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不行!”温筱暖下意识反驳。

虽然她真的有些害怕, 但让她因此噎废食是不现实的。

反正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能多搞一笔是一笔,真出事了大不了就蹲回兔元58年,然后打一枪放一炮的, 陆续在海外建立交易市场。

温筱暖瞧见自家姐姐讶异的神情, 轻轻咳嗽一声, 补充道:“姐。我听你的。我长这么大算是看明白了, 人这一辈子是想不通猜不透的, 我也不明白那么多大道理,但是好不容易让我捞到这么好的工作, 我不会放弃的。”

温小春皱起的眉头慢慢放松, 又摸了摸温筱暖的头发, 轻声说:“二妹, 你说不定是傻人有傻福。放心吧。不管你做什么,姐都会支持你会帮助你的。”

“大姐!你对我真好。”温筱暖紧紧地扑过去抱住温小春。

两姐妹又腻歪了一会,应该说是温筱暖单方面箍着一脸无奈的温小春腻歪,之后温小春再三叮嘱温筱暖注意安全后便离开了。

等留下温筱暖一个人的时候,众所周知,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最容易脑补。本来温筱暖已经想通了,但再仔细一想又钻牛角尖了。

万一门外有特工蹲守怎么办?万一有人暗中调查她怎么办?

温筱暖疑神疑鬼地跑去商场, 买了一整套相当高级的电子监察设备,将屋子里外都装了个遍,准备每次回兔元58年的时候就开启录像。

她还觉得不保险,又花了一笔钱买了几套b市的房子, 做狡兔三窟之用。还联络一些国内的货运物流,运输了一些空的集装箱满世界跑了几圈。

然后温筱暖老老实实地窝在21世纪做个了一周多的普通人,半点出格的行为都没有,生怕不小心惹起特工们的注意。

日子一久,周围没发生什么特殊事,没出现什么特殊的人,温筱暖又懈怠了。

于一个周五的傍晚,她带着最后一笔中农科送来的种子物资,回到了兔元58年。

而这次事件,其实是温小春、赵铭贤和温筱暖几人想得太过小心谨慎。

温筱暖目前拿出来的一些珠宝和珍品,总价值确实很大,但那也只是观赏性的玩物,对于真正的高层而言并不看重。

荀慕白之所以会让赵铭贤送上名片。

一个是她们电话邀请赵铭贤的时候荀慕白恰好在场,所以对温筱暖收购“破烂”的举动有些好奇。因为荀慕白兼任管理国内计划经济,国内许多正在转型的国企设备老旧,如果顺利的话他也想给国企换换血。

第二个原因嘛,就是荀慕白也是个擅长脑补的人,老旧的采煤挖矿设备、还有纤维设备明显不是普通财阀的需求,只有那种整体生产能力低下,员工技能素质很差,又拥有资源的贫穷国家才会需要。虽然他也对温筱暖能否代表一个国家表示质疑,但给一张名片不痛不痒,试试看没有坏处。

最后一点嘛,是因为蓝宝石的事情,但荀慕白看过秘书呈上来的资料后,就是一个走正经途径,清清白白撞了狗屎运的幸运女孩。虽然这份狗屎运大到令世人羡慕,但她合法纳税,走的又是阳光大道,荀慕白还不至于为了这点钱就上纲上线。顶多是让秘书处的人多关注一下温筱暖的动态,用不到国家暴力机关。

总的来看,荀慕白对温筱暖是一种期待与观望的态度,所以温筱暖担心的特工、侦查什么的暂时还没有出现。

但温筱暖的谨慎也没有坏处,这年头处事谨慎总比莽撞要好一些。

温筱暖被农科院的大佬欢欢喜喜迎进门,因为杂交水稻系列,小麦面包作物系列,以及梦想的香料系列。

农科院成为花兔国冉冉升起的新星,《民众日报》多次在刊登赞美的报道,时不时还会得到大佬们的关注与体贴,堪称炙手可热。

农科院的负责人赵文胜伸出被太阳晒得黝黑干燥的手,认真地握了握温筱暖,大嗓门道:“感谢温同志对我国农产事业大力支持。直到今天我才万分确认,未来的四万万民众,的确能过上有放心粮,足额粮吃的日子。这样我就安心了。”

赵文胜年轻的时候是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后来干了革命上了战场成为一员猛将,再后来老了,他被分配到农科院,便亲力亲为地下地种田,钻研农学取得非凡成就。

人生三个阶段,干啥啥成功,简直就是成功人士的典范。

温筱暖迟疑了会,补充道:“说实话,别的我都觉得还好,就是那些该属于某些人的功绩,我这样超前的运过来,是不是就等于变相剥夺了呢?”

外国的科研成果她懒得理,也没那么崇高的精神,但自己国家的科学家,温筱暖总还是想护一护的。

赵文胜哈哈一笑:“小温同志你想太多了。这年头干革命的,一心为民,哪管那么多功名利禄。”

他看到温筱暖不赞成的目光,补充道:“不过你放心。我们党不会薄待任何一位有功之人。该给予的一定会尽量给予。况且,你可不要小瞧我国的科学家。焉知他们不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造出更多的辉煌!”

“我这不是怕拔苗助长么。”温筱暖低声。

赵文胜不赞同地摇摇头:“小温同志你可不要做保守派哦。人要敢想,敢做,才有创造奇迹的可能性。你若是目标定个60分,说不定就在四五十分徘徊,可你若是定个100分,说不定就能飞到□□十。你说对吧?”

