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42章 042(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过年前,盛庸军大败于朱棣大军。年后,以李景隆和盛庸为首的大军再次与朱棣大军交战。

这次交战的地点在夹河。

南京朝廷再次任命李景隆和盛庸作战,主要是想给他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南京朝廷没人。

对于李景隆和盛庸他们,南京朝廷给予了厚望,希望他们能一洗前耻,打败朱棣大军。李景隆他们也信誓旦旦地表示他们这次一定会获胜。

夹河一战,战况非常激烈危险。李景隆他们使出了全部力量,有一种孤注一掷的感觉。不过,还是被朱棣亲自率军打败。

盛庸军再次战败的消息传回南京,朝廷一片惶恐不安。最重要的是南京朝廷一时间没有任何能挽回这个局面。没办法,南京朝廷再次宣布罢免驱逐齐泰和黄子澄他们。

南京朝廷以为这样做就能打消朱棣出兵的理由,可惜朱棣对此不予理睬。之前,齐泰和黄子澄被罢免,但是实际上还是被建文帝重用。

朱棣深知这是南京朝廷糊弄他的伎俩。再者,就算南京朝廷真的贬逐了齐泰和黄子澄,朱棣也不可能停止出兵

他再次发檄文痛斥南京朝廷,并且要求建文帝亲自承认错误,还要朝廷彻底撤兵。如果南京朝廷做不到,他将会继续出兵。(选自——明成祖传)

南京朝廷认为朱棣太过咄咄逼人,但是他们一时间也没有变法改变他们一直战败的颓势。

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人向建文帝出了一个主意。南京朝廷可以撤兵,但是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让朱棣把他的长子和长孙送到南京。

关于朱瞻基的传言,这一两年早就在南京传遍了。建文帝和朝中大臣们都有所耳闻。

如果朱棣不愿意把世子和孙子送到南京谈和,就说明朱棣是真的想造反。

朱棣收到南京朝堂传来的条件,自然非常生气。

“王爷,南京朝廷太卑鄙了,竟然要让小殿下做人质。”朱能一脸愤怒地说道,“小殿下才两岁,他们竟然这么恶毒。”

张玉忿恨地说道:“用稚子来做人质,南京朝廷还真的能做出来。”

朱棣阴沉着脸哼道:“以齐泰、黄子澄和为人,他们能想出来这么恶毒的计谋也不奇怪。”如果只是让朱高炽去做人质,朱棣反而不会生气,但是南京朝堂竟然要求朱瞻基跟朱高炽一起,这就惹怒了朱棣。

“小殿下才两岁,南京朝廷为什么会点名让小殿下去?”朱能满是困惑地问道。

张玉猜测道:“南京朝廷应该听说了不少关于小殿下的传言吧。”

“南京那边不是禁止了吗?”

“再禁止,关于小殿下的传言,他们还是听说了啊。”张玉一脸鄙夷地说道,“不管怎么样,他们想要扣押小殿下做人质,真的是太无耻了。”

“王爷,您打算怎么办?”

“本王当然不会同意。”朱瞻基就是朱棣的命根子,想要扣押朱瞻基做人质,无异于要了朱棣的命。

朱棣不仅没有同意,又发檄文叱骂南京朝廷卑鄙无耻,竟然想要扣押两岁稚子做人质。

老百姓们也觉得南京朝廷过分了,竟然想要让人家两岁的孙子去南京做人质。

当建文帝提出让朱高炽和朱瞻基一起来南京时,就有大臣反对,说朱瞻基只是两岁的稚子,这么做会被天下人诟病,但是建文帝只听方孝孺他们的建议,对于其他大臣的话不怎么搭理。

因为这事,南京朝廷在老百姓们心目中的印象变差了很多。

北平府的老百姓们知道这件事情后,都在痛骂建文帝和南京朝廷。

不说小殿下是真龙,就说小殿下才两岁,从北平府一路长途跋涉去南京,谁能保证小殿下一路上会平安无事。

小孩子本来就容易生病,还容易夭折。如果在去往南京的途中生病,南京朝廷能负责吗?

