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44节(1 / 1)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姬羲元牵着改名为王襄的囡囡,笑嘻嘻地半抱着她跨过灼华宫的门槛,摆手示意身后的随侍们不必跟进,刚受封安图公主的姬娴跟着自家长姊进了门。没走两步就见姬姝从桃林里走出了。“请二公主安呀。”姬羲元摸摸囡囡头上的小揪揪,教她认人。“贵主安。”囡囡还不曾认真学礼仪,看的虽多做起来相差甚远,左脚险些踩掉右脚绣鞋上的珠花,惹得众姨姨嬉笑。囡囡已经稍稍知羞了,此时微红着脸,“蹬蹬蹬”跑向唯一没有笑话她的姬姝,抱着姬姝的膝盖处,把脸埋在她裙摆间。姬姝弯腰将她抱起,亲了亲姬熙熙脸颊,轻声哄她:“怎么啦,熙熙告诉姨姨,姨姨给熙熙出头。”年幼无知的小公主憋了半天也没形容出刚才公主们的恶劣行径,最后手指着姬羲元,哼唧唧道:“坏。”姬羲元和姬娴笑得前仰后合,宫里公主少,相处也和乐,几个姐妹打小一块相处,大一些的总爱逗妹妹玩儿,这样的事情显然不是一次两次了。姬姝小时爱哭,一次给逗哭了还好,次次都哭,姬羲元就不好意思下手了,姬娴从小机灵,被逗了一次,下一次再也不上当的。难得来个小囡囡,记吃不记打,十次八次都不长记性,一块奶糕哄哄就好了。姬羲元解释:“王施寒昨年下了苦功夫,今年借着东风考上明经科,忙着授官的事情,她家祖孙三人都忙。你瞧瞧,这就把孩子送我这来了。”王施寒和离后,携子归家,一心科举给女儿做个榜样。常言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明经科比起进士科容易得多,更不要说与五策皆通的秀才相比。王施寒有自知之明,不和她们比,总归只要考得上是亏不了她的。反正保母、嬷嬷、侍女俱全,囡囡也不用姬羲元时时看护,因此接的痛快。姬羲元笑够了才上前,从腰间的荷包里的龙须酥连带着油纸拿出来,递到囡囡嘴边,哄道:“向你赔不是,囡囡小人有大量,不生气了好不好?”囡囡感觉好像哪里不太对,歪头想了一会儿,还是抿了口龙须酥,点了点头,“嗯。”好吃。姬羲元也不让她上手,小孩子手上没轻重,等会儿要出去见人,吃脏了衣裳麻烦。灼华宫难得这么热闹,姬姝笑问:“最近是有什么好事?”拇指大的一块点心,三口就没了。姬羲元擦了擦姬熙熙嘴角点心渣子,将手帕和荷包往最近的宫女手里一塞,从姬姝手里把哄好了的小崽子接过手,说起事儿来,“没什么大事,叫你一起去看热闹呢。”“热闹?什么热闹?”姬姝疑惑。姬娴推着姬姝往外走,“那头还有人等着呢,二姊先跟我们走吧,到了就知道了。”灼华宫门外停着辇车,三人带囡囡上车,一路南行。辇车平稳向前,姬羲元与姬姝聊两句上古三皇五帝的故事,资料收集已经抵达尾声,开始编篡成册了。姬娴悄悄捏囡囡的小肚子,在心里感慨这柔软的手感,“从小我就不平,凭何我是小妹妹,现在有了囡囡,才知道做阿姊的感觉。”说完又捏了捏囡囡的肥肥脸颊,逗她,“囡囡快叫句阿姊听听。”囡囡是个矜持的小娘子,不喜欢被人动手动脚的,小巴掌“啪”拍到姬娴手背,“坏。”说着挣扎着下地,扑到姬姝怀里去了。姬姝无奈道:“又逗孩子做什么?”姬娴一本正经回答道:“孩子要多逗一逗才聪明。”一行人距离寿安宫百步处下辇车,收敛了说笑,囡囡也交由乳母抱着。面容板正的女官遥遥看见人便凑上来,行礼后笑道:“贤太妃方命老奴等候长善公主,没成想三位公主都来了,还请公主容婢子们通禀一二。”将几人引到候客的外厅,好茶好果奉上。姬姝更看不懂了,向左手边的阿姊望去,请她给自己一点提示。贤太妃的脾气自兄长陈老爷子过世后越发古怪,若是自己就罢了,怎么连亲孙女姬娴也得不到待见。长姊往日必定与贤太妃针锋相对,今日竟然受着?姬羲元笑而不语。姬姝又去推姬娴,让她给自己一个答案。姬娴定力差一些,憋不住嘿嘿笑道:“这就是二姊不爱打听消息的坏处了。