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汴梁时月 第四十二章 上朝是一件困难的事情(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陆垚发现全都是熟人。

文彦博,富弼,曾公亮三人站在一起,包拯一个人站在一旁。

韩永合也很惊讶地看着陆垚,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他们连一点消息都没有。

陆垚笑道“欧阳兄也没吃吧,小弟给你也买一份吃食来。”

“去吧去吧。”欧阳修点头说道。

陆垚又屁颠地跑回去继续买早点。

这次他买的可不是三份而是七份,包拯他们也要买一份吧。

当早点放到文彦博手上时,他们直接笑着接受了,还说了几句夸赞陆垚的话,包拯而是犹豫了一会,看了一眼文彦博吃得正香,也将早点拿在了手上,告诫道“下次切不可再如此,免得受人诟病。”

包拯的这句话也算是关心之语,别看现在送了早点给他们这些中枢大臣没事,等到后面你犯了事弹劾你的时候,送早点会被他们那些言官说成是勾结大臣。

包拯作为言官的代表人物,自然了解这一套,也顺便提醒陆垚一下。

陆垚称是之后便退下。

早点终于送完了,他已经饿得前胸贴肚皮,可算能吃上一口。

陆垚刚吃完一个包子,便听见钟声响起。

有宦官喊道“上朝!”

“这么快?”陆垚连忙喝了两口羊汤咽下包子,连嘴都来不及擦。

陆垚也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准备站到他父亲的后面,哪知道被陆盱一把推出。

陆盱小声的说道“去红袍最末站着。”

陆垚向后跑去,插队到红袍和青袍中间的位置。

本来是排在红袍末尾的官员诧异地看了陆垚一眼。

陆垚只能尴尬地赔笑。

官员的队伍缓缓移动,走过宣德门、大庆门和巨大的大庆殿前门广场,终于来到大庆殿。

这还是陆垚第一次来到早朝的地方。

后世都说北宋的皇城小,可是陆垚看到的大庆殿可不比以后的太和殿小。

北宋皇帝并不是不想扩建皇城,他们是迫切地想要扩大皇城的面积。

宋真宗几次提议扩建皇城都被文臣们以各种理由拒绝了。

宋真宗很想说,你们这些大臣都住那么大的屋子,你看我一个皇帝住得这么憋屈,这样合理吗?

文臣们统一说合理。

宋仁宗也想扩建,文臣一看这不行,你父亲都干不成的事情,你这个当儿子也休想干成。

不过北宋的每一任皇帝都没有放弃这个理想。

反正扩建皇城的事情每年都在提,每年文臣都不同意。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皇城周边的拆迁费用很贵,皇帝的内帑估计是付不起这个费用。

皇帝家也没有余粮啊。

众臣站立好之后,宋仁宗赵祯才走入到大庆殿。

今日作为新年的第一朝,赵祯穿上了一身龙袍,平日常朝他会和官员们一样都穿着一身红袍。

赵祯坐好之后,说了一些新年祝福之语后问道“众卿家可有事情有奏。”

事情肯定是有的,还不在少数。

文彦博握着笏板向前走了一步,他启禀的是关于嘉祐元年黄河决堤一事,现在灾民遍地,便是汴梁也出现了大量的灾民,关于灾后重建一事从去年谈到了今年,都没有解决,主要还是一个原因。那就是国库没钱。

宋仁宗叹息一声,“三司使何在。”

时任三司使的张方平,擦干了额头汗水走出队列。

“张卿家配合好文相处理灾民一事。”

“臣遵命。”

张方平也没有办法,国库里没钱只能从别的地方扣一些钱财出来解决灾民的事情。

接下来就是有朝臣因赵祯去年暴疾一事,再提立嗣一事。

几乎所有的朝臣都附议此事,太子乃是国本,早点立嗣才能让这些朝臣们放心,赵祯身体不好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谁知道哪天赵祯发了大病之后就没了。

这种事情越早越好。

赵祯很头疼这件事情,他的几个儿子都早夭,膝下没有一个儿子,想要立嗣只能从皇亲国戚那里过继一个儿子过来,最适合的当属汝南郡王赵允让的十三子赵宗实。

要说赵允让一家也很悲催,赵允让从小就被养在宫中,他以为他将要当皇帝的时候赵祯出生了,没办法赵祯当了皇帝,他被送出了宫去,他儿子赵宗实自小也被养在了宫中,当作下一任皇帝来培养,可是赵祯又生了一个儿子出来,赵宗实又被送出了宫去,但是赵祯的这个儿子没有活多长便死了。

之后也没有再将赵宗实接进宫来。

谁都想让自己的亲儿子当皇帝,赵祯也是一样,他一直就想生个儿子,到现在他也还在坚持,可惜他天天努力,儿子没有一个,女儿倒是生了不少。

这些朝臣的提议他当然不能接受,或许我明年就能生个儿子出来呢。

“此事容后再议!”赵祯一句话就将这些朝臣给打发了。

除非自己快要到油尽灯枯的时候,不然这件事情没得商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