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41章 首发晋江文学城(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天未亮的清晨,薄纱般的大雾披在青龙岭背上。大部分子民都还沉睡在酣甜的梦乡里,然而方征例外。他一宿未眠。山外渐白的轮廓,一派泼墨的残山剩水。他走到了并封金龙栖息的后山头,它们感觉到方征的气息,迷糊地睁开湿漉漉的眼睛望向他,两只脑袋互相搭在一起,呼出的气把一大片草地都濡湿。

“你们今天去看看虞夷周围吧。别太早回来……也别回来得太晚。”方征忧伤地说着,伸手触摸它们低下来蹭到他面前的龙角。方征不知道这两只金龙是否知晓子锋的存在。每次子锋都刻意避开这两只金龙,早早地离开。从来没有碰过面。作为两只龙,方征把它们养得太过无忧无虑,从来都高高兴兴吃了就睡,方征叫它们去哪它们就去哪里。根本不像有多少高级复杂情感。又或许,这两只金龙在寿命的漫长周期中,现在只相当于婴儿,又没有龙兽长辈教导,而是被方征悉心养大,自然对那边的世界和规则懵懂无知。

连子锋则不同,他在人类世界长大,心智已经成熟开化。另一半的血脉骤然觉醒,他所分享的是几万年残酷的兵荒、战争和对人类的掠夺奴役史,哪怕他的外形已经无法变成龙兽巨大的体态,他在心灵上也已经和人类完全不同了。

方征刚穿越来山海大国之时,认识的那个蒙昧的子锋,从小被奴隶制度洗脑,不把人命当人,但还是听得进去方征循循善诱的说教,因为他本性能够理解人类的情感。方征的手抚摸着金龙肚腹上巨大的鳞片,那这种远古强大如今却已经几乎灭绝殆尽的生物呢?能被教化吗?

方征一边想着,忽然升起了不少疑惑的念头:寿命漫长、力量强大、还拥抱智慧,它们有孵化文明的一切温床,为何却没有任何文明的痕迹。子锋提到的建木等地遗迹,也是龙兽驱使着华胥人打造的,显而易见受了人类的影响。方征隐约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却差些东西,想不出来。他不知道的是,好奇心是了解的第一步,而千万年来,生活在恐惧中的人类,更多关注自身如何存活发展,从不曾深刻了解敌人。无法交流的藩篱成为了深渊般的隔阂。

虞夷国君没等到第二天天亮,就把一个箱子抬到了处理事务的大屋中,当着方征的面打开。

箱子里装着许多截又白又软,婴儿手臂粗、小拇指长的东西,方征挑起一截,它十分有弹性,就像加粗许多倍的牛筋,又像许多胖胖的蚕虫,方征问:“这是什么?”

“弦。”虞夷国君召集那五十个禹强营战士集合,挨个给他们每人发了一截。

“什么材质?也太粗、太短了。”方征疑惑,通常的弓弦都只有马尾细,而且一个正常成人所拉开的弓,弦长起码要三尺,现在禹强营战士们每人手上拿的弦还不到三寸,比他们巴掌还小。

“看吧。”虞夷国君淡淡道,话音未落,那一截截“蚕虫”在战士们手上被拉长,系在铜弓一端。就像一个蚕蛹被抽出细长雪白的丝,拉成了弓身长短,系在了弓弦两头。

方征伸手去碰那弓弦,手指刚一碰到,都没用力,就留下一道细小的伤口,浸出了血珠。

“别碰。”虞夷国君这才慢悠悠“好心”提醒到,“这种伤口可不那么容易愈合。这弦是修蛇之筋。”

“蛇筋?”蛇是爬行软体动物,这个“筋”当然不是哺乳动物的那种筋,蛇没有那种筋。蛇筋是蛇蜕的别名。方征于是问:“蛇皮怎么可能弹性那么大?”

“这是当年羿君杀掉修蛇之后带回来的。刀枪不入,水火不侵……”

“哦?既然蛇皮这么厉害,那羿君又是如何杀掉它的?它又是如何被砍成小截的?”方征疑道。

虞夷国君神色一沉:“正因为它刀枪不入,当初羿君是射中了修蛇的上颚,它才死去的。蛇蜕扒下来之后,用了三百人,拖了一百多天,才把它拖回虞都。当时就把它丢在国库里。这两年我把它找出来,怎么都弄不断。我就命人把它的一头系在首铜山下,另一头让一千个奴隶拉动,一直扯到了王稽山境内,扯得比头发丝还细。然后向夏渚使者要了崇禹帝的鼎尺——”

方征本来想问“那是什么”,忽然脑海里自动飘来了信息。鼎尺是一把纯黑色、由黑色曜石打造的方形尺。上面不像后世有丈量的刻度,而是刻着山水鱼虫,作为国君权势象征。它的一端特别锋利,也可以当一把小匕首使用。

“用鼎尺在蛇筋中间被拉得最细的地方用力砍了很久,总算把它弄断。用这种办法来回拉动。前后用了一万多奴隶,耗时两年,才把这修蛇之筋砍成了几十截,合适弓弦的大小。”虞夷国君感慨的声音里不无自豪。

“你还真会未雨绸缪。”方征挑眉。

“自从连子锋逃走,我从未有一刻安睡。”虞夷国君深深叹息道。

“就算它是上好的弓弦,就能杀掉连子锋了?”方征怀疑地捻起战士们的箭。纯金色的箭亦是粗铜打造,如果铜箭就可以射穿……不可能那么简单。

“不止,你看箭头。”虞夷国君指着箭尖给方征看。方征隐隐辨出那中间有一点黑色。

“箭头是曜石造的,这种材质可以刺入它们的身体。可惜鼎尺太短了,只融了五十根箭头,再没有多的了。”虞夷国君十分遗憾。

方征瞪大眼睛:“你把夏渚的鼎尺融了?他们不杀了你?”

