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133、第 133 章(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秦清慢慢悠悠地上楼,秘书热情地给她介绍,这栋新修起来的政务大楼,说起来还是秦氏的房地产公司修的,工程质量那叫一个好,几位领导都夸过好几遍了。

秦清微微一笑,“秦氏房地产公司就是做这个,做得好是应该的,也要多谢你们支持。”

“秦会长,我们到了。”前头领路的人推开大门,秦清走进去。

看到秦清,屋里的领导都站起来,“哈哈,欢迎秦会长到我们单位来参观呀。”

秦清微微一笑,“各位领导下午好。”

在场的几位领导,秦清只认识其中的一位,她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商务部的。

商务部那位领导招呼她,“快进来坐,吹一吹空调,今天的天气真是太热了。”

刚才给她开门的那位,利索地给她拉开一把椅子,秦清看了一下位置,眉毛轻轻一挑,还是坐了过去,她随身带的包放在隔壁的椅子上。

秦清手放在桌上,漂亮的背部挺的很直,直视对面几位领导,“几位特意叫我来,有什么事儿要商量吗?”

“哈哈,秦会长还是这么直接。那行,咱们就不废话了,老王你先说。”

秦清看向对面坐在最中心的那个人。

老王把手里的一份资料递给秦清,“你看看,这是我们统计的去年国营厂的下岗人数,还有今年和明年的预估。”

“咱们这几年发展起来不容易,按理说,没有哪家工厂能保证一直经营正常,不倒闭,但是最近两年国营厂倒闭得太多了,这么多工人没有工作,对我们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啊!”

秦清看完统计数据,看向对面几位,“相信你们也很清楚,自从改革之后,很多民营工厂起来了。和这些锐意改革,不断开拓市场的民营公司相比,很多的国营厂固步自封,躺在自己的功劳簿上吃老本,倒闭是早晚的事情。”

“我说这话也不是一杆子打死,有些国营厂拥有的技术和人才优势,这是很多民营厂比不了的,只要你们坚持改革的心不改,这个难关会度过去的。”

“改革是一定要执行的,但是目前的难关,我们希望秦会长能给我们一些支持。秦总,说起开公司,在场的人可能谁都没有你有经验。”

既然叫她秦总,秦清往后靠在椅子上,摆出谈判的姿态,“你们有什么计划?”

“计划是有,对你们秦氏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相反还会有很多好处。”

另外一位领导说到了秦氏的现状,秦氏自己有工厂,还有港口海运,海外还建立起了贸易公司,这简直是外贸一条龙啊!

国内走内销不行,现在只能以走外贸为主。他们希望秦氏大量建厂扩大生产。建立更多的工厂,招聘更多的工人,消化一些下岗工人。

他们甚至承诺,只要秦氏肯到当地建厂,他们会给一些优惠政策,还会打折送地皮。让秦氏一边建工厂,另外一边建商品房。

“普通百姓要的很简单,有份工作,有饭吃,有房子,就能生儿育女,安稳到老。秦氏现在在国内十分有名,我们希望秦氏成为一个标杆,让全国广大的下岗工人看到希望。当然,也不只有你们秦氏,每个省市的其他优秀民营企业,我们也会去谈。”

秦清垂下眼眸,仔细考虑过后,还是答应了下来。秦氏的发展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就算再扩大生产,有外销渠道,也不至于过不下去。

再说了,这也算是功德一件吧。

在几位领导期待的目光中,秦清点头,“我答应。”

秦清对面的那几位领导拍桌而起,“哈哈,我就知道,秦氏是家良心企业。”

这话还没落地呢,那位姓王的领导果断递给秦清一张合约,“这是意向合作的合同,等你们回去商量好了,咱们再开会商议在哪些地方建厂招工。”

秦清笑了,“你们这是早有准备啊。”

“哈哈,我们这是对秦氏有信心。”

一位秘书恭敬地递过来一支笔,秦清痛快地签下。

回到家里,秦清给秦澜、秦涵、秦济、秦汉打电话,把今天的会议结果通知给他们,并要求他们尽快做一个建厂扩张计划。

“妈妈,吃饭啦!”

秦清挂掉电话,慢悠悠地走出去,“来了。”

花花殷勤地给妈妈打饭,“今天炖了酸萝卜老鸭汤哦,香得很。”

秦清大方地接受女儿的殷勤,“谢谢宝宝!”