在老百姓看来,南京朝廷这是要他们小殿下的命。

燕王府里,朱高炽也在和燕王妃说这事。

“要我去,我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要瞻基和我一同前去,这是万万不行的。”

燕王妃拧着眉头,脸色微沉:“允炆应该听说了有关瞻基的传闻。”

“瞻基才两岁多啊,再怎么样也不能让瞻基去南京吧。”朱高炽冷着脸说道,“北平府离南京千里迢迢,瞻基这么小怎么可能承受得住这一路的艰辛。南京朝廷是想要了瞻基的命。”

燕王妃沉着脸没有说话。

朱高炽长叹一口气说:“我一直觉得允炆兄长是个仁慈的人,没想到他……却是个恶毒的人。”如果瞻基在去南京途中有个三长两短。南京朝廷不仅不用吹灰之力除掉了瞻基,还不用负责,真是一石一鸟的好计谋。

燕王妃微微叹息道:“人是会变的。”说完,她又说道,“他出了如此下作的计策,看来是被你爹逼得快要走投无路了。”

“娘,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换做是爹,他绝不会让允炆兄长把他两岁的儿子送来做质子。”朱高炽觉得这不是走投无路的缘由,而是人品问题。“爹说的齐泰和黄子澄他们,果然是妖言惑主的奸臣。”

“你放心,你爹是绝不会同意瞻基去南京的。”

朱瞻基这是跟朱盘烒从外面走了进来,一路小跑到燕王妃的面前。

“奶奶,听说有人要我去南京?”

燕王妃见孙子额头上有汗水,掏出手绢给他擦了擦汗。

“怎么,你想去南京啊?”

朱瞻基点点头说:“想去。”

“瞻基,你想去南京?”朱高炽惊了。

“爹爹,皇宫不是在南京吗,我还没有去过皇宫,想去南京看看。”

燕王妃摸了摸朱瞻基的脸,温声道:“等你爷爷到了南京,我们再去南京,好不好?”

“好啊。”

听到朱瞻基这么说,朱高炽在心里松了一口气:“爹爹还以为你现在就想去南京。”

“我现在去南京做什么?”朱瞻基看向他爹爹,一脸神气地说道,“爹爹,我虽然小,但是我也知道允炆叔叔见我去南京没安好心。”

“哟,你还知道不安好心啊?”朱高炽逗儿子玩,“那你说你允炆叔叔安得是什么心啊?”

“很简单啊,允炆叔叔想要爹爹和我去南京做质子啊,这样就能牵制爷爷啊。”朱瞻基可不是白跟朱标读书的。

“你竟然知道啊。”朱高炽一脸惊讶地说道。

“爹爹,我又不是傻子。”朱瞻基觉得自己被他爹爹小看了,气鼓鼓地说道。

”那你说说为什么允炆叔叔偏偏要你和我去南京?“朱高炽继续问道。

“爹爹,你是世子啊,是爷爷的嫡长子,而我是爷爷的嫡长孙。”

燕王妃低下头亲了亲朱瞻基的小脸,夸赞道:“我们瞻基真聪明。”

朱瞻基小手一叉腰,表情非常得意:“那是,我一直都很聪明。”

“是爹爹小看你了。”朱高炽没想到儿子竟然能想到这方面来,“我们瞻基真厉害。”

朱盘烒在一旁无比赞成地说道:“瞻基是最厉害,最聪明的。”

朱瞻基抬手拍了拍朱盘烒的肩膀,笑着说:“知我者盘烒叔叔也。”

燕王妃好笑地伸手点了点孙子的额头:“你啊……”

“奶奶,允炆叔叔这么坏的吗?”朱瞻基说道,“明明大爷爷和雄英叔叔那么好,怎么允炆叔叔这么坏啊。”虽然他原本就不太喜欢允炆叔叔,但是没想到他竟然这么坏。

”虽然你允炆叔叔是你雄英叔叔的弟弟,但是你允炆叔叔和你雄英叔叔并不像。“在燕王妃他们所有人心目中,朱允炆是比不上朱雄英的。

朱瞻基点点头赞同道:“也是,雄英叔叔那么好,还那么聪明,允炆叔叔怎么可能比得上他。”在朱瞻基的心目中,他雄英叔叔是最好的。“我要向大爷爷他们告状。”

“告状?”朱高炽好奇地问道,“你要告什么?”

