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73章 第 73 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因为你们值得。”宋余一字一句认真地开口,语调郑重。

这是明璃姐心中的想法,也是他心中的想法。

简简单单一句话,愣是让对面流血流汗不流泪的钢铁汉子们眼睛红红的。

他们说不出话来,只觉得内心涨涨的,鼻子酸酸的。

充斥着难以诉说的感动,还有为之奋斗的动力,不想辜负什么。

就连一向冷静的张达,心中也埋下了一颗嫩芽的种子。

只等阳光的照耀和雨露的滋润,种子便可生根发芽,长成碧绿色的参天大树。

有了张达他们的加入,琉璃房地产公司可谓是如虎添翼,真正有了大公司的雏形。

这几日深城天气不好,阴沉沉的,细雨绵绵。

柳新和柳念两个实在忍受不了自己忙得不行、明璃却在旁悠闲自在地度假。

于是挑出大概的去港名单后,柳新一杆子把明璃支去了琉璃房地产公司,美其名曰“实地考察”。

“我去,我去还不行吗?”明璃无奈地举手投降,眉眼间都是轻松的笑意。

在深城大酒店呆了这么几天,是该出门走走,看看深城外面的风景。

她施施然带着张五妹和张七妹她们去了施工场地。

并没有通知宋余搞得大张旗鼓,只是私下探访,顺便看看施工工地的情况。

明璃手头宽裕,资金充沛,出手也大方,各种施工器械和安全设备可谓是一应俱全。

这也是她着重叮嘱的方面,生命第一,容不得半分轻视。

哪怕是放在几十年后,这样的设施也称得上一句完善豪华了。

不能保证绝对没有危险,但是安全系数已经足够高。

今天是阴雨天,工地没开工,器械都用蓝色的大布盖了起来。

细雨打在上面,发出噼里啪啦的清脆声响,别有一番韵味。

棚子里面是谆谆的上课声音,今儿个上的是管理相关的知识,讲的是最基础的东西。

教师的聘用都是经过明璃的审核的,那人确实有些能力,深入浅出,语言幽默风趣。

此时正讲到了中国古代的一个管理例子,启发在座的人积极讨论思考。

选择来工地干活的,学历大都不怎么高,有的人是没机会学习,有的人是不愿意学习。

由于听课是自主行为,所以过来的比例并不是特别的高。

只是琉璃工地工资给的大方,加上新来的那一批退伍军人,基数不少,所以在座的人也不少。

明璃她们是后来进去的。

因为正是讨论时间,下面交头接耳的说着话,她们的到来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你不是咱们工地的。”

明璃刚在最后一排找了地方坐下,就听见了旁边充满警惕的声音,对上了一双带着审视的眼睛。

她侧身看了一眼,男人一身古铜色的肌肤,浓眉大眼,身形挺拔,应当是前几天才到的退伍军人。

“嗯,不是的。”明璃没否认,坦然地耸了耸肩:“这里也没规定只有工地里面的人才能听。”

这倒是。

张达面上的警惕之色褪去了些,只是还是皱眉打量着明璃。

这是属于军-人的敏-感天性,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变得了的。

只是从头到脚看了一遍,张达也松了口气。

看明璃的性别和身形,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应该不是来捣乱的。

再根据她的年纪估算一下,或许是工地上哪个工友的女儿,带过来让她听听课。

毕竟这种免费学习的机会难得,真能学到什么,足以受益无穷。

想到这里,张达便不由想起了那位慷慨无私的明女士,内心升起了些暖意。

“不好意思,职业习惯。”张达歉意地说。

“没关系。”明璃笑了笑,又好奇地往前面看了一眼:“我是第一次过来,这些课你们听着觉得怎么样?”

“非常好。”说起这个,张达的眼睛好像在发光,那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孜孜以求。

他家里穷,虽然小时候念书不错,但经济负担太重,读完了小学就没再继续,而是去当了兵。

他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还能像这样坐到教室里,拥有这般珍贵的学习的机会,还是无偿免费的。

明璃自然看得出他的真诚,笑道:“那就好。”

虽然奇怪于她的语气,但短暂的休息讨论时间很快过去,上面的老师又开始了授课。

张达连忙端正心神,眼神专注,听得认真,拿着笔时不时地记一些笔记。

明璃顺势瞧了一眼,扉页上写的名字是张达,是柳新给她的去港名单之一。

评价是:人格魅力很强,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学习积极,脑子灵活,一点即通。

如今看来,别的不说,第一点和第三点确是真的。

她又环视了一圈。

棚子里的人大都像张达一样,听得专心致志,不舍得走神半秒,生怕遗漏了一点知识。

主动坐在这里的,都是愿意学并且渴望学的人。

他们对未来可能还没有明晰的规划,但清楚地知道一点,只有学会了的知识才是自己的。

只有不断的完善充实自己,才有上进的可能,才能抓住未来的机遇。

明璃本来只是过来视察,但心有所感,也耐心地坐在这里听完了一节课。

课上的知识对她来说过于基础了,算是入门级别的,但是对于张达等人却是刚刚好。

他们像是海绵一样,认真努力地吸收新的东西。

明璃到达工地的时候已经将近中午,听了大概半小时的课,便到了午餐时间。

雨下得稍微大了些,原本安静的棚子外面骤然热闹起来。

“吃饭了!准备吃饭了!”

