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中文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71章 071 找对象(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夜长梦多, 谁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 趁着大家伙同情心泛滥趁热打铁,能收多少粮食是多少。

太阳已经落山了, 晚霞红彤彤的, 负责晒玉米的同志们弯腰捡晒场的玉米,收进保管室, 防止半夜下雨临时了, 唐大壮搁下背篓, 挨个喊人来拿酱油和醋。

最后就剩下唐知综的粮食和唐知国要的猪肉。

“知综, 肉我搁背篓里, 你大哥他们来喊他记得拿。”肉不抓紧时间处理, 明早就坏了,唐大壮害怕唐知综忘性大, 提醒了他好多次。

唐知综:“你自己和他说呗, 我得守着称粮食。”

生产队的称是老称,称砣称杆的那种,重量稍大的物件要两个人抬着, 旁边专门站个人负责看刻度斤数, 无论哪种唐知综都做不来, 看唐大壮要走, 忙叫住他, “大壮哥,走啥走啊,光我和会计哪儿忙得过来, 来来来,你是老干部了,帮着大家伙趁早把粮食称出来啊。”

他动作迅速,说话时已经把扁担塞到唐大壮手里了,又喊李建国过来配合唐大壮,他们两负责挑粮食,会计负责看斤数,而他就拿了根凳子坐在旁边,听会计报数后记在本本上,账目明细记清楚,防止日后扯皮。

粮食要挑到公社去,过称后倒进箩筐就成,背粮食来的多是女同志,说话算话的那种,各家没有称,装粮都往多了装,有些多出四五斤的直接不用退,有多少算多少,很是干脆。

有几户人家多给了20多斤,爽快得很,出于感激,唐知综点了她们家两个劳动力留下帮忙。

人家肯为生产队颜面多贡献分力量,投桃报李,他自然要表扬表扬,而最大的表扬就是安排他们干活拿工分。

提前领到差事的人自是满心欢喜,也不回家了,去帮着收玉米,精神面貌明显好很多。

晒场围着很多人,像关在学校熬了数月的学生,放假后心都飞了,有活的干活,没活的聊天,孩子们在晒场上疯跑,比任何时候都热闹。

到985斤时,轮到了称唐知军家粮食,他说的捐40斤,过称时,唐知综喊李建国,“分两次称,先称15斤,再称25斤。”

称粮用的保管室专用箩筐,里边是小篮子,方便区分米,麦子,玉米,总量够数就成,听了唐知综的话,李建国不明白他的意思,唐知综没解释,“称15斤。”

他语气正经,周凤脸色变了变,不知是怄气还是其他,“15斤就15斤吧。”

没办法,先称了15斤米,剩下的再称有27斤,多了2斤,李建国问她是全交还是退两斤给她,周凤瞅着唐知综,“不用退了,又不是提前过了称,多点少点肯定有偏差。”

唐知综挑眉,提前过称?是意有所指呢。

又怎样,他不理她。

唐知综喊李建国,“建国,把15斤粮食倒进箩筐,剩下的倒进保管室的石柜里。”保管的石柜是专门用来囤粮的,防鼠又防潮。

李建国就是个老实干活的,没有深想唐知综的用意,倒是唐大壮察觉不对劲,既然待会要挑走,装进石柜又要弄出来,不是多此一举浪费时间吗?他有心想问唐知综是不是又打什么鬼主意,碍于人多,害怕丢了唐知综面子,憋着没吭声。

后来称的粮食都装进石柜去了,人们沉浸在灾区群众受苦受难的生活里没跳出来,没人注意有问题,待最后半背篓粮食称完,漫天红霞已暗淡下去,月亮悬在了空中,周围几颗星星闪烁着。

唐知综握着笔轻轻划过交粮人的名字,又数了数户头,得,就差苏家人反应快,最先回过神。

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人来露脸,自然注意苏卫山几兄弟没露面,李大娘是个热心人,主动问唐知综,“知综,要不要我过去喊苏国良他们,都啥时候了,他们家连个人影都没有,肯定躲着故意不来的。”

