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六百四十章 看他不顺眼!(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虽说等着尚书老了下去了,可以从翰林院或者旁的地方调个尚书过来,可是提携后生却也是重中之重。

对于尚书这种重任,皇帝虽说是一视同仁,可是更偏向与,官宦之后。

因为有些事,你不得不说,官宦之后的见识要比寒门子弟的高。当然,这也是大部分的人说的。

寒门子弟想要出头,肯定也是可以的,朝中的位置有的是,但是二品以上的少之又少。

至于那些连寒门都算不上的,可能到了侍郎的位置,已然是走到头了。

这事乍一看好像不公平,可是对他们不公平,对百姓却公平的很。

就好像冯兆安那么一个惊才绝艳的人,错就错在调回京城了,若一直在下头,也许也就没那么多事了。

原本这话皇帝该跟吏部尚书闲聊的,可最信任的人还是沈秋河。

也不是说让他直接插手吏部事物,而是在旁边盯着些,或者遇见什么人也可以留心。

不过说起褚家来,皇帝自也想起了褚翰引了,他如今在兵部和吏部都任职了,下一步是不是可以往户部给调一调?各部都看一看,对他将来自也有好处。

沈秋河一听这意思,随即明白了,皇帝是想提携褚翰引。

“这事我还是得亲自跑一趟,问问褚家人的意思。”说的更透彻一些,也就问问他对未来的期许,想要走到哪一步。

是不是那個料子,端就先看着。

说完褚翰引,皇帝少不得提起乔文清,乔文清可以说是年轻一辈中最显眼的,纵然状元又不只他一个,可是才情却是头一个,“朕还得要瞧瞧,翰林院的位置,他得要继续坐着。”

翰林院离着天子近,一个个都是读书人出生。

更重要的是,几乎每个首辅都是从翰林院出来的。

能不能担的上这个重任,日头还长,要继续看着。

听了皇帝的话,沈秋河突然笑了一声,皇帝这说的自然,说起年轻一辈都不提沈秋河了,这是自动的将沈秋河提到高位,比那些人长了一辈。

朝廷的事一说起来就没头了,扶麻那边打完仗了,四下太平,可是却不是充盈国库的好时机,还是得要节俭。

而扶麻那边,沈秋河也选了值得信任的人在那守着,按照他的看法,驻军便是五年一换。

一来,可以防止那些个官员跟扶麻勾结,二来却也是可以震慑其他小国,每到换军的时候,去扶麻的人是最多的,可以趁机展现国力,震慑其他人。

国强民才会富,边关百姓才可以放心的去扶麻做买卖。

扶麻那边的事情解决了,而后下头的方向,便是让百姓活起来。

说着活起来,便是要修官路,四通八达,各地的东西能运出来,就能换成银钱。

沈秋河这么一定方向,工部未来几年就有的忙了。

除了修官路,既跟扶麻打交道,过海是少不得,那海陆上的船只总是再修一修,最好能抵挡风浪的。

算一算,处处都是花银钱的地方。

皇帝靠在椅子上,缓缓的闭上眼睛,有些发愁。

国库如今是什么情况,他如何没数。赈灾打仗,这些都是流水的银子往外送,可是沈秋河说的这些,又都是迫在眉睫的事。

“圣上,不是还有商户吗?”让人家直接拿银子肯定是不行的,可是却也是重新选皇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