“今儿个中午吃什么好吃的?我肚子都要饿扁了!”

“唉,今天下雨没上工,肯定没昨天的丰盛!”

大家伙勾肩搭背地往外走,不用人吆喝,自发地排成了一条条长队。

张达收了笔和本子,有些为难地看向了明璃。

工地这边伙食都是免费的,但是明璃这种“家属”要怎么处理?能在这儿吃喝吗?

如今她来这儿听课,又坐在了他的旁边,他总不好丢下她直接去吃饭。

可是带上她吧,不知道会不会坏了工地的规矩,真是进退两难。

“你爸在哪儿,叫什么名字?我带你去找他?”张达想了想,开口建议说。

“不用了,你先去吃饭吧。”明璃看出了他的犹豫,笑着摇了摇头。

她爸还在京市,距离这儿十万八千里,她上哪儿找他去。

“算了,你跟我一块儿,我帮你和嫂子说说情,看看能不能匀一份出来。”

张达咬咬牙,还是带着明璃一起走了出去。

大不了他少吃一点,总不能让一个小姑娘饿着肚子尴尬地站在这里。

张达一片好意,明璃也没推辞:“那就谢谢了。”

他们一同站在了队伍的末端,张五妹和张七妹几人也连忙追了过去,跟在了她的后头。

队伍前进得很快,没一会儿便轮到了她们。

没等张达开口,明璃便率先递了一块钱过去:“我,还有我后面的几个,都不是工地的。”

“哎!”打饭的嫂子收拾得很干净,穿着件灰色围裙,看起来淳朴大方。

她努了努嘴:“把钱放那儿就好,吃啥自己打,不限量,管饱!”

说完,她又笑着打趣道:“不过你今儿个过来可是亏了,下雨天没上工,就一个半荤菜,汤也是普通的海鲜汤。”

“没事,凑巧过来听课。”明璃回答。

“听课好,好好学习!”打饭的嫂子笑容温暖,给她添了一大勺的炖蛋:“多吃点,补脑的。”

“谢谢!”明璃拿着餐盘接了。

菜的品类不多,一共只有六道,勉强算荤菜的只有炖蛋和炸小鱼,其余都是清汤寡水的素菜。

配的是一大桶米饭,还有汤多料少的海鲜汤,咸味很重,有一点点海鲜的腥味。

张达也利落地盛了饭菜,不过他添的量就多多了,至少有明璃的两倍,餐盘叠得高高的。

咽下一大口炖土豆,张达有些好奇地看向了明璃。

看出他的疑惑,明璃解释道:“工地这边是允许带着家人过来吃的,只是不免费,小孩子一毛钱,女性两毛,男性三毛钱。”

毕竟饭菜也是要成本的,明璃不是做慈善的。

张达刚到没多久,人生地不熟,没有工地外的亲戚朋友,自然不知道这事儿。

“原来是这样。”张达呼噜噜吃了一大口米饭,恍然大悟,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

“明女士真是考虑得周到!”

明女士·明璃:“……”

也不必这么硬夸,她不熟悉物价,只提了大概的想法,具体的落实是柳新和宋余两个商量着来的。

“我听打饭的嫂子说,平时的伙食会更丰盛?”明璃喝了一口海鲜汤,试探着问。

张达点头,脸上又出现了崇拜和感激的光:“没错!明女士说,我们干的都是体力活,所以一定要吃得好、吃得饱,才有力气,不伤身体。”

“像是开工的时候,一般都是八个菜,三荤五素。荤的都是大荤,像是红烧肉、红烧排骨、炖肉等等,素菜也都是油汪汪的。”

“除此以外,汤也是多种多样的。我来了这么几天,已经喝过了鱼汤、海带汤、西红柿鸡蛋汤,听说有的时候还有排骨汤,排骨的香味特别浓。”

他边说边扒饭,吃得香喷喷的。

兄弟们原本都以为,到了工地上,虽然包吃,但是肯定吃不了什么好的。

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想和军队里的伙食比,那是不可能的。

谁想压根没下降,甚至还因为深城多海鲜的缘故,吃上了许多的新鲜菜。

毕竟京市的鱼虾和螃蟹卖得贵,但是深城便宜啊。

特别是小鱼小虾之类,基本上就收了成本价,四舍五入等于不要钱。

张达一脸满足,现在的日子,于他而言已经是神仙一般的日子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