苏国良是当着全村的人面说交40斤粮食的,转身就冲傻充愣关门不出,真够丢脸的。

“大娘,你去也没用,稍微有点担当的人就不会拖到最后都不出现,你要去了,没准反过来咬咱一口,说咱上门抢他粮食呢,吃力不讨好何必呢。”凳子硬,坐久了屁股痛,唐知综把粮食总量记在本子最后,说道,“他们冷漠就冷漠吧,咱心胸火热,爱国爱民就够了。”

左右不差苏家那点粮食,犯不着和苏家磨嘴皮子,他把本子收起来,掏出兜里的钱慢慢数起来,钱是知青们给的,他们年轻吃得多,挣的粮食没剩下多少,得知他要粮食要急,直接给的钱,钱皱巴巴的,他一张一张摊开拉平,共11375元,够村里人省吃俭用攒好几年了。

他数出100元踹到裤兜,剩下的1375单独搁上衣口袋。

李建国他们仍然没多想,倒是唐大壮看破了他心思,黑着脸把他拽到边上,“你把粮食倒石柜子啥意思,还有钱,你揣两个兜啥意思?”

明目张胆的私吞老百姓的粮食和钱,唐知综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不怕传到公社挨记过处分哪。

夜色朦胧,担心其他人听到两人说话,特意站在黑暗处,声音压得很低,几乎没人往他们这边看,唐大壮哑声训他,“我告诉你,你要敢乱来,不用等村民们举报,我自己找书记反映。”

粮食是人们千辛万苦攒的,肯拿出来支援灾区实属不易,遇到唐知综这种黑心肝的人,简直就是给所有基层干部脸上抹黑。

他手上汗腻腻的,唐知综手臂感觉不舒服,甩开他,“你能不能别动手动脚的,我是队长,我还能不明白自己的身份?你说粮食装石柜还能有啥意思,明显不交给公社啊,我答应秦书记的1000斤粮食半斤没少他,我做错啥了我?”

他揉了揉手臂,语气委屈巴巴的,唐大壮愣住,顺口反问,“你不把粮食全交到公社去?”

唐知综好笑,“说了1000斤就1000斤,多的粮食留给咱们自个儿吃不好啊,你以为咱村多富裕呢。”唐知综从头到尾就没想过把粮食全部上交,人的胃口是无穷尽的,看他有本事要到这么多粮食,再有下次秦书记就会狮子大开口越要越多,完成了皆大欢喜,完不成就是他的锅,他傻啊给自己埋下那种祸患。

况且,多出几百斤粮食对他来说拿不到任何实质性的好处,倒是秦书记脸上有光,凭啥啊。

唐大壮以前没干过这种事,一时口拙不知道怎么说,想了许久才支支吾吾挤出句话来,“你知不知道你这么做被公社知道了会”

“会啥啊,我哪儿做错了?1000斤粮食没少他半斤,而且连夜完成任务,公社干部高兴还来不及,有啥资格指责我啊。”整个公社,他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是最先完成任务的,公社干部不夸他,下回遇到事谁愿意积极办事,能做到公社书记位置,不会连这点情商都没有。

唐大壮就是太死板,和领导打交道认死理不行,还得懂得变通,留点弹性空间给自己,待时机成熟,那点弹性空间就是自己升官发财的机会。

自认会讲大道理的唐大壮被唐知综堵得哑口无言,明知唐知综做法不对,然而就是找不着话反驳,气得最后就几个字,“你这么做不行。”

唐知综懒得和他讲里边的弯弯绕绕,“秦书记知道不会说啥,人家是书记,见过大世面的,你别尽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唐大壮恨自己口拙,说不出个所以然,又问道,“多出的粮食你准备怎么办?”私吞的话会激起民愤,唐知综肯定没那个胆儿,想到这,他脸色稍微好看了点。

唐知综耐人寻味的瞄了眼外边,留了个悬念,“过段时间就知道了。”