温筱暖不想多费口舌来争执,这一位看起来憨憨厚厚的,没想到是个坚定的激进发展派。她只要知道不会薄待那些科学家就行。

好在赵文胜也不是那种喜欢强硬施加自己想法给别人的老人。

他见温筱暖停下来,便喜滋滋地拿出一份纯俄文的报纸,说道:“小温同志今天正好过来,喏,赶巧有了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温筱暖哪里懂什么俄文,好在黑白报纸上刊登了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位外国人与花兔国老农在茂盛田地里握手的照片。

温筱暖猜测道:“难道是小麦面包系列出口了?”

赵文胜微睁了眼,大笑:“可不是么。之前外交部的同志特意用小麦面包系列做了面食产品,那香味一下就把那几个毛熊国人给吸引住了。前段时间毛熊国来了两个人进口了这款农产品,短短两周时间就以低廉的价格与超高的口感得到一致好评。就连梅鹰国的大米小麦等农产品都被挤压了很多市场呢!”

这年头,花兔国人凡事都喜欢和西方世界争一二,想要在世界上证明花兔国已经站起来的事实,所以只要是能胜过对方的点,花兔国人都能骄傲挺胸好一会儿。

“这是很好的事啊。”温筱暖也与有荣焉。

“是啊。这张报纸刊登的是毛熊国与我国签订了一项农贸合作方针。”说到这,赵文胜神神秘秘地笑了笑,“报纸上是这么写的,但普通的农贸合作又怎么会登陆两国的最大的官方媒体。事实上,我们拿这些种子换来了几架飞机。”

“噗。”温筱暖差点一口水喷出来。

她瞠目结舌地盯着赵文胜:“您老人家说的是认真的?”

农产品换飞机?这么离奇的事情怎么可能发生?!

“怎么不是认真的。”赵文胜有些不高兴地沉声说,“小温同志,你要知道国民问题就是穿衣吃饭,若是在这里再排个等级,吃饱饭就是第一位。毛熊国确实军事实力强大,重工业世界瞩目,但他们的轻工业是很差的……”

说到这,赵文胜停了停又补充:“而且他们的农副产品相当依赖梅鹰国等。其实毛熊国政府早就想摆脱依赖农产品进口,他们也想发展自己国内的农产品,但种植条件恶劣导致毛熊国本国的农产品价值高,与梅鹰国的产品在价格上没有竞争优势。根本打不起价格消耗战把那些梅鹰国的资本家挤出去。但是现在……”

赵文胜顿了顿,又笑了起来:“可以月熟的,不挑剔环境的产量又奇高的小麦面包系列,给了他们打农贸战的希望。他们希望从我们这里长期进口大量的小麦面包系列的种子去种植,良性培养本国的农产品行业。我国也不希望梅鹰国轻易弄崩毛熊国的经济,便提出多加一些钱,然后换取毛熊国的飞机,顺带学习一些技术。一举两得。”

赵文胜说得很简单,但其实合约的签订还涉及到很多方面。

因为毛熊国之前强行撤离科学家们,与花兔国几乎都快闹崩。他们虽然派人过来试探购买,但始终拉不下脸,董大长老又是个脾气硬的,见对方还敢摆架子当场离开,之后两次拒绝接见毛熊国的来宾,气得那位驻外使者差点连夜跑回国。

而这次之所以能够成功合作,完全是因为莱理政劝了董大长老,提出目前国际形势不太平,国内又在蓬勃发展阶段需要时间,最好能先稳住毛熊国再徐徐图之。

董大长老这才压制住自己的脾气,伸出交好的手,毛熊国的外交官别扭了两句后,双方才达成合作。

温筱暖听到后,思索一会点点头。

在花兔国app的历史里有记载,毛熊国之所以会悲剧。一个是高层政治上面的决策失误,让梅鹰国有机可乘,大唱民主自由,发展自由经济。

还有一方面就是对西方国家敞开了贸易市场,没有实行足够的农产品地方保护主义。梅鹰等国用农产品等轻工业产品,轻而易举地恶意拉台毛熊国的市面价格,导致卢布疯狂贬值,出现一麻袋卢布都买不到一袋米的可悲情况。

温筱暖想到什么,开口道:“这款粮食没办法留种的。毛熊国也乐意?”

这不等于是出了狼窝又入虎口吗?没有依赖梅鹰国,转而变成依赖花兔国了。

赵文胜点头,忽然笑起来:“我们当然提醒过他们,而且还不止一次。但小温同志你知道吗?毛熊国人是很骄傲的,他们自得出了一位赤色革命的领袖,他们认为他们连原子弹都造的出来,复制一点农产品的种子也不在话下。”

温筱暖点头,既然我方已经做到位,那对方就应该承担不听从建议的后果。

杂交种子交接完毕,温筱暖放下茶杯准备离开,恰在这时办公室被敲响。

“进来。”

赵文胜说完,一位警卫员走了进来,轻声说:“赵长老,是董大长老找温同志。”

赵长老很淡定地说:“行。我这里的事也说完了。温同志你要是没什么要和我说的就过去吧。”

温筱暖点点头。

警卫员领着温筱暖穿过长长的走廊,拐过一个花苑,然后一道熟悉的身影正背对着她慢慢踱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