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2章 殿下,何至于此!(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解缙支持太子,行部尚书黄福更亲近汉王,在官员当中,不是幸秘,众人知晓表态意味着什么。

最终,刘观升任本部右副都御史。

解缙抬头,瞥见朱高炽站在角落里,陛下也不询问太子的看法,连他都有想要放弃太子、转投汉王怀抱的心思。

支持皇位继承人,是很危险的事,如同赌局,输了不仅倾家荡产,还要掉脑袋,一旦下注,根本没有退路。

散朝后,解缙急忙来到右佥御史吴中的值房。

“陛下为何没选吴大人”

吴中轻叹一口气:“苏松湖嘉饥民赈济的事,本官为此事,觐见多次,陛下心里烦扰。”

“苏松湖嘉”解缙挑眉。

“苏州、松州、嘉定、湖州屡遭水患,田地无收,早年陛下曾派户部夏元吉,前往疏通淞河支流,奈何,仍旧连年水患。”

吴中神态缓了缓,继续道:“湖州已欠税粮,六十万石了。”

解缙皱眉:“天灾的事,陛下怎会怪你一人”

说到这里,便长吁短叹起来。

吴中深吸一口气,苦笑道:“当初,本官也是心切,眼见四郡之民,旧谷全无,新苗未成,老幼嗷嗷,于是告谕陛下,开仓赈济三十万石,给饥民牛种,言之凿凿解决此事,唉,哪料连年水患,时也,命也啊……”

解缙面色凝重,献策不力,又立下令状,虽说是为百姓,可也需为言行担责。

吴中猜到解缙的来意,压低声音笑道:“缙绅兄,是来和本官说,扶植太子的事”

解缙轻微点头,正欲开口。

吴中苦笑:“太子观政半月,我听盐票在江南颇为抢手,民怨也平息了,善政啊,不是我不扶植太子,此事尚待处置。”

解缙宽慰道:“不急不急,你先扶植太子,凡事总有办法解决的。”

吴中心说解缙滑头,太子和汉王,都是陛下的子嗣,立谁为君,那是陛下该决断的事。

再说,老夫扶植太子,太子能替我解决此事吗

就在这时,门口的掾吏便跑进来传:“吴大人,大人……快去见驾,陛下召见您了。”

吴中拿起官帽,来到奉天殿。

此时朱棣正翻阅淡黄纸册的奏本,面上惆怅,见到吴中进来,方才抬起头来:“今年,苏松湖嘉四县又向朝廷请乞赈济”

税粮一斤没交过,倒是朝廷赈济了三年。

吴中心里苦涩:“陛下,臣也觉着奇怪,可那四县,就是连年水患,臣惭愧,当初便是臣立状,而今却无从处置。”

朱棣放下奏本,吁叹一口气:“朕每年开春前,便命夏原吉去疏通淞江,就是忧虑百姓没了生计,变成流民,年年朝廷开仓赈济,也不是办法,四县拖欠了多少税粮”

吴中面露畏惧之色,艰难开口:“回禀陛下,至今年十二月,已然欠税三百八十万石…”

半个时辰过去…

吴中满面愁容出了奉天殿。

解决解决,就知道让老夫解决,朝廷倒是给粮啊,他娘的!气呼呼地提着衣摆,蹬蹬蹬走下御阶。

“再催,老夫就罢官。”

发泄一通后。

吴中嗟叹一声,背手垂着头走到长安左门,突然被鹿绒皮靴横拦去路,正气头上,还有不开眼的挡道,抬头,逐渐往上看,一张清秀的脸正微笑看着他。

“见…见过瞻墉殿下。”

朱瞻墉听朝廷任命都御史,好不容易拉下陈瑛,岂能让二皇叔的人占据,从朱元璋给的人选中,挑上了吴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