几百斤粮食不是小数目,他不说,挑粮食的汉子们也会有所察觉,就几人箩筐里的粮食,明显比收上来的粮食少。

夜里干活按全天工分算,人们抢着要去,唐知综做事公平,喊了两个10多岁的小年轻,会计,李建国,以及唐老五。

通沟渠唐老五和李建国他们在,挑粮食他们又在,不免让人羡慕嫉妒,唐知综解释得清楚,“通沟渠是找不着人没办法才喊他们的,这次我喊他们是为表奖励,大家伙要知道,勤快的人走到哪儿都招人喜欢,与其想想我是不是偏心,不如好好反思自己,为啥我顺口就喊他们而不是喊你们。”

唐家几兄弟就唐老五去了,想让人挑错也挑不出来,况且唐知综说的不假,李建国他们确实勤快能干,不偷懒,没啥好比的。

月色清明,用不着打火把也看得清路,唐知综走在最前,头顶是闪烁的繁星,脚下是古老的土泥路,他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就拿了把扇子,夜里蚊虫多,他并不自己享受,时不时的会伸手帮大家伙扇风。

夜里热气散去还算凉爽,走出去很远都没听到人说话,他想了想,猜到啥原因,放慢脚步,待和会计并肩后问他,“你有没有发现不对劲。”

会计正纠结这件事,就他们挑的粮食明显不够数,他记得出发前唐知综锁保管室的门半句没提里边的粮食,猜测唐知综是想私吞,或许不是私吞,他是会计,唐知综肯定会分他不少,自己要是搁到明面上问,其他人知道不得闹啊。

所以他纠结得很,怕村里人知道后骂他和唐知综同流合污,合起伙骗粮食,那样的话他会计就干不成了。

会计津贴不高,但他很喜欢这个工作,光鲜体面,出门说起他是会计,谁不上前巴结他两句啊。

为此他内心挣扎得不行。

这时听唐知综提起,他左右瞥了眼,埋着头小声说,“你也注意到粮食少了?是不是堆在保管室里的粮食忘记装了?”

事已至此,只有把事情往唐知综记性不好的方向引。

哪晓得唐知综摇头,会计心随着他摇头跟着提了起来,心跳都停止了,慌得不行,“是忘了吧?”

唐知综社呲牙,回眸喊后边人跟上,待人聚拢过来后。他说道,“生产队总共收了1630斤粮食,比我想象得要多,但我们挑的粮食加起来只有1000斤,知道为什么吗?”

其他人摇头,根本不知道原因。

公路坑坑洼洼,看得不太清楚,唐知综走到后边,和李建国并排,慢慢说道,“家家户户攒点粮食不容易,肯支援灾区群众实属难得,但我身为队长,有义务保证所有人有饭吃,我做队长时间不长,对各家情况不太了解,防止有的人打肿脸充胖子,不得不留个后招,支援灾区是好事,可量力而行就好,不能为了挣面子害家里人吃不饱,为啥你们要去喊苏家人我没答应,就是担心日后苏家粮食不够吃,说是我害的,你说我担得起这个责吗?”

想想也是,苏家人本就会来事,真要到那天,不知道会闹成啥样子。

“我想着1000斤粮食完全能代表咱心意了,剩下的粮食先搁保管室,过段时间我看看哪家条件不好的就分给他们点,像李奶奶,90多岁的人,交了足足70斤粮食,要我收她的粮食我良心难安。”

四周寂静,唐知综声音明朗,其他人认真想了想,不禁对他刮目相看,换作其他人,或许早借着机会去公社干部面前邀功去了,唐知综不骄不躁,思考的是交粮后大家伙的处境,目光长远,未雨绸缪,是真心替人民着想的好干部。

细细观察着会计反应,见他明显松了口气的神色,他接着说,“留粮食还有个目的,队上扫盲也有段时间了,我寻思着孩子们还是得读书,秋收后有时间的话,喊泥土匠在咱村修个小学,尽量把所有孩子都送去读书,知识改变命运,咱没啥出息不要紧,不能让后代像咱继续在土里刨食。”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父母对子女的期待,在场的都是吃过苦的人,太明白唐知综话里的含义了,尤其两个小年轻,听得热血沸腾,“咱生产队真能建小学?咱没钱啊。”

唐知综拍了拍裤兜,“不是有吗。”

小年轻迷糊,其他人却恍然,是知青捐给灾区群众的钱,托唐知综换成粮食送到灾区的,李建国担忧,“知青们知道了会不会不好?”

