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51章 1更+2更(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李府上下全都陪着小心,伺候李含香养了一个多月的病。

李员外整天愁啊,女儿虽然救回来了,但她现在这个样子反而更叫人担心,问也不说,就整天关在房里谁也不见。

直到年后叶兰亭派人送来新年礼,李员外满心以为以女儿和叶兰亭的关系,收到她的礼物应该会开心,就把叶兰亭送的东西拿去给李含香看。

结果李含香连看都没看一眼,只冷冷道了句“拿去扔了。”

李员外难得劝道“人家也是好意,听说你病了,特地送礼来。况且上次的实情多亏了她,爹都没找到好机会向人家表示感谢,给人家送礼呢。人家反而先送礼来了。东西你不喜欢放着就是了,何必扔了呢。”

“爹打开看了看,好像是件袄裙,我看最近镇上挺时兴这种样式,你一向爱美,穿着肯定好看!听说他们大古村在镇上办了个毛料收购站,还开了个纺织厂……”

李含香面容苍白双目无神,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消瘦得下巴都尖了一圈。她枯坐在榻上,听着李员外叨叨的话音,忽然情绪激动地起身,走过去,抄起桌上针线篓里的剪刀,一把扯开装着袄裙的包袱,准备将它剪个稀巴烂!

然而,刚拆开包袱,从里面掉落出一张纸笺来。

李含香握着剪刀的动作一顿,将那纸笺拾起。

只见上面写着两行清婉俊秀的小字不甘心失去,就努力争取;不被重重击倒,又怎能华丽站起!

李含香看着纸笺上的字,紧绷地肩膀颓然般泄力,手中剪刀掉落,毫无征兆地扑在桌上嚎啕大哭起来。

李员外在旁边都看傻了“女儿,你这是怎么了?快告诉爹,怎么了?”

李含香哭声悲切,闻者无不感同身受,府中众人都只以为李含香是因为丫鬟死了很伤心。

从那天过后,李含香开始正常吃东西,每日早晚会在府中花园散布半个时辰,年后的大半月,渐渐将身体养了回来,面色和神采恢复了许多。

直到大古商铺在镇上开业的第二天,李含香出门了。

重新踏出李府大门,她依然是那个镇上最骄傲最风光的李小姐,旁人见了她,上前寒暄问候,亦能笑着颔首,叫人挑不出一丝不得体之处。

李含香来到大古商铺,目光从客人络绎不绝的纺织铺一直扫到收购站,最后站在薛霁安面前,直视他道“我要见叶兰亭。”

在铺中忙碌的薛霁安看到李含香出现,面上也没有过多情绪,只平静地点头“好,我会替你传达。”

李含香说完昂首转身,挺着胸膛从薛霁安面前走过。

薛霁安站在铺子门口,静静看了一会儿李含香的背影。旁边打下手的吴淼问“这就是李员外家的小姐啊?长得倒挺漂亮,就是看着有点傲,跟瞧不起人似的,眼睛放在头顶上。”

薛霁安淡淡道“别人的事不要过多议论,干好你自己的分内之责。”

晚上回到大古村,薛霁安来到叶家院子,将李含香找他的事禀给了叶兰亭。

叶兰亭听完,叹道“听说她回府就病了大半月,现在看来应该是走出来了。她的事就只有你我二人知道,往后这件事就当烂在肚子里吧。”

薛霁安点头“我知晓。”

顿了顿,薛霁安道“只是我观李含香此人心性狠绝,连自己身边多年的贴身丫鬟都下得去手,村长还是不要与她过于深交了。”终究不是一路人。

况且现在李含香还不知道她当初落入马三之手是因为被误认成了叶兰亭,而现在这些流寇又全归顺了叶兰亭手下。

薛霁安不敢保证李含香知道这事以后,会不会极端地将仇恨记在叶兰亭头上。他对人性从来不敢高估,所以往往先往最坏的方向去考虑,再做最积极的打算,这是他一贯沉稳内敛的思考风格。

叶兰亭只手撑在案桌上,有一搭没一搭地搅着砚台“狼牙寨的事,我一直心有愧疚。这与深交不深交没关系,我只是想,能帮她便帮一把,这样我自己心里会好过一点。”

叶兰亭说这话时情绪不高,薛霁安知道她是个天性善良的人,对村里老人也好,孩子也好,全都施以最大的仁善和友爱,哪怕是对村里的赖皮狗,她都从没有呵斥过一句。

她帮助了身边所有的人,耐心地,温和地,鼓励大家,循循善诱,如沐春风,把责任和重担全扛在自己身上。有时候薛霁安都不明白,一个人的胸怀为何可以大爱无私到这种境地。

难得看到她情绪低落的时候,薛霁安有点心疼,温声道“你不必太过自责,有些事,是命中注定的,或许李含香也是命中注定有此一劫。老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兴许她的福气还在后头。”

叶兰亭笑了笑“你竟然也会说这种话,我以为你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呢。”

