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48章 后世番外四(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毕竟当时的正宁帝所做的决定,可谓是直接影响华国后世千百年的发展大势。

对黄教授等专家而言,这本手札完全相当于是一本爽文,能为他们解惑,还逻辑满分的爽文,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最后,却又不舍漏掉其中的哪怕一个字。

怀着激动的心情废寝忘食的看完手札后,黄教授等人才在手札的最后,看到正宁帝留给后辈的一段话。

在这段话中,正宁帝讲述了自己几经犹豫,最终还是决定将手札留给后人,任由某些本来可以被尘封在岁月中的真相,在后世被公开的心路历程。

他早早退位,不仅活得久,还在晚年混迹于民间,深知民姓对他的感激与尊崇,可他对此一直深感惭愧。

毕竟他心里比谁都清楚,他在位期间所取得的那些政绩,实施的那些惠民政策,都来自他的女儿承华帝。

因自身的无能,让女儿小小年纪就开始为国操劳也就罢了,还这般将女儿的功绩据为己有,让正宁帝深感惭愧。

哪怕何殊自己并不在意,曾一再安抚他,让他不必介怀这些得失,更不要因此而感到有压力,告诉他,就凭他所提供的全心信任与全力支持,他就值得那一切。

可是正宁帝虽因这些劝慰不再纠结于那些,但他在自己生命的最后,终于还是选择留下这本记录着一切真相的手札。

就算里面的内容不易公开,也希望后辈可以从中汲取一些经验与教诲,就算大安终究会走向灭亡,也不要出现那种让大安国力衰落,让百姓民不聊生的昏君。

看完手札中的内容,尤其是最后一段内容,黄教授的心情十分复杂。

“即便现在知道了这些历史真相,我也坚持认为,正宁帝不负圣皇之位。”

就算这位圣皇本身并不具备当皇帝的能力素养,但是他的英明果断,执行力强,敢于相信自己年仅三岁的女儿,就足以弥补他的所有缺陷。

另一位也已看完手札内容的专家深有同感地点头,“是啊,正宁帝的执政能力虽然不足,但是仅凭他能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中,为大安选择一条康庄大道的功绩,就算得上是功德无量。”

在当时的历史大环境中,不是所有人都能有魄力在接手一个烂摊子后,敢听信自己年仅三岁的女儿提出的建议,对自己亲爹的陵墓与陪葬品下手,从而摆脱已无路可走的困局。

从后面的内容中,也不难看出,负责出谋划策的承华帝,是位头脑灵活、极具创新精神与意识,思想与格局都很开阔的人。

正宁帝则是一位对新想法、新事物接受度极高,思想极具包容性的人,正因如此,父女一人才能在那么多年里,一直配合默契,从无纷争。

“哎呀,看完这些,我更佩服这对父女了,能在接手那样一个烂摊子后,合力将其打造成前所未有的盛世,真是太厉害了。”

古往今来,都不缺认为后世太过高估三圣功绩的人,说什么三圣的历史地位虚高,是后来的政/客为讨好百姓,才会这么推崇三圣,三圣若真那么有能力,大安也不至于灭朝,

而事实上,纵有三圣这等成功将一个朝代发展到鼎盛,后来由盛转衰,才是正常的历史发展规律。

根据手札透露出的历史真相看,若没有承华大帝的出现,大安根本坚持不了多少年,甚至极有可能会直接亡于正宁朝或是其下一代。

因为在正宁朝之前的历朝历代,都是朝廷一没钱,就加想方设法的加征赋税,将朝廷的压力转嫁到地方百姓身上。

再遇上各种天灾,加重这种恶循环,使得百姓在失去活路后,跟着揭竿而起,从而导致一个王朝彻底走向覆灭。

可是正宁帝没有通过加赋税的奏议,而是选择听信承华帝的建议,不惜做出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动,通过克扣他亲爹的陪葬品来渡过难关,由此就能看出正宁帝的大爱。

几人就此讨论了一会儿后,才说起正事。

“来前还真以为是让我们帮忙翻译,来后才知道,上面是让我们帮忙整理出可公开的部分,这……也太难了些,依我个人之见,是最好封存起来,设定机密等级,只允许拥有相应权限的人查阅。”

听到这个建议,在场众人顿时面面相觑,武教授面带犹豫地回道。

“许教授的建议很有道理,可是正宁帝手札出土的消息,现已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若不公开,恐怕难以服众,我们还是好好想想,该怎么整理原稿内容吧。”

许教授一脸不满地回道,“不是说,所有参与赵慎言大墓考古发掘事宜的人,都签了保密协议吗?为什么消息还是外泄了?”

