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56章 第 56 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俞悦桐家全部的老鼠肉干全拿去换了钱,但她没有等到最后一天,而是将每天当成最后一天,能买多少东西尽可能地就买多少。

俞小姨都惊呆了,忙问自己姐姐这是要干嘛,以后的日子还过不过来?!

俞小姨知道俞悦桐能挣不少钱,但没想到她这么虎,现在经济形势这么差,手里有钱的都舍不得花太多,俞悦桐一下花这么多的钱,以后怎么办?

俞小姨本意是想让俞妈妈劝着点女儿让她少花钱,但最后反而把自己搭进去,又晕晕乎乎地给俞妈妈转了不少钱。

俞小姨和俞悦桐家离得近,为了焦虑,两家最近都是一起买东西的,钱由俞悦桐先垫上,俞小姨想要什么再挑,完了最后再把钱给俞妈妈就是了。

俞外婆心疼小女儿,找俞悦桐偷偷给了钱,让俞悦桐帮忙找找门路,找个卖太阳能发电机的路子,给母女三个也买一台。

她倒是不知道什么末世不末世的,但家里安装了太阳能的发电机后有多舒服便利是有目共睹的。

俞外婆不知道家里除了太阳能的发电机还有柴油发电机,好几个大功率的发电机一起工作才保证了家里的“正常”用电。

但俞外婆想买太阳能发电机的想法并没有错,倒不如说是相当地正确。

或许是物极必反,连绵的暴雨之后,迎来的就是看不见尽头的大晴天。

照理说水汽蒸发后会有水蒸气聚集形成乌云,大片大片的土地被积水覆盖,照理说雨不会少,然而事实却是诡异地晴天晴天大晴天,晴得人心里发慌,手里发汗,身体发虚。

现在的油价贵,火力发电是主力,z国咬牙供着,水力发电能缓解很大一部分的电力资源紧张。但等到无尽的晴天来临后,水力发电就成了纸上谈兵,z国的太阳能发电又没铺开,一下子就水和电都无法供应了。

没水没电,网络也自然没有了。

俞悦桐都不想回忆上辈子的这段时光。

毕竟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让已经习惯了自来水、电、灯、手机和网络的现代人彻底意识到末世来了。

这辈子国家有了准备,想来怎么样不会比上辈子更加糟糕。

太阳能发电机的事情并不急,现在家里更重要的事情是一屋子的物资。

家里这些东西都是大伙一起买的,虽然能往空间塞一些,但满屋子的东西大伙心里都有个数,少一点还能说是装起来了,少太多傻子都不相信。

但家里的空间就这么些,买的东西又太多,放在哪里,怎么放,就成了大问题。

“咱们家的层高高,要不然买点钢棍和塑料板,在上面再隔一层阁楼吧。”三米多的层高是江山小区的卖点,三米多的层高采光好通透有开阔,加上技术在进步,原本墙体保温不好的这个弊端也被解决了。

住起来十分舒服。

隔出阁楼也不是不行,小区内不少人都是这么做的,隔出一层做儿童房,或者宠物活动区,空间利用率一下就多了不少。

不少养宠物的住户就是看中这点,才舍得花这么高的租金租在这里的。

俞悦桐打算隔出一米的空间,钢棍和塑料板的组合不是很稳固,当用来塞纸巾卫生巾这些轻一些的物品还是可以的。纸巾不算重,本身又是规则形状,四四方方的像搭积木一样,用胶带粘连好后再放上去叠满,能利用的空间一下就大多了。

“这么一看家里感觉突然小了好多啊!”

