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劳动最光荣(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这个时间其实不是固定得非常死的,想早想晚都可以,只要跟记分员打过招呼登记好就行。

但家家户户都是靠工分过日子,大家恨不得就住在地里,只有以前的沈乔总是在宿舍待着。

现在她没有这样奢侈的机会,只觉得度日如年,一个小时就像一天那么久,每次看手表时间都只过去两三分钟。

时间慢,进度也慢。

沈乔干的活其实比早上少,但记分员估计是可怜她,毕竟看着就孱弱的人,手套摘下来好像都渗着血,劳动态度值得鼓励,还是给她记三分。

这样,第二天的六分又保住了。

日子就像手上的水泡,长出来被挑破,然后慢慢愈合,反复摩擦之后会长成茧。

沈乔每天下工都会盯着自己的手看半天,小姑娘原来希望它是嫩滑的,现在是破天荒希望快点有保护层。

经过十来天的劳动,她现在已经适应大量的体力消耗,唯一的烦恼就是饭量也在逐步上升。

三百六十斤粮是大队的定量,不管你一年有多少工分,每个人都只能分到这么多。

搁以前,一天一斤沈乔是够吃的,甚至能吃饱,但现在是每天都饿得饥肠辘辘,又没有多余可以填饱肚子的东西,只得自己忍着。

在这样的处境下,她收到了一个包裹。

说实在的,沈乔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同时为坚定立场,也不会再要家里的东西。

但这个包裹多少有点不同,是两个哥哥给她寄过来的。

正是邮递员隔五天来一次光明大队的日子,本地人几乎都生于斯、老于斯,很少跟外界联系,所以他一来就是直奔知青点。

赶上中午的休息时间,沈乔听见喊自己还有些惊讶。

倒是邮递员都是老熟人,还说道:“总算有你的包裹,我这一阵都没看见,还以为是弄丢了呢。”

沈乔心里已经嘀咕开,嘴上却说:“我才从家里来没多久。“

意思是没啥要需要寄给她的。

邮递员觉得这话也有道理,毕竟邮费也是钱,丝毫没有怀疑过真实性。

毕竟他在公社邮政局这么多年,能坚持六年来都给孩子寄东西的只有沈知青的家里人。

都说就病床前无孝子,其实有个常年拖后腿的人,不管是谁都一样。

父母会老,兄弟姐妹会结婚,家里人口一旦多起来,谁还能管谁一辈子。

邮递员也不跟她多说话,把剩下几个包裹也到收件人手上,踩着自行车赶着去别的地方。

沈乔两手抱着包裹,跟其他知青们点头致意,进自己的房间。

一个院子里住着,大家有个默契,就是不打听别人家里给寄什么东西。

只是她一进去,李丽云忍不住说:“总算是来了,我还以为她跟家里人闹掰了。”

天地良心,这话是一点看好戏意思都没有,纯粹是真心实意的担心,毕竟知青点是吃大锅饭,出于集体意识,沈乔要是断炊大家总得搭把手,可谁的粮食不紧张,当然是盼着人人都富裕才好。

别人的想法,沈乔是没空管的,她小心翼翼把收到的东西打开,先拆封信。

和她猜测的差不多,这封信是来自于她二哥沈路,兄妹俩差三岁,从小最要好,一直没断过联系。

沈路先是指责她这种不辞而别的行为实在太让人担心,又道父母气得肺都快炸在被张家人好一顿奚落,最后说让她好好照顾自己有什么需要随时写信。

其中虽然有让人不舒服的地方,但字字句句是关心。

沈乔看着寄来的东西,捏着信纸,一时不知道是什么情绪,最后还是慢腾腾地收拾起来。

有吃的、有喝的,还有二十块钱——这钱有一半是她大哥沈道给的。

结婚的人,二嫂还怀着身孕,能伸出这样的援助之手已经很客气。

沈乔心里不是不感激,把这笔账记下来,寻思着将来要还。

这是她第一次记人情账,觉得好像是独当一面的标志之一,不由得反省起来。

其实两个哥哥一直以来对她都挺照顾的,但她好像没怎么回报过什么,还是把自己和父母当做一份子。

哥哥们也许不会计较,看在嫂嫂们眼里就是不懂事,毕竟人家跟你一没有从小长大的情分,二没有密不可分的血缘,凭什么对你好。

这样想着,沈乔不由得出门一趟,寻思着大队还是有几样特产,可以买来寄回去的。

作者有话要说:每天最少一更,就是时间还没办法固定,等隔壁的《禾苗》完结之后会有固定更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