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 7 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九岁山这样的地方都面临春耕缺水的难题,更北方一点的地方那就更难了。

开春后,正是一年中青黄不接的时候,又一次半夜去粮站排队都没买到粮食,饿着肚子回家,一些叶家人动了回族里的心思。

比起动了心思的这些人,有人动作更快,人已经到叶渠镇了。

阳春四月,草长莺飞,水稻已经种在田里了,瓜果蔬菜的苗也长起来了,春耕基本完成,叶渠镇的社员稍微放下心来,有心思干点其他的事。

九岁山脚下的桃花开了,三大队的梨花也开了,一辆军用越野车一路从西洲市、玉竹县开进叶渠镇,车子在叶渠镇北面的公路被拦下。

“哪里来的人,叫什么名儿,去哪儿?”民兵队很警惕,问话的语气很凶。

车窗摇下来,剪着寸头的叶俊杰笑道:“几位兄弟好,我叫叶俊杰,我家原来住石桥村,我爸那一代因为当兵搬到东北去了,这次回来祭祖。”

“石桥村?我不认识你,你家还有什么人?”民兵队里有二大队石桥村的小伙子,仔细看了叶俊杰一眼。

“我二伯还在,他叫叶平文。”

“平文叔的侄子?强子,你带他去平文叔家认认人。”

“好嘞!”

撤开路障,强子摆摆手叫他们跟过去。

那个叫强子的小年轻骑着辆破旧的自行车在前面带路,叶俊杰开车跟在后面慢慢走。

“你老家这边的人也太凶了吧,平白无故地还不让外人进村了?”坐在副驾驶上的周晓丽这才开口说话,语气有些不耐。

叶东和叶北两兄弟坐在后座没有吭声,眼睛望着窗外,路边一排排雪白的梨花树,开的真好看。

“要不,咱们还是带着孩子去西南吧,把孩子放在这里我不放心。”周晓丽扭头问:“你觉得怎么样?”

“你不懂。”看管严格,不轻易让外人进,说明叶家村安全。

西南边境危险,带孩子过去他不放心。而且,外面现在到处都闹灾,吃不饱肚子,叶家人肯定也受影响,却没有那么严重,看看刚才那几个人高马大的民兵就知道了。

再者,两个儿子都十二三岁了,不出意外,以后肯定是要跟着他走当兵的路子,还没到当兵的年纪,不如送到族学里学两年。

“留在这儿上那劳什子族学,他们不读初中高中了?”

叶俊杰摇摇头:“你没去过学校?在学校里能学到什么东西?与其让孩子在学校里混日子,不如让孩子在族学学点真东西。”

“你又没有读过族学,你怎么知道族学厉害。”

“我爸泥腿子出身,靠着自己的本事在几场大战中活下来,还当上了团长,你觉得他没在族学学到真东西?”

说到公公,周晓丽不说话了。

叶俊杰表情严肃:“我不管你心里怎么想,到了叶家村,必须端正态度,对人都客气点,叶东和叶北能不能上族学,还要看族里同不同意。”

“我知道了。”这点眼色她还是有的。

车子开到一处大院里,叶俊杰下车,看到一个和他爸有六七分像的老大爷,他试探着喊了声二伯?

叶平文疑惑:“你是俊杰?”

“哎,我是叶平武的儿子叶俊杰,我爸想您呢,就是一直在部队走不开,这么多年没回来看您,您别见怪。”叶俊杰激动地迎上去。

叶平文笑呵呵:“不见怪,你爸去年春节的时候还给我写信,说叫他儿子回来看我,没想到你小子真来了。”

周晓丽晚了一步下车,恭敬道:“二伯好,我是叶俊杰爱人周晓丽,这是我们两个儿子,叶东和叶北。”

“叶东叶北,快过来叫人。”

叶东和叶北两兄弟从小在部队里长大,外向着呢,声音也大,喊一声二爷爷,把院子里桃树上的鸟雀都惊飞了。

“哈哈哈,都是好孩子,快屋里坐。”

“平文叔,人送到了我就先走了。”强子见人对上了,就准备走了。

“强子辛苦,慢走。”

倒茶落座,叶俊杰一家的来意叶平文很清楚:“你爸写信说你要调去西南边境?”

叶俊杰嗯了声:“那边危险,我们一家都不太愿意让孩子过去。我爸那边,您也知道我妈身体一直不好,没办法照看两个孩子,所以我们才想把孩子送回族里。”

“族学不是谁想上就能上,还要考试,过族长的眼,族长如果不同意,我也没有办法。”

“我们知道,谢谢二伯。”

“不用谢我,你们只要姓叶,就有资格参加族学选拔。”

叶平文喝了口茶:“你们来的是时候,今天三号,后天五号就是清明节,到时候上午祭祖,下午就是族学选拔考试,让叶东和叶北准备一下吧。”

叶俊杰来之前听他爸说过,叶家族学的选拔考试不难,他家两个儿子已经小学毕业了,他觉得过族学考试十拿九稳。

周晓丽也不担心儿子是否能通过考试,她担心的是,叶家族学靠谱吗?