“不用谢啦。”

饭桌上,唐凯旋问起今天政府部门找她干嘛?

秦清提到大量工人下岗的事情,找他们秦氏帮忙。

“八十年代初,为了处理回城知青,你们秦氏就出了不少力。现在又遇上国营厂职工大量下岗的问题,你们秦氏很不错,能担当社会责任。”

田雨也点头,“秦家的孩子都不错,秦汉、秦济他们几个在上海工作的孩子,听说忙到过年都没办法回家,我也好些年没见过他们了。”

“过几天他们要来北京开会,到时候会住在咱们家里。”

“几个小伙子好不容易来一次,到时候爱华准备准备,给他们补一补。”

爱华响亮地应了一声,“没问题,我给炖一锅鸡汤,扔两根人参进去。”

听到这话,一家人都笑了,“好好的人也遭不住这么补。大夏天的,来点温补的菜色,老鸭汤就很不错嘛,酸香开胃。”

“行吧,您说做啥我就做啥。”

田雨笑着瞥了她一眼,“这丫头,都当妈的人了,性子还这么跳脱。”

唐凯勋跟秦清说,“你们夫妻在西南,你们大哥大嫂在东北,我看你们后面好长一段时间肯定都没办法回北京。我和你妈商量,等你们回去了,我们跟你们去西南,免得我们心里记挂孩子,你们也不用操心我们在北京过得不好。”

田雨前两年就想跟儿子住,爸妈去世后,他们老两口在北京没什么好呆的,唐凯旋也同意媳妇儿的想法。

至于去哪儿?

两个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让田雨选,她还是喜欢跟小儿子和小儿媳住在一起。

小儿媳为人大气,也不喜对人指手画脚,和她住在一起心里舒坦。大儿媳小心思多,她都这把年纪了,就想过一点让自己顺心的日子,就不去他们家了。

就算让大儿子知道他们去西南那也有说头,他们在西南呆了大半辈子,早就习惯了那边。另外一个,东北那边冬天天气严寒,也不适合他们老人家。

唐凯旋听媳妇儿分析半天,总结起来就是一个结论,想去西南和小儿子小儿媳住。

秦清没想到公婆会提出这个要求,她愣了一下,很快点头答应,“好啊,唐怀野假期少,也难得回来看你们一次,你们要去西南,他肯定高兴。”

田雨故意道,“难道你就不欢迎我?”

秦清笑了,“我肯定欢迎你们,咱们家现在住的人多,我怕你们嫌弃不如两个人住着宽敞。要想宽敞也有办法,你们去秦家寨住。”

“秦家寨住着好多秦家的老人,我爸妈也在秦家寨。在寨子里还能种点粮食,摘果子,上山捡菌子。同龄人多,大家更有共同话题,相信你们也住的开心。寨子里还有医生照顾着,平时出行有车,都挺方便。”

听秦清这么一说,老两口就更心动了,田雨有点迫不及待,“我们先去军区大院看看,住几天我们就去秦家寨。”

唐凯旋想到,“现在正是夏天,秦家寨那么多果树,现在都可以摘了吧?”

这个花花最清楚,“秦林爷爷种的西瓜、荔枝、葡萄、水蜜桃现在可以吃了。”

说到水果,田雨都馋了,“好久没吃到南方的荔枝了。”

秦清想了一下,“等我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快的话,下周我们就可以回西南。”

秦锋不干,“我还没有玩够,我不要回去。”

“你不回去?你修车的手艺学的怎么样了?还有秦锦,你选的手艺是编竹器吧,上次你外公还说你编的背篼粗糙的不行。还有花花……”

花花连忙举手,“我没说我不回去哈,妈妈说什么时候回去,就什么时候回去。”

秦锋瞪了妹妹一眼,叛徒!

三个孩子,他们早早就选了自己喜欢的手艺,老大秦锦跟着族里的老人学竹编,秦锋学修汽车,这也算是新兴的手艺吧。花花难得喜欢针灸,从去年开始跟着秦清学中医。

听妈妈说下周可能会回家,这几天三个孩子叫上司机小黑,满城跑。早上出门,不到天黑不着家。

秦清也不管他们,反正就这么几天。

秦清虽然不管,但她没有多他们零花钱。三兄妹今天晚上去吃西餐,又贵又难吃,可又不能因为难吃就不给钱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