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2章 032(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打了二十下,朱瞻基就不打了,因为他打累了,同时又把自己的手打疼了。难怪曾祖父不亲自打爷爷的屁股,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爷爷,今天就先打二十下,剩下的三十下,明天再打。”曾祖父又没有说五十下要在一天之内打完。

朱棣坐起身问道:“瞻基,怎么不打完?”

“爷爷,你屁|股太石更,我的手都打疼了。”他爷爷的屁股是石头做的么,怎么这么石更啊。

“什么,手打疼了?”朱棣连忙握住宝贝孙子的双手,仔细地检查了一番,发现朱瞻基的一双小手打的通红,看得他很是心疼。他揉了揉孙子的双手,“很疼吗?”

“不是很疼。”唉,他太小了。

一旁的燕王妃说道:“瞻基,奶奶可以帮你打完剩下的三十下。”

朱棣听到这话,难以置信地看向燕王妃:“王妃,你……”

“我是看瞻基打你打累了,想瞻基的忙,王爷你别误会。”燕王妃这话说的非常冠冕堂皇,表情看起来也非常无辜。“王爷,你也不想累到瞻基,对不对?”

朱棣哪里看不出来燕王妃是故意的。

“奶奶,不行的。”朱瞻基拒绝道,“曾祖父让我打的,我不能让你替我打,不然曾祖父会生气的。”

燕王妃有些失望:“既然这样,那奶奶就不帮你了。”

“王妃,本王真是错看你了。”朱棣心想,等到晚上他再找燕王妃算账。

“王爷,我就是想帮瞻基的忙。”燕王妃看到朱棣眼中的幽光,就知道她晚上会有一劫。她赶紧转移话题问道,“瞻基,你肚子饿不饿?”

她的话刚落音,朱瞻基的小肚子就咕噜咕噜地叫了起来。

“饿。”

朱棣暂时放过燕王妃,抱起朱瞻基下床:“爷爷先带你去洗漱,然后再带你用早膳。”

等朱瞻基洗漱好来到膳厅,发现宁王一家人也在。

朱盘烒看到朱瞻基非常高兴:“瞻基。”

朱瞻基瞧见朱盘烒,想到昨晚大爷爷他们说的话,在心里纠结了一番,对朱盘烒叫道:“叔叔。”

他这一声“叔叔”叫得全场人都愣住了。

“瞻基,你不是不愿意叫盘烒叔叔的么?”宁王惊奇地问道,“怎么现在愿意叫叔叔呢?”

“我还不会背诗,你怎么叫我叔叔呢?”

“大爷爷说我不能以聪不聪明来衡量一个人,他还说盘烒叔叔就是我的叔叔,我不能觉得盘烒叔叔不聪明就不认,这是不对的。”朱瞻基是听话的好孩子,向朱盘烒道歉,“盘烒叔叔,对不起,我昨天不该你说你不聪明,不该说你是好哭鬼。”

知错就改,朱瞻基真心实意地道歉。

朱盘烒听到朱瞻基道歉,不仅没有开心,反而一脸不安。

“瞻基,你是不是不跟我玩了?”

“不是啊,我们可以继续玩啊。”朱瞻基小脸认真地说道,“我承认你是我叔叔了。”

“真的吗?”朱盘烒还不知道“叔叔”意味着什么,但是他见朱瞻基承认他,还愿意跟他玩,他心里非常欢喜。

“真的,不过盘烒叔叔,你还是要好好读书。”

朱盘烒连连点头:“我会好好读书背诗的,不会让你觉得我笨。”

朱瞻基点点头,小大人般地口吻说:“这才对。”

朱盘烒笑得更开心了。

朱棣他们几个长辈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

燕王妃伸手摸了摸小孙子的小脸,夸奖他道:“瞻基,知错就改,你做的很好。”

“我们瞻基真乖。”

宁王和宁王妃也夸了朱瞻基一番。

“瞻基,你昨晚梦到大爷爷和曾祖父呢?”

