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四十八章:在路上(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山旮旯这……敢问老丈,离此地最近的州府、县衙在何处”催木匠觉得这老汉似乎已经年近花甲,却仍领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在大热天里来荒郊野外除草挖地,莫非就不懂颐养天年不成

其实,那时民间依旧疾苦,平头百姓能吃饱穿暖就是最大幸福,但因壮青壮年尤其是男性常被官府征召服徭役,屯戍边疆或充军打仗,导致人口锐减,十六岁即“大童汉”,就得娶妻生子传宗接代。

再加上多年来不是倭寇横行,草寇作乱就是那大明朝廷与缅甸东旭王朝连年交战,给西南边疆百姓生活造成极大损害,使得众多乡村人口凋零,老无所养,女多太愁嫁,只能依附权贵为贱婢过活。

“州府、县衙客说笑了吧”布丁老汉忽然面露惭愧道:“府对府二百五,堑对堑一百念!老汉我从小就生活在这大山里,只在孩童时听说附近百八十里外有一军屯叫做‘驯象卫’,其他一概不知了。”

“驯象卫好!敢问老丈,此卫所在哪个方位”————“这个……在西面,隔一条江,还有……”

“噢多谢老丈!你是好人,行善积德定有福报。小可告辞。”催木匠立刻明白了自己目前所在。

这“驯象卫”其实是明朝在“广南西路”由“都指挥使司”所辖十卫之一,乃洪武十八年即西元年所设立。当时,朱元璋刚夺得天下建立明朝,对“广南西路”麓川土司的象阵有忌惮,特设“驯象卫”。

“驯象卫”首设于“思明府”即后世“宁明县”之“凤凰山”。在洪武二十年即西元年沿江迁至“南宁府”。洪武二十二年,此卫所再由“南宁府”沿江而下迁至“横州”即后世之“横县”,驻地为横县横州镇。

具体便是横州镇的迎宣门至四官岭一带。当时,明朝的“驯象卫”初期有官兵万余人,以“南通侯”为“驯象卫”最高军事长官,捕象驯象,训练象军,专门对抗岭南反叛势力以及入侵云南省的缅甸。

“驯象卫”统左、右、中、前、后个“千户所”有官员,明面上有旗军名,实际有名。

在宣德年间即西元年—西元年之后,“驯象卫”官兵锐减,至万历年间仅存旗军名,哨长名,兵名,民款名而已,毕竟岭南的各种反叛都被镇压,缅甸入侵云南省也被遏制。

“驯象卫”兵饷从“横州仓米”支给,另再取自屯田所得。是故,卫所军士以三分守城,七分屯种。

崔木匠此时正化作一道遁光往“驯象卫”方向飞去,打算先借助朝廷卫所之力量来重新评估剿倭。

………………………………

哈哈,多谢各位书友关注,收藏,推荐,订阅和评论本书!身为作者,我很高兴也很荣幸能为各位读者提供一部符合大众口的“都市异能”兼“修真玄幻”小说。常言道“人生苦短,笔尖修长。”是故,修真路漫漫,何处觅长生烦恼无去处,且看书中人!

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道友们:打工辛苦,时间紧迫,创作不易,点赞收藏,顺便转发,欲知情节下回分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