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4章 第24章(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这还远远不够。

头七日,她让商队的人四处去宣扬:来自波斯的胡麻酒一口就醉。

店家全城寻求高手挑战,真来了不少酒林好汉,他们对胡麻酒评价颇高,名头自此打响。

老酒肆的店家们依旧不上心。

后七日,柴三妙又放出话去:胡麻酒甘甜可口,妇孺孩童都可饮用。

巴扎里炸了锅,一口就醉和人人可饮,自相矛盾。

人们纷纷前来尝试,一探究竟,不管是老酒鬼还是寻常人,都能找到合适的口感。

吐火罗商队的小酒肆,一炮而红。

其实,柴三妙只做了一件事,她让多恰在酿酒过程中,保证一种口味,多种度数,自此,老少皆宜。

细化产品分类,让市场饱和最大化,这就是柴三妙喝遍巴扎得出的结论。

有了排队的人,就引来更多排队的人。

多恰和玛夏负责在前店招呼生意,柴三妙就在后院里数开元通宝,一日,阿鸳将正在做账的柴三妙拉走,“阿枝,快去看看吧,前店被人围上了。”

店里的酒坛堆满一个墙面,多恰和玛夏跟柜台前的客人不断解释,客人是两个身型壮硕的男子,虽未动手,光凭嗓门就足够吓人。

围观的人也不知道他俩在闹什么,不敢贸然上前,感叹多恰气运不佳。

语言不通,各说各话,当然说不清楚。

柴三妙听出两个男子的口音来自葱岭的朅盘陀国1,旋即上前,劝阻了两人的怒喝。

她说得简单的朅盘陀语,它跟疏勒语相近,两地约600里,而疏勒就在于阗的西边。

两个壮汉听到熟悉的家乡话,略微震惊,放低了音调,指着酒坛的封口,向柴三妙说了许久。

柴三妙凑近酒坛封口闻了闻,向多恰问了几句,立刻吩咐阿鸳取来酒盏数个,将柜台上卖给朅盘陀人的酒倒入盏中,分发给了在场看客。

看客不知所谓,都不敢喝,只有人群中一位面若冠玉的少郎,轻摇酒盏,举盏饮下。

朅盘陀人见少郎一口饮尽盏中酒,瞪大双眼。

柴三妙道:“如何?”

少郎很肯定,“满口甘洌纯香,佳酿。”

众人听后,才跟着饮下。

柴三妙向围观看客解释:“两位壮士来自万里外的朅盘陀,朅盘陀出名驹,盛产马奶,而关中酿酒惯用的是谷物和草药,原料不同导致酿造的工艺千差万别,朅盘陀的壮士显然是误会了。”

阿鸳将众人的空盏收回柜台,放到朅盘陀人面前,两人哑然,面露囧色,连忙从衣衫中掏出银制的指戒递给多恰。

多恰没收,将新启的酒坛扎好,交于朅盘陀人,两个人满意离去。

柴三妙几句朅盘陀语解除误会,保下酒肆的招牌,在场众人刮目相看,少郎问她,“朅盘陀人误会了什么?”

因为少郎适才的配合,柴三妙对他悄悄解释,“小店的酿酒之法有一道与众不同的工艺,初酒制成后,会将酒坛封口,用以发酵,为了密闭效果,小店用的干草混合的湿牛粪。”

少郎秒懂,大笑:“所以他们误以为有诡异气味的酒坛,是你们售卖变质的劣酒,才气愤难抑。”

柴三妙点头。

少郎走后,吐火罗商队很快就知道了她的身份,她姓马名佩玉,正是岐州刺史的嫡亲侄女,扶风马氏乃前隋显赫世家。

州府的主薄通知多恰,他家贵女看上了阿枝,如今刺史在雍城招募精通藩语者,阿枝就很合适。

贵女一纸书涵,将她推荐去府衙做个译语人。

柴三妙去了译馆后,工作谨慎又细致,翻译确保精准,少失误,业务能力得到上下同僚一致好评。

马佩玉很为自己的眼光得意,她时常来译馆找阿枝,次数多了,又嫌麻烦,便去请求伯父马刺史,让阿枝做她的私人教席,刺史对侄女甚为疼爱,便准了。

马佩玉不仅请柴三妙入府教学,也经常带她一路出席一些社交场合。

柴三妙有了见到仙游观监斋的机会。

马佩玉的伯父将为驾临岐州的关内道巡察使,举办一场游宴,地点定在城南郊外。

圣人钦点的关内道巡察使,事职御史中丞,乃是陈郡谢氏的五郎,谢潺是也,正是与清河崔氏的九郎并立世家榜样的那位。

柴三妙年幼时见过。

只是,不知道谢五哥还能不能认出平阳柴氏的女儿?

注释:

1朅盘陀——公元8世纪初叶,渴盘陀国王降附吐蕃,国亡,唐为阻抑吐蕃势力进入塔里木盆地,于此置葱岭守捉,《新唐书·西域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