“梦到了啊。”

“那你跟曾祖父说十七爷爷想他了吗?”

“十七爷爷,我跟曾祖父和大爷爷说了,但是曾祖父说他不想见你。”

“不想见我,为什么?”

“曾祖父说还不到时候。”朱瞻基见宁王有些难过,又说道,“十七爷爷,你不要伤心啊,曾祖父不见你,但是大爷爷说他要见你。”

“真的吗,你大爷爷真的要见我?”宁王满脸惊喜,有些不敢相信。

“对啊,大爷爷说他走的时候,你还小,还没有成亲,他想看看你长大后的样子。”朱瞻基原封不动地把朱标的话转告给宁王,“大爷爷说他过两天就去梦里见你。”

“大哥……”宁王微微红着双眼,声音有些哽咽,“没想到大哥还惦记着我。”

朱棣一边喂朱瞻基吃饭,一边对宁王说道:“大哥一向对你们几个小的不放心。”

“大哥他……”宁王心里是满满感动,又是满满的酸涩。

“十七爷爷,大爷爷都答应要见你,你怎么还哭了啊?”

“十七爷爷是想你大爷爷了。”宁王稳了稳心神,感激对朱瞻基说道,“瞻基,谢谢你啊。”

“十七爷爷不客气。”

宁王好奇地问道:“瞻基,你昨晚还梦到了什么?”

“和雄英叔叔一起玩拼图。”朱元璋和朱标对朱瞻基那番的教导,他没有说出来。

宁王跟朱雄英不熟。其实,他们年龄相仿,但是宁王是长辈,再加上朱雄英在世的时候忙着读书,他们并没有玩到一起。

他没有再问朱瞻基,而是和朱棣聊了起来。

“四哥,你是不是该带我逛逛北平府了?”

“待会就带你出去走走。”

“行。”

喂完朱瞻基,朱棣问道:“瞻基,要不要跟爷爷一起出去啊?”

“爷爷,我要去看二叔,就不和你们出去玩了。”朱瞻基没有忘记去看望朱高煦的任务。准确来说,他没有忘记他二叔的金豆子。

见孙子这么懂事,朱棣心里很是欣慰:“那你去看看你二叔。”

朱棣带着宁王出府逛北平。

燕王妃则带着宁王妃逛燕王府。

张明珍送朱瞻基去朱高煦的院子,朱盘烒跟着一起去了。

韦氏见朱瞻基来了,十分欢迎。她还特意给朱瞻基准备了一些小孩子能吃的东西。

张明珍虽说是大嫂,但是男女有别,她不好进朱高煦的房间,就和韦氏在外间聊了起来。

“二叔,我来看你了。”

“瞻基来了啊。”

“二叔,你今天还疼不疼啊?”他是不会给二叔吹吹的。

“不疼。”朱高煦嘴上这么说,但是他胸口的伤口隐隐作痈。

“二叔,奶奶说你不能多说话,那我就不跟你说话了啊。”朱瞻基本来打算气一气他二叔,给他爹爹出口恶气,但是他又想了想,如果把二叔气出好歹,爷爷和奶奶肯定怪他。他打算等二叔好了后,再气二叔,再为爹爹报仇。

“好。”朱高煦的确没有什么精力说话。

“盘烒叔叔,我们玩拼图吧。”

“好啊。”

朱瞻基和朱盘烒坐在地上,一起玩拼图。

地上铺着厚厚的毯子,又烧着木炭,很暖和。

朱瞻基和朱盘烒一边叽叽喳喳地聊天,一边玩拼图。至于朱高煦,他们两个早就把他忘了。

朱高煦一开始觉得朱瞻基他们吵,但是听着听着,他就慢慢睡着了。

韦氏进来见丈夫睡着了,就让朱瞻基他们先回去。当然,临走的时候,没有忘记给朱瞻基金豆子。

中午,朱棣和宁王没有回府用午膳,直接在城里的酒楼用膳。用完午膳,朱棣继续带着宁王逛北平。

逛了一会儿,朱棣就带着宁王去庆寿寺休息。

宁王对道衍不了解。乍一看道衍,觉得这个和尚平平无奇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是聊了一会儿就能发现这个和尚不简单。