“告允炆叔叔欺负我啊,我要让大爷爷和雄英叔叔去允炆叔叔的梦里揍他。”朱瞻基一脸坏笑地说道,“打他屁股。”

朱高炽想象了下画面,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爹爹支持你告状。”

燕王妃轻拍了下孙子的小屁股,“好了,你和盘烒继续去玩吧。”

“好嘞,盘烒叔叔,我们继续去抓虫子吧。”朱瞻基牵着朱盘烒的手往外跑。

天气变暖和后,朱瞻基和朱盘烒就变成了熊孩子,不是在花园里捉虫子,就是在花园里辣手摧花。

府里的下人们都被他们捉弄过。他们抓到虫子,故意送给下人们,吓得白桦他们哇哇大叫。

朱瞻基和朱盘烒拿着捕网四处抓蝴蝶。

不管外面发生什么事情,燕王府是安宁的。

宁王的院子,宁王正在抚琴,宁王妃坐在一旁绣花。

“十七爷爷。”

“爹爹。”

听到两个小兔崽子的声音,宁王的眉头立马皱了起来,手下的琴声发生了一点变化。

朱瞻基跑到宁王的面前,小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十七爷爷,你把手伸出来。”

宁王一听到这话,眉心狠狠地跳了下,脸色变了下,立马抱起琴,站起身准备离开。

朱瞻基挡在他的面前,随即把手中的青虫吵他的脸扔了过去。

“啊!”宁王大叫一声,随即拔腿就跑。

“哈哈哈哈哈哈……”朱瞻基和朱盘烒双手叉腰,两人仰着小脑袋,哈哈哈大笑地笑话宁王。

“朱瞻基!朱盘烒!”宁王咬牙切齿地叫道。

朱瞻基又抓起一只虫子朝宁王扔了过去,宁王吓得直接跳了起来。

“走远点。”

宁王妃好笑地看着宁王被两个孩子追得四处乱窜。

“朱瞻基,朱盘烒,你们两个小兔崽给我住手!”

“十七爷爷,虫子很可爱的,很好玩的。”朱瞻基拿着虫子追着宁王跑。

“朱瞻基,你给本王滚远一点。”

这段时间,基本上每天都会上演这样的戏码。

谁都没想到打仗凶横的宁王,不仅好哭,还怕虫子。

最后还是燕王妃来叫朱瞻基回去用晚膳,这才拯救了宁王。

宁王当天晚上,抱着他的琴去道观,决定一段时间不回燕王府。

燕王妃牵着朱瞻基回自己的院子,“以后不许再拿虫子吓唬你十七爷爷。”

“奶奶,十七爷爷没怪我啊。”朱瞻基歪着小脑袋说道,“而且,十七爷爷玩的也很开心。”

“明明被你们吓得半死,哪里开心了。”

“我觉得十七爷爷挺开心的。”

燕王妃捏了捏朱瞻基的小脸,无奈又宠溺地说道:“你就是皮。”

“奶奶,我肚子饿了,我们赶快用膳吧。”朱瞻基拉着燕王妃的手跑了起来。

“慢点,慢点跑。”

膳厅里,白桦他们已经摆好膳。

燕王妃亲自给朱瞻基盛了一碗汤,“小心烫,慢慢喝。”

“奶奶放心,我会慢慢喝的。”朱瞻基拿着勺子,舀起汤一口一口地慢慢喝。

今年过了年后,朱瞻基就开始自己吃饭,不让燕王妃他们喂。

喝完一碗汤,燕王妃又给他盛了饭,夹了菜。

朱瞻基毕竟还小,虽然自己吃饭,但是动作还是不太熟练,经常吃的满嘴都是油渍或者饭粒。

燕王妃看到也不会说他,让他继续吃。等他吃完,她这才拿帕子擦干净他的嘴和手。

用完晚膳,朱瞻基跟着他奶奶去散步。

他蹦蹦跳跳地走在燕王妃的面前,嘴里背着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燕王妃走在孙子的身后,陪着他一起背诗。

散完步,祖孙俩回到偏殿。

燕王妃看书,朱瞻基练字。

等到戌时,燕王妃带着朱瞻基去耳房洗漱。

朱瞻基趴在床上,捧着小脸,摇晃着一双小脚,认真听他奶奶说故事。

听了一会儿,他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梦中,朱瞻基一见到朱元璋他们,就向他们告状。

“曾祖父、大爷爷、雄英叔叔,允炆叔叔欺负我。”

“什么,允炆欺负你?”朱元璋惊愕地问道,“怎么回事?”

