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30章 第三十章:误入禁区(二合一)(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林赋厉拍了拍她的肩,“行了,你别给弟妹一两句话就戳慌神,她没见识,你也和她一般见识?”

这种捧高踩低的安慰法最是奏效,乔氏一听推了他一把,“我只是关心则乱,哪是真的把她的话当一回事的?”

“我看你们要好的时候,弟妹说的那一套套,你听着也挺是受用,”林赋厉重新打开报纸,“上回你把五丫头的钥匙拿来的时候,不就跟着一惊一乍么?”

“钥匙才不是我拿的,是艳芝给几个丫头送头饰时无意中发现的……”乔氏说:“这个你也可不好怪我,谁都知道当年婆婆的嫁妆是占满一整条阊石街的,公公也说过,他没有动过一分钱……”

“父亲那么说是为了教育兄弟几个好好振兴家业,你倒听了个十全十。”

乔氏道:“婆婆还在世的时候,是成天揣着一把钥匙嘛……你也不是没见过……”

“所以我一眼就认出来了,那不是我娘的东西。”林赋厉懒得再说,“好了好了,我让你把钥匙放回去,你放了没?”

乔氏含糊其辞,“我交还给艳芝了,东西是她拿的,可不得由她去还。”

林赋厉递去了一个“别又节外生枝”的表情。

乔氏:“别这么瞅我,我明天再问清楚就是了。”

云知写完作业,打电话给伯昀问他借留声机,然则大南宿舍也不知是占线还是出了故障,接线员始终联络不上,她只好先去楚曼屋里搬机片。

傍晚那会儿走得急没给带上,等见家中灯大多熄了,她才拧开手电筒摸到对屋去。

毕竟白天走过,这回再进去,倒也不至于犯怵了。

这间房较她那间宽敞不少,不论是床还是书桌都大了不止一圈,一眼扫去是雕花式的北欧风格,成套的沙发可比伯昀的书房讲究,架上书籍之琳琅满目不遑多让,足见大堂姐也是个爱读书的人。

机片的箱子被宁适随手搁在一方小桌子上,她想拿了就撤,挪开时却看到了一幅半人高的相框——是林家的全家福。

照片上厉、行、节、约四个林家兄弟携家带口,围绕着祖父祖母而立,姑姑林骄华端着一副林家大小姐骄矜神色,楚仙幼歆还有二伯家的孩子们都半蹲在前排,而她……应该说是小云知是被人抱在怀中的,抱她的人不是父母,而是大堂姐林楚曼。

虽说在苏州老宅时也见过不同时期的家族合照,但这张她是第一次见。

她举着手电筒凑近端看——照片里的小云知目测不过七八岁,粉雕玉琢的小脸蛋很是惹眼,看神色像哭过鼻子,母亲拉着她的脚踝想让她从楚曼身上下来,小小云知紧紧搂着姐姐的脖子,楚曼顾着腮帮子哄小妹妹,都没顾着瞧镜头。

看起来姐妹关系很和睦的样子。

心里莫名浮起一种复杂而又难以言喻的感觉。

有些暖……有些难过……这也许是属于身体原主的情绪,但她还感觉到一丝怪异。

云知下意识收回胳膊,碰到了桌角的罐子,灯照过去,发现是一瓶空香水瓶,旁边的开口木盘里还放着胭脂盒、几只口红以及粉扑等化妆的小工具。

这是楚曼生前用过的东西,换而言之,这张桌子……是梳妆台。

云知终于觉出某种违和感出自何处。

这张梳妆台上没有镜子。

大伯母如此爱女心切,连过期的化妆品都原封不动的保留着,那么现在屋中的所有陈设,大抵还维持在楚曼去世时。

本该是放梳妆镜的地方摆着全家福,已经不大对劲了,整间屋子一面镜子也没有,更不像是女孩子的房间。

云知心道:难道楚曼姐姐病重之时觉得自己形容狼狈,不愿照镜子?

转念一想,又否决:果真如此,这些胭脂水粉她也该一并丢了去。

她环顾一圈,目光停留在身后那张床上,从这个角度看过去,立在床铺四周的铁艺栏杆呈现着微微的扭曲感。

屋内一切陈设装饰处处讲究,这不平行的床栏,想必挂上床幔也并不美观,何以不拆?

