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3节(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猎户对他那么好,小秀才觉得,他不舍得猎户一直给他驾马车。那就买人罢。☆、第16章 搬新家的小秀才林安在马车上迷迷糊糊睡着后,等再次睁开眼睛,又到了第二天的晌午。林安:“……”这身子到底什么时候好?每天都睡那么长时间,太浪费了好不好?穿好衣袍,出门洗漱时,林安就看到林大丫和林二丫都戴上了他昨天买的簪子和耳钉。林二丫活泼,见林安出来了,还特特跑过来,晃着耳钉和簪子给林安看:“哥,你看,好不好看?”林安故作一本正经:“哪里好看了?我妹妹长得这样漂亮,再好看的簪子,到了我妹妹头上,也衬得不好看了。”林二丫被逗得“咯咯”直笑:“谁说不好看了?哥哥挑的,再难看都是好看的。”然后就蹦跳着跑去照看茂哥儿和平哥儿了。林大丫把林安的早饭端了出来,把东西放在石桌上,抿嘴一笑,就作了个福身的动作:“多谢哥哥。”然后跑去厨房把林安的药温在小炉子上,就抱着一大盆衣服出来,打算去河边洗衣服。林安见了,喊住林大丫:“莫要去了。昨天我才把王石送到县衙,打了三十大板,判了一年的流刑。四叔也被打了十板子。你这会子去河边,那些碎嘴婆娘,肯定要说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林大丫怔了怔:“那我去新房子那边。”新房子里有打的深井,可以取水。林安低头看一眼那一大盆的衣服,再看看已经渐渐变凉的天气,舍不得自家妹妹受罪,于是道:“别去了。以后衣服碗筷什么的,大丫都别碰了。哥哥待会就去县里,买几个人回来,让他们做那些费力气的伙计,大丫偶尔给哥哥做顿饭就好了。”林安还记得,林大丫和汪氏在原身参加院试前偷偷哭过一次,就是为了林大丫十三岁了,还没来葵水的事情。原身太小,不懂这些,林安却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林安想起这件事,虽觉尴尬,但是林大丫是他妹子,先前顾不上就算了,现下能顾得上了,他自然不能让林大丫再碰那些凉水,做太多家务,营养跟不上,葵水不来,不能继续发育了。还好林大丫不知道林安的想法,只当林安是心疼她,迟疑了一会,被林安又劝了几句,就答应了。天要冷了,一家人的冬衣还没有做,哥哥不让她多绣花,但是做衣服这种事情,倒是没有阻止。她还可以做衣服。林安只道林大丫是听话,满意的点了点头,吃了一碗羊奶,两张蛋饼,缓了缓,在院子里走了几步,过了一会,才把药给喝了。猎户也是这个时候回来的。他昨天看到林安疲累的模样,就猜到林安今天大概是起不来了,因此自己一早,就上了山,意外在陷阱里捉到了两只毛色纯白的成年狐狸,猎户心中一喜,又在山上采摘了些蘑菇、山楂和胡桃,就下山了。不过他没有把两只狐狸拿去给林安——如果小秀才看着狐狸可怜,让他放了怎么办?——他直接把两只成年狐狸放在了新家,他自己的住处,然后提着蘑菇、山楂和胡桃,去了林安家。林安见状,也只当打猎不易,既要看实力,还要看运气,询问猎户吃过饭没,见他点头,就说要去买人。猎户看了他一眼,就同意了。今年入秋后,和夏末的时候差不多温暖,因此入秋一个月了,地里的庄稼就长得差不多,到了该收获的季节。林安这会子买人,倒是正好。林安去了县城,找到柳掌柜说过的地方,直接去买人。家里活计重,至少要有两个妇人,一个丫头。虽然三个人做不了家里所有的活计,但是林大丫和林二丫将来嫁人后,也不可能一点活儿都不做,因此林安打算给两个妹妹保留做饭和做衣服的权力,至于其他的,尤其是洗衣和洗碗、烧火,这些决计不肯两个妹妹再做了。丫头好买,林安很快挑了一个看起来有些憨,但力气大的十二岁的乡下丫头。是家里人为了给她弟弟治病,把她卖了换钱的。