朱标和朱雄英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两人的脸上一片关切。

“曾祖父,我跟你们说允炆叔叔要我和我爹爹去南京做质子。”朱瞻基一脸气愤地说道,“你们说他坏不坏?”

“允炆竟然让你去南京做质子?!”朱元璋和朱标异口同声地说道,父子俩都怒沉着一张脸。

朱雄英也皱着眉头,冷下脸说道:“瞻基才两岁,一弟竟然让瞻基去南京做质子?!”

“允炆怎么回事?”朱元璋沉声道,“瞻基才两岁,怎么能去南京?”

朱标沉着脸说道:“允炆这是要……”瞻基才两岁,让他去南京,如果在路途中出事怎么办。

“大爷爷,雄英叔叔,你们这么好,为什么南京的允炆叔叔这么坏啊?”朱瞻基原本就不太喜欢朱允炆,经过此事,他更不喜欢朱允炆了。“大爷爷,你们要帮我教训他。”

朱元璋点点头说:“是该教训他。”

朱标问道:“瞻基,你想怎么教训允炆叔叔啊?”

“大爷爷,你们去他的梦里,打他的屁股。”朱瞻基气哼哼地说道,“要打五十下。”

“好,打他屁股,还打五十下。”

“曾祖父,一下都不能少。”

朱元璋伸手戳了戳朱瞻基的小脸蛋,笑着说:“好好好,一下都不少。”

此时,远在南京的朱允炆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听到有人叫他。

“允炆!允炆!允炆!”

这声音很熟悉。

朱允炆睁开眼,循着声音望了过去,接着他难以置信地叫道:“皇爷爷、爹爹,大哥?”他朝朱元璋他们跑了过去,似乎还是不敢相信,“皇爷爷,真的是你们吗?”

朱标看着长大成人的朱允炆,心中自然是非常高兴,也非常骄傲。同时,又非常复杂。

“允炆,是我们。”

“爹!”朱允炆大叫一声,随即扑进朱标的怀里,哭了起来。

朱标没想到一儿子一见到他就哭,这让他不由地愣住了。

“爹……”朱允炆哭的非常大声,像是要把心里的委屈哭出来一样。

朱标抬手轻轻地拍了拍朱允炆的肩膀,温声地说道:“都大的人了,还跟小时候一样爱哭。”

朱雄英看着长大成人的弟弟,心情很是五味杂陈。

躲在角落地朱瞻基见到这一幕,在心里狠狠地鄙视了下朱允炆:多大的人了,还哭的跟一个小孩子一样。他一个小孩子都没有他这么好哭。

朱允炆还在哭,朱元璋听不下去了,板着脸说道:“还哭?”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朱允炆最怕他,听到他这么说,吓得立马不敢哭了。

“皇爷爷,大哥。”

朱雄英轻点了下头:“一弟。”

“大哥你……”朱允炆没想到再次见到大哥,大哥还是小时候的模样。

“跪下来。”朱元璋突然呵斥道。

朱允炆吓得心头一颤,双腿不觉发软,乖乖地跪在了地上。

“皇爷爷,孙儿没用,四叔他造反了。”

“你怎么回事,你竟然让瞻基去南京做质子,你不知道瞻基才两岁吗?”朱元璋自然知道朱允炆这么做的目的,所以他才会非常气愤,“让两岁的稚子长途跋涉去南京做质子,朱允炆,我就是这么教你的吗?”

“啊?”朱允炆原本以为朱元璋是怪他没有守护好大明的江山,让四叔造反一事。没想到朱元璋说的却是朱瞻基的事情。

朱元璋严厉地看着朱允炆:“啊什么啊,你是不是让高炽带着瞻基去南京?”

“是,皇爷爷是四叔……”

朱标开口打断朱允炆的话:“你四叔的事情,我们都知道。”

“爹,你们知道?”朱允炆一听这话,心里又委屈起来,“爹,四叔他……”

朱元璋不耐烦地打断朱允炆的话:“我们来找你,不是来跟你说你四叔的事情。”

“不是说四叔的事情,那说谁的事情啊?”四叔造反这么大的事情,皇爷爷他们竟然不在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