你不知道吧,回鹘战死在辅国公手里的先王只活了两个孩子,一个是来访我朝的王子,一个是在回鹘主持大局的王女。”“那和今天的事有什么关系?”“那王子打着新王的名义来访,实际上是打不过自家妹妹,被赶出来了。他千里来求助,前脚刚说执子侄礼求娶上国公主,以公主之子为下任回鹘王,修两国之好。后脚他妹妹的使者就到了,也说要和亲,让陛下赐她一个夫婿,再把亲兄长留下做质子呢。”姬娴止不住地幸灾乐祸,“咱们今天就是要帮着贤太妃选一个和亲……咦,长姊,和亲的男人该叫什么?”姬羲元挑眉,“礼部的宋侍郎拟定要给和亲郎君一个郡公子封号,该叫和亲公子。”作者有话说:阿巴阿巴,最近实习真的好忙,存稿交完了,周末我努力努力多写点。感觉自己写的太啰嗦、太细致,所以部分剧情略过,可能会作为配角的回忆出现。第70章 和亲人选“噗哈哈,”姬姝抱着囡囡,克制自己不放声大笑,“和亲公子,妙啊,绝妙。”姬娴从果盘里拿了莓果逗孩子,嘴上不停歇:“母亲已经下令,使上至亲王下至县男的有爵之家,在家中未订婚的适龄男子中选一个送入掖庭局,但凡有选上的人家,爵位立即升一级,如有隐瞒不报的,除爵流放。二姊是不出门,不晓得外头多热闹,结亲的结亲,认义子、过继的不计其数。”“那……陈家这一辈难不成要送陈宣入宫备选?”姬姝掐指一算,陈氏除过陈宣,没听说有名有姓的年轻郎君啊。怪不得贤太妃的火气大,她原本是看不上安国公此等武夫家,一心要给姬娴寻谦谦君子的郎君。如果不是和亲的风声传得快,加上陈家敲边鼓,贤太妃未必会那么快松口。虽然陛下点头,贤太妃不同意也无用,但姬娴是个孝顺孩子,向来是不和阿婆顶嘴的,只偷偷谋划。现在倒好了,非但姬娴一意孤行定亲武夫,连娘家唯一的侄孙都要送进宫备选和亲。幸好贤太妃身体健康,否则这一年接连的打击,简直能让人立地升天。姬娴对阿婆感情深厚,对她背后的陈家可没什么好感,撇嘴道:“大概吧。和亲是国之大事,不为一人之死动摇,孝期也不顶用。更何况还是未来皇子妃的娘家,主持选拔的人还是陈家出来的太妃,众目睽睽之下总不能弄虚作假吧。”搞个后院没姓的孩子送上来,经不住查验,大小是欺君之罪。现在的陈家正值风雨飘摇之际,哪里敢做呀。要是陈宣和亲去了,陈家眼看就要塌了啊。姬姝表情复杂,即使不真的送去,也有够丢人的。贤太妃不愿见人,派人将人选名单送出来交给姬羲元。“你也知道是阿姰的娘家,总归不能真把贤太妃气死,不至于真挑出陈宣来。陈宣看得开,用不着我们操心。”姬羲元拿过女官送来的折叠成一掌宽的小册,第一页拿在手中,将剩下的递给姬姝再传给姬娴。一丈远过去,姬娴手中还有两指宽,她“嚯”一声表示惊讶,“咱们大周爵位发的不少啊。”“大部分爵位都是早几代曾祖发的了,落到现在也就剩个名头,内里也是虚封,实封能有几百户就算好的了。”姬羲元解释两句,“你们盯仔细了,一共要选出八人。宋侍郎说要效仿古礼,以礼熏陶边民,绝不能小气。一人为公子,送去当王夫,其余的作为媵侍,算是陪嫁。”说着也顾不上迟迟不出来相见的贤太妃,囡囡交给保母,都乐滋滋翻看人选。贤太妃手下的人做事就是精细,连郎君们的小像都画上了。姬娴一边翻一边评价,手中翻得哗啦啦作响。瞧瞧这陈宣,画的真难看,十分画的只剩下三分。多亏了陈宣的脸扛得住,愣是能看得出是个美男子。哟,郑五郎郑鸿光,平康坊的贵客,流连花丛的名声太响亮,还以为他家里人不管呢,原来一声不吭的就把名单交上来了。没有花柳病吧?这是囡囡她前耶耶吧,这还不到半年,怎么就沦落到了要卖身求荣的地步了。自己几斤几两重没个数啊,都成过亲了还敢上送,身子都脏了,别说对方是一国之主,就是普通人家的小娘子也看不上他这样的吧。人不要脸起来真的是……啧啧。哎呀,这个好,是宗室里一只手数的过来的年轻郎君了吧,才十五岁吧。正是鲜亮的好年纪,可怜是个痴傻孩子。画的真好,花骨朵儿似的,家里没少给画师塞钱吧?