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卷渔家傲 第九十四章人不寐(八)(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再次走进道院,崇祯是大开眼界。

在许多时候,许多人只是缺少了一个平台,只要能只饱肚子,还有钱赚,走出去有面子。

那么这些人就会给出一个奇迹。

崇祯今日见到的奇迹很多。

火炮已经能够量产,手枪虽然产量不高,却可以定制一些,专门发给那些士官们,也算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回到衙门。

崇祯立刻就叫来了一位侍卫。

“去给晁刚传话,让他加紧练兵,我需要每一个州的将军,手下都能有一万敢战的士兵,有好苗子,也立刻送来皇家军事学院进行培训,下一步为改制全国做准备。”

崇祯不像再等了。

要想拿下亦力把里,给大明增设一州,就必须全国都动员起来。

单凭雍州和冀州,战争潜力已经有些不足了。

很快李长庚也和卢象升也回来了。

只有张鹤鸣已经收拾行李,往京师而去,蓟通之地的宣传力度还是有些不足,需要他前去大力宣传,也算是让他自己远离这块充满诱惑的地方。

“长庚,咱们现在缺少一些东西,你看能不能搞到。”

崇祯一见面就说了关于棉花的事情。

这玩意不解决,就没法让大明的子民穿暖,也没办法量产纸弹。

“棉花咱们大明就有许多,特别是山东地界,山东六府皆种此物,五谷之利,不及其半,臣还想着以后让他们都改种粮食呢。”

近两年大明的收成不太好,若不是今年的土豆还算丰收,解决了一部分粮食问题,说不得今年许多地方要饿死人了。

齐鲁之地的问题更加严重,现在全部都是在依赖外部运粮。

据他了解,每一天齐鲁之地的粮价都在急速的往上涨,许多农户已经开始出逃了。

而出逃的方向就是冀州和雍州。

“那怎么市面上还是缺少棉花?”

崇祯讶异,他还以为中原种不了这种需要光照时间长的农作物呢,原来人家早就大面积种植了。

“棉花能卖几个大钱,人家全部都只做成品买卖,纺织成线,或者制作成棉被,棉衣这才是大买卖。”

李长庚解释了一句,崇祯就知道想要从山东弄到大量的棉花难了。

人家是有自己的生态链,自己耕种,自己收获,然还还有自己纺织,一条龙服务,哪怕是全面控制了山东,也不可能一句话就让好好的生意全完了。

人家也是要吃饭的。

“还是多收一点吧,以后还有更好的产棉地等着咱们开发呢。”

崇祯很快掠过了这个话题,再谈下去生怕暴露自己的无知。

知识贫乏,让崇祯意识到,单靠他上辈子知道的那点东西,很难支撑他走的更远。

“还有,火炮已经研发完成,需要你组织人手,建立一个生产火炮的厂子。”

火炮不比火枪,物件大,需要的手艺也更高。

“可以从火枪生产厂抽调一些熟练工,最近来雍州的手艺人很多,臣想着是不是也可以给他们一点机会。”

崇祯手下的各个厂房,现在可是不少人眼中的香饽饽。

只要能进去做工,就是旱涝保丰收,并不一定能够让人大富大贵,却足以保证一家人在没有别的收入的情况下,不饿肚子。

“这些你看着办,我只要结果。”

随即对着一通进来的卢象升说道“我需要你能够多了解一点亦力把里的边界和瀚海的边界,你的士兵是有些少,朕正在让晁刚练兵,今年年底应该就能给你补满士卒。”

卢象升应下,心里已经开始思索着,如何把这件事情办好。

这两个地方一个是蒙古,是大明一直以来的敌人,另一个则是吐鲁番,就是不知道这种荒无人烟的地方,皇上还要去关注,到底其中有着什么样的秘密。

天色渐晚。

出去逛街采购的张嫣皇后,也带着田守新回来了。

只是崇祯瞧着田守新身上背着的各种大小包袱,心里就憋不住的想笑,他算是明白了,无论哪个时代的女人,只要逛街,就必须花钱买东西。

不管用不用得着。

然而这还没完,会面进来的两名护卫身上,背着抱着的东西更多。

瞧着也不知道其中都包裹的是些什么东西。

李长庚和卢象升也很识趣,见到女主人回来了,也就提前告退。

许多事情,总是瞒不过有心人。

即便是田守新的嘴巴再严,张嫣一身变化的更加风情万种的身姿,和脸上的笑容,让他们两个都明白,其中的某些关系一定不简单。

在见识了火器的威力之后。

皇太极就一直很重视,只是从大明掠夺铸造火器的工匠,显然已经不可能了。

而用了极大的代价从袁崇焕的手上,借来的工匠依旧没办法打到大明火枪的威力和射程。

刘汉本是个小人物,在大明众多的工匠之中也不起眼。

在沈阳被建奴攻破之后,他就被作为俘虏,干着最苦最累的活。

好在这一切都结束了,建奴的皇帝,皇太极开始重视火器之后,他的好日子就来了。

铸造火枪不是他的专长,制炮才是他的强项。

在皇太极不计代价的支持之下,刘汉也不负众望,仿制出了一门西洋大炮。

为此还发明一种“失蜡法”化铸铁为铸钢,对火炮的不同部位进行复杂的退火、淬火处理,来提高火炮的精良。

“这就是红夷大炮。”

刘汉点头哈腰的指着一门巨炮,脸上带笑的说着火炮的各项性能。

然而无论是皇太极还是代善,亦或者是那些一同前来参观火炮的人,脸上的表情都不是很自然。

许多脾气不好的人怒目圆睁的瞪着刘汉,仿佛刘汉做了什么不可饶恕的大罪。

让流汗背脊生寒,不知所措的“啪”的一下跪倒在地。

“皇上饶命啊。”

他也不知道哪里错了,只知道跪着饶命,此时才是活命的机会。

皇太极面色稍缓,知道这就是一个小人物,哪懂得“红夷大炮”中的夷字,是什么意思。

“起来吧,以后吧红夷大炮,改成红衣大炮就成。”

淡淡的语气让刘汉满头大汗的不断点头。

“谢皇上赐名。”

皇太极有些意外,看不出来这个小人物,还是有些急智的。

实际上在原本的历史上,这门红夷大炮的出现,也是在崇祯四年,然而因为火器的威慑力度实在太大。

皇太极砸锅卖铁的硬是在崇祯三年,就弄出了大家伙。

“算了,还是给一个正式的名字为好。”

皇太极想了想不管是“红衣”还是“红夷”,发音一样,骗自己人都不成,更何况骗别人呢。

“就叫天佑助威大将军好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