三米五和两米五的层高听着只差了一米,但做了隔层的房间和没做隔层的房间一进去,视野和感觉立刻就不一样了。

家里不少房间做种了树,种树的房间是怎么不能做隔层的,下面为了给树根留住土已经加了很多的高度,再将上面的层高降低,果树就没有空间可以长了。

养鱼的房间同样也不能,都是水,太过潮湿容易让纸巾潮湿发霉。

挑来捡去加了能加隔层的房间只有那么几个,比如卧室之类的。

“幸好当时连隔壁也给买下来了。”如果真的只买了两间房子,东西不一定能放得下。

俞悦桐家需要挑挑拣拣,俞小姨那里就简单多了。

除了卫生间、竹鼠养殖室和菌菇室,其他地方都做了隔层,两层钢棍像交错的网,中间放上干燥剂包,上下用塑料板固定盖好。

人不能爬上去,但拿个梯子配合伸缩杆拿去东西还算是方便。

轻的东西放上面,俞家的床底和衣柜也空出了不少。

大米和面粉用真空袋子重新装好抽成真空,做成类似积木的巨化版本的大米面粉砖,一个一个地垒好放进床底和衣柜的最上层。

书房的书柜是用实木板一格一格钉在墙上的,十分牢固,四面墙全是书架,俞悦桐当时说是“美观个性实用”但这回将粮食抽成四四方方的真空长方形或是正方形后,才发现这面墙是“早有准备”。

俞悦桐脸不红心不跳:“我特意选的差不多的袋子尺寸,把书拿出来放米,很不错吧?”

一格格地将东西填满后,俞悦桐再让俞爸爸买点木板回来,刷上和水泥和腻子再往书架上做个门,看起来就和墙没什么区别了。

至于木板和木板的缝隙,那就更简单了,再买一些书柜,摆上去,也当做储物柜用。

“书的话我问问朋友要不要,卖了怪可惜的。”俞悦桐也就是找了个借口将书的处理权拿到自己手里,转头就把这些书收进了空间里。

书房基本上只有俞悦桐用,俞悦桐也不是非要在书房才能干什么事,是当初俞爸爸和俞妈妈觉得家里得有个书房,才留出了书房的空间。

但在末世这种情况下,书房就成了浪费,所以这次直接将可有可无的书房改造成了仓库。

俞爸爸去拉了几个大货架,货架和货架之间留出过道,有什么东西就往上面塞就行了。

零食牙膏牙刷毛巾沐浴露洗发露洗衣液,全部往这个房间放。

米面粮油和纸巾卫生巾这几样又多又占地方的东西收纳好后,剩下的就是一些蔬菜水果和肉类了。

鸡胸鸭胸全部切片烘干,加一些料酒葱姜水上锅蒸后再料理,就没什么腥味,还比普通的肉多了一些嚼劲和香味。不管是人吃还是狗吃都方便。

鸡腿鸭腿全部洗干净划出花刀下入调料进行腌制,之后再裹上鸡蛋液淀粉和面包糠放入油锅里炸,炸完冷却后再冻起来,之后想吃再用烤箱或是空气炸锅热一下味道就和现炸的没太大差别。

猪蹄肥肠猪肚牛腱肉牛筋牛肝鸭脖鸡架这类拿来分批地卤,卤完后照样是拿来冷冻。

猪肉分一部分来做酱油肉,在酱油里腌制泡过的肉自然晒干,豆香和肉香在时间的作用下散发出迷人又美妙的好滋味。

另一部分则是拿来灌烤肠,玉米味、黑胡椒味、脆骨肠、原味,一共做了四种口味。

周诗文手气好,最后一天的促销活动中抽中了一台烤肠机。烤箱和平底锅自然也能做出好吃的烤肠,但无论从那种角度来说,烤肠机做出来的烤肠才是yyds!