“我们和夏渚早就是深仇大恨不共戴天,鼎尺也是使者偷的,你以为他们不想杀了我吗?”虞夷国君轻描淡写道,“但四境之内,哪里还找得到虞朝的曜石呢,首铜山里虽然有,但兽王盘踞、金鸾领地,没几个人进得去。当年的矿道……唉不说也罢。”

方征心想他自个儿的重华帝剑就是黑色曜石所制,当初把子锋困住的地下机关也是曜石,但挖不动,或许虞夷国君也不知道那地方。方征决定看情况,有需要再告诉他。可自己虽有重华剑护身,和子锋真正对决起来,他亦是心中没底。屺兮那样的高手都被子锋杀死,方征自己甚至没有屺兮那般一定要除掉子锋的意志。他更想把子锋活捉困住。

“黑曜箭头,修蛇筋弦,那弓胎和角片呢?”方征举起弓身,只觉得似乎比一般的沉。

“铜和竹木。”虞夷国君道,“拉平都没关系。”

方征想起子锋两次进入怪物的肚腹中寻找弓木,找到了羿的桑木弓和矢,却一直没找到筋。当初子锋失去心智后,曾经乘着朱鸾,想要啄破铃铛网,进入虞夷的国都饶沃。他进城是想找弓弦吗?他是知道修蛇的筋被虞夷国君打造成了合适的弓弦才去的吗?

“为什么不用桑木呢?”方征问。

虞夷国君疑惑道:“桑木?那并没有竹木好。”

方征道:“以前连子锋找过一种桑木,红色的,据说是羿君的弓箭材料……难道不是桑木吗?”

虞夷国君倒抽一口冷气:“那不是普通桑木,那是扶桑木,完全不同的。根本搞不到……在大海里。”

“大海里?”方征想起在《山海经》中记载,扶桑者,大木也,日之所居,大地之东。意思就是说扶桑是日出之处,在大地的最东边。为什么在这个山海时空,又变成了在海里?

随即方征又想到,在《山海经》的记载中,建木是太阳悬挂到最高空时的所在,太阳行到建木之上没有影子,也就是日中所在。古人认为建木“盖天地之中”,就是在大地的中央。可是在这个山海时空里,建木却在虞夷的东海岸。这意味着整块大陆缩小了一半。比建木更偏东的扶桑木,就矗立在了更遥远的东海之中。

“如果扶桑木在大海里,当年羿君又是如何制出扶桑木的弓箭?”方征不禁继续问。

“他亲自去过大海那边。”虞夷国君道,“带回了一根扶桑木枝,制成了弓和十一支箭。后来他凭借这副弓箭射杀了十害。每杀掉一个怪物,箭就会崩碎一只,因为没有合适的弓弦。最后只剩下一支箭。那支箭在羿君对付逢蒙的时候□□过,但不知为何又收了回去。他再也没有用过扶桑弓箭。再后来,弓和最后一支箭都消失了。再也没人找到过它们。”

方征内心一紧,他知道它们的下落——弓陪葬在姚虞帝的坟墓里,最后一支扶桑木箭送给了登北女帝,后来封印在了穷奇的肚子里。现在,这两样东西都在子锋手中了。

方征沉吟:“既然不方便去大海里找扶桑木,那建木呢?建木材质不适合制作弓胎么?”

“不适合,建木太硬了。”虞夷国君叹道,“而且建木旁,有千丈弱水环绕,也不是什么轻易去得了的地方。”

方征慢慢回想着,除了日出之扶桑,日中之建木,在《山海经》的神话体系中,还有第三棵与太阳相关的“神树”,如果在这个时空中也有——

——灰野之山,有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日之所入。

方征问,“你听说过日落之所的若木吗?”

虞夷国君道:“若木?有传言说它在大地的西极,可是从来没有人找到过。”

这个山海时空的西边,是祖姜盘踞的瑶城,更西边则是绵亘的昆仑山,若木在神话中的记载也在昆仑山深处。若木是太阳休息的场所。高达千丈、二千尺余围,九千岁才结一次果实。

不过,现在去找所谓的若木也是虚无缥缈的设想,更不知它究竟是否合适制作弓矢。方征不再提问,沉默地看着那些战士们安好弓弦,每人取了一只曜石箭,活动试手。

“他什么时候来?”虞夷国君问方征。

“应该不用等太久。”方征道,“你们如果要埋伏,在——”

话说到一半,方征忽觉一阵晕眩上头,他眼前一黑失去知觉。等下个瞬间醒过来的时候,他正被华族的护卫搀扶着,小心翼翼地坐下。方征眼前就像飘着无数黑色小旗子,浑身发冷,四肢无力,那种困扰他的症状又毫无征兆地出现。方征掐着手心让自己清醒,抬头正好对上远处若有所思的虞夷国君。

“华族首领,你这身体可别出什么问题,”虞夷国君一派“关切”之色。

“不劳担忧。”方征不想被他知道这究竟是什么所造成,“我不过是昨天没怎么睡,有些困乏。”

虞夷国君仍有疑惑,却识趣没多问:“你说连子锋会来?从哪里?我们在何处埋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