是上进的,没想着依靠纯妃的裙带关系胡闹。”

这样的人家不要太多,因为家里有女儿在宫里得宠,就在外边打着宠妃娘家的旗号到处胡作非为。

很多帝王看在宠妃的面子上就帮忙收拾一下烂摊子,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情分也就消磨得差不多了。

只是很多人骤然得了富贵,被身边人一哄就开始忘了自己原本的身份,然后得意忘形了起来。

又多得是身边人心有妒忌,未必看得他们的好,这才揣着坏心思一再怂恿。

苏家一向是实诚人,才能养出沐瑶这样的女儿,平日安安分分的话,乾隆也不会意外。

他最意外的是,苏家心知自己不如其他人家的家底厚,不能给沐瑶很大的帮助,那么他们就开始努力起来,为乾隆分忧,也尝试着慢慢成为沐瑶身后的底气。

苏家的手段不算多高明和老练,更多的是赤子之心。

这心思让乾隆一目了然,不用多想都能猜出来,为的只是沐瑶了。

乾隆的指尖在桌案上点了点,苏家的想法很大胆,却是个不错的办法。

他在宫里,耳目再多也是有限的,消息不够灵通,就可能被朝臣们欺上瞒下了。

只是苏家打算以食肆作为锚点,分散在各地来搜集消息,想法是好的,瑕疵也很多。

比如搜集消息的人并非专业的,不懂过滤有用没用的消息,全部一股脑记录下来,然后通通递上来,还要人分辨真伪不说,也是个极大的工作量。

再就是消息递上来,在京城还好,苏家人能让心腹跟乾隆的人接头送上,在外地送过来,若是中途被人发现,或者截胡了消息呢?

这些苏家自然没想得那么周全,只是一门心思盼着能用这个办法证明自己的价值,也算是给乾隆分忧了。

毕竟最近乾隆烦恼的就是此事,京城也闹得沸沸扬扬,苏家那边不可能没听说这个消息,于是虽然办法还没想周全,却还是赶紧给乾隆递消息进来。

这些消息确实能用,乾隆看过后,上三旗这些田地的事,因着上面还隐晦提起了地名,找起来就简单多了。

只要找到一个,就能牵扯出一大片来。

至于后边的,乾隆感觉就更有意思了。

这是理亲王家的下人,兜里有点钱就去食肆的包间,请几个友人用餐。

友人们都是阿谀奉承之辈,对方越发得意,闲谈间还说了庄亲王到理亲王府做客之事。

倒没做什么,只在湖边吟诗画画,互相品鉴一番,用过饭就各自散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