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085章 骑兵、布木布泰、红夷大炮(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两边很快进入短兵交战距离,彭勇抽出重刀,也不看身后,猛地劈向一个身材粗壮的白甲兵。

“杀!”

那白甲兵也不躲闪,用长斧挡住重刀,哐当声响,溅起一阵火花。

彭勇感觉虎口发麻,调整了一下握刀手势,那把长斧便带着风朝他脖颈斩来。

这位年轻的白杆兵战斗经验不足,此时重刀还未握稳,根本无法借力,只好猛冲上去,用身体撞向巴牙剌。

长斧砍空,精铁锻造的斧柄砸落在彭勇左肩上,白杆兵身上的锁子甲发出令人不安的吱呀声。

他感觉整个肩膀都要被劈砍下来,忍着剧痛将巴牙剌撞得后退两步。

不等他再次站稳,斧头再次迎面劈来,彭勇爆发出最后的能量,忍痛举起重刀迎向半空。

黑熊一般魁梧的巴音图大吼一声,将全身力量集中于长斧之上,对尼堪猛砍猛劈,在他的三次暴击之下,尼堪已经承受不住,口吐鲜血半跪在地上,手中举着重刀还在做无意义的抵抗。

巴音图看见尼堪脚后跟在苔藓上划出了条长长痕迹,再次扬起斧头。

“去死!”

