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十二章 天时地利人和(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我的条件很简单,对你们也有好处。只需要你们愿意把你们黄巾军自己实在养不活的人送到我们的治下。”刘义逊此话一出,那五个人同时变色。”

脾气比较急躁的小矮子顿时忍不住了,“嫩这是拿俺们当傻子了呀!要是把我们治下的人口都送到你们那里,我们拿什么自保,你们还会履行承诺吗?不行,绝对不行,俺绝对不同意。”

王胖子和大鼻子,他们四个脸色也有些难看,显然觉得刘义逊这话有些侮辱他们的智商。

“听我说,”刘义逊挥手打断道。

大鼻子也跟着劝了一句,“刘先生怎么可能会提出这么不可理喻的要求,肯定还有什么话没有说出来,你先静一静。”

小矮子只能强行压制住自己内心的怒火,语气变得森然,“俺倒要看看嫩嘴里能说出什么来?”

刘义逊也不介意小矮子的态度,只是加重了声音说,“我不是在掠夺你们治下的人口,我什么时候说过要让你们把所有的青壮都送过来了。”

小矮子听了这话气也消了不少,但是脸上的不满还是没有消散。而大鼻子知道刘义逊已经做出了很大让步了。

黄巾军又不是牛鬼蛇神,他们也是人。大汉朝不要他们就算了,因为大汉家大业大,不缺这点儿人口。可一心扩充实力的诸侯为什么也都愿意不接受他们呢?

很简单,因为诸侯们不想要黄巾军的老弱病残。那些老弱病残不但不能从事生产,还要耗费乱世中本就为数不多的粮食。信奉利益至上的诸侯们,谁会做这种赔本的买卖?

其实这种对老弱病残的嫌弃由来已久,尤其以老人的情况最为严重。早在上古时代,就因为粮食的问题把一些年迈的人逐出部落,任其自生自灭。

到了秦朝,据说秦始皇忌惮那些年纪大的老人会有见识,于是命令60岁以上的平民通通都要被坑杀。但是这个传言不实的几率很大,因为高祖刘邦起事的时候,就已经48岁了。刘太公那时候多少岁呢?我不敢想。

汉代以孝治天下,这种情况终于得到了一定的遏制。可是还是存在过了六十岁大寿之后,老人们会被送到建好的坟墓里等死。没有修建好的就在坟墓里等着,每天儿女来给送饭,老人亲眼看着坟墓上方的最后一块儿亮光消失,然后一切归于平静。

这种坟墓的名字很多,有叫瓦罐坟的,有叫知死墓的,有叫模子坟的,名字各异。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情况越来越少见,可是各地仍有残余。

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大力打击这种行为,才慢慢消灭了这种陋习。后来袁大大解决了困扰中国人几千年的吃饭问题,这种陋习才被彻底解决。

致敬!

老人们一生苦难,费尽力气养活子女,受到这样的待遇对他们而言是很残忍的。他们是因为年纪大了干不动了,而不是因为懒惰。儿女们应该多照顾他们,让他们安享晚年,方不负年幼时的哺育之恩。

可对于黄巾那些青壮来说,别人眼里的老弱病残是他们的父母妻儿,兄弟姐妹。他们宁愿做个黄巾贼,活活饿死也绝不抛弃这些人。

当初曹操击败黄巾军,收降的人众超过了10万。这批人愿意投降他也正是由于曹操与他们作了不分男女老幼都接收的约定,否则唯有战至最后一兵一卒这一个途径。

有人不由想问,凭什么曹操就这么膨胀,敢不分老幼的大肆收编黄巾呢?

刘义逊想说,因为他“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