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四十八章 葬始皇二世害贤臣(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新皇帝安葬完了老皇帝,就回到了咸阳宫。二世此时担心人们知道他阴谋篡位的事情,心中日夜不安。有一天,就召来赵高问大臣们有何议论。赵高笑着说:“大臣们议论纷纷。”二世以为沙丘的阴谋让人们知道了,心中不免惊慌,就问都议论些什么。赵高道:“他们都说陛下聪明睿智,英才天纵,不愧是大秦国的守业之主啊!”二世原以为人们议论的是坏话,没想到是好话,就转忧为喜。赵高又道:“陛下,所有的人都在夸您,但是有一个人,却说您的坏话!”二世眉头一皱,问是谁在说坏话。赵高心怀叵测道:“就是蒙恬的弟弟蒙毅。先帝在世的时候,曾经多次想册封您为太子,就是他从中作梗,阻挠先帝,才没有册封您啊!”二世信以为真,勃然变色道:“这个混账,真不知天高地厚!先帝生前如此器重他,他却欺蒙圣聪,阻挠册封朕为太子,真是祸国殃民啊!这样的人怎么再能立在朝堂之上呢?”赵高见二世发怒,暗自高兴,接着又诬陷道:“他明明知道陛下天资聪颖,可偏偏阻挠册封您,这是有意和陛下过不去啊?此人心胸如此狭窄,真是不识大体的蠢才,按照秦国的法律,他犯了欺君的大罪,应该杀头!此人可能快要回来了,先应该将他逮捕起来!”二世说好,就立即派人去抓蒙毅。

蒙毅去湘山替秦始皇祈祷赎罪,回来走到三川郡,听说皇帝已经驾崩,胡亥继位了。蒙毅如同当头棒喝,他真是难以置信:为什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朝中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蒙毅前思后想就不敢回京了,遂向上郡走来。可是没走多远,又听说扶苏也死了,兄长被关押在阳周县。蒙毅震惊不已,就往代郡来避难。这时朝廷的使者赶上了他,就把他抓了起来,关押在代郡的大牢里。

消息传到咸阳,二世问赵高:“现在扶苏已死,蒙恬、蒙毅被囚,是不是可以高枕无忧了?”赵高说:“暂时和陛下争夺帝位的人没有了,可以松口气。”二世就说:“人生在世,如同白驹过隙!朕已君临天下,从现在开始,朕要享尽人间的快乐。什么声色犬马,奇珍宝玩,都想拥有。不过朕还要让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爱卿你说说,这个想法是否过分了?”赵高欢喜道:“这一切都是圣明的君主所拥有的,陛下的想法一点儿都不过分,不过臣下认为现在追求这些还为时尚早!”二世就问为什么。

赵高假装很害怕的样子。二世逼问他有什么隐情。赵高就把眼睛眯成一条缝,又把眼珠子快速地转动了两下,清清嗓子道:“陛下,想不到这几天已经有人在议论沙丘的事情了,尤其是那些身居高位的大臣和您的兄长,他们不仅在议论篡位的事情,而且还在密谋造反!”二世大惊,忙问:“这么说来,沙丘的事情到底还是让人们知道了?”赵高肯定地说:“他们不完全知道,只是猜测。不过这种事情任其发展下去,麻烦就大了!陛下,您想想看,那些大臣都是先帝委任的有功之人,他们哪位能把您放在眼里?尤其是您的各位兄长,他们个个仗着先帝的宠爱,哪位不认为自己是做皇帝的料,可是现在皇帝做不成了,势必就想谋反啊!那些大臣平素都有自己亲近的王子,就像您和臣的关系一样,若是他们联合起来造反,事情就麻烦啦!据臣所知:扶苏临死的时候,蒙恬就想抗命谋反,现在虽然关押在阳周县,可他是秦国首屈一指的功臣,大将军,再加上他带兵的时间很久了,北方的将士谁不听他的命令?先帝在世时,都非常倚重他,还有他的弟弟蒙毅。他们二人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号称‘忠信’,朝中无人能比。况且蒙氏又是名门望族,其族人在秦国根深蒂固,万一他兄弟暗中联合起来树起替扶苏报仇的大旗,数十万长城军恐怕就不是陛下能控制的了。臣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请陛下三思啊!”

