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鲁难前后(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实际上,庆父对于君位并未死心。他所做的,都是表面。他向季友低头不过是在等待机会。

果然,机会终于来了。

公子般刚即位不到一个月,他的夫人党氏的父亲死了。公子般去党氏家吊唁,当晚住在党家。庆父探听到这个消息后,认为这是一次机会,便派了一名叫犖的刺客去行刺。

犖是个大力士,原是公子般的马夫。曾经因为调戏公子般的未婚妻,被公子般怒责三百鞭。马夫犖带伤投靠了庆父。庆父想,这个人就像一把剑,不用的时候藏于剑鞘,用的时候抽出来就能杀人,所以将他收了,暗中养着他。

犖以前经常跟着公子般进出党家,对党氏家的环境非常熟悉。他先潜入党家,后半夜摸进了公子般的卧室。

公子般于床上惊醒,问道:“犖,你来干什么?”

犖说:“你打我三百鞭。我来找你算旧账。”

说着,挥刀便砍。公子般躲过那一刀,顺手抽出挂在床头的佩剑,向马夫犖劈下去。马夫犖躲闪不及,脑袋被劈掉一小块,但同时,他的刀也刺入了公子般的胸膛。两个人刀剑相向,双双毙命。

公子般的手下连夜把消息报告给了季友。季友一猜就是庆父干的。他想,庆父先动了手,那就说明他有准备,而自己手上没兵权,又没做准备。多待一刻都是危险。想到这,他火速收拾了东西,趁着夜色逃离了鲁国。

哀姜以鲁庄公正宫夫人的身份出来主持大局。庆父成了她唯一的帮手。为了掩人耳目,庆父借口为公子般报仇,杀了马夫犖全家。

局面稍有缓和。哀姜打算把庆父推上君位。庆父说:“这个事先别忙。咱们控制住君权就行了。谁做国君并不重要。我意思,为了避免引火烧身,咱们先立庄公的儿子过度一下,等到风平浪静了,咱们再想办法上位。”

哀姜问:“立谁呢?”

庆父说:“公子申已经成年,不好控制。公子开才八岁,就立公子开吧。

于是,哀姜立公子开为国君,就是鲁闵公。

八岁的孩子坐在君位上,只是一个摆设。鲁国的朝政被庆父和哀姜牢牢抓在手里。两人在朝上一唱一和,随心所欲。大臣们敢怒不敢言,都消极对抗。

不久后,曲阜城里出现流言,说的是,公子般的死跟庆父脱不开关系。有人甚至在公开场合说,就是庆父干的。风声不小。哀姜和庆父感到危机四伏。他们觉得,公子开虽然八岁,但他坐在君位上,只要有他在,就有“保皇党”。曲阜城里的谣言都是“保皇党”在背后支持的。于是他们决定除掉鲁闵公。

鲁闵公年的身边确实有“保皇党”,他们也很机灵。庆父和哀姜还没来得急动手,“保皇党”人就已经先跑到齐国去求援了。

齐桓公决定帮忙。那时候,季友刚好躲在齐国。齐桓公便派人护送季友回国,叫他出任宰相。又安排公子申做了鲁国大夫。这相当于给鲁闵公的左右安了“哼哈二将”。

有了季友和公子申做帮手,一时间,哀姜和庆父也不敢轻易对鲁闵公下手。

第二年春天,(鲁闵公2年)。哀姜和庆父沉不住气了,他们趁着鲁闵公出去游春的时机,安排刺客,将鲁闵公刺死在行宫里。

季友得到消息,第二次出逃。这一次,他还带上了公子申。他们又去了齐国。

在鲁国国内,鲁闵公被刺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大臣们打着维护正统的名义公开声讨,就连曲阜的市民也开始抗议,市面上还有人罢市。军队中有人扬言,一定要捉拿刺客背后的真凶。

