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周易》诗性智慧解读(二十六)(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古希腊哲学则比较注重逻辑思维,喜观对事物作细致的解剖和严密的推论,由此形成比较发达的抽象思维及一整套逻辑推论的方法。

东方思想核心,不在于增进积极的科学知识,只在于能够“明于治乱之道”和宣扬“内圣外王”之道。为统治者述求一种理想的人格,从而为封建氏族父家长制统治服务。

先秦虽然出现百家争鸣,但无不关注的是王制的思想与王制主张,而很少有关注的是个体的“人”或“精神理念”,最终随着王权思想的加强哲学滑向神秘主义。先秦哲人们是生存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理念之下,维护的是家长制的王权体制。

古希腊建立在财产私有制基础上,手工业和农业分工比较明显,商品交换比较发达,城市成为商业手工业经济的中心,城邦林立,每个城邦(国家)是独立的,没有形成统一的集权国家,没有统一的统治思想。城邦的公民亨有民主权力。他们重视现实,重视金钱,重视自然,为了发财致富,热心于自然现象的研究。

古希腊哲学家都很重视演说和辩证,重视逻辑论的过程。他们讲求概念的清晰明白。而中国古代哲人,还处于诗性思维,贯用比喻例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先秦的诸子之学,过于依附于政治,甚至变成了政治的奴仆和工具。从而削弱了哲学理论自身发展及相对独立性。因没有自然科学的研究,缺乏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发达形式逻辑,影响了哲学理论的系统化,所论之题不是只言片语,就是前后矛盾,互相冲突。

特别是古希腊由于工商业发展的需要,人们很重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尤其是在梭伦政革之后,实行民主政治和陪审团制度,演说和辩论十分流行,演说甚至成为当时成名致富的途径。城市有专门教授演说术,修辞术的学校。这些无疑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对逻辑形式及其规律的研究,推动了形式逻辑的充分发展,以至于对古希腊哲学思维方式产生了很大影响。希腊的这些在古代中国都不曾出现。先秦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诗性思维地步。这正如张光直所讲的两种世界模式,在中西的产生。一个是突破式的,就是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经过技术,贸易等新因素的产生而造成一种对自然生态系统束缚的突破。而另一个是连续性,就是从野蛮社会到文明社会许多文化,社会成分延续下来。

我们通过以上中国古代与古希腊文明之比较,即通过以上诸多方面的对比,不难发现,导致两地不同的社会发展路径,是与其背后的经济方式有关,即商业与农耕的生活方式的不同。

18

那么,为何一个是“商业”的王国,而另一个则是“农耕”的王国。通过中西经济方式的不同来看,也由此不能不承认由原始社会转向文明时期;地理环境对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地理条件对民族文化特性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地理环境是导致“突破性”或“连续性”的动因。在古代地理条件是民族特定的历史时段中所起着决定性作用。

正是海洋文明与大陆(或大河文明)文明的不同,导致不同的社会形态的发展路径,即一个是连续性(大陆文明),一个是突破性(海洋文明)。

我们首先认识产生希腊文明的是何种地理环境。即古希腊人生活在何种的地理环境里。

古代希腊包括欧洲东南部的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部海岸。希腊半岛是古代希腊的主要领域,它分作北希腊,中希腊和南希腊,即伯罗奔尼撒三个部分。

希腊本土属于希腊地域的中央,东有爱琴海,西有爱奥尼亚海和亚德里亚海,它们都是地中海的一部分。希腊本土实际上是诸海环绕的半岛,只有北部与欧洲大陆相连,和古代东方文明的大河流域,沃野千里的特色相比,希腊则是以地小山多,海岸曲折,岛屿密布为其地理环境的特色。温和晴朗的地中海气候在这里表现得最为典型,既无欧陆冬季的严寒,又没有非洲夏日的酷热。海洋主宰了它的气候。这种冬季多雨,而夏日干爽的地中海气候有利于橄榄,葡萄的种植与生长,即经济作物的种植。

因希腊半岛位于地中海东部中央,希腊人可通过航海很方便地达到埃及,小亚西亚,黑海沿岸,耶路撒冷和叙利亚,意大利,北非,西班牙南部等地中海,黑海沿岸地区。

希腊文明的最初是爱琴文明,爱琴文明首先产生于克里特岛。克里特岛位置优越,海运方便,成为南连埃及,北通希腊的海上枢纽。

希腊文明无疑是与东方文明的交流影响结果,这与希腊特殊的地理环境不无关系。

希腊文明略晚于东方文明,从地理位置来看,爱琴海(地中海的组成部分)沿岸,特别是东与东南地方,是东方文明古国。在爱琴海东边是小亚细亚半岛,到埃及这段环海地区,都是东方古代文明的发祥地。那里有最早的两河(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随后的小亚细亚的赫梯文明(这是发现与使用铁器的最早国家),以及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相当今天的黎巴嫩),是最早产生的城市国家(西方的字母最先由腓尼基人发明传至希腊,后传到罗马)。公元前一千年代初,腓尼基人开始进行大规模商业殖民活动,地中海,北非沿岸,西班牙,不列颠等广大地区有他们的移民点。以及希伯来人建立的圣地,和以色列人建立的犹太教。希腊所处的地理位置通过航海,很方便的接触东方文明。古希腊通过海路可以与多个古代文明发达的地区发生接触。多种文化可在交流中形成新的文化。埃及,巴比伦,波斯,印度都是重要的古代文明国家,古代希腊人使用海上交通工具,可以到达上述地区。

希腊地理环境优越,发达的航海技术使他们与各国建立了商业往来,开放性的商业经济使古希腊人思想开放,接纳许多外来文化成就。

希腊陆地贫瘠,可耕地不多,不利发展农业。希腊曲折的海岸线,爱琴海上星罗棋布的岛屿,使大海成为交通的主要通道。希腊半岛中部和南部以港湾众多,为希腊提供了面向海洋的自然条件。

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摇篮。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发生,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就希腊陆地而言,则是山多土薄的贫瘠地区,无数的山脉和丘陵将希腊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地区。陆路交通极为不便和地区的分割,是希腊难以统一,促使城邦小国林立局面的重要因素。

古希腊地理位置与东方文明古国地理距离很近,催生了海洋文明。

希腊半岛,地少山多,没有东方的大河流域和广大平原,决定了希腊的经济特征。

雅典境内多山,土质贫瘠,农业相对于斯巴达等城邦落后,山坡上适于裁种葡萄,橄榄等经济作物。雅典所处的阿提卡半岛是中希腊和爱琴海世界联系的前缘地带,又有优良的港弯,因而为航海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雅典发展成为以手工业和商业及海外贸易的城市国家(城邦)。并奠定了民主政体的基础。而希腊世界的另一大城邦——斯巴达,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部的拉哥尼亚平原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犹罗达河贯穿南北,适于农业生产,海岸线平直,缺少优良港湾。这种天然的农业优势,使掌握土地的贵族力量强大,而平民力量弱小,不像雅典发展出工商,平民在经商过程中壮大了自身力量,与贵族进行斗争,建立起民主政体。而斯巴达旧贵族势力强大,同时又处于军事色彩,在政治上长期处于贵族寡头政体,这正是因地理环境影响的政治经济结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