下午,叶平文有事儿,叫他们自己在村里转转,叶俊杰一家三口决定去叶家村。

从石桥村去叶家村,要过一座十多米长的石桥,叶俊杰站在桥上往下看,这就是他爸说的叶渠吧。

从九岁山上引流的溪水,流经叶渠,灌溉叶渠公社十个大队的田地。

显然,距叶家村最近的石桥村和梨树村最不缺水。

走过石桥,里面就是叶家村的范围,宽阔的村道上跑来跑去的孩子,桃树下三三两两说笑做活的老人,微风吹过水田拨动禾苗的沙沙声,生生把一个普通的乡下地方衬托得跟世外桃源一般。

“村里小孩儿真不少。”

“嗯,听我爸说,大多是烈士后代的孩子。”

周晓丽不说话了。她知道公婆每年都要给族里寄钱寄物,她原来还不明白为什么,现在明白了。

瞧叶俊杰一家三口是生面孔,一个纳鞋底头发花白的老太太笑问:“你们是哪家的孩子,我怎么没见过你们?”

“奶奶好,我是叶平武的儿子叶俊杰,这是我的媳妇儿和儿子。”

叶平武啊?坐一起的几个老太太回忆起来,其中一个穿着马甲背心的老太太说:“我记得,当年你爸出生的时候我刚结婚,我还抱过你爸。”

叶俊杰打量这位老太太,他爸都快六十的人了,这位还抱过他爸,得多大年纪?

“哈哈哈,老太太我呀,八十岁了。”

叶俊杰惊讶,八十岁还耳聪目明,能做针线活?

“这有什么稀奇,咱们叶家人向来长寿。别说八十,咱们村九十来岁的老人也不少。”

聊到这个话题,几个老太太很有话说,他们自顾自聊起来,把叶俊杰给忘了,叶俊杰尴尬地摸摸头。

走吧,去村里看看。

后天就是祭祖,第二天村里比往日更加热闹,叶渠公社的许多人家都有亲戚来拜访,几乎都带了孩子过来,都是为了等明天祭祖之后,下午参加族学选拔。

叶俊杰和周晓丽夫妻俩本来还挺有信心,见了那么多别人家的孩子,夫妻俩对视一眼,感觉自家两个儿子希望不大。

叶东和叶北两兄弟也很忐忑,刚才在八卦楼下碰到几个小孩儿,其中一个比他们俩还矮一头,人家都会背初中的语文课文了。

还有个小姑娘会打拳,后空翻,一看就是练过的,跟那个小姑娘一比,他们兄弟都不好意思说他们从小在部队长大。

叶俊杰威胁:“你们俩要是考不上,都跟我去西南边境过苦日子吧。”

叶东和叶北脸一下垮了,他们不想去,他们想回东北和爷爷奶奶住一起。

“别在这儿站着了,快回去看看书,明天下午才开始选拔,还有时间。”周晓丽不敢在外面闲逛了,拉上两个儿子赶紧回去。

叶东和叶北在二爷爷家读了一下午书,晚上油灯不亮,怕伤眼睛,周晓丽就让那他们默背。

“再努努力,等明天考完试就可以休息了。”周晓丽给两个儿子鼓劲儿。

叶东和叶北能说什么,学呗!

选拔第二天下午开始,上午,衣着整齐的一家人就等着,和二伯一家上山。

“你们没带青色的衣服?”

“啊,要青色?”

叶平文点点头,叫儿媳去找几件衣服过来。

叶俊杰一家赶紧套上青色的外套出门。

外面的大路上,一群人有说有笑地往叶家村走,身上都穿着青色的衣服,古朴的天青色。

“这种天青色是用咱们这边特有的一种药草染的色,外面没有。”

叶俊杰见大家手里都提着东西:“二伯,祭祖还要带东西?”

“不用带,祭祖用的香烛纸钱都是族里出。”

叶平文给他解释:“你看手里提着东西的,一般都不是咱们二大队和三大队的人,他们住的远一些,只有每年清明和重阳的时候回来祭祖,所以都会带些粮食啥的给族里。”

族里养着那么多孩子,也不容易。

周晓丽走到丈夫身边,小声说:“咱们没带粮食,一会儿捐点钱?”

“我身上没带钱。没关系,咱们还要留两天,回头我开车去县城买些粮食回来。”

灾年里,粮食比钱好用。

人都到齐了,族长领头带他们上山。

人群里有大人有小孩儿,一般都是自己家的孩子自家照管。族里没了爹娘的孩子,谁有空闲谁背着。

一路上说说笑笑,十点钟到祠堂外面的大广场。

叶平文指着四方园:“瞧见没,这就是咱们叶家老祖宗传下来的四方园,前面是祠堂,后面是族学孩子们住宿的地方,右面是族学,左面是饭堂。”

叶俊杰惊讶,四方园里面还没看,就说祠堂的大门,和外面的大广场,这么宽敞,得多大的工程?

叶平文得意:“四方园是御赐的,和四方园相比,村里的八卦楼算什么。”

叶平文又叹息一声:“你们这些叶家的后辈,走出去,多少年能回来拜一次祠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