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6章 考教(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一夜无梦,到次日里,左玟还未想好要不要去城隍庙碰一碰优昙和尚,就先迎来了李府接她的马车。

来的人是昨日驾车的李四,李磬没有一同。

据李四所说,这回是李府的老太爷——也就是左玟的外祖父有请。

说起这位李老太爷,也是相当的不凡。李家基业便是由他一手创下不提,成为县里富户后,他却是积极地向士族靠拢。

长子次子年岁大了,读不进去书,便将两个小女儿嫁给了秀才。

又在李府请先生开办学堂,除了自己嫡系的孙儿外孙,旁系里有心向学的小辈也都无偿入府进学。加上今年得中的左玟李磬,也出了三位秀才,两个童生。

左玟在李府得益良多,一听是老太爷有请,把一切事暂且延后,前去李府。

上了马车,又从李四口中得知,今日除了她,还有另一位前两年考中秀才的表少爷宋志也受邀而去。

到了李府,才下马车,李磬已经在门口等着她。

见左玟到了,李磬便拉住她的手肘,往府里带。嘴里道,“你可算是来了,再迟些,风头都要被宋志抢光了。”

他风风火火的,让不明缘由的左玟好生奇怪。

扯了他一把,笑着道,“磬哥慢些。志哥再怎么出风头也越不过磬哥你这个姓李的呀。”

宋志的身份与左玟类似,都是李老太爷的外孙。不过宋志的母亲是老太爷在外地经商时找的外室所生,算是庶女。

而左玟的母亲李氏和李磬的父亲李老爷则是一母同胞。故而李磬受父辈影响,也与她亲近些,不怎么喜欢宋志。

听了左玟的话,李磬脚步一顿,幽怨看她一眼,“我还不是为了你!”

也不等左玟再问,他就讲了自己着急的缘由。

原来是李老太爷的一位故交梁同知因母丧回乡守孝来了。

那梁同知名梁堇,是隔壁汉川县人士,科举同进士出身,在江南某州做同知。昨夜到的德阳县,受李老太爷所邀,在李府住上一晚,今天下午便要继续赶路回汉川县。

虽说同进士如夫人,但那是跟进士比较。指点他们这些秀才还是绰绰有余。时间有限,机会不容错过,所以一大早李老太爷就把家里的三个秀才都喊了来。

“姓宋的也不知从哪里知道的消息,祖父还没派人去接,他早早地就来了。还美其名曰看望祖父尽孝。呵呵,谁还不知道他的心思啊!”

李磬越说越气,忍不住埋怨左玟,“若是你早些来,以你的天资,哪还有他卖弄的份。”

说着话,已接近书房。李磬便不再讲话。二人一起进了书房,见两个老者并坐。

一位年岁较长,须发花白,富态脸一团和气,正是李老太爷。一位年岁较轻,面容有些憔悴,然不能掩其倨傲和官威。想来就是梁同知。

又有一青年,身长七尺,样貌端正,肤色微黑。正站在梁同知跟前解释礼让为国。是另一位表少爷宋志。

左玟和李磬走进去之时,宋志也恰好说完了。二人便规规矩矩地行了礼,一一拜见。

梁同知在江南做官,李家的丝绸生意主要也来自江南。这其中关联不必细说,两家也算有多年交情。

他知晓李老太爷请他来的用心。李磬早晨已经见过,宋志刚才也考了。只剩最后一个左玟。

故随意寒暄了几句,便考教起左玟来。

他先问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当作何解?”

这句话出自论语的里仁第四,最简洁的解释就是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利益。

这题不算难。左玟继承了所有的记忆,也算实打实的秀才。便给了份标准答案。

听了她的解释,梁同知微微颔首,又让她“谈谈义利之辩”。

这是对之前那句话的引申,但义利之辩就属于孟子哲学的重要内容。左玟便以孟子关于义利之辩的内容做为大框架,旁征博引,加入一些自己的理解,拔高思想内涵,当场作了篇小作文。

她答题时语声不疾不徐,俨然成竹在胸。配上少年郎本就不俗的容貌,直听得梁同知连连点头,抚着胡须,看左玟眼

中尽是满意之色。

待她答完,同知便对李老太爷夸赞道,“贤兄家有麒麟儿,何愁李氏不发达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