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苏立秋(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苏鉴也略读过几年书,做过秀才梦,待父亲一死,家产分成几份,四个兄弟一人一份,分到他手中的,只有这一套破房子并两亩薄田,因他体弱多病,又不善经营,几年下来,越加穷困。

他先前在庙里帮人抄写,赚点家用,这阵子咳嗽,自不能往庙里去,再加上娘子生了第三胎,家里要用钱,可手底却艰涩,种种不如意突然全部涌上心头,化成了怒火。

苏鉴跳着脚,伸足一踏,把炭炉并陶罐一脚踏翻,咆哮道:“不活了。”

一声响,炉子横地,陶罐碎了一地,药渣洒在地下。

苏立秋吓得一缩,双手抱头坐在地下,动也不敢动。

杨氏在里屋听到声响,忙放下杨小妹,揭帘子跑了出来,一眼见得地下的狼藉,顾不上说什么,忙忙去灶下找了另一只缺了口的陶罐,用水一洗,拿了过来,用手抓起地下的药渣放进陶罐。

所幸炭炉子没有摔坏,杨氏抓一块破布垫手,扶正了炭炉子,再拿来火钳,把炭挟了进去,另添了几块,用扇子扇了扇,把陶罐放到炉子上,倒了两碗水,另寻一只木盖子盖上去,交代苏立秋道:“看着药,煎好了倒给你阿爹喝。”

苏鉴看着杨氏的动作,一腔悲愤化为一腔悲凉,自己也觉没意思,一时压住涌上喉咙头的咳嗽,狠狠挥拳,打在大门上,再一甩手,迈步出门。

杨氏抬头看着他的背影,抬手遮遮眼睛,掩去泪意,吩咐苏立秋道:“天冷,你拿一件棉袄追出去,给你阿爹披上。”

杨氏生产时,伤了身子,产婆交代过,现下天冷,最好不要出屋子,免得添加产后伤寒。

苏立秋忙忙道:“阿娘,您快进屋里去。”

她说着,去里屋找苏鉴的棉袄,拿了抱在怀里追出去。

她追了一路,差不多要追上苏鉴时,苏鉴突然停下步子,转过身喝斥道:“拿回去!”

苏立秋见他特别凶,便不敢上前,眼见着苏鉴走远了,她依然呆站在当地。

一阵寒风袭来,她缩了缩脖子,抱紧了棉袄,虽小小年纪,已感觉到人生悲凉。

待回家,杨家得知苏鉴没有要棉袄,只喃喃道:“再吹了风,这咳嗽更不好了。”

苏立秋倒不敢闲着,忙又扫地喂鸡,又拿两只小桶跟着邻居去井边挑水。

午间,杨氏在里面哄苏小妹睡觉,苏立秋去揭米缸,这一揭,动作便顿了顿。

米缸里的米只够煮一顿。

若不是早间阿爹发了脾气,阿娘伤心难过,米缸里没米的事,自然要告诉他们,但是现在……

苏立秋默默把米缸底的米扫净,淘米下锅,煮了小半锅稀饭。

她盛了一碗稀饭出来,再从咸菜缸里挟出一片咸菜,端进去给杨氏。

剩下的稀饭只够一人吃。

苏立秋把剩下的稀饭盖好,准备留给苏鉴。

她喝了半碗水,想等苏鉴回来,再说米缸没米的事。

等来等去,苏鉴没有回来。

邻居的大孩子大米过来喊她一起去寻草,她便拿了筐子背着,跟着大米走了。

所谓寻草,是去河边不远处的森树里,扫拢地下的树叶放到筐里,再背回家,铺在门口晒一晒,晒干了用来烧火做饭。

苏立秋背着半筐树叶回到家里,早饿得眼前一阵一阵发黑,脚步虚浮。

这时候,苏鉴依然没有回家,杨氏正在里面喊她煮饭。

苏立秋默默把午间剩下的稀饭热了热,端进去给杨氏。

杨氏起猛了,头有些晕,没有发现苏立秋的异常,只快速吃了稀饭,一边道:“把灯掌起来,待会儿你阿爹回来时,才不会磕着。”

苏立秋“嗯”一声,收拾了碗出去。

她掌了灯,天一点一点黑下去,苏鉴没有回来。

她饿极了,看着桌子上的残影,总感觉那是一只一只鸡腿。

她用手摸着“鸡腿”,突然想起有次送饭到庙里给阿爹,听到一个和尚跟人描绘,说人死了可以去一个极乐世界,那个世界没有饥饿,没有苦难,特别美好。

特别美好,哪是不是可以随便吃鸡腿?

小小的、六岁的苏立秋,立在灯影里,突然萌了死志。

作者有话要说:开新文,希望有人看有人留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