……姬羲元与姬姝刚开始还能正常笑着听,后来感觉不对,小妹这些话都是哪里学来的,不像是能自己学会的东西啊。一天天跟着吴小郎到处跑,尽跑勾栏瓦肆去了?笑过了,姬姝将册子一股脑塞给兴致勃勃的小妹,转头与姬羲元说:“媵侍好说,颜色好就行,只这个和亲公子,母亲可说过属意谁?”说了好半天了,每每提到“和亲公子”还是想笑。姬羲元也把手里的部分放下,她亲手读过回鹘女王送来的国书。姬羲元的回鹘文学的偏,听说上仅仅能与那珠儿做简单交流,阅读方面是通畅无碍的。国书上特地提出,愿意以自家王室血脉为质子,换大周贵子,愿两国血脉相融,忝为姬姓,永以为好。两套根本不同的语言文字,说是姬姓,大不了就是翻译为姬。至于血脉相融,那可是女王啊,除了她自己,谁能知道孩子的生父到底是谁?相貌不相似?别说笑了,人孩子长得像母亲一脉难道还有错?但,最近宗室里不是没有正年轻的子弟,终究是隐患,不如送去和亲,确实是一了百了。要是有机会,姬羲元也愿意含泪送亲弟弟姬羲庭去和亲的,她这个做长姊的,一定会心心念念踏平周边各国,做弟弟永远的依靠。姬羲元遗憾叹息,收起发散的思绪,回答妹妹的问题:“大概是宗室子弟吧,嗯……除了那个痴傻孩子,谁都一样。”等姬娴一个个点评完毕,对人选大致有数。她认识勋爵人家不少,类似家中人员姓甚名谁的基本了解是没问题的。册子里报了真实人选的约莫四成。姬娴的记忆惊人,略略回想便道:“三家有成年儿子的远宗只有那个痴傻孩子家送了真人来,其余的都是义子,或者不知道哪里过继、收养的人选。”“不错,传令那两个欺君罔上的郡王府邸,限期一旬重新择人。否则等着流放边疆。”姬羲元点头,妹妹各有所长,确实好用,“你们各自选一个讨厌的,再添上周平伯的儿子周明萱、尹骞、葛泽、麻景中、雷正,齐活了。”恭王府清河郡主葬礼时的陈年旧事,时隔多年依旧不能相忘啊,希望这几个人能享用得了回鹘的荣华富贵,以免日日后悔。寿安宫里的女官确认名单没有贤太妃的亲眷,霎时放下心来,“奴都记下了,殿下可还有吩咐?”姬羲元看了两眼姬娴,仿佛被阿婆冷落也没心没肺地逗囡囡的大孩子,她平日活泼也不是这个活泼法,多半是不高兴了。姬羲元终究心疼妹妹,“让太妃送陈宣出宫吧,孝期入宫不太吉利,也安太妃的心。”作者有话说:公元七世纪,武则天、朝鲜的善德女王、日本的推古天皇到持统天皇,非常非常有趣的巧合。文中的回鹘,除了国名是历史上存在过的,其他纯属虚构。周明萱、尹骞、葛泽、麻景中、雷正——这一串人在第十一章中被阿幺记了小本本。最近写文都很赶,等到周末会进行修文。话说回来,我改名叫《送弟弟去和亲》怎么样第71章 又来了女官欢欢喜喜地入内室报信。不久,传来一阵轻微密集的脚步声。姬娴耳尖,她对寿安宫的布局和贤太妃本人过于了解,知道这是贤太妃得知姬羲元愿意保全陈氏的颜面,终于要“屈尊降贵”出来见一面了。贤太妃这两年对她的事情插手太多了,或许是温长公主的前事让贤太妃不安,总是想紧紧将孙女握在掌心,一言一行到婚姻生子都想掌控。姬娴已经对贤太妃过度的关心感到厌倦,不准备继续忍耐了。她放下手里的茶点,脸上的笑意淡下来,刻意放大声音:“他陈宣于国于家无功,何来颜面先于王公之子受恩出掖庭?太妃就是算准了我为难,长姊会心疼我,所以摆出这幅样子逼着我们让步。她都不疼惜我,又凭什么三番两次给我们姊妹脸色看。再有下次,长姊不必因为我心有顾虑。”话音刚落,帘后的动静立刻消失了。姬羲元会意,假意劝慰,实则火上浇油:“太妃寡居多年,又抚养三妹妹一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们体谅她一二也是应当的。不过啊,贤太妃不是正经的长辈,三妹妹叨扰多年,该早些从寿安宫分离出来。如若一时半会儿没有看得上的居所,就先住到我的丹阳阁。总归翻年及笄,开公主府当家做主,耽搁不了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