对于自己没能参与到这次考古工作的事,许教授本就有意见,他这也算是借题发挥。

之前还给对方留面子的武教授闻言,立刻皱眉回道。

“发掘出赵慎言大墓的消息,早在挖出封土时,就已外泄,官后媒体又在后来当众证实了这一消息,再结合军方大费周章地保护现场之举,轮不到我们泄露,外面猜也能猜得出来,这世上可不缺聪明人。”

这明显是某些极其关注相关消息的人,没有要机会接触到相关信息,便引导舆论倒逼官方公开此次的发掘收获之谋。

黄教授也直言道,“武教授说得是,与正宁帝手札相关的讨论从不曾停止,只是这次引起的议论声更大而已,我个人持可以直接公开的态度。”

“毕竟这里面所记载的内容,可以说是人类最具智慧的思想结晶,它从各个方面,向我们展现出一位圣皇身上堪称完美的人性光辉,理该让我们后世所有人都有机会共享。”

听到他的话,武教授的脸色大变,直接反对道。

“这怎么行?从我们的角度看,一位圣皇为解朝廷的困局,选择对英宗的陵墓与陪葬品下手,固然是大义之举,可是以一位圣皇所处的时代看,这绝对是他们身上的污点,万万不可直接公开。”

许教授也迅速抛开自己的那点私怨,赶紧附和道。

“对、对,武教授说得对,绝对不能直接公开,对我们而言,这是人性的光辉,可是在那些黑子口中,这绝对是一位圣皇身上最大的污点,他们可不会考虑此举背后的重大意义与影响。”

在场几位专家顿时就此展开激烈讨论,眼看各持己的双方谁也说不服谁,最后只能在正式的研讨会上,当众采取举手表决的方式做最终决定。

最终的表决结果,还是采取半公开的方式,有选择地挑出部分内容公开。

不过官方最终还是选择听取专家们的意见,放弃本来只打算公开部分经美化后的译文的计划,而是采取用原文结合译文的方式,汇编成书。

面对这个研讨结果,黄教授虽觉有些遗憾,但在总体上,还算满意,毕竟在他与同伴们的极力争取下,公开的内容多达八成多。

在官方公开证实传说中的正宁帝手札已经出土的消息的同时,出版社也同步放出这本被起名为《圣皇语录》的新书预售。

得到消息的众网友可谓是瞬间秒光预售,并对此议论纷纷,大多数网友都认为,官方放出来的肯定是经过篡改的内容,不会放出原文。

直到以超高效率出稿并刊印出成品的新书顺利上市后,首批收到书的网友们才发现,这是一本绝对可以称得上是良心之作的好书。

书中不仅有网友们预料中的译文,还直接复印出正宁帝手札的原文,没有半点水分,丝毫不存在网友们所猜测的隐瞒、粉饰与美化加工。

网上各大平台也在短时间内,被这些看到书中内容的网友屠版,哪怕他们还只看到一部分内容。

“天啊,所以说,我们这是有幸见证了一代圣皇承华大帝的成长录吗?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聪明的人,这是过奈何桥的时候,忘了喝孟婆吧?”

“虽说从古至令出的神童不少,但是能神到像承华大帝这般的,应该是举世独一份吧,这也太让人难以置信了,这基因若能传下去,大安说不定能传承万代!”

“只有我很好奇,承华大帝的脑子是怎么长的吗?怎么可以反应这么快,这么聪明睿智……让我词穷!”

……

随着收到《圣皇语录》的人越来越多,与之相关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并由此诞生出一个热梗,就是‘皇儿怎么看?’。

在这本《圣皇语录》中,总在问‘皇儿怎么看?’的正宁帝,不仅没有因为相关真相的公开,被所有人批其无能,不配圣皇之位,反而获得更多的尊崇与认可。

毕竟这世上永远是普通人占绝大多数,像承华大帝那种完美到不似凡人的人,只适合供到神坛上膜拜,反倒是正宁帝的形象,因此而变得更为饱满,有亲近感。

正宁帝手札末尾的那段心理独白,更让所有人都能从中认识到正宁帝淡泊名利,坦诚而洒脱大方的一面,令人发自内心地感到钦佩。

即便少不了会有人提出质疑,既然正宁朝的那些惠政都是出自承华大帝,正宁帝的圣皇之位水分太大,也被无数网人群起而攻之。

无数人众口一词地表示,就凭正宁帝生养出承华帝这个女儿,能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大环境中,无条件信任并支持女儿的一切决定,亲手将其扶到自己的皇位上,就足以配得上圣皇之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