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50章 第五十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这次的梦中,他梦到柳平去听泉山玩时,无意间去了杜乐贤家,杜乐贤对他十分喜爱,将他收为关门弟子。

却没有教柳平自己的成名本事,也就是书法与诗词,而是悉心教授柳平武术与排兵布阵方面的知识。

情同亲手足的表弟能有这番机遇,沈卓十分为其感到高兴,在青山书院潜心苦学三年后,他成功考取状元,却因在朝堂上没有根基,被分到偏僻县城当县令。

知道京中那混乱的局面,他只为这个安排感到庆幸,并不觉得委屈。

可是很快,朝廷就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皇上驾崩,太子登基,各地迅速涌出多支武装,打着勤王、清君侧的旗号起义。

不久后就有消息传出,刚登基继位的新帝禅位于康王后不过数日,就暴毙而亡。

康王继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旨加征赋税,让本就背负着沉重赋税的百姓更加不堪重负,有些百姓甚至宁愿舍弃自家的田业当流民。

可是即便如此,也是朝不保夕,还会随时都有可能被抓壮/丁。

沈卓顶着重重压力,坚持不给自己治下的百姓再摊派那些苛捐杂税,惹得上官不满。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柳平极力怂恿他也跟着起义。

兄弟二人一文一武,竟在短时间内,就成功打下一片天地,因他占下哪里,就鼓励当地休养生息,恢复民生,成功得到民心拥护。

当其它自立为王队伍争得你死我活,所到之处会让当地变得更为民不聊生时,他倒是凭借这种方式,得以逐步发展壮大。

梦中并没有显示那些具体的细节,却会突显一个个关键节点,例如他考取状元,在柳平的劝说下,再三思虑过后,终于决定起义等场景,都让他在梦醒之后印象深刻。

沈卓敢对天发誓,现实中的他对朝廷只有感恩,绝对不存在反意,可他实在不明白,自己会做那样的梦。

而柳芳已在年前与陈秀杰顺利成亲,因陈秀杰有意去京中参加工部的木工选拔,夫妻二人这次会随他们一起上京。

所以他才会试探着问柳平那个问题,柳平坚定拥护大安的反应,也不出他的预料。

可是梦中的柳平对朝廷的愤恨,尚历历在目,这一切更加让沈卓感到迷茫,想不通自己为什么会遇上这种事。

而他在梦中学到的那些东西,包括一些治理地方的施政经验,也都是真的。

可是大安如今可谓是一派兴盛繁华,朝廷不仅花大价钱在各地修路铺桥,修建各种水利措施,极大的增强了各地应对各灾害的能力。

朝廷甚至还免去让百姓不堪重负的人头税与徭役,减免赋税的力度之大,可谓是史无前例。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还能增加大安军队防务的投入,近两年来,边境与沿海地区频有捷报传出。

这些让先帝早年开创的盛世都显得黯然失色,连各地的匪徒都消声匿迹,更加不存在什么起义造/反的迹象。

所以沈卓实在不明白自己的那些内容诡异的梦,都是从何而来。

确定不仅他自己,连柳平也与梦中的心态截然不同后,沈卓决定将梦中那些内容全都抛之脑后,遵照本心做现实中的自己,再不去纠结那些梦中经历与现实中的不同。

做出这个决定后,沈卓那一直有些茫然无措的心,终于彻底踏实下来,人也真正变得更沉稳与通透。

按照约定的好日子,提前两天带着家人去陈阳府,住到怀安客栈中,等着与怀商队一起上京。

每次的会试主考官,都会引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何殊心里明白他们都在争什么。

拉帮结派的现象在她的打压下,现已变得更为隐蔽,她知道是这顽疾,不可能彻底消失。

但她会将之逐步分化,让他们变得不成气侯,不会给他们留下可以继续发展壮大,成长为庞然大物的机会。

所以何殊等到他们争到后来,在私下里达成某些利益置换与共识后,才让正宁帝当众宣布,他已将几位书院的山长招入京中,令他们秘密出题,共同主持这场会试。

这出人意料的一招,让朝堂上的众人都有些措手不及,也瞬间引起大臣们的质疑与反对。

“陛下,这怎么可以?参加会试的生员基本都来自各大书院,让那些山长主持会试,难免会有所偏袒,而且他们很了解自家学子的情况,在出题时,也容易出现不公现象。”

“是啊,陛下,科举取仕关系重大,不容出错,此举从无前例,实在不可轻易改动规则。”

“请陛下三思!”

对于这些大臣而言,这是侵害他们利益的一项改变,当然不能,也无法接受,所以反对的情绪十分激昂。

这些大臣们的抗议反应早在预料之中,只是正宁帝态度坚定的回道。

“众卿的顾虑,都很有道理,朕也曾反复思量过,但是朕相信几位山长,他们虽然没在朝中任职,却都是饱学之士,教育经验丰富,也为朝廷提出过许多极具建设性的意见,朕认为他们有能力胜任此职。”

那些官员出题循规蹈矩,已然形成固定模式,何殊如今想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现有的规则,逐步给科举增添一些新变化。

等到大家慢慢习惯并适应那些变化,尤其是今后的这些官员都会在这些变化中成长,等到她将来要对科举做些较大的调整时,受到的阻力肯定会比较小。

挖墙角从来都是一个需要耐心的漫长过程,何殊曾经是个急性子,可是这辈子的出身与所处位置,都不容许她急。

如何把握好做事张驰有度的分寸,是需要她用心研究一辈子的大事。

已邀请入京的几位山长都是人品道德确定可靠,才学绝对不输朝堂上的这些大臣们的人,毕竟能在朝堂上走到高位,这些大臣们往往都更擅长权术。

由他们出题并主持会试,固然是一次新尝试,也有用来对付朝臣的政治目的,但是何殊相信,他们一定能给科举带来一些更纯粹的东西。

为了确保不泄题,不会出现他们出的题对自家学子有利的现象,是由正宁帝给他们指出命题范围,让他们每个人都在相应范围内出题。

到考试那日,再由正宁帝指定的人在考场当众抽取几道考题,确保在没有解开封条前,不会有任何人知道确切的考题。

在此期间,几位负责出题的山长也处隔离状态,没有机会与任何人打交道。

所以正宁帝在面对众位大臣的质疑与反对时,表现得底气十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