薛霁安眸底也沁出浅浅笑意“您不是说过,凡事要辩证的来看吗。”

叶兰亭打趣“看来上次给你的那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你钻研得很深入嘛。”

一提到这个,薛霁安微微蹙眉“只是读了个皮毛,里面很多话我感觉自己还似懂非懂。”

“无妨,哲学嘛,一遍不懂,多看几遍。一边对照现实,一边看书体会,慢慢就透彻了。以你的天赋,不会难理解的。”

薛霁安不知道为何她总是对他有一种毫无来由的期待和相信,她的态度一直在影响着他,会让他不自觉地不想让她这种期待落空。

所以,只要是她期待的,他都会尽全力去做到最好。

……

大古村发生这么多事情的同时,在遥远的北方,带着四十人北上的杨青锋也遇到许多始料未及的事。

他先是一路掩饰行装,率领大部队在何氏商号前头十几里路帮其开道,一路上遇到几波不成气候的流寇拦截,都被他们击退了,就这样,一直北行过了洛河。

过了洛河后,商队开始转船运,在天堑三门峡,突然遇到一伙异常凶狠的水匪。

杨青锋率领大古村二十卫队和狼牙寨二十人与三门峡水匪狭路相逢,他本想趁此乱阵,将何掌柜击毙于乱箭中。

不想还未等他出手,水匪中已经有人盯上了何掌柜,连射三箭将其毙命,目标十分清晰。很显然,对方是冲着何氏商号的货船而来。

何掌柜一死,杨青锋本欲带着手下佯装败退,却发现了蹊跷,何氏商号自己的镖队与那水匪头子似乎相识,像是故意将货船送到对方的埋伏中来。

杨青锋察觉不对,夺了自己藏在何氏商队里的一船货,带着手下撤离,掩身躲到岸边密林,一直看到水匪缴了几艘何氏的商船逃去,镖队竟也没有穷追。

他问随行的以前劫过商道的狼牙寨人“你可知晓那些水匪什么来历?”

“这些人多半不是真正的水匪,很有可能是买家派来接货的。就跟我们一样,正主身份不方便出面,就会出钱请一些流寇水匪,用‘打劫’的方法交货。这样官府一般就查不到。”

杨青锋想到临行前村长交代给他的事,想了想“看来何氏商货只负责送过洛河,剩下的是买方自己运送。我们悄悄跟在后头,看看那些人究竟什么来头。”

因对方走水路,杨青锋他们上岸后改走马道,又运了三车棉毛衣,在抵达离北方边界最近的梁城后,他便找了个当地的行商将货物全部出手,轻装上路。

一直追到沧州朔城,才将那伙水匪的踪迹追上了。

进入朔城地界后,当地民风就完全变了一个样。这里的人十分彪悍,即便是马商也穿着兽皮袄,裹着毡帽,腰间别着大刀,说起话来叽里咕噜的,南方人一般听不太明白。

但好在随行的狼牙寨人里有几个老家是北方的,大致能听懂这边的话。

打听一番后了解到,沧州正在打仗,朝廷派了五万大军前来镇压前朝乱军。

从打听到的消息说,乱军是前朝太子的遗腹子,被一些旧臣拥护,意图匡扶陈国。

当今盛帝灭陈国后,许多前朝旧臣蛰伏四散在北方几座城池,直到几年前,那位曾经消失的皇长孙被找到,得忠心旧臣拥护,集结了几万兵力开始在沧州图谋复国。

于是战乱四起。

连年战乱,沧州地界的老百姓就成了惊弓之鸟,很多躲在家里不敢出来,敢在外面走动的,都是有点技艺傍身的。

杨青锋他们一行人为了不引起注意,在进入沧州后,也换了当地的行头。但那伙水匪进入沧州后,却像泥鳅钻进了田里,突然就消失了。

“头,怎么办?货跟丢了。”

彼时杨青锋他们正在朔城城门的古道茶庄休整,周围全是马商和流民,杨青锋决定再往前追一程,那么大几船货,就算全吃进去也得要见个影。

就在他们准备动身前往沧州时,见到一行铁骑马队从马道上疾驰而过。

那行铁骑身型健硕,神情警戒,以灰巾覆面,长刀佩身,骑的马不是普通的枣马,而是跑的极快乌骓马。

两方人马错身而过时,杨青锋与那铁蹄领头之人有短暂一瞬的眸光对视,而后马蹄便呼啸如影掠过,只余长道上黄沙四起。

身后的大古村和狼牙寨人都不由自主感叹“沧州地界虽然战乱,但真是卧虎藏龙啊,这行铁骑一看就不是好惹的主,那刀鞘都透着寒气。”

杨青锋却心头惊疑,刚才对方领头与他对视那一眼,让他感到似曾相识。

“……叶大哥?”他喃喃自语,“这不可能!叶大哥四年前就已经死了啊。”

。ue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