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七章断绝西迁之路(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朕即大宋第一百八十七章断绝西迁之路

以大宋庞大的体量,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后,那一定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工业体量。

就像人口一样,世界只分大宋和域外。工业规模也是一样。

这么庞大的体量将极大压缩所有工业品的价格。

比如最普通的镜子,这东西由玻璃、木框、凋饰、打磨等几个简单环节构成。

但是大宋规模化生产下,就是能够压低价格,并且能以更低的价格实现物品更加精美。

这种物美价廉的优势,会使其他国家的镜子根本无法与其竞争。

一船镜子数十万只,从中原运到大食,不会比大食一个偏远工坊里的镜子运到其他地方,在运输单价上贵出多少。

除非大食的这个工坊产出只在本地作生意,只要他还要远距离运输,就无法与大宋的商品进行贸易竞争。

对河间府的模式,赵桓认真分析了解了一会儿,然后问道:“朕听说卿在河间府打算新设一处机床,是做什么的?”

林舜华立即说道:“是太学院的项目,名叫铁轨。需要数以百万计的相同规格钢柱。臣打算把这个项目争取到河间府。”

“若是成功,河间府每年产钢铁数千万斤,可以兴起数千座工坊,提供数十万工业岗位。”

赵桓不禁一笑,这难道是宿命?

世界钢铁产量中心在中原,中原钢铁产量中心在河北,河北钢铁产量中心在河间。

赵桓之前还在想,究竟是什么项目会用到数以千万斤的钢铁,原来是铁轨阿。

看来太学院已经打算试运行一下火车头了。

毕竟这蒸汽火车头成功与否的核心就是能否在铁轨上运行。

如果顺利运行了几百甚至几十公里,太学院就可以向赵桓请功了。

零跟一是质变,而一跟九那就只是数量的差别了。

就连明朝都能缓慢解决火枪、火炮炸膛的问题,大宋的太学院,只要让火车头跑起来,很快就能让他旅程迅速增加,从几百里到几千里,最后甚至跨域万里。

赵桓好奇的问道:“可如果这么多钢铁在河间府,朝廷怎么运输呢?”

毕竟数千万斤的钢铁,在这个时代,运输压力还是蛮大的。

当年五路伐夏,运输百万石粮草,可是动用了数十万人。

百万石钢铁,虽然搬运方便,但动用的人数也不会少了。

大宋不是动员不了几十万人的民夫,但是显然如果万非得以,不会动员这么多人。

林舜华难得有这个机会可以当面游说皇帝,第一时间摆出自己的理由,说道:“官家,臣以为这第一条铁轨就应该设在河北阿。”

“从河间府向南北铺设轨道,然后贯通京城与塞外。”

“自古中原之患皆在北胡,只要铁轨能沟通北疆,就能彻底锁死漠北蒙古的右路。”

“右路?”赵桓奇怪的问道:“难不成还有左路?”

林舜华当即点头,说道:“自然是有的,不然蒙古如何衰落下来的?”

赵桓问道:“不是你们河北的商人,从事人口贸易?”

此前,那场轰动朝野的弹劾,赵桓记得清清楚楚,静塞军都指挥使韩世忠就干着这方面的勾当。

早在建业初年,他天天喊着北伐,要一举荡平蒙古。

可喊着喊着,他就销声匿迹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