道衍不仅精通佛法,对道家的经义也非常了解。

宁王深信道教,跟道衍越聊越投入。

朱棣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就坐在一旁喝茶。

聊到傍晚,宁王这才跟着朱棣离开。

“四哥,你有大师相助,你所求之事肯定会成功。”

“承你吉言。”

“四哥,过完年,你就要南下了吧?”

“有这个打算。”这并不是不能说的事情。

“四哥,我建议你先取中都。”宁王口中的中都是凤阳,是他们的老家。他们小时候经常去凤阳。

朱棣微微颔首:“中都肯定是要取的。”爹在世的时候经常去凤阳,也一直对他们说凤阳是他们的老家,绝不能忘了凤阳,更不能忘了祭拜葬在凤阳的爷爷奶奶。“十七,你不跟着我一起去?”

宁王婉拒了朱棣:“四哥,等你取了中都,我再跟你一起去祭拜爷爷奶奶。”

朱棣也不勉强宁王:“好,到时候我们一起祭拜。”

宁王跟朱棣说起他们小时候在凤阳的事情。

他们兄弟俩非常怀念在凤阳那段的生活时光。那个时候,所有兄弟都在凤阳。

回到燕王府,宁王一家人和朱棣一家人在一起用晚膳。

用完晚膳,宁王一家人才回到自己的院子。

宁王妃教朱盘烒读《千字文》,宁王坐在一旁看书。

朱盘烒学了一会儿就困了,宁王妃把他交给了奶娘,让奶娘带他去睡觉。

“今天跟四哥逛了北平,有何感想?”

宁王放下手中的书,一脸深意地对宁王妃说道:“跟随四哥是对的。”

“你就这么确定南京那边会输,四哥会成功?”宁王妃不太懂朝政,但是她觉得朱棣想要成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允炆不是四哥的对手,四哥会成功的。”

“朝廷可是有不少大军。”

“哪怕朝廷有一百万大军,也不是四哥的对手。”宁王客观地说道,“四哥有一个优势是允炆没有的。”

“什么优势?”

“朝廷大军里的大多数将士都认识四哥,并且和四哥并肩作战过,而允炆和他们却没有半点关系,比起允炆,他们更信服四哥,这就是四哥一路大捷的原因之一。”

朱棣在出兵过程中,有不少将士主动投降归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允炆继位后,重文臣轻武臣,这让武将们对他很不满。而四哥很重视信任武将。”宁王感叹道,“如果是雄英,武将们是不会投靠四哥的。”

“这么说,我们一家人要暂时在北平住下来了。”

“嗯,你要是觉得住在四哥府里不方便,我们可以搬出去住。”宁王说道,“在四哥没有成功之前,我们暂时还不知道去哪里。”

“我们搬出去住,四哥也不放心吧。”住在别人家里,当然没有住在自己家里舒服自在,但是他们的家暂时没了,也只能住在燕王府。“四嫂人很好。”

“那就继续住在四哥府里。再说,让盘烒跟瞻基亲近也好。”

“你的意思是?”

“你觉得瞻基为什么能梦到父皇他们?”