“不会,这1000斤粮食里有他们的份儿。”

李建国起初没明白,随即才反应过来,唐知综是要把集体交的粮食‘卖’些给知青送到灾区去,在灾区群众眼里,知青们也是贡献了粮食的。

可能家家户户的平均粮食少了点。

但他完全能接受,能建个小学真的太不容易了。

“知综兄弟,你和我们说这么多,不怕我们回生产队告诉大家伙吗?”不怪李建国多心,像这样的事儿,谁不是尽量藏着捂着,少有像唐知综光明正大说出来的,上回的界限,这回的粮食,哪桩说出去不得闹翻天啊,唐知综似乎完全不害怕。

路边草丛的青蛙突然蹿出来,吓得唐知综惊叫了声,窜到李建国身后,吓得李建国差点把扁担扔了出去。

“”

稳定心神,李建国想笑,低头看了看,抬脚去踢青蛙,还没碰到,青蛙又呱呱跳进了草丛,他继续走自己的路。

唐知综惊魂甫定的站在路中间,额头汗都出来了,缓了缓神,说道,“都是为了生产队好,大家伙不是不讲道理的,即使知道也会明白我的心情。”

全程唐大壮没说话,像看陌生人的眼神看着唐知综,戒酒后,唐知综有个人样了不说,也有人情味了,除了偷懒气人没变,其他方面完全像个陌生人。

连那条瘸着的腿都不像以往厉害。

他不信怪力乱神,但很难将眼前的唐知综和以前不修边幅的酒鬼联系起来。

唐知综开场后,气氛活跃起来,几人说说话,不知不觉就到公社了,他们挑着箩筐径直去大院,剩下的交给唐大壮办。

夜风清凉,挨家挨户关门闭户,月亮躲进云层,四周渐渐黑了,唐知综仰头望天,怀念起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夜市,叹气,“咱公社啥时候能通电啊。”

不通电太不方便了,没法用冰箱,没法吹空调,天黑出个门还得打火把,火苗子噼里啪啦燃尽的灰烫得手臂灼痛不已,要等多少年能摆脱这种日子啊。

“还有得等,之前我去县里领奖,县里领导想给县城附近的公社拉电线市里都没批”李建国是见过县里领导的,哪怕不是故意偷听,但总会听到些只言片语,公社想通电,得写申请,排队等。

“哎。”岂不说他还得黑灯瞎火过很多年?

这时,大院里传来了说话声,火光慢慢近了,秦爱国穿着件背心,踩着脱鞋过来,约莫刚醒,嗓子是哑的,“怎么半夜过来了?”

唐知综弯腰,挥着扇子拍了拍小腿,声音高昂起来,“还不是心系灾区群众没粮吃,收了粮食就赶紧连夜送来,趁早送去灾区,群众们就能早日解决温饱,秦书记,你是不知道啊,咱为了送粮食,晚饭都没吃呢。”

难得听唐知综用这样的调调说话,让李建国想起个人:媒婆。

见着谁嗓门都像润过的,音量永远是最高的,往凳子上一坐,随随便便就能聊半天,唐知综的语气很像媒婆给人说媒的口气。

唐知综笑眯眯的,“秦书记,你快来看看,1000斤粮食,我们过了称的,你看看搁到哪儿合适。”

他尖着喉咙,听得秦爱国额头突突跳,担心唐知综拿石子混着米糊弄他,握着蜡烛,特意弯腰看了看,面上没啥问题,他伸出手,伸进箩筐,抓了把底下的粮食。

唐知综:“”这是什么意思,怀疑他造假?