剩下还有牛肉和羊肉,取一部分做风干牛肉条,和烤羊排,剩下的全部做成牛肉饺子和羊肉饺子。

至于那些蔬菜水果,要么做成菜干果干,要么就做成腌菜。

一家人忙忙碌碌连轴忙活了一个多星期才算把一切搞完。

整个虞城乃至整个z国,这段时间里也都陷入了热火朝天的忙碌中。

腌菜、熏肉、晒鱼干、晒肉干……到处都飘着食物的香味。

不是过年,人人脸上的笑容却比过年还开心。

今年的“年”没有什么年味可言,毕竟过年前大伙物资匮乏,如果不是那一波“年货”活动,不少人都还在忍饥挨饿。

忙忙碌碌的抢购和处理食材多少有了一些和平的意味,今年这个年没有除夕夜没有大鱼大肉、大年初几没有走亲访友、更没有剩菜热了又热,电视网络上的娱乐节目更是少得夸张,但家家户户的米桶和冰箱都是满满当当的。

尤其年货活动的最后一天大促销,更是让绝大部分人觉得物资匮乏的困境已经过去。

“哎呀,亏了亏了,以为以后要闹饥荒,我一口气买了五十袋大米和五十袋小麦,天呐这么多东西我怎么吃得完啊!”

“你那还好,我可是鬼迷心窍买了一百包的盐啊!一百包!我又不是要把盐当饭吃!这么多吃得吃到下辈子吧!”

“那你们卖我一点?我买的时候犹犹豫豫,就买了一点,现在看着家里空空荡荡的房间,又觉得好像有点过意不去。”

“嗐、嗐,这有什么过意不去的。行了,我还得回家打屋子去呢,回聊啊。”

“我看得浇水去了,之前买的那么多菜种好不容易发芽几盆了,虽说现在也不缺菜吃,但也不能浪费了啊!”

“……这些人就是来凡尔赛的吧!”

说归说,但买都买了,对之前的高物价心有余悸的市民还是很实诚地将尽可能多的生活物资搬回了家。

掏空家底购物的很少,但从中最大程度地挤出钱来买物资,这已经是大部分人不用说也会这么去做的“趋利避害”本能了。

总归这些东西都是自己吃的自己用的,再怎么着都不可能亏!

二月的时候,气温还是缓慢地上升,俞外公和俞爷爷在商量着包地的时候。

老家的地被淹了,水到现在也还没退下去,老家沿着河,一眼看过去分不清哪里是路哪里是田哪里水河,靠都不敢靠近。

现在国家给的政策倾斜和农业补贴非常不错,种了一辈子地的两个老人又开始动种地的心思了。

俞大舅不知道从哪里听说老父亲去种地的消息,火急火燎地就打电话过来了,和俞外公吵得热火朝天。

“你都七十多了,还种什么地!?我又不是养不起你!又不是缺你这口吃的!你不为自己考虑考虑,也该为我们几个子女考虑吧?你住在大妹大妹夫家,住着住着跑去种地了,不知道的人以为大妹和大妹夫给您气受了呢!你这不是让大妹和大妹夫为难吗?!”

“行,你不为我们考虑,那悦悦呢?她现在名气这么大,不知道多少人眼红她的,没有的事都能编造出来坏她名声,你这不是给人递现成的木仓吗?!”

但是俞悦桐却一反常态地很是支持:“种地?可以啊,但种什么得选好。”

俞外公和俞爷爷脱口而出:“早稻!”

俞悦桐立刻就给否决了:“往年早稻怎么说也得三四月,今年这么冷,说不定四月下旬甚至五月才能种,既然都是四五月的事情了,你们现在着什么急?”

受过饥荒的苦,饿怕的老人总有一种不安的恐慌感。

如果真的没什么事。家里不会买这么多粮食,但如果真的会有什么事,家里的这些粮食也不够!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够”,而是这些粮食不够给他们带来可以安稳生存的安全感。

“那就种萝卜土豆!。”萝卜和土豆是耐寒作物,往年他们这里二月份就有勤快人洒种子种萝卜了,今年天气冷,二月的温度虽然渐渐回升,但还是零下三四度的样子。

这个温度不好种菜,但俞外公被这鬼天气逼得也会用手机软件查未来十五天的天气预报了。

他看过了,十二天后气温就上升了,大概三月初就能回温到零度以上。

现在可以先进行萝卜的育苗工作,等温度上去了再将萝卜苗移植到田里去。

土豆就更简单了,耐寒、高产又皮实。

等温度再稳定一些,茼蒿、白菜、胡萝卜、花菜也都可以了。

“咱们也不搞多,就包五亩地,我和你爷爷我们两个人干得完还不累!”俞外公种地经验可老道了,一下就把事情给安排得妥妥当当。

“那行,明天我去提交材料,咱们包两百亩吧。我爸的厂子被淹了,咱们一家正好都种地去!”