宁王妃摇了下头:“不知道。”

“父皇选中了瞻基,盘烒跟瞻基亲近,日后荣华富贵不会少。”

宁王妃明白宁王的意思:“那我们就安心地住下来吧。”

“也不知道大哥今晚会不会来梦里找我。”宁王说道,“我们还是早点睡吧。”

朱标说过两天就真的过两天,今天晚上并没有来梦里见宁王。

朱瞻基也没有梦到朱元璋他们。

早上醒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继续打他爷爷的屁股。

打一会儿,休息一会儿,断断续续地终于把剩下的三十下打完。

昨天被打屁股,朱棣还是很不好意思。今天却一点感觉都没有了。

喂完朱瞻基吃完早膳,朱棣就去庆寿寺,请道衍为在战场上死去的将士和之前牺牲的北平老百姓做一场法事。

在做法事之前,朱棣先是批评了下自己,毕竟因为他出兵,才会导致这么多人死去。接着,他说他出兵也是逼不得已,更是顺应天道。最后,他非常感激牺牲的将士,并且希望他们下辈子能投一个好胎。

他的这番话说得非常真切,听得老百姓们非常感动。

等他说完这些话,他又跪了下来拜了三拜。

老百姓们感受到朱棣的真心,纷纷觉得他是个仁慈的人。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燕王”,没一会儿所有人都大喊“燕王万岁”。

朱棣现在可不敢被叫“万岁”,他忙说他之所以出兵是效仿周公,让大家不要多想。

然后从“燕王万岁”变成“燕王千岁”。

远在燕王府的朱瞻基他们都听到“燕王千岁”这句话,声势十分震撼,又令人热血沸腾。

宁王在心里感慨道,在收买人心方面,他四哥真的是一个高手。这是他和其他兄弟都不及的,也是朱允炆做不到的。

在主持完法事后,朱棣开始论功欣赏。

明日就要过年,在过年前论功欣赏,可以让将士们和老百姓过一个好年。

朱棣非常公正,按照功劳的大小奖赏,绝不会偏颇任何一个人。当然对于犯错的人,也会有惩罚。

将士们和老百姓们对朱棣的奖罚非常信服,这让朱棣又收获一波人心。

是夜。

宁王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听到有人叫他。等他睁开眼,看到叫他的人是朱标时,神色变得非常激动:“大哥!”

朱标目光温和地看着宁王:“十七,好久不见啊。”

“大哥,真的是你吗?”宁王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的人真的是他大哥朱标。

“真的是我。”朱标拍了拍宁王的双肩,“让大哥好好地看看你。”

宁王赶紧站好,任由朱标打量他。同时,他也盯着朱标看。

大哥和他记忆中的一模一样。

朱标认真地看了看宁王。当年他走的时候,十七还没有成年,非常青涩稚嫩。如今的十七成熟了很多。

他轻轻地捶了下宁王的胸口,满是欣喜地说:“比小时候强壮了很多,也比小时候英武了很多。”

听到朱标这么说,宁王心里又是欢喜又是感动又是酸楚。

“大哥,我长大了。”说完这话,宁王的眼眶就湿了。

朱标笑着说:“的确长大了。”

宁王再也忍不住,在朱标面前哭了起来。

“大哥,我没想到还能再见到你……”他们一群兄弟都非常崇拜仰慕大哥。他们中很多人都被大哥教导,关爱过。当年,大哥病逝的时候,他们一群兄弟都难以接受。

“大哥也没有想到能见到你成年后的样子。”朱标的眼中泛点泪光。

“大哥……”宁王在朱标面前哭的像个孩子,还跟小时候一样。

朱标伸手抱住宁王,重重地拍了拍他的后背。

兄弟俩久别重逢地哭了一会儿,随即才慢慢冷静下来。

“大哥,能再次见到你,我真的很开心。”宁王脸上是满满的笑容,“你和爹都还好吧?”

“你放心,我们都很好。”

提到朱元璋,宁王的神色有些落寞:“可惜,爹不愿意见我。”说完,他开口问道,“大哥,爹是不是怪我?”

“爹不怪你。”朱标拍了拍宁王的肩膀,温声地安慰道,“时候未到,爹不会见你们的。”

宁王敏锐地抓到“你们”这个词,问道:“爹是不是也不愿意见四哥?”

“嗯,爹说了等时候到了,就会来见你们。”朱标宽慰道,“所以你也不要难过。”

“只要爹愿意见我,让我等多久都可以。”

“跟大哥说说你这些年的事情。”

“大哥,我这些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