哀姜和庆父惶惶不安,担心迟早有一天事情会败露。他们觉得形势越来越不利,于是决定溜之大吉。

为了不引起鲁国人的怀疑,他们出逃的时候也不敢一起走,而是各走各的。庆父逃到了临近的莒国,哀姜逃到了邾国。

齐桓公见鲁国的乱子越闹越大,想起了鲁庄公的嘱托。他派了一支兵马,护送季友和公子申回鲁国。

季友这次回来,已经非同往日。他有齐国撑腰,更主要的是,那些老对手死的死,逃的逃,全不见了踪影。他是鲁庄公亲兄弟,凭这个的身份,他成了唯一说话算数的人。

季友的当务之急是选择一位继承君位的人。他忽然发现,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鲁庄公的三个儿子,公子般死了,公子开也死了,只剩下了一个公子申。

于是,季友立了公子申为国君。这就是鲁僖公。至此,鲁国的内乱终于平息下来。

半年后,季友跑去告诉鲁僖公,他发现了庆父的去向——就在邻近的莒国。

鲁僖公遂派出使臣,请莒国的国君捉拿庆父。结果,莒国的国君怕惹麻烦,故意走漏消息,让庆父逃走。

庆父逃到了汶水。住在朋友公子奚斯家里。他每天都在思考下一步的出路。向来想去,他觉得唯一的出路是求得季友宽容,毕竟都是一个爹生的嘛。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奚斯,请奚斯去一趟鲁国,找季友说情,求季友饶他一命。奚斯答应了。

奚斯走后,庆父天天守在门口等奚斯回来。有天夜里,月明星稀。庆父已经睡了。忽然听到门外传来哭声。庆父一激灵,坐起身来侧耳细听,原来是奚斯在哭。一瞬间,他明白了。

庆父下了床,默默找来一根麻绳,做个活套,栓在梁上,将自己的脑袋伸了进去,他自杀了。

季友逼死了庆父,也不能放过哀姜。但是哀姜是齐襄公的女儿,不能随便动。但不动她,季友心里又不舒服。于是他派人去向齐桓公请示。齐桓公的回复是:“鲁国照顾齐国的面子,齐国自当照顾鲁国的面子。此事你们为难,就交给我吧。”

齐桓公派了个叫做竖刁的官吏去了邾国。竖刁骗哀姜说,他奉命护送夫人回鲁国。哀姜就跟着他上路了。车队走到半途,在一个驿站停下来。竖刁对哀姜说:“鲁国两个国君被害,都跟夫人有关。若是夫人回鲁国,将一辈子背负骂名。你要是回齐国,齐国人会因你感到羞耻。夫人,你想想,咱们还要不要继续往前走?”

哀姜在驿站里住了下来。当晚,她思前想后,觉得已经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了。在悔恨交加中,她哭了半夜,最后自杀了。

经过这番血雨腥风的夺位之争,鲁桓公的儿子只剩下了季友一人。鲁庄公的儿子只剩下了公子申。

季友一想起那些往事就十分痛惜。有一天,他对鲁僖公说:“先君桓公有四个儿子,除了你爹鲁庄公寿终正寝,庆父和叔牙都死于非命。当然,也因为他们不守本分,我才杀了他们。为了国家嘛。如今他们都没有继承人,而我却在这里享受荣华富贵,一想起来,我就觉得对不起先君桓公。”

鲁僖公问:“叔父仁慈,你说这话,有何打算呢?”

季友说:“我想,主公还是封了庆父和叔牙的子孙吧。这样也好让天下的人知道,主公惦念先祖,是有孝心的。”

鲁僖公同意了。封庆父的后代公孙敖继承庆父的领地,后称做孟孙氏;封叔牙的后代孙兹,继承了叔牙的领地,后称作叔孙氏。等到季友死后,他的子孙继承其领地,称作季孙氏。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都是鲁桓公的后代,所以号称“三桓”。

几年后,“三桓”共同参政,控制了鲁国的大权,各家族势力逐渐膨胀起来。再后来,就连鲁国的国君也要看他们的脸色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