俞外婆第一个不同意:“悦悦你怎么能去种地呢?!你不读书啦?!”

俞悦桐假装无奈地说:“a国那边那么乱,我们学校好几个教授都没了,今年能不能开学还是个问题,唉。”

“没了?什么没有?人……没啦?”

这个对老一辈来说冲击力太大了,毕竟在他们的印象里a国还是那个富饶到河里流淌的都是牛奶的国界,完全无法想象在那地方还有人被饿死的惨状。

尤其俞悦桐说的是她们学校的教授。

教授欸!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社会的上流人士了吧!

俞悦桐叹了一口气:“被木仓打死的。”

几个老人都倒抽了一口冷气,z国禁木仓,以前总听外国随处能买到木仓自由,现在一想,买把木仓跟买把菜刀一样简单,那也太可怕了!

菜刀砍人还能逃,木仓打人那是能逃得了的吗?!

“悦悦啊,外婆觉得学不学历的,其实也没那么重要,本科毕业已经很棒啦!你看,外婆连小学都没上过,不还是平平安安活到七十了吗?咱不去那a国了!咱们就留在家里!”

俞奶奶生怕她还有去a国继续念书的冲动,连忙说:“对!对!咱们悦悦就在家。闲着没事想活动活动筋骨了,就去拔拔草浇浇水。什么时候想躺着就回来睡觉!”

“a国也就那样!”

“可不是嘛!”

俞家人一唱一和的,将a国留学这事说得好像只有傻子才会去一样,有了这事一打岔,“两百亩”地的这个数字,也就被忽略了过去。

两百亩地,俞悦桐只准备种土豆和萝卜。

土豆一百五十亩,萝卜五十亩,这两种作物的亩产量都在八千斤左右,两百亩能种出八百吨的土豆萝卜来。

土豆可以做成土豆淀粉和土豆面,干燥的粉和面真空包装后能保存相当长的时间。

萝卜切丝晒干后也能保存至少一年以上的时间。

这些东西,不管是拿来自己家吃,还是拿去换其他物资,都是相当不错的好东西!

至于俞悦桐家里没这么大的地方,这个问题那就更好解决了!

106的住户断供了。

106的房子是他们刚买的,还没再次装修就被水泡了,被淹的第一时间就离开了这里去其他高层房子居住,这不是他们唯一的房子,甚至因为是用家里老人名义买的房子,所以考虑了权衡利弊后,断供了。

一楼的层高是3米九,面积也大,他们买的时候是九万八一平,加上公摊总价四千万,送了一个院子和两个车位。

首付就交了一千多万,但起拍价却只有零头。

可即便只有零头,依旧法拍流拍了一次。

第二次的法拍会在近期举行,俞悦桐准备价格合适就买下来。

法拍房也是能进行贷款的,虞城没有限购政策,第一套房的优惠早已经用过了,这套房子的首付比例大概在40左右。

如果能控制在两百万左右捡漏的话,俞悦桐还是很愿意的。

同一栋楼,超大面积,拿来做仓库不需要太精细的装修,只要做好防水干燥措施,就能拿来当大仓库用。

再做好防护措施,堆满后直接做成封闭仓库的样子,不需要考虑自己拿取方不方便,只考虑安全性。这批食物就作为最后的底牌。

不过抱着这种想法的人似乎不少,二次拍卖价超出了俞悦桐预期的一点点,不多,就五十万,但俞悦桐还是放弃了。

她手里的钱不少,但也绝不能称得上一句“多”。

为了一个明面上的仓库就占用这么多资金不值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