两个妇人,都是三十五岁上,一个是寡妇,因为没有娘家,也没能生出儿女,男人一死,就被婆家给卖了,各种农家活计都会做;另一个是家乡遭了虫灾,和男人一起逃难出来,只是他们夫妻运气不好,三个孩子,全死在路上,只剩他们两个活着。林安见了她的男人,看她男人说是种了大半辈子田,妇人会种田做饭做衣服,活计也出色,便将二人都留了下来。买了这四个后,林安打算再买四个半大不小的男孩,也好慢慢培养他们,让他们将来忠心林家。猎户听了,直接说买六个,他来挑人。林安看了他一眼,猎户面不改色地任由小秀才看。小秀才哼了一声,答应了。于是猎户站出来,挑了一下午,挑出六个少年——一个只有十二岁,一个大约二十岁,其余的四个也都是十三四、十五六岁的模样,虽然不是各个身子健壮,但是六个人眼神很正。林安认真打量了一会,觉得这种目光很熟悉。等到一行人去了成衣铺,给这十个人每人先买了两套普通的秋衣时,林安才想到,那六个少年的眼神,像极了后世他见过的当兵一两年的军人,目光很是坚毅。林安再次看了猎户一眼,抿唇不语。林家小秀才把隔壁村子的王石丢进县衙,打了板子放了流刑,还害得小秀才四叔被打了十板子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林家村。众人看小秀才一家的目光都变了。可是,这种目光没能保持许久,林家村众人就发现,小秀才又买奴仆了,还是一下子买了十个!不但买了人,小秀才也搬家了。听说家里还分了前后中院,家里的男仆,一概不许往两个姑娘住的中间的院子和后面的院子去;听说小秀才家里,前面的院子种了两株桂花树,养了两只看家的大白鹅,还架起了葡萄架,有一小块菜地;中间的院子,听说是小秀才心疼妹妹,一半做了菜地,另一半,架了两张秋千,种了一棵柿子树,柿子树下,放了两张小秀才亲自去订做的藤椅;至于后面的院子,是小秀才家养牲畜的地方,村子里其他人家的牲畜,都是搭个棚子就算了,小秀才家的牲畜,直接给造了鸡舍、兔舍和羊圈、猪圈,虽然养的牲畜多,但小秀才家不用交税,倒也养得起。林家村的人立刻酸了起来。他们不敢说小秀才,就想要说一说小秀才的两个妹妹,尤其是林大丫——就算王石的事情上她是无辜的,可是,有了这么一件事,谁家还肯要这样的姑娘?除非小秀才成了举人,可是,小秀才啥时候才能成举人呢?即便小秀才成了举人,这林大丫啊,怕是早成了老姑娘喽!村子里的闲言碎语刚刚起了个头,忽然又被淹没了。因为那小秀才是真的心疼妹妹,在他的二十亩田地周围,又买了十六亩上等田地,六亩记在林大丫名下,六亩记在林二丫名下,剩下的四亩,留给林平。这样再加上从林家得来的两亩下等田地,小秀才的三个弟妹,也算是每人有六亩田地的“有地人”了!在村子里人眼里,地就是命根子啊!一个没出阁的姑娘家,名下就有了六亩地,还都是良田!村子里登时没人觉得林大丫嫁不出去了。纷纷转口,说林大丫好福气,有这么个疼妹妹的好兄长。小秀才一家没人太在乎村子里人的闲言碎语,村子里人也没夸上几日就不夸了,因为,秋收来了。提前来了。☆、第17章 欺负人的小秀才不但秋收提早了,地里的粮食也比前几年的产量都高。大部分的村民都兴高采烈地在地里干活。只有少数几个年长的老者,看着地里,开始皱眉。秦止也开始皱眉了。他没有地,虽然林安能自己养活自己后,不肯再要他的银子,还说要买地送给他,但是秦止心中有自己的打算,唯恐自己有了地,林安觉得把该还自己的都还完了,三年孝期后,就不肯认他们的亲事了,所以,他打死不肯买地,更不肯要林安给的地。因此村子里人们都开始收粮,就连小秀才也要时不时的去自己的地里巡视两圈,秦止却是格外清闲,平时除了陪小秀才看地,还有时间往山上跑。也正是因着他时不时往山上跑,才会同样觉得不对劲。“三哥说什么?山上的兔子、野猪和羊越来越多了?”林安奇道,“这不是好事么?”秦止道:“不对劲。”林安:“哪里不对劲?”秦止开始摇头。林安:“……”好吧,反常则为妖,那就当他不对劲好了,“那三哥想要怎么做?做什么?”秦止皱眉想了一会,才吐出四个字来:“写信,存粮。”顿了顿,又道,“希望是我多虑了。”