“真是寒心哦,我连口晚饭都没吃,守着村民交粮食后就组织人赶紧挑来,你竟然怀疑粮食有问题,我”他扯着嗓门咳了咳,夜晚清静,他的咳嗽声引来邻里狗叫,连带着远处的狗跟着叫了起来。

秦书记;“”

不是他多心,和唐知综打交道后没法对他放心,粮食是要送到外县的,关系到县领导脸面,出了问题,霍东山非宰了他不可。

这几年为啥混到书记公社就升不上去了,不就是霍东山要自己盯着底下的人,防止他们闹事吗。

“知综同志,不是你想的那样,我是惊叹你的执行能力,整个公社,你们是最先交粮的,我检查清楚了,下次开会好表扬你,要其他队长向你学习嘛。”面前的箩筐没问题,秦爱国还想看看其他箩筐,怕行为引起唐知综不满,到底忍住了。

谁知,唐知综自己开口,“秦书记说得对,小心为上,是该看清楚了,要不你看这样,我们从傍晚就忙到现在,饿得前胸贴后背的,你找人给我们弄点吃的,我们吃,你慢慢看?”

“”秦爱国无语,几分钟的事儿就宰他顿饭,唐知综太会算计了吧。

然而他没法拒绝,毕竟还有村民,他得注意自己形象,不能表现得太抠门了,“饿了就去办公室坐会儿,我去食堂看看有没有吃的。”

他妻子孩子在城里,平时自己住,请他们去家里不合适,只得先让他们去办公室。

村里人很少和公社干部打交道,看秦爱国慈眉善目平易近人,都不太好意思,纷纷摇头说不用,晚饭是吃了的,不饿。

就唐知综半点不客气,厚着脸皮说,“食堂的冷饭冷菜吗?吃了拉肚子咋办啊,书记,快农忙了,咱得养好身体干活呢,冷饭冷菜咱是不敢吃的,你找人给咱每人煮碗面就行了。”

感觉唐老五不停扯他袖子,他心思动了动,喊道,“书记,食堂大娘的厨艺就不错,我们唐干部最爱她煮的丝瓜,她煮的面估计更好吃吧,就请她煮啊。”

食堂人少,没有明确的分工,炒菜洗菜的都是她们,唐知综断定大娘是会炒菜的。

莫名奇妙被点名的唐大壮冷了脸,要不是书记在,就和唐知综吵上了,什么叫他喜欢吃丝瓜,这个季节就是这些菜,不吃饿肚子吗?

但想到唐知综嘴上不饶人的性格,把话憋回去了,真吵起来,丢脸的还是自个,何必呢。

公社场地大,办公室多,秦爱国临时找了间办公室堆粮食,随即回院子喊粮站的人过来,走前要唐大壮带唐知综他们去隔壁办公室坐会儿。

他没走出院子呢,又听到唐知综提要求了,“书记,煮面前煎个鸡蛋啊,我家不养鸡,鸡蛋啥味都不知道呢。”

秦爱国:“”

身为唐知综兄弟,唐老五觉得脸都快丢尽了,“老幺,你能不能要点脸啊。”别跟个饿死鬼投胎似的,丢人现眼。

唐知综不以为耻,“要脸干啥啊,要脸能吃鸡蛋面吗,要脸能找到媳妇吗?”

“”唐老五觉得胸口中了枪,还是亲兄弟打的。

好吧,他不说话了。

其他人去隔壁办公室休息,唐知综指挥人在这守着,粮食都弄到公社来了,别在眼皮子底下出了事,秦书记不信他,他还不信他们呢,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偷偷舀些米搬回去自己吃,知人知面不知心,必须得有人守着。

刚开门的办公室里有点闷,唐知综不着急进,而是站在通风口吹风,招待好李建国等人出来的唐大壮看见的就是他修长消瘦的轮廓,“咋不进去坐?”

不符合他性格啊。

“办公室又闷又热,坐啥坐啊。”

要坐也等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