正犹疑,忽闻走廊处传来脚步声,她忙关上手电筒,一时无处可躲,只好蹲藏在沙发后边,但听“咔嚓”一声,有人旋开门跨入。

来人带着手电筒的光束,阖上门后并未拉灯,云知心下有了猜测,待听到玻璃柜被拉开的动静,她稍稍探出脑袋,见到林楚仙将一本黑色笔记本塞入柜中。

楚仙的注意力都在柜上,没察觉到屋内有人,她匆匆忙忙挑了一本红皮的夹在臂弯里,出门时不忘挡着手灯的光,左右张望两眼才安上门。

等脚步声远了,云知重新拧开手电,踱到方才楚仙所站的位置。

书桌一角堆了两沓女性时尚刊物,上方悬的是玻璃柜,其中一排放着七八本颜色不同的牛皮本,云知取下黑色的那一本,信手翻看了两页,不由一怔。

是楚曼姐姐在世时写的日志。

每一篇结尾都标注了日期,但从书写习惯来看非限于日记形式,有随笔、有散文、有读后感也有正儿八经评论时事的文章。

原本只是好奇楚仙偷偷摸摸拿什么,这会儿只看了一眼就被吸引住了——不是因为什么文采斐然,虽然楚曼的文笔确实不错,但字里行间的奇思妙想、语意革新,即使未见过字的主人,也能看到一颗有趣的灵魂。

譬如春郊,一句“听蚊声咂咂,死缠烂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挠痒。”半是逗趣半是无奈;或是一篇《嫁人有险》,笑称“男人自我进化有限,约束自我无限;所谓宜嫁男子多是靠了祖传的财产,若无才干,总要败光,若有才干,总会纳妾;女子被动,此乃社会之不公,指望依仗男子,倒不如多读几年书,在这不公的社会里谋得立足之地。至于爱情,可信,不可迷信。”

读到这里,云知忍不住一笑。

妙笔生花,莫过于此。

但不仅限于此。

看日期,大抵是在17年末,一篇名为《探病记》小札写道:“总说学生当以学业为重,蚍蜉若想撼动大树,是求死。小志在游街时被子弹打中的膝盖,我和孟瑶赶到医院,看他一只腿吊着,双手捧着一本《化学史略》。我恍然,于小小蚍蜉,冲锋是求生,求的是‘民主、自由、平等’之生,因畏惧而钻回地洞,才是求死。树烂了根,土崩瓦解后没有幸存者。”

回屋时,天降绵绵细雨。

云知将留声机片收好,整个人躺在床铺上,一时心绪起伏难平。

无怪楚仙几度潜入姐姐的房里,连她都差些没捎一本回来……但毕竟是日志,即使是逝者的,她也无意冒犯。

只是此等女子,年纪轻轻就离开人世,难免令人惋惜。

她轻轻叹了一口气,见到几只飞蚊围着灯打转,才起身关窗,去柜里找蚊香。

这儿之前塞了一堆伯昀的报纸,后来大多都让他拿走,腾出的空间用来放杂物。

云知开了几个铁皮盒子,总算找到蚊香和火柴,放回去时瞄见了一叠刊物。

与大堂姐书桌上的刊封是一种画风。

她将杂志拽出来,松了绳,拾起最上一本《玲珑》,末页上面印着:民国八年三月九日出版,每册宝价法币一角。

“今年是民国十年……”云知喃喃自语,“两年前……”

不正是林楚曼去世的那一年么?

云知一本一本翻起杂志的发行日期……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一个月四册的周刊,直到七月份一本不落,也仅到七月第三期为止。

因为大堂姐没有活到八月。

小树说过这屋子曾是给少爷小姐们放杂物的,楚曼就住在对屋,把看过的刊物放在此处本来不足为奇,只是常理挪旧留新,怎么就反其道而行了?

拿起最后一本时,偶然间掉出一沓红线竖纹的信纸。

纸虽空白,仍有一两个模糊的字迹,应是前一页叠写时力透纸背,才渗了墨。

一个“救”字,一个“求”字,皆在信的开端。

云知瞳孔一颤。

虽然仅凭一隅,不好臆测,但这零星二字,实是令人难以漠视。

她捡起信纸,飞快踱到书桌前放平,从笔筒里拿起铅笔,轻轻斜扫着纸面,字的痕迹很快浮现眼前。

然而她只涂完第二列,手已不由自主停了下来。

“先生,冒昧通函,甚歉。”

“恐我不日将遭灭口,身畔亲人皆不信我,无力自救,唯有求助于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