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19章 进退之道1(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div id="tet_c">其中“国官”是协助处理代国封疆事务的幕僚,“府佐”是协助处理中枢内阁事务的幕僚,都属于公事方面的参佐。

而“亲事”、“帐内”、“防阁”等,则属于私事方面的供职。

这些参佐、供职人员多达千人,“并依旧给”意谓,这上千人的薪资,依旧由国家给付。

尤有甚者,“患若小瘳,每三两日至门下中书平章事”,这表示皇帝依然将李药师视为宰辅。

盛唐直至后世,如果不加“同平章事”、“平章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职衔,纵使位居台阁,也不算是真正的宰相。

而〈加李靖特进制〉,实是这些职衔的滥觞。

然而,李药师在人世间的职责,尚未悉数完善。

不过半月之后,他又即将复出,远赴冰川高原,继续为大唐开疆拓土。

大唐荡平突厥之后,边境只是暂归平静。

颉利可汗全盛时期,自己居于碛口,四方另有八设。

其后薛延陀兴起,突厥北方三设中的延陀设首先遭到攻灭,不久欲谷设、拓设也被击败,两人先后率部往西奔逃。

隋末唐初的“突厥”一般单指东突厥。

后人称为西突厥的地区,当时政治势力并不稳定,而是阿波可汗后裔与达头可汗后裔两个派系的竞争与结盟。

唐高宗显庆年间,苏定方平灭西突厥之后,大唐在其故地设置昆陵都护府与蒙池都护府,两府辖区基本上与先前阿波、达头两个派系势力的领地相互对应。

隋炀帝大业七年,达头后裔射匮可汗得到大隋暗助,击溃阿波后裔,成为西突厥的大可汗。

贞观元年原本欲与大唐和亲,却遭颉利阻挠而未能成真的统叶护可汗,即是射匮之弟。

而贞观二年将统叶护暗杀的莫贺咄可汗,则是阿波后裔。

其后统叶护之子肆叶护可汗击败莫贺咄,却又发生内乱,肆叶护逃往康居。

正值此时,欲谷设、拓设遭薛延陀击败,往西奔逃。

拓设即是阿史那社尔,他取下内乱中的西突厥,自立为都布可汗,至贞观九年入唐。

欲谷设则先去到高昌,再去到中亚,于贞观十二年自立为乙毗咄陆可汗,其后兼并诸部,成为西突厥的大可汗。

此乃后话,且说……

贞观四年,日本舒明天皇首开遣唐使之例,派遣使者入唐。

次年李世民遣高表仁持节,随遣唐使船队出使日本。

高表仁是隋代尚书左仆射高颎之子,他在当年十月抵达日本的难波津,亦即今日的大阪。

当时日本派出船队三十二艘,悬彩旗、奏鼓乐,在江口盛大欢迎。

高表仁却要求“天皇下御座,面北接受唐使国书”,日本王子不允,双方争持不下。

结果高表仁没有宣读朝命,愤然归国。

由此可见,大唐纵使荡平突厥,大唐天子纵使成为天可汗,仍然难以震慑东夷。

贞观五年四月,灵州斛薛部落叛变,李道宗将之击破。

贞观六年至八年,南方獠人屡次反叛,均为当地官兵平定。

而吐谷浑,先在贞观六年三月进寇兰州,为当地官兵击退。

及至贞观八年,其可汗慕容伏允遣使入贡。

使者尚未离开长安,吐谷浑竟出兵大掠鄯州,扬长而去。

李世民遣鸿胪丞赵德楷出使究责,饬令伏允入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