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3章 美人犹在青楼梦(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父母呢?”风华知道答案,依旧忍不住问。

“逃难时把食物都省给我了,他俩饿死了,换我活着来濠州,郭帅有钱,人好,给我,口饭吃。”小沐英道。

风华心一疼,他八岁时,在干嘛,在幼儿园和小伙伴快乐玩耍,从未有饿过肚子的感觉吧。

“以后跟着我吃住吧,不会挨饿。”风华不由建议道,反正有自己有掐指三算,养活个娃问题不大。

“谢谢先生了。”小沐英双手作揖,宽大的袖子,显得有那么几分搞笑。

“不过先生,你快些才好,主母刚才担心三公子会在“环采阁”出事。”

或许这是主母第一次派小沐英正经差事,他格外紧张。

“去青楼能出什么事,难不成,还能把鸟溜没了?”

风华又好气又好笑,都说母亲疼小儿子,这话果然不假。

小沐英也跟着笑:“那倒不至于,郭家在濠州也是新贵,除非脑子不好,要不谁敢惹三少爷。”

风华刚走几步,突然脑子传来一阵嗡嗡声。

系统提示:“发现黄阶物品二!”

这么快就发现好东西,系统真是伟大,还带导航定位功能的。

史上最强捡漏啊,没有观众见证奇迹时刻,有几分可惜呢风华吐槽着。

他脚未停下,漫步走到地摊旁,假装随意闲看的样子。

地摊不大,都是些古画文卷,《女史箴图》就在地摊角落最不显眼的地方。

地摊中央放着几本《礼部韵略》,这是宋朝的“新华字典”。

有“举子诗赋所常用,盖字书声韵之略也”的意思。

从北宋至南宋期间,士人作诗用韵。

特别是科举考试,都是以《礼部韵略》作为依据的,流传颇广,几乎读书人的必备之物。

风华曾看新闻,早年间曾有一位姓王的先生逛古董滩,就曾见到宋版的《礼部韵略》。

他颇有功底,看出不像伪造的,以三寸不烂之舌硬是用部手机价格将其买下。

他后来选择卖给一间华夏图书馆,赚的盆满钵满,妥妥的财富自由了。

而更夸张的是,这本《礼部韵略》现存的不过十几本。

在首都拍卖会上,一度卖到了几千万。

“盛世的古董,乱世的黄金。”

这话,诚不欺人。

但这次《礼部韵略》却不是他的主要目的,尽管其也很珍贵,但远远谈不上国宝级,也称:地阶物品。

风华认为“地阶物品”应该符合几个必要条件:

一、艺术上的独有成就,能体现当时创作年代和个人风格的作品。

二、具有稀缺性,《礼部韵略》现世的就有十几部,别说还没有出现的,估计也不会再少数。

三、毕竟“字典”就是字典,在当时都谈不上艺术品。

很多人都有误区,认为但凡古董就都是国宝,这就大错特错了,所谓“国宝”其实不受时间所限。

比如说,在宋朝你家的腌菜坛子就算作为传家宝流传到现代,也很难换一套房子。

而你家要有幅宋徽宗的字画

嘿嘿,够你买栋楼了

风华没有急于看货,反而是跟摊主攀谈起来。

这位地摊主,看似不到三十,衣衫也不是普通人家的,脸盘子大,肚皮有赘肉,双手白皙肥大,看似不像是难民,更像是落难的公子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