扬起的长斧被藤蔓缠住,巴音图感觉脖颈冰凉,血水喷涌而出,回头看时,一只猿猴闪过林间。

~~~~~

护城河外竖起两架破旧的马车,这是这次次炮击的靶垛。刘招孙目测靶垛距离红夷炮约有四里。

明代关于红夷大炮有效射程的记载,非常凌乱,有些数据还前后矛盾,红衣大炮的射程从三里到三十里,变幻无穷。

四里的距离,已经远远超出了佛朗机炮和大将军炮的有效射程。

不知道眼前这门红夷大炮能不能打到四里。

如果打不到,那么,在开原城下炮决努尔哈赤的梦想,就要等待有缘人了。

刘招孙转身对茅元仪道:

“可以开始了。”

茅元仪指挥两个炮手用碎土木块垫在炮轮下,又用铁锚将跑轮固定。接着,炮手开始检查药包和铁弹。

刘招孙望那两个炮手一眼,发现正是那日用弗朗机炮和镶蓝旗对轰的韩真义和姚长。

韩真义和姚长现在升了炮兵营把总,手下各统领二十个炮兵。

茅元仪教授红夷大炮操作之法,便从这两位把总开始,等他们学会,再教授给其他人。

刘招孙见他们使用的是定装发射药包,有些惊讶,他虽不知定装药包具体怎么操作,却听过这种发射药包不仅可以提升发射速度,还能降低火炮炸膛风险。

据说这种方法是瑞典军事家古斯塔夫首创,十六世纪传到日本,没想到茅元仪竟然都懂。

其实,关于火炮射击的用药量,最理想的情况是,在火药完全燃烧的瞬间,刚好将炮弹推送至炮口,这样就能使炮弹获得最大推力。

如果火炮装的火药过多,不仅浪费,还有炸膛风险;如果过少,则炮弹受到最大推力后还在炮筒内,就会影响炮弹出膛的初速度,进而影响火炮的最终威力。

等到火药和炮弹装填完毕后,茅元仪取出个有点像游标卡尺的东西,在火炮前比划了一番,又拿出张白纸写写画画,刘招孙不知这是什么原理,可能还要用到些军事数学知识,他决定有机会向茅元仪请教一下。

金虞姬正要走近些观看,刘招孙一把拉住她。

“离远点!”

他知道红夷大炮极容易炸膛,何况还是山寨版,若是运气差点,全身会被炮架木屑打成刺猬,生不如死。

金虞姬连忙退后两步,也拉着刘招孙往后退去。

折腾了整整一刻钟,茅元仪总算瞄准了目标。他大喊一声,让众人往后退。

红夷大炮前,只剩下韩真义姚长两个炮手。

刘招孙望向前方,暗暗祈祷,千万不要炸膛。

忽然听见前面突然巨响,红夷大炮猛地向后一退,一颗黑色铁弹在众人面前一闪而过。

“打中了!”

众人抬眼望去,一架马车已经消失不见,地上都是木屑碎片,炮弹击碎马车,威力不减,继续向前弹跳了几下,最后一头扎进泥土里。

“清理炮膛,装炮!”

茅元仪大吼一声,从地上找到刚刚扔掉的卡尺,又开始对着红衣炮比比划划。

听到命令后,韩真义如同木偶人般,用一根缠着棉布的棍子,蘸水伸进炮管,开始清理炮膛,被火药烧热的炮管发出滋滋声响,大股大股水蒸气从里面冒出来。姚长则取来定装药包,将药包装入清洗之后的炮膛,用一块湿布放在炮口,防止炮膛内死灰复燃,提前引发炮弹。

刘招孙没再看下去,他从茅元仪忐忑不安的表情上已经推断,这位火炮专家三个月多月废寝忘食全力以赴研制的红夷大炮,基本算是稳了。

刘招孙盘算着,怎么才能一炮干死努尔哈赤或者皇太极。

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让后金汗黄龙帐进入大炮射程内。

也就是说,开原守卫战的主战场还是要放在城下。

一声巨响打断了他的思绪,第二枚炮弹再次命中目标,将另一架马车击成粉碎。

周围响起喝彩之声,茅元仪如释重负的喘了口气,身子瘫软在地。刘招孙连忙扶住茅元仪,这三个多月,茅先生拼了老命,不知经历多少个不眠之夜,刘招孙看着他两鬓斑白,想到茅元仪也才三十出头,不由微微叹息。

红夷大炮还不能达到史书记载的“一炮糜烂十里,一炮歼虏数百”。

不过,这种实心铁弹在战场上威力巨大,曾经有纪录,在欧洲战场上,有三十三名带甲的西班牙重骑兵被同一发炮弹打死。

为了尽可能的增大杀伤效果,炮手一般会沿着对角线的方向炮击敌人的行列(如果击中的话,对角线所穿过的敌人最多)。

所以,野战炮必须赶紧上马,刘招孙很想亲眼看看实心炮弹在严整的建奴军阵中犁过,是怎样的场景。

两名亲兵将茅先生抬走救治,刘招孙抚摸着微微发烫的炮管,叫来裴大虎,让他安排人手严密看护,不得让闲杂人等接触,尤其是城内那些外番商人。

裴大虎知道其中利害关系,立即着手去办。

刘招孙叫上康应乾,再去工坊看看燧发枪的进展,据说燧发枪已经有点眉目了。

刚走了两步,康应乾低声道:

“刘大人,听说你要派人去辽阳和川兵浙兵拉关系?”

刘招孙知道康应乾想要说什么,也不和他兜圈子,直接道:

“你是觉得乔监军不行?”

康应乾笑着摇摇手,朝四周看了看,见周围没人,接着道:

“他那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嘴巴大的能装下这门红夷大炮,让他去,非坏事不可。”

刘招孙当然知道乔一琦性格,只是眼下实在没有其他合适人选。

“乔监军和戚金将军是故交,多年的交情,除了他,还能有谁和戚家军说得上话?”

“再说,我会让袁崇焕多提醒他些。”

刘招孙没说出来的是,乔公子在辽阳还有大把银子,只有银子,才能真正解决戚家军在辽东的实际问题。

历史上浙兵与白杆兵交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粮饷分配问题,这些可不是靠一两句知心话就能解决的。

康应乾一点就通,直勾勾的望向刘招孙,问道:

“刘大人,你从京师带回的二十五万两银子,还剩多少?本官看你这两个月,又是招兵,又是造炮,还雇人挖矿,开办私塾,真是挥金如土·····”

刘招孙正要说话,远远望见秦建勋骑马朝北门这边跑来。

见他锁子甲上还有血迹,刘招孙问道:

“今日又遇上建奴哨马了?”

秦建勋翻身下来,望向刘招孙,低声道:

“大人,叶赫部布尔杭古来投奔咱们开原,约有八百骑,现在城北十里。”

“布尔杭古?”

刘招孙心头狂喜,今日真是双喜临门。

他对海西叶赫没什么印象,上次在浑江会盟,来去匆匆。

秦建勋连忙道:

“此人是布扬古的弟弟,他说他哥哥布扬古被镶蓝旗旗主剁成了两半,他要给布扬古报仇,也要把济尔哈朗剁成两半。”

刘招孙轻轻叹息,布扬古在浑江救过东路军,怎么说死就死了,而且还死的这般惨烈。

“看来济尔哈朗比那个阿敏要厉害的多,一战就灭了海西。”

康应乾听了冷笑道:

“后金都是蛮夷,把人家父子都剁了,真是欺人太甚,这位布尔杭古倒是志向远大,老夫很是喜欢。”

“刘大人,必定是蒙古人想抓他们去后金领赏,他才来投奔,不管如何,这是第一支投奔咱们开原的外番兵马,要好好招待。千金市骨的故事,刘总兵要好好讲一讲。”

刘招孙点点头,有了叶赫骑兵的加入,与努尔哈赤的决战便多了分胜算。

这样就可以让战兵腾出手来,去做更多事情,不像现在这样,天天东征西调,疲于奔命。

刘招孙见秦建勋还在等着回话,连忙道:

“你现在持本官令旗过去,告诉他们,本官刚才在和调试大炮,不必担心,再给他们带些干粮去。让他们先来北城。”

秦建勋站在原地不动,抬头望向金虞姬,又看看了刘招孙,欲言又止。

“秦司长,有话便说。”

秦建勋犹豫片刻,吞吞吐吐道:

“大人,他们还送来了蒙古美女,说是在科尔沁俘获的,还有些珠宝·····要送给大人。”

刘招孙回头看了眼,见金虞姬听得仔细,连忙摆手道:

“美女,本官不要·····他还有什么?”

“抢了莽古斯的孙女,说是一并送给大人,以表浑江会盟的诚心。”

康应乾听了这话,哈哈大笑:

“什么浑江之盟,老夫看这伙马贼是在科尔沁抢掠太多,怕蒙古人寻仇,便要把咱开原拉下水。”

“莽古斯,莽古斯。”

刘招孙喃喃自语,秦建勋以为总兵大人还有安排,不敢插话,忽听刘总兵问道:

“那小女孩可是博尔济吉特氏?”

秦建勋一脸茫然,他本是蜀地出身,哪里懂这些蒙古人的姓氏。

“末将不知,好像叫个布木布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