二世听了这话,吓出了一身冷汗,急忙问该怎么办。赵高早就想好了要说的话,就不慌不忙地回答说:“陛下,这件事情看起来复杂,其实做起来简单。只要让朝廷的刑法变得严厉起来,就可以把那些想谋反的人按照律法来定罪了,这样就能除掉一部分极端分子。您再重新提拔一批地位低下的人,他们必定会感激陛下,从此会效忠陛下,这样政局就能稳定,这是当前陛下向天下树立威望的好机会,请您纳臣之谏,立即执行啊!”二世闻言大悦,就同意了赵高的建议,又立即让朝廷的博士重新修改法律。没过几天蒙恬和蒙毅就被定为死罪了。此消息传出,朝野一片震惊。

那些大臣们听到此消息,就纷纷进谏,带头的是右丞相冯去疾,御史大夫冯劫。他们来到宫中,一起质问二世道:“将军蒙恬和大夫蒙毅都是国家的重臣,他们犯了什么法却要定成死罪?”二世满面愧色,不知怎样回答。冯去疾义愤填膺道:“蒙恬将军是秦国的梁柱,镇守北方,立有大功,现在突然杀掉,人心不服啊!况且无故杀害大臣,也是违背道义的事情,请陛下立即释放蒙恬和蒙毅。其次,国家的法律条文也是先帝和各位大臣商议后制定的,怎么能轻意改动呢?”二世一听这话,心里很虚,就一时没了主意。

赵高见状,疾步走出来,语出惊人地说:“蒙氏兄弟暗中勾结匈奴造反,先帝才将他们赐死。你们若是不信,就问问李丞相!”二世见大臣气势汹汹,众怒难犯,就急忙传李斯上殿。李斯来到殿上,因为他们早就商量好了,就与赵高串通一气,朗声道:“蒙氏兄弟确实勾结匈奴,怂恿扶苏谋反。先帝当时出巡在外,得知这一情况,非常生气,就让我写诏赐死他和扶苏,再逮捕蒙毅。事后先帝因愤怒而生病,再加上出巡在外,担心回不到咸阳,只好先立太子。当时赐死他们是为了防止意外,而蒙恬因为阴谋没有得逞就想抗命,因此没有自杀,才被抓了起来。先帝对此事耿耿于怀,因急怒攻心,突然病重,因此驾崩。只因先帝去得太突然,我担心六国之人会反叛,才秘不发丧,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想想先帝对我是何等的信任,我怎能欺骗大家而有负先帝啊!”李斯说到这里显得非常激动。二世见李斯将谎言编织得天衣无缝,就迎合道:“李丞相说得完全正确,他就是当时的见证人啊!”赵高见此,气势汹汹地道:“既然事情的经过你们都知道了,那么现在就请陛下当机立断,降诏赐死蒙恬和蒙毅,除掉这两个逆贼!”

群臣听了李斯的话,都非常震惊,他们一时也被李斯的慌言蒙骗了。老半天冯去疾才愤愤不平道:“蒙家世代都是忠良,怎么会谋反?你们有什么证据?”赵高大声道:“有!只是不能把内幕向世人公布罢了。”赵高说完,以目示意二世,要他痛下决心。二世明白,就对冯去疾道:“这是朕的决定!不除乱臣就是对先帝的不忠。朕还要借此机会树立威望,让那些胆敢谋反的人趁早收心吧!你们不要再说了,快快退下!”冯去疾还想再谏,二世就喝令退朝。

此事又惊动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二世的堂兄,始皇帝的弟弟成蛟之子——嬴子婴。他继承了秦国历代先王的优秀品质,仁慈多谋,聪明善断。当时听说新皇帝要杀朝廷大臣,就仰仗着兄长的身份进宫劝谏,他见到二世,就道:“臣听说以前赵孝成王废了名将廉颇;赵王迁杀了李牧,两位君王都是因为罢免忠臣而丧失了国家,灾祸也降临到了自身。现在蒙氏兄弟是秦国的贤臣良将,杀了他们人心不服,人心不服就会导致祸乱发生啊!臣又听说轻于思虑的人不能够治理国家;不纳忠谏的人不能够保全王位。诛杀忠臣而重用屑小,这就使内部离心,边将灰心丧志的误国行径。蒙将军是秦国的万里长城,杀了他不吉祥。请陛下三思啊!”二世道:“你是拿长兄的身份来教训朕吗?”子婴说不敢。二世道:“你的话太不合时宜了!你怎能把蒙恬比作是廉颇和李牧?眼下朕要立威定邦,你却说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话,朕念你从小失去父亲,就不和你计较啦,快快退下吧!”子婴见皇帝还顾念他的身世而没有发怒,就只好退了出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