秦止是借了林安的笔墨纸砚写的信,写信的时候也没避着林安,而是写了一堆鬼画符一样的东西。林安歪着脑袋看了一会,才突然想到,秦止从前服役时服的是兵役,那么秦止这封信就有可能是写给……林安懊恼的转开目光,暗骂这猎户可恶,竟也不知提醒他一声。秦止看林安别扭,解释道:“你是我媳妇儿,无妨。”而且,那堆鬼画符,林安肯定也看不懂啊。林安哼了一声,没说话。秦止道:“我去县里雇人回来给你收割粮食,磨面,让林一和老陈看着他们,林六年纪最小,留下照看茂哥儿和平哥儿。其他几个,我要带上山去。”林安道:“山上有好东西?”自然是有的。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林家村背靠大山,村子周围有河流过,就算偶尔天不下雨,村子里人勤快些,抬水浇地,也能勉强过活。只是水,林家村的人是用了,可是山的话,因为据说这座山上虎狼太多,林家村的村民虽然会上山捡柴火,但也只会走到很靠外援的地方,再往深处,就没人敢走了。这就便宜了秦止。秦止胆子大,手底下有功夫,在山林深处,着实找到不少好东西。只是他一个人的话,也背不出来那些东西,这才要带着小秀才家的几个家仆去。顺便让那几个家仆见见血,以后也好护着小秀才一家。林安这些日子搬了新家,视野开阔,又有每日的羊奶、鸡蛋和猎户买回来的燕窝滋补着,身子总算健壮了许多,至少每天吃完晚上的药就休息,第二天一早就能起来,不会再睡到日上三竿。可是,这还是不够。猎户叹气道:“再等等,媳妇儿,等你身子再好一些,我便背你上山,随你怎么玩。”小秀才脸一红。猎户一双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小秀才。小秀才皮肤白,眼神明亮,头上戴着他送的狐狸簪子,等过两日绣坊里把他送去的狐狸皮做成狐裘,冬日里小秀才穿在身上,一定会让他越发地移不开眼睛。两个人一个脸红,一个不住地盯着对方看,两人许久不说话,直到平哥儿和茂哥儿跑进来,两个小娃嘻嘻哈哈地冲着对方笑,二人才反应过来。林安狠狠瞪了猎户一眼。猎户只觉即使被小秀才瞪,也是天大的好事,忍不住勾了勾唇角。林安哼了一声。他还收拾不了两个小东西么?当下脸一板,道:“千字文背到何处了?今日教的,可都记住了?”两个小东西登时苦不堪言,讷讷几声,趁林安不注意,溜了。林安也没打算真的为难两个三岁的小娃娃,瞪了二人的背影一眼,便不说好了。自从搬进新房子,又买了些下人回来,林安只偶尔出去两趟,平日里有时间,便会教林二丫、平哥儿、茂哥儿读书,读的是这个时代的启蒙书——千字文。至于林大丫,汪氏生前曾抽空教导过,林大丫能读书识字,只是因为缺少纸笔,字写得不算好。再加上林大丫不需要考科举,又已经是十三岁的半个成人的年龄,林安教林大丫就要简单的多。在教导林二丫他们时让林大丫旁听,让她自己听懂后,就可以练字。林安想得清楚,林大丫和他是双胞胎,三年孝期后,就十六岁了。按照这个世界的习俗,十六岁的姑娘家是必须要出嫁的。可是林大丫出嫁时,距离林安能考的那届举人试,还差一年时间。是以林大丫很可能只能以秀才妹子的身份出嫁。林安不愿林大丫被人平白看轻,也不愿让林大丫把绣活曝露在明处,让林大丫可能陷于汪氏当年的困境。可是时间紧凑,再教导林大丫把琴棋书画什么的学个精通也不太可能,因此林安才会退而求其次,让林大丫努力把字写好,把厨艺练好,然后就是学会管账。至于林二丫,虽然性子活泼了些,读书识字上明显没什么天赋。可是林安继承了原身的记忆和几乎过目不忘的天赋,有几分信心能在两次内考过举人试。而两次举人试后,林二丫才十五岁。林安对林二丫倒不焦急,见她学得慢,也不肯苛责。林大丫大约也明白自己和二丫的不同之处,自己也颇为努力。写字不像别的,只要努力,就肯定会有收获。林大丫心中认为,这是兄长特意为她做的打算,她一定要做到最好,因此越发努力了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